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6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 襄理(Zora#230) 陳盈如主任(Becca#235)

葉庭妤(Tiffany#212) 陳臻(Ariana#237)

 

~ 加入官方Line~

房產新聞

  1. 薪資衰...民眾買房難!央行提數據:不動產業對市場趨向保守

  2. 年輕人買不起成常態?全台40歲以上房貸族 佔比直逼五成

  3. 信義房屋:全台未繼承土地達 111 個信義計畫區

  4. 打炒房 林右昌:預售屋成交量減少

  5. 房價修正期恐比想像短?專家曝4招撿便宜「開價先砍2成」

  6. 六都移轉棟數大減28% 直逼2017谷底

產業新聞

  1. 2月花蓮不動產買賣案件兩百六十件,較去年同期兩百九十三件少,觀望氣氛濃厚,三月最關鍵

  2. 北部建商角逐中部市場 國際設計成吸睛亮點

  3. 每5年1~4個整開案動工 新北市三軸心翻轉

  4. 官方統計出爐!高雄市坐穩招標王 這一案挹注397億

  5. 規畫浴缸、毛小孩洗腳區 這案房價創新北新高

  6. 只租不賣 麗寶翻轉地上權住宅

  7. 超級富豪大買商用不動產

 


1、薪資衰...民眾買房難!央行提數據:不動產業對市場趨向保守

2023-03-01 / 記者 林和謙

       央行在這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實施以來,已推出4次,目前房市交易量縮,房價則仍居高。央行指出,本行四度升息,加上相關部會推動抑制預售屋炒作政策、完成《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房市買方趨於觀望。去年12 月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減 26%,全年則年減8.6%,而今(2023)年1月受工作天數減少影響,六都交易量年減達47.5%。央行表示,在地價及營建成本推升下,新推案房價多續創新高,去年第 3季內政部住宅價格指數續創新高,年增率則略降為10%。而去年第4季國泰房價指數的新推案價格也達新高,不過年增率降至24.9%;房市業者房價指數(成屋價格)則明顯回降,年增率由去年第三季的15.6%降為第四季的7.6%。

        央行指出,受到國內景氣減緩、營建成本居高及健全房市措施等影響,今年1 月營造暨不動產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降至 44.4%,對未來 6 個月景氣狀況指數為35.5%,反映出業者對房市展望續趨保守。 央行去年3月以來的緊縮貨幣政策、升息決策,有助強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成效。隨政府各部會落實「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措施,完成《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相關部會持續抑制預售屋炒作,去年以來房市交易趨緩。 此外,2022年民眾實質經常性薪資轉呈年減0.15%,又面對物價上升、景氣走弱,房價又仍高,買氣恐持續不振。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今年房市大環境仍受利空因素控制,加上今年經濟成長預期下修,央行新公布五大銀行房貸利率也幾乎來到2%,以及市場資金明顯消退,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打炒房法案將上路,且買賣方對房價認知差距大,諸多原因都會導致交易疲弱。 

TOP


2、年輕人買不起成常態?全台40歲以上房貸族 佔比直逼五成

2023年3月1日 / 

        全台高房價造成國人購屋年齡延後,根據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彙整聯徵中心資料發現,去年前三季超過40歲才買房的新增房貸族,比重高達49.3%相較10年前成長將近6個百分點,依照七大都會區又以新竹縣市的情形最顯著,超過40歲才買房的站筆十年前後或差將近1成,購屋年齡延後在國內似乎已成為常態。 高房價推高購屋年齡層 40歲以下買不起房成常態 透過聯徵中心資料發現,伴隨全國房價不斷走揚,國人購屋年齡不斷增加,除了超過40歲的新增房貸族變多,其中台北更有62.2%的新增房貸族、逾6成的民眾超過40歲才買房,尤其新竹縣市、桃園、新北市各自占比明顯增加,例如新竹縣市的40歲以上購屋者佔比去年來到43.1%,相較10年前成長9.5%,成長速度為七大都會區最快,就連薪資水平較高的科技新貴都對購屋感覺到壓力,不太能趁年輕時買房子。

