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6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Zora#230) 陳盈如(Becca#235) 葉庭妤(Tiffany#212) 

房產新聞

  1. 六都10月房市退燒年減28.2% 僅「台中」前10月年增5%

  2. 想買「捷運宅」,怎麼選最有利?

  3. 建築界批敗家子強推假TOD 北市府回應:非容積大拍賣

  4. 開發商「降價退錢」!會是單一個案?還是全面帶動風潮?

產業新聞

  1. 預售吹冷風 建照、開工、使照卻挑戰金融海嘯後新高

  2. 疫情困擾未散 饒河街店面續租租金打72折

  3. 大直家樂福年底歇業 房東大陸建設:將改建頂級商辦

  4. 爛尾樓浮上台面?房地產業:還有未爆彈

 


1、想買「捷運宅」,怎麼選最有利?

2022/11/02 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

六都地政局昨公布今年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合計為1萬7096棟,月減6.9%、年減28.2%。房仲業分析,六都皆回到資金熱潮前的交易水位;六都今年前10月累計棟數,僅台中年增5%,一枝獨秀,主要北屯、烏日今年第3季持續有指標建案取得使照支撐,讓台中的量能維持高檔。

根據六都地政局提供數據顯示,六都今年10月買賣移轉棟數,台北1926棟,月減1.6%,年減21.3%;新北3851棟,月減6.5%,年減40.1%;桃園3066棟,月減16.3%,年減30.7%;台中4069棟,月減0.7%,年減7%;台南1621棟,月減7.7%,年減21.2%;高雄2563棟,月減7.2%,年減37.2%。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今年隨著利率走揚、經濟展望下修,房市的買賣移轉逐步走弱;尤其今年10月起,央行三度升息,市場保守氣氛更加濃烈;加上去年10月桃園、高雄寫下歷史同期大量,新北、台南也相對高檔,比較基期高,使今年10月各都表現普遍呈現量縮態勢,其中新北年減四成最多,高雄與桃園分別年減三成七、三成,合計量能僅約1.7萬棟,為近5年新低。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認為,房市景氣僵持,近期不少新案因原物料高漲、人力短缺,導致工期延宕,交屋跟著推遲,觀察6都今年前10月累計棟數顯示,南二都較去年衰退1成以上,新北減6.1%,台北、桃園減3%,唯獨台中以累計4萬1485棟,年增5%,表現一枝獨秀。

陳定中表示,台中今年新案交屋的狀況相對平穩,僅較去年微幅縮減,且北屯、烏日等地,第三季持續有指標建案取得使照,讓台中的量能維持高檔,其中北屯今年10月買賣移轉量達1087棟,為今年單月新高;烏日10月的590棟,更創下統計以來的單月最大量;加上台中上半年買氣熱絡,使台中前10個月的買賣移轉量保持在水準之上。

TOP


2、想買「捷運宅」,怎麼選最有利?

2022/11/02 Smart智富 丁宜儀

逐捷運而居已是現今買房顯學,從北部到中南部全台都瘋捷運!今、明2年即將完工啟用的安坑輕軌、捷運三鶯線各站點附近房價,近3年來全面上揚,且最高逼30%,如今面臨房市高點,房價未來走勢是否能持續往上?又或是隨著市場盤整呢?跟著軌道經濟買房又該注意什麼?

環狀線》通車後房價回歸基本面 近2年再迎多頭走勢

全台持續推動捷運建設,從台灣最北側的基隆市,到南邊的高雄市林園區等地,有近20條捷運路線正在規畫、待核定或施工中,而最近完工通車的則是新北市的捷運環狀線。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捷運環狀線通車前、後的交易行情,發現房價「先蹲後跳」。

捷運環狀線於2020年通車,和通車前1年的房價相比,整體14個站點的房價漲幅平均為4.06%,有4站在通車後房價下跌,其中以央北重劃區所在的十四張站下跌幅度達2.93%為最多,其次是鄰近工業區的橋和站、頭前庄站、景安站。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分析,該路線行經新北市第一環人口最為密集的行政區,機能、產業、交通發達,且多為雙捷交會站點,題材性強,在通車前房價早已發酵,故在通車當年,有種「利多出盡」的氛圍,使得2020年有些站點甚至不漲反跌。

再者下,通車後房價下跌的站點,多是鄰近工業區及住宅供給量較大之區域,主因在於區域生活機能、建設未到位,且通車後題材發酵結束,房價便回歸基本面。 不過,在接下來2年,整體房市走揚,使沿線各站點的房價回升,2021、2022年的年漲幅平均達7%左右。

