![]() |
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6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Zora#230) 陳盈如(Becca#235) 葉庭妤(Tiffany#212)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內政部擬定未來四年(2023年至2026年)都更發展計畫,包含中央、地方、民間都更投資及效益,未來四年目標貢獻GDP達5,041億元,不過內政部也指出,民眾整合意願、民眾重建籌資、營造成本提高、政府人力不足等問題,將是未來挑戰。
內政部依據行政院「國家發展計畫」,提出未來四年都更發展計畫,8月底已獲行政院同意。計畫目標希望積極推動危險老屋重建及都更,強化政府都更量能、完善民間都更輔導機制等。 其中,內政部更訂下目標,包含公辦、民辦等都更案件,投資金額及效益加起來,四年間必須達到5,041億元,比前一個四年(2019年至2022年)的2,422億元倍增。
其中國家住都中心主辦的都更案共16案,未來四年內合計投資金額達到667.6億元。較早招商完成的台銀圓山案、信義兒福B1-1、台電嘉興街等案,預定可在2025年底前完工,其餘案件完工時間則在2026年至2029年不等。
此外,中央機關或地方政府、地方都更中心已簽約完成的公辦都更案,預計未來四年投資額達1,782.29億元,例如台北市都更中心主辦的南港商三案,未來作為轉運、會展中心、商場等;新北市永和大陳社區、台南東區平實段、高雄火車站站東舊宿舍等案也都已簽約。
另外自行實施的政府主導都更案,未來四年投資額預計59.34億元。 至於民辦都更量能方面,內政部以每年核定40件為目標,四年合計160件,並以平均共同負擔金額來計算,投資效益希望達到2,522.08億元。
不過,儘管內政部訂出高目標,但觀察過去執行情形,成果不盡理想。例如過去四年原本目標希望補助個案先期評估規劃、更新地區劃定、都更整體計畫擬定等案件達100件,但實際到去年底僅21件。 內政部坦言,要達成未來四年目標,仍有不少挑戰,包含民眾整合意願困難、籌措重建費用易遭遇融資困難等問題。
千億都更大案啟動,據悉,從今年第4季至2028年,未來六年至少有十大逾百億元規模的都更案將接續登場,合計總案量可望挑戰3,500億元。 根據調查,未來六年都更大案中,總銷估達450億元「DIMOND TOWERS台北之星」、130億元冠德「太子汽車案」將率先在第4季登場,同步宣告千億案量規模的都更推案浪潮正式來襲。
據住展雜誌最新統計,今年第4季至2028年至少有十大百億級都更案將陸續登場,總案量估破3,450億元、甚至可望挑戰3,500億元大量;十大百億都更案中,光是案量500億元重量級大案就有四筆,包括「元利森活莊園二期」、「南港之心」、「南港調車場都更案」、「華固北投奇岩都更案」,四大指標案案量就飆上2,000億元。
以推案時程來看,總銷估達450億元「DIMOND TOWERS台北之星」、130億元冠德建設「太子汽車案」可望率先在今年第4季登場;其中前者已進入實品屋裝潢、公設等相關工程尾聲,後者也在推案前置作業中,預計10、11月正式公開,並在明年取得使照。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分析,十大百億級都更案中,其中七筆均在台北市,新北市有兩筆,一筆在新竹市,主因第一台北市已無大面積土地可再釋出,都市更新成為開發商取得土地案源不得不走的路,以致北市成為都更大案的主要戰場。第二因都更案有容積獎勵,比直接購買土地享有更多容積,也是建商還願意投入耕耘的誘因。
