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6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Zora#230) 陳盈如(Becca#235) 葉庭妤(Tiffany#212) 

房產新聞

  1. 全年商用不動產交易維持1600億元高檔 看明年危機中有商機

  2. 明年房市交易將不到30萬棟

  3. 打房+景氣反轉重擊房市 爛尾樓風暴來襲

  4. 5大利空夾擊 建案銷售冷「為何不降價?」建商這心態:曝2023年房市結局

產業新聞

  1. 看好桃園不動產增值效益 斥4.5億元買長陽開發10%股權

  2. 新光三越大有店明年2月熄燈 專家曝2種可能走向

  3. 2050年新建光電還需6萬公頃土地 民間呼籲提早社會溝通

  4. 房貸族苦日子!11月房貸利率衝破1.85% 飆至近7年新高

歐亞估價實績

  1. 國票金:代本公司之子公司國票證券轉投資之國票證創投公告取得國票證券1筆使用權資產


1、全年商用不動產交易維持1600億元高檔 看明年危機中有商機

2022/12/22 鉅亨網 記者張欽發

商仲業者統計 2022 年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狀況顯示,主要以工業地產、商辦撐起全年交易,累計交易額為 1600 億元,年減 5.21%;展望 2023 年全球經濟局勢尚不明朗,市場觀望氣氛已提前展現在今年第四季交易,評估自用需求穩健,商用市場價、量有所修正,但預估幅度應不劇烈。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2022 年統計截至 12 月 20 日止交易量為 1600 億元,觀察近五年交易走勢,2021 年的 1688 億為近五年交易高點,因此今年的交易表現仍處在相對高水位。

比較今年各季交易表現,高點落在第三季 703 億元,佔全年交易 44%,主因為航空城標售案企業進駐搶地,大筆投資額推高交易量;但隨著央行第四度升息,第四季為傳統旺季表現不如預期,交易量僅 200 億元,在今年各季表現中排名最末,與去年同期 530 億元,減幅 62%。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投資部副總歐人彰分析,2022 年商用不動產仍處在相對高水位,主要有三大因素支撐,首先是工業地產發燒,統計全年工業地產交易 711 億元,佔全年交易 44.4%,產業升級帶動新建、擴廠需求,企業積極覓地,觀察今年總價前五高工業地產交易,均為工業區、產專區土地,顯見具產業群聚效益、有完善工業園區規劃等,都是企業主在做投資設廠決策時的考量因素;此外,後疫情時代企業因應產業趨勢,著手建置倉儲、物流中心,在今年第一季,統一超商就以 10.3 億取得桃園楊梅土地,將規劃建置物流園區。

其次是今年的商辦交易成長相當顯著,2022 年商辦交易額為 408 億元,較去年 144 億增幅達 183%,分析原因為目前企業多朝向廠、辦分離思維,選擇在精華市區設置辦公室、服務據點;此外,亦有企業主考量既有辦公空間老舊、硬體設備已跟不上企業發展,轉而尋覓屋齡較新的辦公大樓,辦公室舊換新需求,也推升商辦交易量,也激勵建設公司投入商辦產品開發。觀察今年總價前五高的商辦、廠辦交易,可發現廠辦就包辦三個名次,顯示廠辦商品同樣也受企業主青睞。

展望 2023 年經濟預測普遍呈現保守或下行, 通膨情勢未解,平均地權條例修訂也為國內房市投下震撼彈,使買、賣雙方多抱持觀望態度,信義全球資產公司顧問發展部經理林建勛分析,經濟成長放緩、外銷訂單表現下滑,可能影響一些企業營運資金運用策略,或許會有處分資產的需求,對仍有購置需求的企業、甚至是投資型買方,相對而言是可以切入的機會點,危機入市仍可搶佔先機、贏得商機,預估明年商用市場的價、量可能有所修正,但幅度應不會太劇烈,且隨著防疫政策解封帶動國內旅遊,觀光餐飲與連鎖零售產業回溫,內需市場將成為明年經濟支撐關鍵。 林建勛觀察,明年市場仍以自用需求為主,艾司摩爾、東京威力科創、IBM 等外商企業投資台灣,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活絡工業地產交易量。

