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6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 襄理(Zora#230) 陳盈如主任(Becca#235)
葉庭妤(Tiffany#212) 陳臻(Ariana#237)
~ 加入官方Line~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據統計,去年前11月核准住宅建照量已達16.6萬戶,推估全年將超過17萬戶並創下1995年以來的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開發商在景氣暢旺時,買地狀況積極,等到準備好推案時,卻碰上景氣反轉,加上政策對於又禁止預售未來換約轉手,等於未來預售市場將轉型為自用型產品,銷售速度變慢銷售期拉長,一旦市場反轉,供給量大的區域價格壓力將更為明顯。 統計顯示,2022年預估全年住宅類預售量將超過17萬戶,挑戰28年以來新高,其中前11月供給量大的區域是台中市的3.1萬戶,其次是新北市的2.7萬戶,桃園市的2.4萬戶,台南市與高雄市各1.8萬戶,台北市最少也有1萬戶。 曾敬德表示,2021下半年房市熱銷時,一個月實價揭露可達1.2萬戶,以這樣的數據推估,房市景氣最暢旺時,一年最多可消化約14~15萬戶的預售案件,不過去年下半年一個月剩下約6000戶,等於一年只有7萬戶左右的自用需求,倘若未來預售不能換約,剩下自用需求,又碰上景氣轉差,過去一段時間一年17萬戶的未來潛在案量,即使沒有全數動工,也會對市場供給造成壓力,尤其過去兩年房價飆漲、新興重劃區等,可能壓力更為顯著。
有著南機場夜市等景點的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最新資料顯示,綜合所得稅中位數僅35.8萬元,位居北市「最窮里」。不過,雖說當地居民結構偏老,但每坪房價仍有6、7字頭。 據財政部2022年最新資料,台北市2020年各行政區綜合所得稅中位數中,中正區忠勤里以35.8萬元,屈居北市「最窮里」。該里即為著名的南機場夜市,周邊有著屋齡近60年的南機場公寓。 里中最主要居住聚落為「南機場國民住宅」,過去為安置違建、拆遷住戶而設計,且依原違建戶居住面積,分成14、10以及8.65坪等3種居住空間,3期共安置2105戶居民。 屋齡近60年的南機場公寓,雖說年久失修缺乏維護,但依然有其價值性,中信房屋萬華青年公園加盟店店長李元顥提到,周邊由於每戶坪數較小,近幾年又有都更、危老改建等議題,近1年成交單價基本站穩5字頭,甚至有部分戶別若是有裝潢,會有6字頭的價位。 至於該社區周邊最貴單價交易,則是在南機場夜市入口處正旁邊店面,總坪數約13坪,4月時以總價3700萬元成交,換算每坪單價高達282萬元。
李元顥指出,南機場夜市為北市一線夜市之一,人潮不輸給士林夜市,因此店面頗具價值。且該戶為南機場夜市門面,廣告效益極佳,因此才會創出如此高價。 至於該戶由於屋齡老舊,周邊的都更議題近期相當火熱,其中南機場整宅一期2、3棟,基地面積達1179坪,2022年經住戶與市府團隊溝通下,同意參與公辦都更2.0試辦計畫,目前相關審核仍在進行當中。
不過,南機場整宅共分3期11棟的5層樓公寓,目前卻僅有1期2、3棟有都更進展。知情人士坦言,南機場公寓總共多達2千戶,「人多自然就口雜」,且每戶需求不同,同時也由於屋齡5、60年,每戶原住戶不一定還住在裡頭,有不少戶數已經出租已久,導致要開會討論都更,「找都找不到人」,最終使得區域內都更進度近乎牛步。 對於未來是否有期待都更前景,在當地住了超過半世紀的梁姓夫妻說,「很難啦!」公寓裡住戶那麼多,有些還是退伍老兵都回大陸去了,可以說是想都不敢想。
新北市政府近期公布2023年土地現值,其中三重區及蘆洲區分別較去年上漲6.80%、5.63%,顯現2區域的發展指日可待。 三重地政事務所林圭宏主任表示,雖然2023年公告現值查價期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國際升息等影響,不過三蘆洲地區因鄰近台北市,以及捷運新莊線、蘆洲線和新北環狀線行經,使當地生活機能相當完善。