第三過去幾年國營企業或傳統產業積極對手中資產進行活化,這些國企如台電、台鐵等對手中不動產較青睞找一線品牌建商合作,在企業掀起資產活化潮下,也助攻百億都更大案增多;第四近年政府積極推動都更,希望藉由國營企業資產活化角度,持續帶起民間都市更新持續滾動發展,像是「新竹市北區崙子段都更案」、「南港之心」就是代表個案。
何世昌表示,由於房市多空訊息交雜,市場觀望氣氛轉濃,接下來在百億級都更案接續登場下,市場推案熱度可望轉熱,指標大案去化速度,將成房市信心觀察指標。
安坑輕軌將通車 全線5站點「房價漲逾1成」 新北市近年積極推動軌道建設「三環六線」,連接北北桃生活圈,目前已完成新北環狀線、淡海輕軌第一期營運通車,接下來還有今年底即將完工的「安坑輕軌」,以及預計於2023年完工的「捷運三鶯線」都將陸續加入,大幅提升新北市交通路網的密集度和可及性。 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近2年1~6月「安坑輕軌」捷運站周邊800公尺範圍內的交易資料,並觀察各站點的房價變化。
看到安坑輕軌全線9個車站中,就有5個車站周邊房價漲幅表現超過1成。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位於新店區的安坑地區,以清幽寧靜、景色宜人的居住環境著名,房價相對市區便宜,更成為首購族購屋選擇;但區域內大眾運輸建設較為缺乏,不少民眾望而卻步。
不過安坑輕軌完工在即,可舒緩當地交通問題,提供更為便捷、快速的交通選擇,對安坑的房市也會帶來拉抬效果。 全線9站點周邊住宅房價近2年有明顯漲勢,雙城站、十四張站、景文科大站、玫瑰中城站及新和國小站等5站,房價都有逾1成的漲幅,又以雙城站年增14.7%居全線漲幅之冠。
陳金萍說明,在安坑輕軌通車後,十四張站將成為與環狀線與輕軌交會的雙捷運站,先前受惠於央北重劃區推案效應,帶動房價一路攀升。 而近期又有全台規模最大的捷運聯開案「M.Ark新北捷鑽」,預計將投資520億元規劃複合式商辦、商場及住宅開發,創造約1.2萬個就業機會,發展性值得期待,利多也明顯的反映在房價上,成為全線住宅均價最高的站點,每坪約為46.9萬。
陳金萍指出,雖然安坑輕軌全線房價都屬上升趨勢,但仍有相對實惠的站點,如靠安坑山區的「玫瑰中國城站」、「雙城站」及「台北小城站」都還是親民的2字頭房價,周邊有數個千戶起跳的知名大型社區,因強調寧靜的居住環境,皆規劃為住宅區,後來也因居住人數眾多,不少商家、餐飲進駐,形成小型聚落。因此若嚮往大空間兼具清幽的居住環境,但預算有限的購屋族群,不妨可以列入考慮。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輕軌仍偏屬較觀光性質的運輸工具,對於實質的通勤效益不大,但安坑有其先天環境限制房市發展,輕軌利多聊勝於無,在整體新店房價走高,該項區域建設或多或少具備話題性,還是可以期待些許的房市表現助益。
經濟部工業局今天表示,耗資共約新台幣104億元設置的中埔及水上產業園區,已同步啟動開發,兩園區可結合鄰近多個工業區,共可創造逾1.1個就業機會、470億元產值。 工業局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因應台商回台設廠用地需求,經濟部規劃設置產業園區,並選擇台糖公館農場、南靖農場,以開發中埔及水上產業園區。