至於商辦部分,明年起將陸續有新大樓釋出,北市辦公生態圈將從市中心朝向內湖、士林、南港等區域擴展,由於新辦公供給分散在北市各區,且是在未來幾年陸續完工推出,就目前北市辦公空置率在 2.5% 以下,市場需求殷切,應不至於因供需失衡而影響價格,但仍需關注,由於新建案在起造時的土地取得成本、營建成本較高,倘若反應在推案訂價上,價格過高可能影響買方購買決策。

TOP


2、明年房市交易將不到30萬棟

2022/12/23 經濟日報 記者朱曼寧

永慶房產集團總經理葉凌棋指出,升息、打房效應逐漸發酵下,預期明年房市呈現「價跌量縮」格局,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將跌破30萬棟,預估交易量在28萬到29.3萬棟之間,較2022年減少8%至11%。 葉凌棋表示,全球經濟展望下修、俄烏戰爭未歇,市場普遍看淡2023年經濟景氣,影響房市表現。而近期最受市場關注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正在立院排審中,明年是否有新房市政策推出,也將左右明年房市交易。

據永慶報告指出,2023年將是房市反轉年,有46%消費者看跌房價,遠超看漲的29%。報告指出,全台認為房價看漲比率由上季的38%再度下降到29%,看跌比率則增至46%。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顯示在貨幣緊縮、經濟前景不明朗的狀況下,消費者對於房價看法已呈現多空交叉,房市多頭恐怕已到了盡頭。

展望明年,葉凌棋指出,全球貨幣緊縮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房價也有由漲轉跌跡象,加上2023年市場供給量大,房價有走跌的空間。此外,明年下半年有總統大選選戰開打,不確定性高,因此,經濟情勢、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總統大選將是影響2023年房市四大變數。

TOP


3、打房+景氣反轉重擊房市 爛尾樓風暴來襲

2022/12/23 Yahoo新聞網 米承鶴、王聖光

自2019年底疫情爆發後,受惠於全球大開資金派對,熱錢回流讓台灣房市暢旺到連建商都大喊看不懂,房價逐月攀升,全台各地更上演民眾漏夜排隊搶房,全台各大新建案銷售中心座無虛席的盛況。

但是,這一切卻在2022年劇情急轉直下,房市在接連受到政府打房、升息、股災等多重利空因素衝擊,已大幅衝擊房市信心,購屋買氣下滑,今年可以說是房市由多頭轉為空頭的關鍵時刻。

盤點今年以來房市利空因素,一開春央行就直攻建商養地,明確指示未來購地貸款限18個月內動工,否則按比例收回貸款,或逐年升息來控管。這也讓擁有上千名會員的北市建商公會理事長陳勝宏直言,「這跟實務有脫節。」原因是以北市來說,因素地難尋,建商通常是先買進一塊土地,再花時間慢慢整合周邊土地,才可能有百坪基地開發,「不可能18個月就整合好。」 緊接著因烏俄戰爭等因素,讓全球通膨壓力更大。

美國聯準會(FED)率先升息抑制通膨,3月17日,我國央行舉行今年首次理監事會,總裁楊金龍意外宣布升息一碼(0.25個百分點),是台灣10年半以來首度升息,幅度也與FED相同,而截自12月初,央行已升息兩碼,雖然幅度不能與國際相比,但也打擊買方信心。

與此同時,金管會也同步出重手,即刻上調5類不動產貸款的風險權數,其中,針對建商買地、餘屋貸款的風險權數也都跟著上調至少50%,並適用於新貸、舊案續貸及轉貸案,此一措施逼著銀行為了讓資本適足率達標,不得不減少對建商的放款成數或提高利率,市場人士形容:「這根本直接掐住建商的喉嚨。」政府大刀斷金流,讓資金籌措能力相對弱勢的中小型建商面臨生存危機。

在工料雙漲、資金緊縮、打房致買氣下滑多重壓力下,建案延遲交屋、都更合建案不開工、建商尋求下家等,各種狀況開始在全台各處上演,北台灣甚至已有建商開始倒閉、跳票,業界示警:「蓋不起來又找不到人接手的建案,下一步就變爛尾樓。」預告房市爛尾樓風暴即將來襲!