不僅如此,還有二重疏洪道兩側重劃區持續發展,加上未來第二行政中心、蘆洲南北側整體開發等建設,整體呈現「價漲量穩」態勢。 綜觀三蘆地區,本年度最高價宗地位於三重區正義北路、重新路口附近,公告現值每平方公尺44.3萬元,相當於每坪146萬元;該路段位於捷運台北橋站且鄰近三和夜市,周邊環境發展繁榮。 三重地政事務所也提醒消費者,除了交易前務必調閱土地建物登記謄本,善用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新北不動產愛連網查詢實價登錄資料外,一定要至現場勘查實際屋況,確保交易安全。民眾若有查詢公告土地現值需要,可連結至新北不動產愛連網線上查詢,或撥打02-29886336分機311洽詢。
國內房市景氣多瀰漫保守、觀望,房地產市場將面臨供需調整的階段,買賣雙方對於價格的認知差距擴大、需要更多時間進行磨合所致,整體房市信心下滑。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認為,今 (2023)年房市目前仍沒有任何好消息可言,也看不見曙光,建商撐價沒有意義,將見價格明確下修。 台經院指出,經濟整體環境仍是處於持續趨緩的態勢,對於房市的支撐效果不大,且房地產市場將面臨供需調整的階段,買賣雙方對於價格的認知差距擴大、需要更多時間進行磨合所致,整體房市信心下滑。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今年住宅新增供給量更大,若經濟走衰、景氣下行,房市持續疲弱,供過於求,那預期今年上半年房價會明顯鬆動。 而因前兩年房市火熱、房價飆漲,不少中小建商看到市場好,也來一窩蜂「蹭熱度」,過度樂觀、過度投資,如今情勢反轉、房市轉冷,資金壓力大,市場預期爛尾樓將越來越多。劉佩真認為,在不動產貸款金流限縮、銀行也更加謹慎下,確實衝擊到資金、資源較不足的小建商,壓力越來越大、盤出手中案子者也有。
陳炳辰指出,2023年目前沒有任何好消息可言,還可能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持續升息陰霾、國內總統大選,以及俄烏戰事、通膨等不利總經因素下,不見曙光,「建商撐價沒有意義,將見價格明確下修」,也可能出現30萬棟保衛戰的情勢,價量雙跌恐直到2024年、須持續觀察。 陳炳辰表示,目前房市整體來說,沒有上演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前夕的大逃亡,《平均地權條例》在去年12月底完成初審,順利上路最快可能要來到今年年中,且投資客群早在2021年底與2022年初就嗅到風向不對勁,而提前下車,只剩觀望的窒息量能,2022年利空頻傳頻添霜雪,確立量縮回檔,推測2022年全年移轉量落在接近32萬棟。
總統蔡英文宣布將落實「居住正義5支箭」,不只《平均地權條例》預計本月9日拚三讀過關,將補貼受升息影響的房貸族則引來網友轟「送錢給建商」!建商全聯會對此提出4項建言,認為政府不應以打下房價,遏止流量為治理目標,且打房政策下形成的市場風險,也反會造成其他箭「鎩羽而斷」。 2016年總統蔡英文上任時曾提出包含改革房產稅制、健全租屋體系及興建20萬戶社宅的「房市3箭」,房價卻仍高漲,民怨沸騰。此次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就居住部分再提出5支箭。
分別為一、推動《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防止炒作;二、持續推動興建社會住宅,並推動長期使用權住宅計畫,鼓勵民間參與,讓平價住宅供給更加多元;三、現有租金補貼政策簡政便民,更要擴大租金補貼,減輕租屋族負擔;四、規劃房貸補貼方案,減輕房貸族壓力;五、協助並獎勵危老房屋改建與品質提升,將都更審議全面簡化加速,並鼓勵老舊公寓加裝電梯,提升住宅品質。