       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指出,台灣人買房難度攀升已經是一個全面的現象,根據內政部有統計數據以來,全台住宅價格指數從2012年Q3的78.96飆漲到2022年同期的126.3,十年來房價大漲60%,都會區或是重劃區的房價甚至上漲超過一倍,加上通膨環境下購屋族只能拉長存錢時間,導致買房年齡越來越晚。

       白手起家買房超困難 台北不吃不喝40年才有機會 周昆立表示,以往買房年紀普遍30~40歲,但從目前超過40歲貸款者的佔比不斷攀升來看,顯示台灣人買不起房的問題已經擴及到青壯年族群,這種現象將不利於房市長期穩健發展,例如房價最高的台北市,目前平均房價落在7~8字頭,平均購屋總價更是超過2000萬元,即便年薪百萬負擔壓力也很沉重,遑論每月僅能存1~2萬塊的一般中產階級,白手起家想買房至少得要花費30~40年,這種多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房子的荒誕現象,難怪造成台北買房無齡往上增加。 他提到,如何提升民眾所得、保證房市穩定發展,這是政府影該努力的方向,面對通膨、高房價的大環境,購屋族不妨透過仲介利用謄本情資,藉此尋找可能資金需求的急售屋主,或是可能有議價空間的建商餘屋,在房市景氣翻轉階段或許仍有機會撿到便宜。

TOP


3、信義房屋:全台未繼承土地達 111 個信義計畫區

2023年3月1日 / 

       隨人口快速老化,繼承狀況變得日漸普遍,信義房屋根據官方統計全台繼承與未繼承的數量皆歷史新高,截至2022年11月底,未辦理繼承登記的土地面積約1萬7000多公頃,相當於111個信義計畫區的面積,土地總價值高達4千8百億元,未繼承建物則有3萬798棟,面積約64萬坪,建物面積接近6棟101大樓。 台灣步高齡社會,繼承狀況普遍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繼承狀況越來越為普遍,2021年國人的平均壽命為 80.86 歲,其中男性 77.67 歲、女性 84.25 歲,越來越多 5、60 歲的族群遇到繼承問題。 若是長輩生前沒有先規劃好,通常繼承人的數量都不少,若不出售換現金,往往很難公平分配,因此看到有些精華區的不動產,也因為繼承問題才在市場上銷售變現。繼承移轉棟數穩定增加,15 年來翻倍成長 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去年前 11 月建物累計繼承移轉達 6.4 萬棟,創下歷史新高,全年有機會挑戰 7 萬棟,繼承移轉每年數量穩定增加,15 年的時間房屋繼承的數量就呈現翻倍成長。

       內政部提醒:勿錯過申請繼承登記期限 內政部表示,民眾逾期未辦理繼承登記的原因很多,可能因為不知道長輩留有不動產,有的因為繼承人數眾多或複雜難以整合等,建議如果無法會同全體繼承人申請時,可由 1 人或數人代表全體繼承人先申請繼承登記為公同共有,等全體繼承人達成協議後,再辦理遺產分割,不要錯過申請繼承登記的期限。

       繼承問題多複雜,可由一人或數人代表全體先申請 信義房屋曾敬德指出,繼承問題有時候會很複雜,還有聽過繼承登記沒有辦完,結果繼承人也往生等特殊狀況,另外,房地合一稅上路後,繼承稅務問題變得更為專業,建議事前就先詢問專業人士,提前做好財務規劃。 列冊管理 15 年後未辦繼承,將公開標售 官方也提醒,土地及建物,經政府列冊管理 15 年後,如仍未辦理繼承登記,將由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依法公開標售,2014 年 6 月起,地政機關會主動按月通知繼承人申辦繼承登記,截至 2022 年 9 月底,已主動通知約 64 萬件。