安坑輕軌、三鶯線》自住買氣助漲房價 但並非全站點皆能受惠

即將在12月底營運的安坑輕軌,沿線房價在今年至7月止,扣除交易量少而不予統計的雙城站及台北小城站,其餘7站全數上揚,平均漲幅10.69%,漲幅最大為景文科大站19.37%,其次為耕莘安康院區站13.46%,並未出現前述環狀線「先蹲」的格局,而是隨著通車效應及市場多頭走勢,房價扶搖而上。

若拉長時間觀察,自2020年以來的房價同樣全線上漲,景文科大站仍為漲幅冠軍,高達31.76%,房價從每坪31萬8,000元漲至41萬9,000元;其次是新和國小站,漲幅達22.59%,房價已達歷史高點。

位於安康路商圈至央北重劃區的景文科大站至十四張站、新和國小站,因具備居住、商圈機能,或有重劃區規畫,輕軌可有相得益彰的加乘效果。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提醒,雖安坑輕軌沿線站點吸引不少首購自住族群,但若就基本面來看,並非沿線站點都能受惠通車效應。例如雙城站至耕莘安康院區站來看,擁有量體不小的住宅社區,不過因多數產品老舊,輕軌不易產生雪中送炭的效果。

至於預計在2023年完工通車的三鶯線,無論是近2年、今年以來至7月止,全線都呈上漲走勢。北大特區內的龍埔站為漲幅冠軍,高達28.52%,房價漲至每坪38萬3,000元,其次是房價基期較低的陶瓷老街站漲幅達21.84%。

對安坑、三鶯線的房價表現,黃舒衛分析,因皆屬於往市郊區域延伸之路線,建設開發等利多議題、房價基期都比環狀線來得低,投資需求相對少、自住比例高,故房價不會像環狀線一樣隨市場大幅波動,也因而今年雖趨冷,但修正壓力並不大。

陳炳辰表示,今年房市降溫下,首購族反而可趁沿線站點遇「房價盤整」之際購屋,但前提是應選擇機能完善,開發接近完成之區域,較能在房市回溫時率先受惠。「像土城頂埔有產業園區就業人口、三峽北大特區有大學租屋族群、鳳鳴生活圈有就業人口、鶯歌車站一帶則為發展悠久的居住環境,這些區域有生活機能支撐,當有捷運之後,雖然不見得在房市轉冷的狀況下續漲,但勢必有捷運帶來的抗跌性。」陳炳辰補充。

如果近期想要入手捷運宅,591房屋交易網新聞公關組組長畢務潔指出,要購入即將完工的捷運周邊住宅,應先考慮實際的完工期及正式通車時間,避免入住後,通車延期,小環境施工吵雜不說,生活中的通勤也會變成另一個待解決的難題;若是通車後才要入手,則要先觀察捷運發車的班距時間,計算可接受的完整通勤時間,找到自己負擔得起、又可享受軌道經濟的居所。

TOP


3、建築界批敗家子強推假TOD 北市府回應:非容積大拍賣

2022/11/02 聯合報 記者胡瑞玲

台北市政府為大力推動大眾運輸導向都市發展TOD,不僅放寬獎勵範圍,還計畫在劍潭站推動TOD開發案,卻遭建築界連署反對認為此案為「假TOD」、「容積大放送」。北市都發局表示,過去3年無人申請才放寬條件,劍潭站TOD將蓋一棟18層高的複合式大樓,但考量周邊環境,實際開發容積率為135%。

台北市長柯文哲任期僅剩1個多月,TOD政策為其任內重要政策之一,過去3年因申請條件嚴苛無人申請,因此近年推動TOD 2.0,不僅增加容積獎勵申請彈性,獎勵範圍也從33個捷運場站周邊300公尺,放寬為93個場站500公尺。

建築、景觀、都市設計、住宅政策等團體今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場召開「給我真的TOD!」記者會,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林家如表示,TOD是指結合大眾運輸,進行強度集聚、使用多樣、空間複合、步行/自行車換乘為主的發展模式。

林家如說,這個政策雖沒有錯,但台北市幾個TOD案,如由北市府主導的劍潭捷運站案,位在高度環境敏感的圓山周遭,在一個一邊是山、一邊是城市的夾縫中,要蓋比劍潭山還高的18層樓高建物,勢必會對周邊環境及市民生活產生極大影響。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OURS都市改革組織祕書長彭揚凱批,市府完全扭曲TOD涵義,獎勵範圍放寬後,TOD容獎回饋5選項(移設捷運設施或增設捷運出入口、設置自行車轉乘停放空間、留設友善人行空間、回饋公益設施空間、繳納代金)改由開發者任選。