TOP


4、5大利空夾擊 建案銷售冷「為何不降價?」建商這心態:曝2023年房市結局

2022/12/22 好房網News 記者蔡佩蓉

全球經濟變局與國內打炒房政策,讓今年房市處於「內憂外患」局面,從美國起手的升息與縮表,國內央行跟進並在今年已四度升息,除了上述兩大利空之外,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央行限貸與土建融限制等3因素,也衝擊到房市,但為何等不到建案降價?有幾項關鍵原因。

根據鄉林不動產研究室彙整各縣市不動產開發公會推案統計,今年預估全國推案總銷金額突破2兆元,高於去年的1.82兆元,六都之中僅新北市衰退,下滑10.2%,但台南市、高雄市分別年增48.4%、46.1%,雙雙突破2千億元大關。而全台推案總戶數推估近12萬戶,年增率仍有4.8%的小幅成長。 

鄉林集團董事長、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分析,這是通膨升息、土地與營建成本翻倍推升了總房價的假象,只是「虛胖」,受到平均地權修正案,且政府持續緊縮土建融限制,建商要先去化已購入土地,只好放慢推案腳步,他預估2023年總銷年減2成,剩下約1.6兆元左右。

賴正鎰進一步說明,去年底迄今,政府連七道打炒房令,央行更要求銀行將土建融資貸款降到4成,並規定購地後18個月內要開工,否則要降低貸款成數,開發商被逼得提早推案,全國推案總銷在上半年就突破兆元。也因為疫情穩定,加上通膨造成工料雙漲不停,房價上揚的預期心理,第三季之前資金置產情況旺盛,房價漲到歷史高點,但下半年經濟景氣轉差,大家消費趨於保守,房市交易急速冷卻,建商推案也更加慎重。此外,資金派對散場後,房市買氣趨緩,北台灣完銷建案數也大幅下滑。根據住展雜誌統計,截至16日,北台灣完銷建案共計150個,較2021年的279個,大減逾4成。

分區來看,新竹地區完銷建案47個為最多,其次是桃園市39個,宜蘭地區則以25個位居第三,相較之下,北北基生活圈完銷案數量偏少,台北市19個、新北市18個、基隆市2個。 儘管買氣冷卻、房貸利率逐步調升,但賴正鎰認為,房價短期不會跌,明年房市仍是「量縮價穩」,理由是,全球通膨趨緩,升息可望放慢,而中國大陸也大幅解封,預估2023年經濟會逐步邁向復甦之路,消費者為求保值,明年還是會照買房。

「而建商要去化先前已購入土地與餘屋,加上土地價格維持高檔,工料建築成本仍高,只是減少預售屋或延遲推案,但房價跌的機會不大。」簡而言之,建商就是在賭升息放緩甚至是降息,寧可縮減推案、延遲推案,也不能吹起降價風。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分析,新建案市場明年仍將面對國內外經濟成長趨緩、央行升息、政府打炒房等考驗。

至於「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初審通過,雖看似給房市雪中送乾冰,但該案已經歷整整一年時間討論,看準風向的業者早著手布局,預估此因素不至於讓市場價量劇烈動盪。