工業局表示,中埔、水上兩園區分別在今年6月30日、7月4日核定設置,並在9月18日由行政院長蘇貞昌主持動土典禮,將可為嘉義縣增加88.52公頃的產業用地。
工業局指出,中埔與水上園區距離相近僅9公里,引進產業以嘉義縣大埔美精機園區及馬稠後產業園區的支援產業為主,兩園區同步啟動開發,結合鄰近既有民雄、頭橋、嘉太、朴子等工業區,可有效串連嘉義整體產業軸帶。
工業局說,中埔園區預計投入50億元,可創造約5426個就業機會、216億元年產值;水上園區預計投入54億元,可創造約6151個就業機會、254億元年產值。 工業局表示,中埔、水上兩園區的第1區土地,皆預計於今年12月31日前提供廠商出租建廠,園區內公共設施也將陸續開始施工,公共設施預計於2024年底全部完工。
此外,工業局指出,18日下午台東池上發生芮氏規模6.8強震發生後,工業局盤點、巡查轄管工業管線與工業區、工業港內公共設施及構造物,皆無影響園區運作的重大災損發生,工業局會持續巡查園區公設,確保園區安全、生產運作正常。
918台東強震再度喚起台灣民眾恐懼。過去台灣發生多次大地震,不少高樓層建物應聲倒塌,也讓民眾認為住老舊公寓更安全。但建商直言「大錯特錯」,認為施工水準才是主因。
高樓梁柱受力大 一不小心就變軟弱層
品嘉建設創辦人胡偉良指出,高樓建築量體龐大,重量是一般5層公寓的數倍至數十倍之多,因此地震發生時引發的水平方向力量較大,加上整體重心較高,高度效應導致建物地震時搖晃更多,柱子受力也大。若是在設計或是施工中存有瑕疵或不足,或是結構體做了更改,很容易造成結構上的軟弱層,而導致致命傷亡。
胡偉良表示,設計上的瑕疵不足包括抵抗力不足(尺寸太小、箍筋數量不足)或是結構配置如承受額外負擔不當;而施工瑕疵則包括混凝土加水、箍筋間距過大或未配繫筋、或是彎鉤角度沒有在135度以上;至於使用疏漏則包括將底層梁柱牆壁拿掉,使得該層建物變成軟弱層,這些都是造成建物在地震來時容易坍塌的原因。
頭重腳輕成常見倒塌類型 老公寓較安全大錯特錯
胡偉良說,底層拿掉牆壁柱子會造成其他柱子承擔更大的額外力量、結構物也喪失原本可以抵抗地震水平力的功能,再加上底樓的挑高,會讓底樓住的承載能力減弱,這也是倒塌案件中最常見的類型,上層結構密實,但受力最大的1樓反而卻最脆弱,成為「頭重腳輕型」建物。
而民眾會認為老舊公寓等低樓層建物較為安全,則是因為老舊公寓,一方面量體面積小,柱子承受荷重較小,加上基地相對比較方正、對稱,壁體量較多,因此在受到中小型地震時,反倒顯得相對安全,但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
胡偉良認為,50公尺以上的高層建築迄今在地震中少有災損,這正足以打破一般低樓比高樓安全的謠傳,它較穏當的原因是因為:
1,結構系統的審查較為嚴謹(有第三方專業審查)。2,建商及營造廠商的規模較大,財務、管理、及專業的水準均較高。
而以當前營建技術來看,建築物要做到充分抗震、耐震其實不難,但考量到經濟的必要性(做的太安全,造價會變得太昂貴),使得當今的建築規範朝向「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標去做要求。胡偉良感嘆,大樓之所以倒塌除了早期的規範(2000年以前)尚不夠嚴謹、週全外,最主要還是出自民眾的輕忽,在法規完善(2005年)之後,下一步要做的應該是人心的改革。
營建成本飆升,建商只分配三分之一權益,可能吃掉全部利潤,甚至倒賠。 營建成本上漲恐將使建商負擔地主戶的建造成本,不僅建商財務能力的抗壓性將成為國銀承接都更案的最新指標,金融圈高層透露,現在銀行在都更授信上已聚焦所謂「三倍數效應」帶來的影響。