彭揚凱表示,對開發者來說,繳納代金為最快速便利的方式,但透過此方式來增加TOD容積,只會讓開發者蓋更多高價住宅及停車位,無法真正達到推動綠運輸、落實居住正義等目的,卻行假TOD、容積大放送之實;另彭也指,此次北市長3名候選人均公開承諾都市開發利得應回饋社宅,認為不管誰當選,都應信守承諾,檢討修正目前的TOD規定。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執行長許晉誌說,捷運劍潭站以劍潭山為背景天際線,還曾入選全球10大設計最酷車站,一旁的中山北路綠廊帶也是景觀印記,如今周邊卻要蓋18層樓高的建築,「我們到底要的是歷史文化、生態脈絡的城市,還是在劍潭站旁蓋一個雷峰塔?難道風水寶地、無價的景觀資源能被有價的容積替換」,砲轟市府「跟敗家子有什麼兩樣」。

都發局指出,增額容積除透過場站分級、臨路寬度、基地規模設定其申請條件及額度外,也依照都審會審議程序把關,且增額容積的價金由市府委託專業估價者以市價估算,取得的價金挹注住宅基金及都市更新基金,以回饋於都市發展、社宅及環境改善,並非容積大拍賣。

針對劍潭站新建工程案,都發局表示,該案基地座落捷運劍潭站旁交通用地,預計把捷運劍潭站打造為辦公、生活及交通的地區核心場站。該址法定容積率150%,考量周邊環境適當調整開發量體,實際開發容積率135%。

(捷運劍潭站TOD開發案興建18層樓高的建物模擬圖)

TOP


4、開發商「降價退錢」!會是單一個案?還是全面帶動風潮?

2022/11/02 信傳媒

近期房市動向受到關注,除了中南部傳出部分個案降價之外,更傳出開發商居然「降價退錢」的首例,媒體報導該案每坪約調降3萬元,每戶可退差額超過百萬元,引起市場矚目。「降價退錢」到底會是單一個案?還是會引起漣漪效應?攸關房市後續走向。 

今年全球經濟持續疲弱下,明年房市的表現恐怕並不樂觀

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能想到這招在邏輯上是蠻聰明的,因為退款就形同於降價,一方面能給已經購買的人一個交代;二方面對於還沒有購買的人,或是潛在買方產生吸引力;三方面能為公司品牌形象加分,至少能為市場注入新話題。

徐佳馨說,對於有些329檔期可能已經完售,但是520檔期還沒賣完的業主來說,目前又面臨可能遭預房市下修,陷入進退兩難局面,不失為一個好的策略。 不過民眾最關心的仍是房價,這種操作會不會形成類似2016年業者一起降價,甚至帶動整體房市降價,進而吸引買方進場,徐佳馨認為,在現階段大環境的負面因素下,這種操作想要帶動全面風潮,可能並不樂觀。

2016年時,台灣經濟成長力道雖然不足,不過已走過谷底,後來新冠疫情衝擊,各國又大撒幣印鈔救市,帶動景氣快速復甦。不過今年全球經濟持續疲弱下,明年房市的表現恐怕並不樂觀。

萬物齊漲,民眾自然會把購屋規劃往後延

徐佳馨說,利率對房地產尤其敏感,台灣從2015年第3季開啟了降息循環,2016年12月五大行庫房貸利率只有1.66%,到了今年9月,房貸利率來到1.73%,而且還有往上的空間,光是升息這部分,就讓降價效應打了折扣。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2016年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2.57,居住類指數為102.83;到了今年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7.95,居住類指數攀升到107.35;但這還不是最誇張的,食物類指數從102.77暴增至113.40。在日常生活用品全部都漲價之下,薪資成長卻相對有限,民眾自然會把購屋規劃往後延。

成交價格明年可能會開始出現修正

另一個重點是,不少業者在過去土地、原物料相對高檔時進貨不少,但2016年時正處於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年增率不增反減、土融成數高達7成以上的情境,加上業者還有一般事務所或是工商綜合區等個案可以打出低價,因此一點火就能星野燎原。