展望2023年,賴正鎰提出五大趨勢,第一、景氣回溫,但消費保守,剛性需求為大宗,購屋總價在1500萬元以內的產品去化快;第二、房地產微利時代來臨,空間壓縮不利於中小型建商,經營會比較辛苦;第三、政府一旦通過平均地權修例修正案,禁止預售轉約與管制私法人購屋,高資產族群游資將湧入商用不動產。 第四、建商延後預售推案,供需失衡加上新成屋價格降不下來,二手中古屋交易看旺;第五、土地價格居高不下,加上市況不明朗,建商標地意願低,都更合建和危老重建案件更為搶手。

-2022年全國各縣市推案統計概況,總銷金額年增率僅新北市衰退。圖/鄉林不動產研究室彙整-

 

-2022年北台灣完銷建案統計,較2021年大減逾4成。圖/住展雜誌提供-

TOP

 


1、看好桃園不動產增值效益 斥4.5億元買長陽開發10%股權

2022/12/22 鉅亨網 記者王莞甯

貨櫃航商長榮 (2603-TW) 今 (22) 日發布重訊,斥資 4.5 億元向長榮國際取得長陽開發 10% 股權,持有長陽開發比率將達 50%,長榮總經理謝惠全說明,主要是看好長陽開發長年營運獲利且穩定配息。 謝惠全指出,本次股權交易案主要考量長陽開發主營收入為桃園市精華地段的商場租金,長年營運獲利且配息穩定,增加持股後,未來可享其下不動產增值效益。

另一方面,長榮因應業務需求,以 47.43 億元向長榮國際買下南崁地區海運大樓和企業大樓,將供辦公室長期營運。 謝惠全指出,海運大樓和企業大樓位處於南崁地區,由長榮長期向長榮國際租賃,由於地理位置良好且符合公司營運處規劃所需,並可節省租金並享有資產增值益處,因此今日經董事會決議,向長榮國際買下南崁地區辦公大樓。

長榮海運也代子公司長榮亞洲說明,基於綜合考量整體貨量需求,斥資 1,295.44 萬美元 (約新台幣 3.98 億元) 向長榮海運新加坡公司取得 6171 只貨櫃,該批貨櫃取得成本和櫃型等皆符合營運需求。 同時,長榮亞洲考量未來船舶將陸續交船營運,並規劃自營新加坡代理業務,以新避 4300 萬元就原址向長榮海運新加坡公司取得 Southpoint12 樓整層辦公室,藉此持續擴大營運規模和人力需求。

TOP


2、新光三越大有店明年2月熄燈 專家曝2種可能走向

2022/12/22 ETtoday房產雲 記者項瀚/span>

新光三越桃園大有店將在明年2月熄燈!該館屋齡約28年,房東就是新光三越,專家分析,該館未來有2種走向,第一是打掉重練,重建成住宅或商辦大樓,另外則是持續招商。不過,在地房仲認為,由於該館屋齡不算舊,可能要等到10多年後,才會決定重建。 新光三越百貨拋出震撼彈,基於未來佈局的策略考量,桃園大有店將在明年2月結束營業,24年的回憶走入歷史。

新光三越發布新聞稿指出:「我們仍看好桃園市場潛力,除了由桃園站前店及桃園青埔新光影城商場為大桃園地區的顧客提供更多元的服務,也將繼續積極尋求桃園市場發展的新機緣。」 經查謄本,新光三越大有店的房東就是「新光三越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在1997年透過買賣取得。該館權狀共登記1.65萬坪,占地1688坪,屋齡約28年左右。記者聯繫新光三越,但對於未來該館的使用表示不便透露。