TOP


4、打炒房 林右昌:預售屋成交量減少

2023年3月1日 / 記者 翁子竣 

       全民關注房價高漲議題,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阻炒房,但內政部日前說明預售屋換約限制不溯及既往,引起外界質疑打假球聲浪。對此,內政部長林右昌今(1)日於立法院備詢時,談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前後成效。他表示,預售屋自前年12月至去年底,市場成交量已大幅減至35%。 立法院今年1月,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針對炒房行為祭出5大重拳防治,明定任何人不得散播不實訊息,影響不動產價格,若違反者若最高可處3年徒刑,或併科罰金5000萬。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審查《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修正草案。針對《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通過,但立法前預售屋仍可進行轉售,民眾黨立委陳琬惠質詢表示,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代理部長期間,宣布新法不溯及既往。

       他質疑,難道服務對象是炒房投資客? 林右昌答詢說,《平均地權條例》最重要是要打擊投機客,把房子當成股票炒作的人,投機的定義為短進短出,完全不是自住,也非長期持有的投資。他提到,2021年12月預售屋成交戶數為1萬2342戶,去年行政院通過相關修法版本送立法院審議,成交戶數已大幅降至7431戶,到去年底立院內政委員會審查時,已降到剩下4414戶,預售屋市場成交量大幅減至35%。

TOP


5、房價修正期恐比想像短?專家曝4招撿便宜「開價先砍2成」

2023年3月1日 / 

       房市冷風陣陣,民眾預期房價將會出現鬆動,期待能趁機撿到便宜物件,專家則指出,預售屋受到打炒房條例衝擊,屋主壓力增加,不排除尋求換約轉售,確實出現讓利空間,但若出現1情況,房價修正期恐怕比變得比想像中短,民眾就要盡快把握時機撿便宜。 自住客想撿便宜?專家曝4要點 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想撿便宜預售屋,首先可朝推案量大的重劃區下手,若評估過後,能接受當地生活環境、機能,可再進一步尋找掛售物件較多的建案,當同一建案賣壓大,屋主脫手不易,降價意願就會相對高,另外,也可參考房屋交易網上,該建案「標示降價」物件的多寡,來評估屋主急售程度。

       而超低自備建案也是一大砍價目標,從「謄本」就能看出端倪。部分建案為了拉抬買氣,會打出公司貸、超低自備款等方案,除了吸引投資客大開槓桿進場,近2、3年也吸引不少資金有限的年輕人捏著跳下去買,但如今升息提升房貸壓力,這些人可能面臨資金臨界點,因此打退堂鼓,考慮讓價出場,將會是民眾趁機接手的好機會。 陳傑鳴指出,目前升息環境加上政府打炒房,持續壓抑預售屋買氣,而房市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快速降溫,若今年上半年持續低迷,建商等於承受了整整一年的壓力,後續有機會產生一定讓利空間,目前也已聽聞有小型建商扛不住,開始出清餘屋,且房屋交易網上號稱賠售的案件也增加,房價修正氛圍漸濃。

       議價有撇步 開價先砍2成 不過陳傑鳴提醒,屋主降價速度可能沒那麼快,民眾在議價時,可從同建案近一年實價登錄的中低價位出價,若能參考的交易量不多,價格就先砍2成再說。1制度恐縮短修正期 專家籲:把握時機 消基會副財務長兼房委會委員張欣民則指出,雖然《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業界叫苦連天,但央行釋出放寬土建融限制18個月動工限制,若解除緊箍咒,業者沒了資金壓力,恐怕就不急著拋售,降價意願也會大減,加上政府丟出購屋公積金構想,雖說是為了穩定市場,但在民眾購屋意願增加的情況下,價格要下修的機會就不大了,因此若政策明朗,房價修正期可能會比想像中來得短,有需求的民眾可把握時機看屋。

