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6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 襄理(Zora#230) 陳盈如主任(Becca#235)

葉庭妤(Tiffany#212) 陳臻(Ariana#237)

~ 加入官方Line~

房產新聞

  1. 去年北台灣10大推案熱區變「海嘯第一排」 專家:四區危險了

  2. 「以房養老」是什麼?不動產該賣還是留?一表看優缺點、適合對象

  3. 花敬群提四大保證 預售屋禁換約不溯及既往

  4. 新竹投資客「兩邊賺」!專家曝竹北高鐵「不動產趨勢」

  5. 租賃專法2.0拍板!內政部一拳揍爆惡房東 地政司大解析:以後有法可罰

  6. 確保民眾財產權 內政部修古蹟容積移轉辦法

產業新聞

  1. 回顧2022年商用不動產投資降溫 住宅用地需求年減千億元

  2. 三地集團今年5案齊發 艾美國際城超高大樓今動土

  3. 璟都不畏紛擾 今年照推百億案量 黃國明:考慮開價降5~10%

  4. 伊東豊雄在台首座住宅案 南港玉成公辦都更動工

  5. 不買房改買店? 法人2.8億買台南透店

 


1、去年北台灣10大推案熱區變「海嘯第一排」 專家:四區危險了

2023-01-12 / 記者 陳美玲

       住展雜誌統計,2022年北台灣新建案推案量前十大行政區,依序為桃園、中壢、三重、新莊、竹北、北投、龜山、土城、蘆竹、淡水,全年推案量介於323.7至788.1億元。十區總推案量達5,922.3億元,占北台灣新案逾48%。 新入榜區如北投、龜山、土城、蘆竹,共同點是都有新興重劃區加入推案行列。

       至於2021年推案量還名列前十的新店、板橋、林口、大園,因重劃區推案節奏放緩,2022年推案量落在210至257億元間,排在榜外。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雖說預售屋限制換約轉售待內政部完成子法擬定,行政院核定才會實施,但《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的討論及三讀,已輪番打擊消費者購買預售屋的意願;當市場買氣持續低迷,近年新增供給量龐大的區域,恐成為海嘯第一排。

        2022年推案規模最大的四區(桃園、中壢、三重、新莊),推案量全超過7百億元,部分案量仍集中重劃區,如桃園中路及小檜溪、中壢青埔等。截至今年1月初,四區中以新莊的平均銷售率約四成八為最高。 但說起十大推案熱區中銷售表現最穩定的,還是竹北。全年達41個建案進場,總推案量約623.9億元,雖較2021年增加約二成七,全區平均銷售率仍過半,為十大推案熱區中銷售率最高者。 不同於竹北房市熱絡已久,真正的銷售黑馬是北市唯一入榜的行政區──北投。北投去年在北士科百萬開價案齊發下,總推案量來到607.7億元的高檔;儘管產品總價門檻普遍不低,全區銷售率仍已近五成,高於北市平均。

TOP


2、「以房養老」是什麼?不動產該賣還是留?一表看優缺點、適合對象

2023-01-13 / 李雪雯

       不論是「賣房養老」、「以房養老」或「留房養老」,都可以藉由「活化」手中所握有的一棟不動產,讓自己有一個更為優渥的退休生活。但其中的「以房養老」與「留房養老」間的最大差別就是:「以房養老」是屋主,將房子抵押給銀行、借出養老金過活,但不論是所借本金與利息,日後如果不還給銀行,房子的所有權就會是銀行的。 至於留房養老,則只是將不動產委託銀行,或銀行異業結盟的物業管理公司,進行出租及管理(包租、代管),然後再將收益(租金)給付給屋主。所以,留房養老業務裡,屋主與銀行間並沒有借貸關係。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指的「不動產所有權人」,未必就是受照護的高齡者本人,也可以是照護高齡者的人,或其他的家人。 至於這兩種業務的適用對象,其實都是「除了不動產,手邊沒有其他多餘退休金」的屋主。由於「以房養老」及「留房養老」各有其優、缺點,所以,假設只有一棟位於大都會精華地段的房產(因為,以房養老每月能貸的金額,與土地持分及所處地段密切相關)、退休後也不願搬離現址、沒有子女、不想把房產留給子女的屋主,比較適合採用「以房養老」業務,來籌措退休後的生活費。