東森房屋中壢中美加盟店長廖壽業表示,在地頗為震驚新光大有店撤出,大型賣場出走,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營運績效不彰,這勢必會對區域房市造成影響。而該館屋齡僅28年,尚未符合危老改建30年門檻,估計未來房東新光百貨還是會繼續招租,增加租金收益,等到屋齡達40年後,再進行改建。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該區既非商圈熱區,吸引不了人潮,買氣上確顯萎靡,如今整體市況不佳,難以大舉展店之姿佈局,開源節流也得檢討業績不佳的拖油瓶。近期包括:連鎖運動用品、平價服飾、餐飲店面都可見裁減分店的狀況,「資產得花在刀口上,該百貨業將插旗台北東區,一增一減印證去蕪存菁的考量。」 至於大有館告別後,陳炳辰認為有2種可能,一方面是否打掉重練,走危老或改建商辦、住宅,比照如六福、國賓、西華等飯店業種都更模式,雖然當地不算蛋黃區,但或有機會受到如小檜溪等重劃地帶的拉抬。

另一方面,陳炳辰說,以過往案例評估,利用殘餘價值持續以複合式商場推出也無不可,像是量販賣場結合餐廳、健身房,或其他需要大坪數展示的業種,比方說家具業、電器業,甚至藥妝店等,便常見接手租賃這類百貨商場空間。

廖壽業補充,該區臨近南崁交流道,除了在地買盤,也有部分「脫北者」會選擇在此置產,目前區域以2~15年的電梯大樓物件居多,成交單價落在30~32萬元左右,新案則有35萬元以上的水準。若新光百貨大有店在近年就進行重建,由於基地面積夠大,成交單價上看4字頭不是問題。

TOP


3、2050年新建光電還需6萬公頃土地 民間呼籲提早社會溝通

2022/12/22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國發會將在下週三(28日)公布2050淨零路徑12項淨零關鍵戰略草案,這些具體的行動方案涵蓋再生能源、碳捕捉、運具電動化、零廢棄、自然碳匯等多個主題。17日經濟部召開戰略之一的「能源系統去碳化」社會溝通會議,說明我國2050年去碳化電力結構,屆時發電占比將是七成綠能、一成氫能、兩成火力。

當中太陽光電預估2050年設置要達40~80GW,預期增加2~6萬公頃的土地需求。 距離12項淨零戰略出爐剩下一週,目前唯獨金管會主管的「綠色金融」戰略尚未召開社會溝通會議。

(2050年將有60~70%的發電占比來自再生能源,可以預期未來數十年內將衍生空間需求衝突問題。)

2050年發電占比 七成綠能、一成氫能、兩成火力

我國2050淨零路徑分析,碳排最大宗為能源類別,因此電力去碳化將是重要一環,國發會相應提出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儲能等戰略目標。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17日召開的「2050淨零轉型—能源系統去碳化社會溝通會議」上說明,初步推估2050年發電量約5000億度,再生能源發電量占60~70%,氫能佔9~12%,加上顧及能源安全下,搭配碳捕捉技術的火力發電20~27%。

能源局能技組組長陳崇憲進一步解釋再生能源部分,預估2050年太陽光電設置要達40~80GW,預期增加2~6萬公頃的土地需求;他表示,提升發電效率以降低土地需求壓力將是主要課題。

而離岸風電預計設置40~55GW,地熱3~6.2GW、生質能1.4~1.8GW、海洋能1.3~7.5GW。 曾文生強調,再生能源推動面臨土地、海域空間限制,也必須考慮如何搭配穩定的電網與儲能技術,以及法規的修改精進。

能源局強調,由於再生能源的間歇性與不確定性,會導致傳統機組操作困難,加上設置地區分布過度集中,除了必須加強電網工程、提升電力傳輸能力,還需要配合儲能系統。如用於削峰填谷的電網端儲能,短期目標於2025年達1000MW、2030年目標3000MW。發電端儲能如光電結合儲能,短期於2025年達到500MW,2030年擴大至2500MW。

2050年氫能發電達一成 學者:仍欠綠氫規劃

氫能發電預計在2050年達到一成。然而,氫氣在轉換產製過程中也可能產生碳排,國際上依製程分為傳統燃煤轉換的「褐氫」、產製過程中進行碳排放捕捉的「藍氫」、以潔淨再生能源電解轉換的「綠氫」。經濟部目標在2025年燃氣混氫發電累積裝置量達91MW,2030年完成5%氫氣混燒示範,希望國內自產藍氫最大供給量達6萬噸/年。