TOP


6、六都移轉棟數大減28% 直逼2017谷底

2023.03.02 / 郭及天、顏瑞田

       房價居高不下買盤縮手,據六都地政局統計顯示,六都2月買賣移轉合計1.6萬棟,月增25%、年增1%;但累計前二月買賣移轉2.8萬棟不僅較去年同期大減28%,更直逼2017年的房市谷底水準,創近六年同期最低量。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去年春節假期落在1月底、2月初,今年2月屬於完整月份,工作天數多出6天、約33%,但交易量僅成長1%,顯示房市交易量能已出現縮減跡象。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六都前二月交易量普遍年減2至3成,顯示市場尚未擺脫去年央行升息、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等政策打房造成的觀望氣氛,今年初仍維持去年下半年以來的保守基調;但隨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拍板、國門開放,利空因素干擾可望慢慢平復,估市場朝「軟著陸」的方向溫和邁進。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去年下半年買賣移轉棟數已明顯衰退,但房價卻位於歷史高檔,購屋人放緩購屋腳步,整體房市交易時間拉得更長,議價空間略微增加;所幸過去一段時間市場已累積一些遞延買氣,整體外在情勢利空逐漸淡化,不過預售市場仍未明顯回溫,接下來觀察第一季央行是否第五度升息,與329檔期房市銷售狀況。 大家房屋企研室總監郎美囡表示,買方預期交易價格下跌,不過賣方普遍認為通膨支撐房價、沒有資金壓力不需降價求售,買賣雙方價格難達共識,交易陷入僵局,若非賣方有感降價,短時間內成交量不易擴張。 

 

TOP


 

 

1、2月花蓮不動產買賣案件兩百六十件,較去年同期兩百九十三件少,觀望氣氛濃厚,三月最關鍵

2023-03-01 / 記者 何國豐

       立法院通過《平均地條例》修正案對房市衝擊持續!剛公佈的花蓮二月份不動產買賣案件統計(見圖:花蓮地政事務所提供)為兩百六十件,雖然比一月份兩百一六件增加,但是卻是四年來同期最低,去年一月買賣案件為兩百九三件,前年一月兩百六十三件,一百零九年一月份為兩百九十四件;花蓮資深房仲、營建業者都認為,目前觀望氣氛濃厚,三月份是關鍵,如果成交件數持續萎縮,件數不到三百五十至四百件,那就確認花蓮房市受到《平均地條例》修正案等負面因素影響導致量持續萎縮。看到剛公佈二月份的買賣案件成交量只有兩百六十件,資深營造及房仲業者都說,兩百六十件是一零九年到一百一十二年過去四年來件數最低的量,證明目前花蓮房市買棄保守、觀望,三月份的買賣案件數量是很關鍵的指標,若件數不超過低標三百五十件,那就印證受《平均地權條例》殺傷力影響。  

       至於大花蓮預售屋超過五十個華廈等預售屋推案的買氣,資深房仲說,買氣仍然冷颼颼,據了解,多數推案包括來電量、來客量一個月呈現個位數。不僅僅花蓮的預售屋買氣低迷,全台各縣市的預售屋買氣同樣冷清。多數建商都密切關切當前的買氣及景氣,有些建商都推遲推案,不過也有建商逆勢加速推案,花蓮車站前有一新建案已決定繼續推出第二期,其考量未來房地產景氣不明,乾脆一、二期接著蓋,希望能一口氣完售。  鑑於未來台灣、花蓮房地產交投趨向冷清!以花蓮房市來說,目前估計至少五成以上華廈建案都屬於預售屋模式,營建業者強烈建議消費者務最好多聽、多問、多比較,千萬不要因為代銷等業者提供簽約贈品等好康就衝動下訂,一定要仔細詳看契約內容,特別是訂金及貸款是由誰保管或運用?確保自己不要踩到地雷喔。