雖然原物料價格近期下跌,但是營造工程成本已經墊高,央行也針對土建融的成數緊縮,不少業者不僅困在成數,還得卡在2%以上的土建融利率,情境已經與2016年當時大不相同。 徐佳馨分析,由於市場對明年經濟下行都很不樂觀,加上不少資金都出逃,地緣政治風險也讓購屋者卻步,且股市大跌拖累等因素,加上高利率與通膨,明年房地產並不樂觀,成交價格可能會開始出現修正。

TOP

 


1、預售吹冷風 建照、開工、使照卻挑戰金融海嘯後新高

2022/11/02 經濟日報 記者朱曼寧

今年預售市場變化甚大,近月市場預售揭露案件數量較去年旺季腰斬,不過市場供給卻未踩煞車。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建照達13.4萬戶,有機會挑戰1994年後新高;開工量前三季達11萬戶,全年有機會挑戰2009年統計以來新高;使照數量前三季為8萬戶,全年也有可能挑戰2008年後的新高。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市場景氣暢旺時,就算一手市場供給量大,也不會造成太大壓力,開發商也會趁這時候積極買地推案,不過,一旦景氣開始反轉,一手建案供給量大就會出現問題,尤其是新興重劃區、房價飆漲區,更會出現市場價格競爭。

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建照量達13.4萬戶,若第4季請照狀況未減慢,則全年的建照量有可能挑戰1994年後的新高。曾敬德指出,觀察目前開發商對於景氣也有些疑慮,尤其今年底又有選舉等因素影響,可能會放緩推案的腳步。

至於比較接近實質供給的開工數量,今年前三季開工住宅數量達11萬戶,推估全年可望超過14萬戶,並挑戰2009年有開工數據統計以來的新高,至於反映過去開工後完工的使照數量,今年前三季也已經達到8萬戶,全年有機會超過10萬戶,並挑戰2008年後的新高。

曾敬德表示,預售市場往往是市場領頭羊,不管是景氣好帶動房價,或者景氣欠佳時價格修正,都是一手帶動二手市場,不過當房市已經由高檔轉為盤整時,就需要時間去化這些新案,過去2016、2017年景氣低迷時,就有開發商喊出三不政策「不買地、不推案、不交屋」,以求快速回收資金,要觀察未來開發商是否會因為銷售放緩且推案量大而調整策略。

TOP


2、疫情困擾未散 饒河街店面續租租金打72折

2022/11/02 自由財經 徐義平

即便國門剛剛開放,但國際觀光客仍有待逐步回籠,由於北市主要商圈仍未脫離疫情風暴,近期饒河街夜市店面續租價更出現打72折的揭露資訊。 根據內政部實價網最新揭露資訊,7月,北市饒河街247號1樓店面揭露每月店租17.1萬元、承租坪數約51.48坪,拆算每坪店租約3322元,進一步觀察,該店面在2016年5月曾有第1筆店租揭露資訊,當時每月店租近23.84萬元,拆算每坪店租約4631元,對比最新揭露店租實價,續租價相當於打了72折。

根據戴德梁行第3季季報中的北市一線商圈空置率情況,其中西門商圈空置率仍超過2成、忠孝商圈也高達16.8%,換句話說,每10間店面就有1.6間以上是處於閒置狀態,此舉也導致租金回檔修正。

戴德梁行調查,第3季忠孝商圈店租每月每坪8千至1.2萬元,西門商圈租金單價落在9千至1.4萬元,對比最熱絡時動輒租金單價突破2萬元,東區甚至出現店租單價超過3萬元的揭露實價,如今店租最慘甚至打了對折。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即便國境解封,但來台旅客沒有顯著增加,再加上本土確認人數仍多,每日新增尚有2萬例之譜,而且居隔規定雖然放鬆,但經濟活力還沒恢復,尤其電商、外送服務侵蝕實體消費的大餅,更使原本硬體環境較受限,但租金高單價的傳統商圈街邊店、徒步區、觀光夜市,面臨極大經營挑戰。

陸續有國際品牌承租忠孝商圈店面

然而,隨著防疫管理措施逐漸與全球接軌,的確也看到部分國際品牌重回市場,例如:加拿大運動品牌lululemon進駐之前雄獅旅遊退租的忠孝概念館,而3度進軍台灣的英國保養LUSH的第3家電,也是第1家街邊店,將落腳在忠孝東路4段143號前PUMA承租的部分店面,顯見空置率雖然居高不下,但看好未來市場反彈力道、租金彈性及品牌行銷機會,有曝光效果又能匯聚人潮黃金店面,仍是承租人爭取的好物件。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隨疫情逐漸放緩,加上國境開放後未來觀光有可能人潮回流,現在店面市場有從谷底復甦的機會,尤其現在處於轉折點,對於租客來說可挑選的店面多且租金也經過修正,整體觀光產業已經見到曙光。