國際特赦組織研究員呂伊庭提醒,藍氫已是國際間規劃逐步淘汰的選項,不應將藍氫作為重點發展項目,呼籲政府應提高、加重綠氫的戰略位置,提早帶動眾多相關產業連帶轉型。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也指出,氫能是國家未來重大政策之一,目前這樣的規劃仍有不足,不僅5%混氫目標與工研院的建議有落差,也缺乏綠氫以及相關配套規劃。

新建光電需6萬公頃土地 民間籲先修復社會溝通信心

此外,經濟部預估單單為了建置光電,就將增加2到6萬公頃的土地需求,引發民間團體的高度關注。民間團體認為在推動能源建設的同時,也必須加強地方溝通,呼籲經濟部應同樣模擬能源轉型路徑上,將有哪些人受到影響,才能真正回應社會,避免綠能的社會衝突再度上演。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陳郁屏秘書長表示,土地牽涉層面很複雜,對於新建光電的空間問題,經濟部應提出涵蓋家戶、地方產業等大小層次的系統性規劃,「不能只喊需求。」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劉如意也呼籲經濟部多方考慮配套,如每年針對用電戶進行容量分配與用電抑制等。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指出,經濟部僅針對2050電力供需提出模擬,卻沒有納入土地空間、環境乘載量的評估,呼籲應模擬路徑上將有哪些人受到影響、要付出多少代價,又或者不同情境之下該如何應對?如戰爭、極端氣候、海平面上升等等,才能真正回應到社會所關心的問題。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表示,目前最欠缺的就是社區溝通的規劃,未來發展前瞻能源也會遇到當前風電、光電的溝通障礙,政府應檢討當前機制,讓溝通進入社區,修復民眾信心。

TOP


4、房貸族苦日子!11月房貸利率衝破1.85% 飆至近7年新高

2022/12/23 聯合新聞網 記者巫其倫

中央銀行今(23)日公布11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利率,持續上揚至1.851%,已連12個月上升,且創下2016年2月以來、逾6年10個月新高。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指出,今年房市走勢向下,包括升息、景氣趨緩及金融情勢緊縮,加上後續還有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影響,整體房市都趨於保守觀望氣氛濃厚。

央行公布11月本國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1.596%,創2016年1月以來新高,較10月的1.541%上升0.055個百分點,主因年關將近,資金需求增加,使貸款占比最大的週轉金貸款利率上升所致。 1

1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利率持續上揚至1.851%,月增0.024個百分點,並創下2016年2月以來新高紀錄;至於房貸金額衝高,主要是年底交屋潮帶動下,較上月大增128.58億元至601.3億元,為7月以來單月相對高點。

蔡惠美分析,11月購屋貸款承做大增逾百億元,主要是年關將近、農曆年前是傳統新屋交屋潮,以及疫情趨緩看屋人潮略增,都帶動整體購屋貸款金額大增;利率方面,反映央行9月升息,10月房貸的月指標利率,五大銀行中有四個銀行都已足額調升,另一家是在11月調升,因此11月利率僅增加0.024個百分點,由於央行12月再度升息,預估後續房貸利率還會持續上修,明年1月反映會更明顯。

進一步觀察,以六都移轉棟數來看,11月除了台南市月減0.68%,其他五都較上月成長,以桃園市月增21.46%最強勁,11月六都合計月增8.59%、但年減28.47%。 蔡惠美說,六都移轉棟數年減幅較大,主因去年房市是高點、基期較高,今年有升息、景氣趨緩,加上金融情勢緊縮,整體房市都趨於保守觀望氣氛濃厚。

至於政府打炒房是否已見效?她認為,一方面是政府健全房市措施措施有效,一方面是下半年全球金融緊縮,以及下半年後景氣趨緩等,都對房市帶來影響。 另外,央行也公布11月週轉金貸款金額達9793.74億元,較上月大增1054.61億元,創下史上單月次高。