       相對來說,假設有子女想要繼承不動產,且手中有兩棟(或以上)的房產,或是只有一棟,但因為沒有電梯等因素,無法做為退休後住所的屋主,就比較適合採用「留房養老」業務,幫自己在多 「生出」一些退休後的生活費。更何況,屋主支付些許管理費用,交由專業代管,也可以避免管理上的麻煩。有關「賣房養老」、「以房養老」及「留房養老」的內容、做法及優、缺點比較,請見(表4-4-2)。

TOP


3、花敬群提四大保證 預售屋禁換約不溯及既往

2023/01/13 / 記者 游智文、陳姿穎

      《平均地權條例》三讀後,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昨(12)日掛四大保證,包括預售屋禁換約不溯及既往,法案實施前買的預售屋仍可轉售;私法人在法案實施前所購預售屋不用預先申請,仍可交屋;不衝擊危老都更。外界解讀投資客可暫時喘口氣。花敬群昨天出席玉成公辦都更活動,是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後首次公開受訪,他說,行政院原本核定今年7月1日施行,但相關子法預計三、四個月內完成,力拚今年上半年上路。 平均地權條例除重罰炒作行為,將於總統公布後生效施行,其餘規定將等內政部完成子法後,再訂法案日出日期。

       針對預售屋限制換約轉售規定,花敬群表示,這部分不溯及既往,待法案實施日開始,才按照相關規範禁止預售屋換約。因此,不管是自然人或私法人,在法案日出前所購買的預售屋,不限只能轉售給配偶、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沒有不能讓與、轉售的問題。 如此,是否給投資客搶搭最後一波炒房列車?在法規正式上路前的期間,會不會造成搶購潮?花敬群表示,投資客會考量未來政策上路,房價可能下跌,不至於搶購,至於目前市場所說逃命潮,也是投資客基於對房價漲跌的考量,他也預期之後預售屋市場投資客將少二成。

       在私法人購屋許可制方面,花敬群表示,內政部是支持都市更新,因此,如果開發商、實施者是以都更危老重建而需申請許可取得住宅,內政部將在提出申請後一周內同意。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林家正表示,將規劃適當的申請方式,例如申請人得事先申請預計實施都更危老重建的街廓,後續免再逐戶申請,以符合實務推動需要,也承諾私法人買住宅推危老,在七天內審完。

       不溯及既往的還有私法人在法案實施前購買的預售屋,修法後仍可以交屋。林家正表示,業者如在修法施行前已簽訂契約出售住宅給私法人,在修法施行後也不受事前許可制所限制,以避免既有買賣交易另衍生交易糾紛。 針對外界批評修法有如把都更送上「斷頭台」,花敬群表示,外界對平均地權條例有非常多誤解,內政部已積極跟外界展開溝通,昨天已和上百位都更實施者業者座談。

TOP


4、新竹投資客「兩邊賺」!專家曝竹北高鐵「不動產趨勢」

2023-01-12 / 記者 林和謙 

       國內商辦市場最熱絡區域就屬台北市,包括信義區、內湖、南港,以及未來待完工的鄰近台北車站的雙星大樓,都將持續有新商辦量體釋出;而住宅房市相當熱絡的新竹竹北高鐵特區,近年大坪數商辦也趨於升溫,仲量聯行不動產策略顧問部副總經理侯文信指出,目前竹北高鐵特區商辦租金單坪平均月租金約在1,400~1,500元左右,未來預期將逐步上升。此外,這幾年竹北高鐵特區除了有頗多投資客在住宅市場轉售套利、房價也被炒作起來,在商辦市場也有投資客的身影,等於「兩邊賺」。