總統蔡英文日前宣布要落實居住正義5支箭。(圖/翻攝蔡英文 Tsai Ing-wen臉書)
PTT網友對此熱議,「居住正義三支箭,市場反應熱絡,讓許多人翻身、直接退休,現在直接加碼到五支箭,房市這波會漲到哪裡無法估計了」、「三箭已經讓空空直接躺平了,再來個五箭.....」、「天啊,之前3箭害房價大漲,又來啊」、「錢錢要往房地產了,讚哦」,也有網友建議「開放私法人購老宅推動都更,都更前僅作為社宅用,就能加速推動都更了」。
而在總統的一聲令下,《平均地權條例》與《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已排入立院本月9日議程,力拚三讀通過。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秘書長于俊明則認為,修法防止炒作,應避免產生後遺症。 于俊明指出,該修法想藉由把私法人趕出市場、員工與公司連坐處罰、用不確定法律概念重罰5千萬元、發放獎金讓檢舉滿天飛等,以防止炒作,但草案內容涉及對人民處分財產權是否限制過當、增加都更危老整合的交易成本、影響擔保品押值、株連是否過廣與人權保障等議題,包括法律界都有異聲。
若修法失當,于俊明認為,反而與蔡總統在國安會上所提「維持產業發展的永續動能及經濟的安全與穩定」剛好背道而馳,對於政策形成過程缺乏與業界對談深感遺憾,且推動時機也呈現「景氣差、市場冷、打房熱」的奇特現象。 地上權祭優惠融資 有利推動社宅興建 至於持續推動興建社宅的部分,于俊明建議應減少地上權住宅融資與地租負擔,因為目前一定面積以上的公有土地多採招標地上權方式,其實就可做為平價住宅的供給來源之一,但目前開發商遇到融資成數低、利率高等問題,應有優惠性等改善空間。 在租金與房貸補貼上,于俊明則建議盡量減少行政障礙,強調政府不應以打下房價、遏止流量為治理目標,讓社會與經濟弱勢藉由資本利得稅的稅收照護,促成社會共好。
于俊明以房地合一稅為例,自2016年開徵至去年11月止,共收到1124億元,扣除10%中央統籌分配款後餘額1012億元,卻全拿去挹注長照基金!事實上,《所得稅法》第125-2條便明定房地合一稅除長照外,也要用於住宅政策支出,應可做為照顧民眾租購屋需求的穩定財源之一。 最後是都更危老的推動,由於相當耗費時間與成本,于俊明指出,在推動上要讓房市有一定的未來性,隨著建築成本不斷攀升,如果未來房市又缺乏樂觀,開發者將很難控管因政府打房政策形成的市場風險,導致投資卻步、已開發者進退不得的困境,反使該改建政策鎩羽而斷。
家庭即工廠早年曾帶領台灣經濟起飛,但工業區老舊聚落雖有居住事實,卻因區位問題難以都更。新北市推動工業區轉型計畫,選定板橋新板、新莊丹鳳工業區,刪除工業土地變更住宅回饋37%規定,但容積率須比照乙工土地210%,盼加速更新,全案公開徵求意見中。 新北市城鄉局指出,配合新北市產業空間發展及老舊工業聚落房屋改建,選定新莊及泰山區鄰近捷運輔大站、丹鳳站周邊工業區,合計77.4059公頃的區域,啟動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引導老舊工業區聚落轉型為居住使用或產業空間更新升級。
本次專案通盤檢討範圍部分位於大漢溪北都市計畫(新莊地區),還有餘部分位於泰山都市計畫區內,毗鄰塭仔圳市地重劃區及機場捷運線泰山貴和站,以新北大道六段、南側福營路及後港一路、東側以塭仔圳市地重劃區界及中正路514巷、西側為塔寮坑溪等所包圍,新莊部分的面積約56公頃,泰山部分的面積約21公頃。
城鄉局說,範圍內有捷運新蘆線及機場捷運線,也鄰近主要幹道台一線高架橋、台一甲線(中正路)及台65線快速道路,希望創造生產與生活兼容的空間發展型態。 城鄉局長黃國峰表示,捷運輔大及丹鳳站都市計畫專案通盤檢討將依都市計畫法及其相關規定辦理公告徵求意見及座談會,針對都市計畫範圍及都市計畫程序進行說明,聽取當地民眾意見,並納入後續草案規畫的參考,預計2月1日舉辦座談會。 本次同樣公開徵求意見的還有鄰近新板特區捷運板新站,周邊同樣多是工業區,包括某婦產科與知名文具工廠,若能變更轉型,不僅可改善周邊環境,也能擴大隔壁新板特區腹地,讓板橋商業機能更完整。