蔡惠美說明,主要是年底資金需求轉強,公民營企業有大額週轉金需求,再加上景氣趨緩及第四季出口表現較差,企業資金需求會持續出現。 而11月週轉金利率 1.543%,為2015年12月以來新高,主因金融情勢緊縮,部分銀行考量到資本適足率(RBC),針對短期週轉金貸款利率調升。

TOP

 


<歐亞估價實績-國票金:代本公司之子公司國票證券轉投資之國票證創投公告取得國票證券1筆使用權資產>

2022/12/22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公司代號:2889  公司名稱:國票金 

發言日期:2022/12/22 發言時間:16:38:58 發言人:邱銘恩

1.標的物之名稱及性質(如坐落台中市北區XX段XX小段土地): 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130號5樓部分

2.事實發生日:111/12/22~111/12/22

3.交易單位數量(如XX平方公尺,折合XX坪)、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

-1.租賃面積:7.5坪

-2.單位價格:每坪每月租金新台幣1,990元(含稅)

-3.租金金額:每月租金新台幣14,925元(含稅)

-4.使用權資產金額:新台幣358,200元(含稅)

4.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交易相對人如屬自然人,且非公司之關 係人者,得免揭露其姓名): 1.交易相對人:國票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其與公司之關係:關係人

5.交易相對人為關係人者,並應公告選定關係人為交易對象之原因及前次移轉之 所有人、前次移轉之所有人與公司及交易相對人間相互之關係、前次移轉日期 及移轉金額: 1.選定關係人為交易對象之原因:集團合署辦公 2.前次移轉之所有人:不適用 3.前次移轉之所有人與公司及交易相對人間相互之關係:不適用 4.前次移轉日期及移轉金額:不適用

6.交易標的最近五年內所有權人曾為公司之關係人者,尚應公告關係 人之取得及處分日期、價格及交易當時與公司之關係: 不適用

7.預計處分利益(或損失)(取得資產者不適用)(遞延者應列表說明 認列情形): 不適用

8.交付或付款條件(含付款期間及金額)、契約限制條款及其他重要約定 事項: 1.交付或付款條件:每季支付一次租金,每次支付新台幣44,775元(含稅) 2.契約限制條款及其他重要約定事項:租賃期間為112年1月1日~113年 12月31日

9.本次交易之決定方式(如招標、比價或議價)、價格決定之參考依據及 決策單位: 參考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出具之估價報告書後,由董事會決議通過 授權監察人與交易對手訂立房屋租賃契約等相關事宜

10.專業估價者事務所或公司名稱及其估價金額: 1.專業估價者事務所或公司名稱: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2.估價金額: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房屋每坪月租金新台幣1,990元(含稅)

11.專業估價師姓名: 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謝宗廷

12.專業估價師開業證書字號: 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110)高市估字第000120號 13.估價報告是否為限定價格、特定價格或特殊價格:否或不適用

14.是否尚未取得估價報告:否或不適用 15.尚未取得估價報告之原因: 不適用

16.估價結果有重大差異時,其差異原因及會計師意見: 不適用

17.會計師事務所名稱: 不適用 18.會計師姓名: 不適用 19.會計師開業證書字號: 不適用 20.經紀人及經紀費用: 不適用

21.取得或處分之具體目的或用途: 辦公室使用

22.本次交易表示異議之董事之意見: 無

23.本次交易為關係人交易:是  24.董事會通過日期: 民國111年12月22日

25.監察人承認或審計委員會同意日期: 民國111年12月22日 26.本次交易係向關係人取得不動產或其使用權資產: 是

27.依「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準則」第十六條規定 評估之價格:不適用

28.依前項評估之價格較交易價格為低者,依同準則第十七條規 定評估之價格:不適用

29.其他敘明事項: 無

TOP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