TOP


3、大直家樂福年底歇業 房東大陸建設:將改建頂級商辦

2022/11/02 自由時報 朱語蕎

大直家樂福店年底即將歇業!房東欣陸投控(3703)旗下大陸建設今(2)日表示,大直家樂福租約將在12月底為止,已確定不再續約,樓下的美食商場會繼續營運至明年3月,之後會改建為頂級商辦,佈局台北市商辦市場。 大直家樂福於2005年開幕,隔年愛買跟著開幕,串連美麗華百貨,整個商圈相當熱絡,但愛買在2016年退出,沒想到家樂福也將在今年底歇業,讓大直地區民眾又少了一個逛街商場。

此棟商場為大陸建設所有,屋齡約20年,佔地約2000坪,為子公司萬國商業開發所持有,大陸建設執行長廖淳森表示,與家樂福的租約只到今年底,已確定不續約,由於土地分區屬娛樂用地,無法蓋住宅,未來將改建成頂級商辦大樓,改建期間不會作其他使用,暫時規劃朝整棟出售為主。

由於台北市政府近年針對大直娛樂用地加強查緝,嚴格取締違法興建豪宅使用,間接讓大直成為新興高級辦公商圈,根據周邊商辦實價登錄行情,較新的「台北時代廣場CBD」,每坪成交均價在106萬,最高每坪達128萬;「大直豐匯」每坪成交均價113萬,頂樓戶最高更達每坪129萬,大直商辦市場已站穩百萬行情。

TOP


4、爛尾樓浮上台面?房地產業:還有未爆彈

2022/11/02 工商時報 蔡惠芳

最近新北市樹林傳出預售案「凱旋大苑」建商宣告解散,工程停擺,爛尾樓隱憂也浮上台面,對此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今(2)日受訪時表示,已啟動檢討預售屋續建機制,也呼籲銀行要留意中小型建商的融資問題;房地產業則表示,樹林案只是冰山一角,明年房市景氣更不好,可能會有更多財務能力不足的小建商,資金斷鏈,接下來還是會有其他未爆彈出現,政府應適時鬆綁土建融管制。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早在7月,就重炮轟擊,在政策嚴厲打房、緊縮土建融,加上營建工料雙漲的壓力下,簡直是要打死營建業,新成立的、或是小型建商,資金恐面臨斷鏈,引爆建商倒閉未爆彈;如今,樹林爆發建商宣布解散,預售案停擺的事件,讓外界憂心忡忡,倒閉潮、爛尾樓風潮是否真的來臨。

全陽建設董事長、同樣也是陽信商銀負責人的陳勝宏,相當熟悉建商和銀行融資的放款條件,他表示,接下來還可能會有未爆彈出現。因為,一般來說小建商、或新成立幾年的建商,資本相對不如大型建商、買地成本相對也比較貴,近一年營建成本已大漲三成多,如果預售屋太早賣光,不但不是喜事、甚至可能賺不到錢,被營建成本吃掉原來預估的獲利,再加上央行壓低土建融成數、限期18個月動工,因此他早就預期這樣下去,一定會有小建商出現資金缺口,甚至建商盤案子、售地以求套現出場,更可能出現財務危機。

天時地利不動產公司總經理、消基會副財務長兼房屋委員會委員張欣民表示,建商財務風暴確實值得注意,樹林案應該不只是個案,隨著市場買氣逐漸鈍化,將更考驗建商的財務結構和資金調度能力,預期接下來,還是會有其他未爆彈,陸續浮現。

張欣民表示,像兩年前爆發的新北市中和山琳建設「青慕淳」預售案爛尾樓風暴,儘管預售屋已有履約保證、同業保證制度,但是40幾個承購戶,現在所有政府、民間單位都申訴過了,可是,卻依舊求助無門,錢都拿不回來,此題還是無解。 張欣民表示,另外新北市板橋,前陣子有建商撐不下去,盤出預售案,由於地點不錯,因此已有建商接手。

因此,建商財務吃緊、求售土地或預售案事件,樹林案只是冰山一角,接下來應不只是個案,而是會繼續有未爆彈出現。 張欣民表示,現階段建商要同業接手續建預售案,成功機率恐怕不高,因為此時發包,營建成本一定比兩年前貴,加上現在房市人氣買氣都在走下坡,接手後銷售風險相對提高,因此續建已多傾向保守謹慎。

TOP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