        新竹地區因為有竹科的產業挹注,帶動就業與居住需求,買房需求性大,投資客眼見新竹房市「有利可圖」,多年以來炒房現象嚴重,炒房團、投資客、一些工程師太太都在炒房,建案價格也越賣越高,房價暴漲下,使得新竹當地人、年輕工程師都很難買房,甚至炒房客還到南科繼續炒。

       新竹地區不僅住宅市場有投資客,商辦也有!侯文信表示,這幾年一些口袋頗深投資客,鎖定竹北高鐵特區的小坪數辦公室來投資,不管出租、轉賣獲利都有,因科技業在竹北高鐵區域也有商辦的需求,自然讓投資客看到機會。 侯文信認為,竹北高鐵特區因為有便捷快速的高鐵運輸,又有科技業的產業利多,近年來不少科技業為了吸引台北的工程師可方便到新竹工作,因此選擇在竹北高鐵附近設置辦公室,所以大坪數商辦需求不小,有增溫趨勢;他指出,目前竹北高鐵特區商辦租金單坪平均月租金約在1,400~1,500元左右,未來隨著需求度大,預期租金將逐步上升,估計3、5年內每坪月租金可達約2千元。

       至於桃園青埔高鐵特區、高雄左營高鐵區域,也是侯文信認為是未來商辦發展可期待的地方,他表示,青埔因為有高鐵優勢、機場捷運,又有大型商場、商辦的開發案,未來預期可吸引桃園在地企業進駐。至於高雄因為有台積電設廠規劃、橋頭科學園區的設置,產業進駐帶動就業與工作機會,商辦需求也會不小,尤其左營高鐵站或是捷運站點附近,交通便利之處,都會有商辦市場潛力,而高雄因為目前的商辦大樓多很老舊,屋齡多是2、30年,因此將有更新、重建的需要,加上要因應現今ESG理念及節能減碳、智慧科技趨勢,大樓都更、新大樓的興建都有必須性。

TOP


5、租賃專法2.0拍板!內政部一拳揍爆惡房東 地政司大解析:以後有法可罰

2023/01/12 / 記者 陳韋帆

        繼《平均地權條例》過關後,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的居住正義再下一城,立院今(12)日三讀通過「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林家正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未來將持續檢討,健全租屋制度!」 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表示,這次修法主要是明定住宅租賃契約全面適用消保法規定,以周延租屋保障;同時增訂包租業的轉租案件,應納入申報實價登錄,擴大租屋資訊揭露透明。

地政司副司長林家正也針對此次修法兩大重點說明:

一、租屋糾紛納入消保官管轄 過去租賃糾紛經常難以定義為消費行為,此次修法,租約若違反內政部定型化契約等規範,或有其他爭議,全面適用消保法,若房東違法,可依法開罰。 簡而言之,未來房客大多數的租賃糾紛,例如遇到惡房東等,就可以直接向各縣市地方消保官申請調處。

二、擴大租屋資訊揭露 此次主要增修「包租業」租案必須申報實價登錄,依規定30天內提供,促進租賃價金透明化。 林家正說明,這是檢討健全租屋市場的第一步,其他民間反應租屋問題,也將在未來逐步檢討,循序漸進處理。 

TOP


6、確保民眾財產權 內政部修古蹟容積移轉辦法

2023-01-12 / 記者 鄭媁

       為使古蹟土地容積移轉後,獲准的容積未完全使用,再移轉時有更明確的規範,內政部今部務會報通過修正辦法,明定古蹟土地容積再移轉的地區範圍、計算方式及申請文件,以確保民眾相關財產權益,同時達到古蹟維護保存目的。 現行「古蹟土地容積移轉辦法」規定,私有土地因古蹟用途,導致原有依法可建築的容積(送出基地)受到限制時,可將受影響的容積移轉至其他土地(接受基地);若接受基地在申請開發建築時,因土地條件限制,而未能完全使用獲准的容積,可有一次機會,申請移轉至另一接受基地建築使用。