市調機構住展統計,北台灣 2022 年十大建商(依推案量計)依序為寶佳、茂德、興富發 (2542-TW)、愛山林 (2540-TW)、華固 (2548-TW)、中悦、璞園、麗寶、尚志、冠德 (2520-TW);前十大建商推案量介於 148 億元至 1068 億元,寶佳以破千億元的年度推案量,五度奪下推案王寶座。
住展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儘管去年房市被多重利空籠罩,各中大型建商仍保持推案步調,相繼在北台灣各大重劃區推出指標建案,使 2022 年十大建商合計推案量達 3683 億元,較 2021 年(2863.7 億元)增長約 3 成。進一步觀察各建商旗下建案可發現,除了小坪數住宅產品,商、廠辦建案也開始嶄露頭角。 成采錡指出,2023 年北台灣市場將以商辦建案為要角,如名列十大建商的興富發、華固、中悦等建商,皆有新案待推出,而京華城原址改建的「京華廣場頂級商辦園區」,則預計在農曆年後公開;由於該案總銷坪約 6.5 萬坪,總銷金額預估逾千億,威京總部集團有機會搶下今年北台灣「推案王」寶座。
2022 年十大建商榜首仍是寶佳機構,去年北台灣推案量約 1,068 億元,五度蟬聯推案王;推案版圖涵蓋新北、桃園、新竹地區,並以在竹縣竹北的推案規模較大,指標建案有蘆竹「寶佳峰匯」、竹北「寶佳奇磊」。茂德建設則以約 645 億元的推案量重回榜單、衝上第二名,推案集中新北三重、五股,產品多有規劃相對低總價的 2、3 房格局,指標案如三重「都廳大院」、土城「紅布朗花園」。 興富發建設則以 413.02 億元的推案量,從 2021 年的第七名,晉升至第三名,去年分別在桃園二大重劃區青埔、龜山 A7 推出指標案「站前新鋭」、「興富發鉑悦」,持續以低首付方案吸引買方。第四名是愛山林建設,百億造鎮案挹注下,去年北台灣推案量約 346 億元,並藉由整合建設、代銷事業資源,提高建案能見度,指標建案如三重「甲山林市政官邸 1 號」、寶山「宏道新竹帝寶」。 不同於前述建商推案以住宅建案為主,第五名華固建設推案包括廠辦、商辦及住宅產品,推案量達 311 億元,並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一連推出三個建案,指標建案如北投「華固上文林」、中和「華固中原置地」。第六名中悦建設商辦推案的比重更高,達六成七,去年除在大本營桃園青埔推出百億商辦案,也持續布局新北新莊,去年北台灣推案量達 245 億元,指標建案如新莊「檀. 悦」、中壢「森 PLAZA」。 第七名為璞園建築,除持續整合北市士林、北投一帶的老屋重建案,也在重劃區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桃園青埔特區推出新案,去年推案量約 189 億元,指標案如北投「樸園璞開石」、中壢「璞園畾畾青」。第八名則是麗寶集團,去年北台灣推案量約 164 億元,在北北桃基都有建案推出,指標案如北投「富域」、八里「春城台北港」。 第九名為大同集團旗下的尚志資產開發,去年在土城推出百億指標案「大同莊園 Ⅲ」,加上位於中山的「THE GREENHOUSE」,全年推案量約 154 億元。第十名為冠德建設,去年第四季推出總銷破百億的三重指標案「冠德心天匯」後,全年推案量一舉來到 148 億元,取得十大建商門票。
信義誠品確定今年12月熄燈,大房東統一集團將收回店址自行經營,未來規劃備受關注。據統一集團內部人士指出,初步方向將規劃成時代百貨二館,與緊鄰的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連成一氣,與新光三越、微風百貨並列台北信義商圈三大勢力。 信義誠品確定不續約,已經發出通知函給櫃位廠商,表示因房東確認收回建物,將營業至今年12月合約結束為止。 在此之前,統一上周五就已公告,旗下百分百持股的子公司統上開發建設,「整體承接」取得統一國際大樓商場地下2層至6樓的商場(信義誠品現址)不動產使用權資產,統一將回收店址。 對此,統一主管證實,建物收回後集團將自行規劃使用,不會租給外界業主。至於未來規劃,統一維持一貫低調作風,表示因為現行業者仍在營運中,不宜討論。