TOP


2、北部建商角逐中部市場 國際設計成吸睛亮點

2023/03/01 / 記者 張瀞勻

       台中市在經濟與建設面帶動下,房市發展格外熱絡,吸引不少北部建商南下台中角逐房市,與國際團隊合作成為加分關鍵,如大陸、富邦、忠泰、達麗等建商紛紛採以國際設計建築。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市場資訊主委白洪章指出,臺中國家歌劇院登上世界地標建築,讓同為伊東豊雄設計的豪宅案「富邦天空樹」成為焦點,也讓市場對豪宅設計的想像大開,國際設計建築百花爭豔,比拼設計美學的硬實力。

       其中,大陸建設首度跨足台中七期,從義大利國寶設計師ACPV到西班牙EMBT建築團隊,以及精品愛馬仕的御用設計團隊RDAI,宝格、麗格、豐蒔的建築群成為新市政區域具國際都會景觀的街區,近一年成交單價落在每坪67~73萬之間。 而西區為台中另一個高價宅聚落,看好西區的成熟機能與人文底蘊,投入開發的北部地產業者包括有勤美集團、富邦建設、亞昕集團、大通地產…等。

       國際設計效應擴散,成熟蛋黃的北區普遍缺乏大片重劃腹地讓設計者得以無後慮發揮,而忠泰「老佛爺」與「達麗冶翠」即是少數將土地整合至千坪以上,並且所延攬的國際設計團隊皆是首次引進中部地區,如忠泰「老佛爺」的卡爾拉格斐,以及「達麗冶翠」的PTW澳洲國寶設計。

 

TOP


3、每5年1~4個整開案動工 新北市三軸心翻轉

2023/03/01 / 記者 張瀞勻

        新北市政府地政局指出,未來5年內,每年都有開發區工程動工,希望透過區域再造、土地合理配置,讓新北市成為帶動北台灣發展的火車頭,而未來5年,每年都有1至4個整開案動工,透過持續不間斷的空間翻轉,來建構新北市發展的微笑曲線。;另外,為強化大首都圈的地政便民服務,並因應《平均地權條例》新制,提升民眾交易安全,新北市地政局與台北市地政局達成合作共識,將針對預售屋銷售建立共同管控機制與規範。 地政局局長汪禮國指出,專案報告分為「開發尚好」、「保障尚好」、「新北都尚好」三大主要部分。「開發尚好」羅列新北市現正施工中及規劃中的8大整體開發區狀況,其中產業專區林口工一今年上半年就要完工,國際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確定設廠,首期投資300億元,前景可期;塭仔圳重劃工程邁入第二年,今年底首條30米計畫道路系統完工,就可看到改善新泰交通的成效;今年一月秀朗橋北側區徵案開工動土,也正式宣告未來5年,每年都有1至4個整開案動工,透過持續不間斷的空間翻轉,來建構新北市發展的微笑曲線。

       汪禮國表示,「保障尚好」部分主要呈現地政局科技加乘暖心加分的便民服務,例如運用人臉辨識、電子產權憑證、地籍異動即時通知、「愛連網」地政資訊隨手查、土地登記案件網路申請等,今年也將試辦抵押權線上申辦,預計114年土地買賣簽約至登記可全程線上申辦,運用區塊鏈等數位科技來保障民眾權益,並提升服務效能;此外,地政局持續創新,Podcast頻道「地事cover你」於本月18日就要開台,提供各種地政相關資訊;地政專車新北跑透透,讓偏遠地區居民辦事好省心,行動服務隊更是隨時出動,為了宣導繼承事宜,就算墓仔埔也敢去。

       在「新北都尚好」部分,汪禮國強調,有鑑於雙北生活圈發展緊密,兩市居民經常跨區居住、工作、購屋,雙北合作共同提升服務品質更形重要,為此,雙北市的地政局日前會商達成7項合作共識,其中有關《平均地權條例》新制的施行亦有初步構想,將針對預售屋銷售建立共同管制機制,以落實預售屋資訊、契約備查、代銷業者營業處所備查等之源頭管理,並且對於預售屋契約備查審認標準、建商銷售規範、違規行為、市場投機炒作及民眾檢舉認定等,建立共同的銷售規範,不但有利於業者遵循,更能確保民眾權益,期望兩市緊密合作讓「新,北都好」。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地政局、城鄉局持續緊密合作,執行新北市三軸心的開發,以利推動六大產業佈局,希望在市府共同努力下,今年蘆南蘆北可以通過內政部核定,塭仔圳重劃工程在大家的期待下如期完工,捷運周邊如安坑輕軌K8站加速開發腳步,也與基北北桃持續深化合作,讓民眾生活更加便利。