       內政部表示,為確保容積移轉交換過程中的公平性,這次修法明定辦理容積再移轉時,送出基地屬都市計畫土地者,接受基地限於同一都市計畫主要計畫地區;屬非都市土地,接受基地則限於同一區域計畫地區同一直轄市、縣(市)的非都市土地。 其中,針對接受基地已獲准移入容積未能完全使用部分,這次修法也新增容積再移出的計算方式,確保容積移轉交換的合理性,保障民眾在移轉過程中既有財產價值與權益。

       過去曾有民眾申請古蹟土地容蹟移轉,卻未確實執行古蹟保護的案例,內政部說,這次修法同步增訂申請容積移轉時,古蹟如已有毀損情形,申請人應提出古蹟主管機關核准的古蹟修復、再利用計畫,確實執行古蹟維護相關工作,以達保存古蹟目的。 內政部表示,修正「古蹟土地容積移轉辦法」第6條、第10條及新增第8條之1,將依法制作業程序,於近期發布施行。

TOP


1、回顧2022年商用不動產投資降溫 住宅用地需求年減千億元

2023年1月13日 / 徐筱嵐

       知名國際商仲、仲量聯行(JLL)今(12日)發布2022年的趨勢觀察,商用不動產投資表現降溫,總投資額降至新台幣1,032億元、年減近5成,但仍超越疫情前的水準,至於住宅用地的減幅更驚人,年減逾千億元,因充滿不確定性,預估今年整體商用不動產市場投資步調將放緩,採取審慎態度。仲量聯行今舉行2022年終回顧記者會,由董事總經理趙正義帶領各部門主管,提出對2022年的趨勢觀察並展望今年商用不動產及商辦市場。投資部資深副總經理吳瑤華表示,去年商用不動產投資表現,總投資額1,032億元、年減48%,但超越疫情前、2019年的957億元。

       當中的主要交易活動以雙北為主,占全台交易總額近6成。而交易類型的最大宗類別為辦公室,與前一個年度相比,因優質辦公空間需求高,交易比例顯著提高,占總交易的60.3%。其次為工業用的廠房、廠辦以及物流中心,占總交易約30%。吳瑤華指出,金融保險業積極布局收益型商用不動產,將資金布局於能創造穩定金流的物業,前十大商用不動產買賣交易中,壽險業收購辦公室為大宗,反觀開發商與科技、製造業受到通膨、升息等市場不確定因素提高,出手較謹慎。 不過,隨著央行去年連續升息,壽險業投資門檻已提升至2.72%,若今年升息動作持續,預期到年底,壽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收益率門檻恐突破3%。屆時壽險業可投資產品將變得更少,對整體投資市場勢必會有影響。至於土地投資方面,全年交易額達到1,845億,桃園市、新北市因招商積極,產業園區題材吸引許多企業投資,帶動當地土地交易市場。

       工業用地支撐買盤,總交易額過900億,其中,以星宇航空購入航空城專用地規模最大,單筆交易近90億元。 反觀住宅用地,因近期升息與房價基期高,市場買方謹慎觀望,去年交易額僅740億元,相較於2021年的交易額為1,751億元,年減金額達1,010億元。 把眼光拉至亞太區商業不動產投資市場,吳瑤華分析,受美元升值及美國聯準會(Fed)收緊貨幣政策影響,推升全球經濟及債務等風險,商業不動產投資放緩,投資人預計採取更謹慎的投資策略,並著眼於中長期投資計劃與收益。隨著各國國境開放,飯店及物流資產吸引國際投資人關注,追求穩定收益的資金則將持續流入辦公大樓及住宅市場。

       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認為,今年會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在經濟活動放緩及諸多不確定因素情況下,對整體不動產市場有影響,但資金活水會如兔子般伺機而動,可用「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來形容,有時危機就是轉機,仍有不少業者覺得機會不少,上半年會採取審慎態度,下半年就看俄烏戰爭、通膨、升息等因素的影響。