金融業高層分析,若以傳統的都更權益分配配比來看,現在隨著營建成本上揚,最可怕的是所謂「三倍數」效應,倘若財力不夠大的建商,很可能因為要分擔地主權益的建造成本上揚部分而把利潤全部吃掉,甚至倒賠。
金融業高層進而分析所謂的「三倍數效應」指出,許多上百億元規模的大型指標都更案,多半以建商分三分之一,地主分回三分之二作為分配比例,換言之,倘若造價每坪漲10萬元,恐怕建商負擔得每坪增加30萬元,因為建商不但要負擔自己的部分,連同地主部分的造價成本上揚也得一併負擔,不論是公辦都更或民辦都更,大多數都如此約定,倘若量體約大,這種「三倍數效應」對建商所造成的衝擊就越大。
一位主掌都更危老業務多年的銀行主管指出,其實民間很多中型的都更或危老重建案,建商早就想調整分配比例,因為依照營造成本飆漲的程度,倘若按照以往最常見的建商分3成,原住戶分7成分配,不但無法獲利,反而還會倒賠,因此許多建商都向原住戶爭取改成「3.5:6.5」,甚至「是4:6」,但幾乎都因原住戶不同意而失敗。
銀行主管指出,很多都更或危老重建案,作到一半進度開始停滯不前,就是卡在上述的分配比例爭議;至於量體更大的由政府出面的公辦都更案或民間都更案,這方面調整權益分配的可能性更低,尤其是政府出面的公辦都更案,當初是以決標的方式決選出承作團隊,更無變更條件的調整空間。
對銀行而言,投入都更或危老重建的建商,必須幫原地主吸收更多上揚的營造成本,也會讓建商因此承受更大的財務壓力,越來越多銀行在承接都更案時,因而更重視造價成本上揚與建商本身的現金流、財務抗壓性,以免產生壞帳。
本周是全球超級央行周,包括美、英等共有13國央行召開決策會議,專家預料將持續升息,其中最受關注的美國聯準會可能依循上次會議將利率調升3碼,但眼見通膨嚴峻,市場目前估升息1個百分點(4碼)的機率為2成。 本周召開決策會議的央行包括台灣、美國、中國、英國、日本、瑞士、瑞典、挪威、南非、巴西、印尼、菲律賓、土耳其。
分析師指出,全球央行普遍以調升利率壓制通膨勁揚。穆迪首席經濟學家桑迪(Mark Zandi)表示,「央行們將犧牲自家經濟進入衰退,以確保通膨迅速返回目標值。他們瞭解到倘若不這麼做,通膨會變得愈來愈難以控制,最後引發更嚴重的衝擊。」 美國聯準會(Fed)將於21日(台北時間周四凌晨)公布利率決策,目前市場反映升息75個基點(3碼)的預期,期貨市場顯示升息1個百分點(4碼)的機率為20%。
此外,目前市場預料,Fed為了遏止通膨,利率可能上看4.5%。 高盛經濟學家哈祖斯(Jan Hatzius)表示,「利率最終究竟會升至多高?我們的答案是,必須要高到能緊縮金融市況的程度,進而減緩經濟活動,以維持低於潛力的成長軌道。」 市場早已嗅到Fed激進升息的風險,上周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躍升30個基點至3.92%,創2007年以來最高。
此外,分析師預料英國央行22日至少會升息50個基點,但也可能調升75個基點。 在全球一片升息熱潮中,日銀是唯一例外,儘管日圓重貶,但到目前為止日銀超寬鬆貨幣政策未見搖動,預計周四會議仍然按兵不動。不過,日銀最近對於消費者物價上揚的說明已放棄「暫時」的說辭,令外界推測轉捩點來臨的時間會比許多觀察家預期更快來臨。
新北市政府2020年協助全球第二大英商洲際酒店集團,在樹林車站旁開設國際級「智選假日酒店Holiday Inn Express」,原預期2023年開幕後會帶動周邊產業,未料疫情衝擊,業者取消酒店計畫,決議朝商辦大樓規畫,帶動地方就業機會落空。地方議員表示,市府未來仍應持續協助大型旅宿業進駐,才能提升地方觀光發展。