據統一集團內部消息人士指出,統一大致確定會在信義誠品原址開設台北時代百貨二館,將由統一集團美麗事業董事長高秀玲負責操刀主導,細部規劃還在討論中。 原先市場盛傳統一評估延續誠品的書店規劃,有意將旗下線上書店龍頭博客來實體化。不過評估結果認為空間過大,還是會由時代百貨主導,但不排除規劃一塊空間,提供博客來開設實體書店。 統一內部評估,集團已經設置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成功插旗台北信義商圈,而信義誠品店址與之緊鄰,如果能設置二館,將連成一氣,在氣勢上更為突顯。如此一來,統一集團將與新光三越(信義A8、A9、A11、A4)的4個館,以及微風百貨(信義、松高、南山)的3個館並列,成為信義商圈第三大勢力。 而高秀玲先前在談話中也曾透露,台北信義計畫區是大家眾所皆知台灣最重要的商圈,百貨密度之高,在亞洲、甚至全球應該都是名列前茅。顯示出統一集團對於擴大信義商圈布局的高度興趣。
不動產代銷龍頭海悅(2348)2022全年合併營收為49.2億元,創下歷史次高,海悅表示,今年在代銷、營建收入與投資收益三箭同步挹注下,營運表現多角正向。 海悅公布2022年12月合併營收5.22億元,月增5.33%、年減45%,為2022全年最高,而Q4、全年合併營收分別為14.75億元與49.2億元,皆為歷史同期次高水準,至於全年代銷業務收入達48.66億元,與2021全年的49.9億元相當。 近期《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規範預售屋5年內不得換約轉售,將為房市帶來新的影響因子,不過公司代銷建案產品策略以首購、換屋與長期置產為主,若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通過,自住買方取得合理的市場價格,對公司代銷業務是正面發展。
針對2023年展望,海悅目前手握全台3000億代銷儲備案量,代銷業務來源無虞,另外,除代銷業務運營有明顯動能外,今年完工交屋收益進入收割期,台中《達麗創世紀》總銷金額為92億元,悅持有30%,預計上半年啟動完工交屋,將挹注投資收益,且Q1亦將啟動台南《世界南科》自建案銷售,總計今年將有12大投資收益案。 海悅指出,將持續與理念契合的建商,藉由合資購地方案,加深與建商策略聯盟的合作關係,預期每年將有1至2個投資收益建案挹注代銷與營建收入,加上台北市舊市議會開發案預計於2026年啟動挹注,不動產投資收益開發案陸續進入收割期,可望堅固中長期營運成長動能。
過去兩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國央行透過低利率政策穩定經濟,但低利率也讓全球房價都出現快速飆漲的狀況,加拿大政府在今年1月1日推出一項新政策,即禁止部分外國人購買住宅的兩年禁令,希望能有效抑制房價上漲。 CNN報導,該政策是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2021年競選時所喊出的政策,如今確定實施,杜魯道喊話,房子並不是投資者的,奸商、富有的企業與外國投資者投入加拿大的房市,造成房屋閒置、投機猖獗及價格飆漲等問題。
數據顯示,加拿大的平均房價在2022年2月達到80萬加元的峰值,此後受到利率不斷上升而下滑約13%左右,但價格指數仍比疫情前上漲約38%,因此加拿大政府仍決定推出禁止部分外國人買房的規定,難民與持有永久居留權的外國人不在此限。 加拿大房地產協會(CREA)卻認為,該禁令可能促使美國與墨西哥採取報復手段,禁止加拿大公民在該國境內購買產品,尤其許多來自加拿大的退休人士喜歡到美國或墨西哥置產避冬。 加拿大公民是美國房地產交易中最大的外國客戶,且超過一半分布在佛羅里達與亞利桑那州,CREA警告,如果加拿大禁止美國在境內買房,那麼應該要有心理準備美國也會採取同樣的措施反制。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