TOP


4、官方統計出爐!高雄市坐穩招標王 這一案挹注397億

2023/03/01 / 記者 張瀞勻

        2022年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成效統計出爐,總簽約件數139件,簽約金額2,828億元,簽約金額創下歷史新高!交通部受惠高鐵桃園車站特定區設定地上權案簽約金額273億元,總簽約金額達503億元在中央部會居冠,經濟部89億元居次;六都則以高雄市因多功能經貿園區特貿三都更案(北基地)簽約金額397億元,總計708億元居冠,台北市549億元居次;其他縣市以新竹市簽約金額63億元第一,新竹縣44億元第二。

        其中,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下稱促參法)辦理者簽約87件、566億元,111年促參簽約金額亦創近10年新高,較110年增加283億元、成長達2倍,簽約金額前5名案件總計為342.4億元(詳附表),占促參簽約金額約6成。 財政部表示,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為近年政府重要施政方向,2022年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戮力推動下,成果豐碩,加速基礎建設、民生福利等設施之布建與服務品質之提升。為優化促參推動之法制環境,2022年12月21日總統令修正公布促參法部分條文,修正內容包含新增公共建設類別:影視音、綠能、資源循環再利用及數位建設等,可望擴大促參案源,並輔以有償取得公共服務及爭議調解機制,可降低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風險,並加速爭議排除。 展望2023年,預計公告招商之民參商機逾1,700億元,其中促參商機逾700億元,案源涵蓋綠能、醫療、長照,再生水等公共建設。

 

TOP


5、規畫浴缸、毛小孩洗腳區 這案房價創新北新高

2023/03/01 / 記者 游智文

       實價揭露,新北市板橋預售案「佳元植」19樓戶以每坪93.3萬元賣出,創新北預售單價新高。 佳元植位於板橋莊敬路,在捷運新埔站附近,基地約415坪,規畫地上22樓,地下5層,23~48坪,開價每坪85萬~96萬元。 實價顯示,該案近日揭露7戶,成交單價都在80萬以上,有兩戶站上9字頭,其中19樓戶含車位面積約54.8坪,以總價4,496萬售出,拆算車位後,每坪達93.3萬元。

       佳元植為新北市審查速度最快的都更案,個案位於成熟舊市區,原為6棟公寓共24戶,十多年前就有建商進場整合,但前後8位建商全部鎩羽而歸,2020年佳元建設接手,短短不到二年,完成整合,並在22天內完成所有審查程序,被稱為新北最「神」都更案。 佳元建設董事長蔡錫全表示,佳元能整合成功,主要是找出不同意戶真正心結,而非一昩視為釘子戶,至於22天完成審議,則有三大秘訣,包括一、同步動作,從住戶簽下同意書那一刻起,都更程序就起跑,以爭取時間。 第二,仔細了解都更相關流程及規定,各地方政府都積極推動都更,有很多都更快速通道,只要資料準備齊全,就能快速通關。

        第三則是抓住公務人員兩個心態,不要害他被主管罵,不要害他上法院,盡量備齊資料,取得公務部門對公司的信任,就能加快通過都更審查。 對於建案能高價出售,蔡錫全表示,佳元植為佳元建設跨出北市的首案,為三面臨路、雙面採光,佳元建設規畫建案,堅持要有浴缸、陽台與明火,個案另在社區公共空間規劃毛小孩洗腳區,一切以自住為出發,因此創價、保值,這也是說服地主戶的關鍵。