TOP


2、三地集團今年5案齊發 艾美國際城超高大樓今動土

2023/01/12 / 記者 王昭月

       三地集團旗下三地開發地產公司(1438)在高雄火車站特區推出的「艾美國際城」,今天動土,預計春節年後公開,將規畫地下6樓,地上31樓大樓集合住宅,2031年完工,總銷140億,估計完工每坪單價有機會站上4字頭。三地集團今年5案齊發,今天動土的新案,期許成為高雄車站低碳地標。 三地集團執行長鍾育霖說,集團今年在台南、高雄共會推5建案,集團總部及商辦大樓也將在今年動工。「艾美國際城」基地2139坪,前身是高雄客運總站,早年高雄客運、東南客運等班車,都在此地發車,是高雄客運業大本營。如今呼應高雄火車站改造,現地將啟建住宅大樓,更新都市風貌。

     「艾美國際城」總戶數643戶,每戶在31坪到66坪間,尚未問世,即獲綠建築銀級標章及2022國家卓越建設獎,備受矚目。 三地集團2012年入主高雄客運,配合高雄火車站特區發展計劃,並呼應危老都更政策,以原高雄客運總站基地闢建住宅大樓,2021年4月通過高市府危老都更審議,預計2031年完工。全案呼應三地母集團綠能產業發展,屋頂將裝置太陽能板、建置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也強化儲能系統,從低碳建築邁向淨零好宅。

       儘管立法院剛剛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但三地集團看好南台灣房市,今年會在台南推武聖段住宅大樓、平實營區地上權大樓案,高雄則在文山特區、三民區、林園區推案,另興建集團總部大樓及一棟商辦大樓。 目前因土地價格居高,建築成本每坪至少20萬,鍾育霖推測國內房價暫無降價空間, 根據最新實價登錄,「艾美國際城」目前有198筆交易資料,其中31樓的頂樓戶出現最高單坪45.2萬元的成交紀錄。

TOP


3、璟都不畏紛擾 今年照推百億案量 黃國明:考慮開價降5~10%

2023/01/12 / 記者 朱語蕎

       璟都近年推案量增加,光是客運園區就推出4大案,《平均地權條例》過關是否影響後市?璟都建設機構董事長黃國明認為,璟都都是蓋首購宅,這些條款對首購自住客沒什麼影響,真正打到的是那些南部投資客。 也因此璟都今年推案不會停歇,預計有百億案量將登場,包括中路近90億大案,以及客運園區50億新案等,依舊看好區域發展。

       不過,黃國明也坦言,從去年11月至今,成交量大概少了一半,手上的案子光去年下半年就少賣了20~30億元,多少還是有影響。 不過黃國明認為,房市景氣就是一直在輪迴,他提到2008年景氣不好時,他賣龜山案子一坪才8~9萬,但他就慢慢賣,後來也漲到一坪18~19萬,他相信房地產不會一直處在低點。 黃國明認為,未來建商要開始思考調整收益,可能就是少賺點錢,像是透過送家電來跟客戶議價,璟都之後推案也會稍微趨緩,開價也考慮降5~10%。 被問到今年是否會是建商辛苦的一年?黃國明則笑稱:「不會辛苦,會是很輕鬆的一年,可以多放點假、多打點球。」

TOP


4、伊東豊雄在台首座住宅案 南港玉成公辦都更動工

2023/01/12 / 記者 朱語蕎

      「台北市南港玉成公辦都市更新案」今(12)日舉辦動土祈福儀式,此案特別請來曾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伊東豊雄操刀,是他在台首座住宅作品。 「台北市南港玉成公辦都市更新案」位於大東區門戶計劃,基地鄰近捷運昆陽站,由中國開發擔任開發投資人,於2021年11月完成簽約,預計2027年完工,將挹注南港房市超過7,300坪總樓地板面積,預估本案總投資金額達20億元。 中國開發於長年來與母公司中國建經共同合作,致力於都更及危老重建,至今已完成5,550戶都更與危老重建,總工程造價達新台幣385億元以上。