士品集團與洲際酒店集團先前合作,相中樹林火車站周邊土地,計畫斥資10億元興建國際級酒店,經發局當時也舉行記者會,邀請新北市長侯友宜見證兩業者簽約,業者也預估會創造超過200個就業機會,未料經發局協助業者取得建照後,疫情攪局,導致酒店計畫落空。
經發局表示,士品集團因考量疫情嚴重衝擊、基地狹小可設置客房數有限等綜合因素,評估繼續推進旅館計畫,恐會有收支兩平疑慮,因此將用途調整為地下4層、地上12層的現代化商辦大樓,引進產業研發及支援性服務業、商業貿易等進駐,希望協助大樹林地區傳統工業區達到生產製造與國際商務雙重均衡的綜合發展。
市議員陳世榮質疑,市府當時積極宣傳,未料業者取得執照卻遲遲未動工,他一問之下才發現計畫調整,業者因疫情調整方向無可避免,但市府應該積極輔導,該案基地原本就相當狹小,市府應該給予建議,了解業者困境,不是一開始就做大外宣,國際酒店規畫落空後,令地方相當失望。
市議員廖宜琨建議,土城、樹林、三峽、鶯歌地區是串聯的觀光生活圈,因此市府推行該計畫時,他也是大力支持,如今業者改為做商辦大樓,其實對地方效益不大,市府未來若要協助業者做商辦大樓,應該選擇大柑園地區,該區鄰近交流道、捷運,又可規畫較大的樓地板面積,較為合適。
市議員洪佳君表示,樹林火車站進出人數是全國前10名,這也是業者當初發展住宿的契機,證明樹林仍有發展大型住宿的商機,雖然現況受疫情影響,業者決議調整方向,但市府還是要積極接洽大型旅宿業者進駐樹林,對於地方產業都是良善發展。
在科技廠辦建案增加,以及前瞻計畫預算成長、房地產開工率提升下,多數營造廠近二年手中在建工程金額都有大幅增加,包括達欣工(2535)、根基(2546)、中鼎(9933)在手中案量規模成長及依工程進度認列增加下,下半年營運呈穩增長走勢,甚至全年有機會創下歷年來的高峰。
達欣工、根基、中鼎累計今年前八月合併營收都已創同期歷史新高。 達欣工在建案承攬量達575億元,其中,高毛利的科技廠辦建案占約6成;達欣工指出,公司今年以來營收較去年有二位數的成長,主要就是因廠辦及公共工程的投入較去年同期增加。
對於今年營運展望,達欣工統計,至6月底,平均造價較高的科技廠辦、商業大樓工程的營收占比達70%,這也是達欣工上半年營業毛利率達15.83%,是營造廠毛利最高的前三名。累計至今年第二季,根基手中在建工程合約金額高達530億元,是歷年高點;依根基分析,今年以來合併營收成長,主要就是因在手案量規模成長及依工程進度認列所致。國內最大的統包營造廠中鼎至7月底手中在建工程達3,164億元;中鼎7、8月的合併營收已連續二個月創同期新高,累計前八月營收604.2億元,創歷年來同期新高,年成長45.47%。
市場指出,下半年一向是營造廠工程入帳旺季,達欣工、根基、中鼎手中高在建工程量預期可為下半年營收、獲利提供持續成長動能。
根基統計今年上半年止,尚未認列營收超過400億元,法人預期,進入傳統入帳旺季,根基下半年營運表現應會比上半年好。中鼎上半年營收、獲利寫下歷史同期新高,主因在建工程連續二年超過3,000億元;另外,物調獲得合理補償,工程標案都以統包承攬,物價影響極小。
在手案量達3,000億元以上高水位,將支撐下半年營收持續走高,中鼎對今年營運會有較明顯的成長幅度持樂觀預期。法人預估,中鼎今年全年營運會有高二位數的成長,營收、獲利有望同步挑戰新高。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