       知名作品包括「納美社區」、「中研新苑」都更案等。 這次特別請來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和作,也是他在台首座公益性居住作品,也是他第一次為台北獻上的住宅類建築。伊東大師對台灣土地懷有濃厚情感,於國內打造包括台中國家歌劇院、台北文創大樓、高雄國家體育場等。 此次在社會住宅規劃上,就當代人口結構變化以及生活型態驟轉做出新提案,規劃興建地上11層、地下3層150戶社會住宅、及14層共78戶都更宅,兩棟住宅以簡潔框架及穿透輕盈的立面詮釋,讓風、光、綠滲透室內環境。

       都更宅結合特殊結構系統,實現建築量體轉角無柱的四面角窗設計,提供起居室寬敞視野景觀,打造高格調居住環境;並保持住戶生活隱私以及兩棟各自獨立出入管制,更藉由留設戶外大面積高綠覆率的開放空間,結合一樓托嬰中心及農產品店鋪等設施,形成混齡與開放的環境使用。

TOP


5、不買房改買店? 法人2.8億買台南

2023/01/13 / 郭鴻慧

       疫情趨緩、商機逐漸復甦,大型店面再現交易潮?!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最新揭露,台南市中西區與東區雙雙出現億級大型透店交易,位於中西區民族路二段一棟屋齡6年、佔地170.46坪、建坪134.07坪的一層樓大型透天店面,2022年8月以總價2.8億元成交,此筆交易榮登中西區2022年度最高價透天交易,如換算地價每坪約164.3萬元,為該區近兩年來次高地價紀錄,據了解,此透店買家為台南某醫藥公司,北中南皆有連鎖藥局門市,而該店面現況為愛迪達旗艦門市,營業至今約5年時間,不過目前已準備結束營業,全館出清中。

       台灣房屋台南東門加盟店店長蔡裕荏表示,該透店就位於熱鬧的站前商圈,周邊店家林立、人流車流多商機濃厚,是台南精華市區中的蛋黃地段,該店面屋齡新、面寬大、空間坪數廣闊,以成交總價來說頗為合理,而該透店原屋主為台南在地中小型建商,原本規劃整合周邊土地做建案開發,不過評估因為整合不易,加上政府在去年初祭出限貸政策,私法人購地貸款限縮為五成等因素,因此索性選擇釋出轉手換現金,也更利於資產運用,而對買家來說,疫情期間店面交易趨冷有利議價,同時去年下半年開始,疫情轉緩,迎接即將湧現的商機,也正是準備進場的好時機,蔡裕荏也說,大型透店,面積大、租金較高,通常都是較具實力的連鎖品牌業者較有力進駐,推估新買家應是看準區段商機與時機,選擇入手自用展店或做出租規劃。

        無獨有偶,位於東區文化中心商圈,中華東路三段上一棟一層樓大型透天店面,同樣擁有億級成交實力,據實價揭露,該透天屋齡35年,佔地146.71坪,建坪76.02坪,2022年10月由台南在地一間實業公司,以總價約1.35億元買下,此筆交易成為2022年度東區最高價透天交易,如換算地價,每坪約92.4萬元,而該店面前身同樣為連鎖運動用品店,營業至少超過十年,不過目前已搬遷,現況閒置中。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近幾年受疫情影響商機,不僅店面業者受影響,也讓不少包租公選擇階段性獲利了結,不過也吸引自用族伺機卡位優質商圈,尤其疫情趨緩、國門解封,看好商機逐漸復甦,也促使投資人陸續進駐精華地段布局。而觀察這兩筆透店交易買家皆為私法人,雖然平均地權條例已於今年1月10日三讀通過,將針對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不過純商用店面、商辦、廠房等並非管制類型,因此反而可能成為今年私法人熱門的置產標的。

TOP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