 

TOP


6、只租不賣 麗寶翻轉地上權住宅

2023.03.02 / 蔡惠芳

        麗寶建設集團首次把出租性不動產導入住宅市場,在新北市三重的設定地上權70年的住宅大樓「青漾寓所」,採只租不售模式,對外出租,最短簽約租期為1年,最小單位自12坪起跳、每月租金約3萬多元起;還別出心裁規劃女性專用樓層,共2個樓層、8戶,更有每天提供早餐的軟體服務,顛覆地上權住宅市場,預計近期公開。 麗寶建設集團總裁吳寶田最近又有驚人之舉,在三重的地上權住宅開發案「青漾寓所」,首度創下集團第一次紀錄,採取只租不賣方式,對外出租飯店精品小宅;若依其租金和附近市場行情推算,每年租金報酬率上看6%~7%,遠高於一般商用不動產的收益率。

        麗盛建設總經理何昭宏表示,「青漾寓所」這是麗寶建設集團第一次把只租不售的出租性資產導入住宅市場,地點位於三重集賢路,與北士科園區僅一橋之隔,基地面積432坪,規畫為地上10樓、地下2層的住宅大樓,一層4戶,每戶自12坪1房起至23坪2房產品不等,家具和家電全配備,一卡皮箱即可入住;集團特別打造為防疫健康宅,除提供「當層排氣」外,還加碼加裝「吸氣閥」、「正壓調節」等設備,其中兩個樓層為女性專屬。 何昭宏表示,在軟體服務上,更有飯店管理服務,每天提供早餐及輕食,並與擁有多年包租代管與代租代管經歷的物業公司合作,讓住戶在進住後能擁有家的舒適,並擁有安全上的管理及生活上的便利。

       何昭宏表示,目前「青漾寓所」每月租金3萬多元起,最短租期1年,最近才完工落成、試招租,結果已有8戶被訂走,客層包括來自北士科園區、三重在地客及國外回來的客戶 何昭宏表示,麗寶集團未來不排除持續擴大租賃式飯店精品宅市場,只要地點好、有租賃需求且具一定的租金收益率,都會規畫這種模式,麗寶集團在北市一江街地上權案,可望進行評估。

 

TOP


7、超級富豪大買商用不動產

2023/03/02 / 編譯 簡國帆

       新冠肺炎疫情與遠距辦公重創世界商用不動產市場,在法人紛紛撤出之際,全球超級富豪仍聚焦投資這塊市場,例如快時尚品牌Zara創辦人歐特嘉(Amancio Ortega)去年擴大投資世界各地的商用不動產,阿里巴巴共同創辦人蔡崇信也透過家族理財室,間接持有西班牙超過六家五星級飯店的股權。 萊坊(Knight Frank)1日公布的2023年財富報告顯示,富豪個人、家族理財室和少數人持股公司去年利用帳上債務較少、放眼較長期投資的優勢,共砸下4,550億美元於商用不動產,首度成為商用不動產的全年最活躍買家。 這個數字雖比前年減少8%,但相較下,機構投資人的支出額同期減少28%,在規模1.1兆美元的商辦、物流站點及租房市場占比下滑,也凸顯超級富豪的長期投資展望,以及常透過不動產分散財富。

       報告顯示,私人投資人去年主要聚焦於商用不動產部門的租屋市場,配置最多資金在美國,紐約仍是重鎮,也偏好2.5億美元以上的住宅不動產交易。 萊坊私人客戶顧問部門主管詹姆斯表示,私人投資人正運用資產價格重估、以及貨幣升值的優勢,由於私人投資人尋求保存流動財富的選項,這個趨勢將持續下去。

       86歲的歐特嘉去年以超過20億美元,在北美和英國收購至少十處房產,包括去年9月砸超過7億美元,買下五個美國物流站點,12月以約3億美元的價格在西雅圖買進一處豪華住宅大樓。歐特嘉的家族理財室Pontegadea則拒絕評論。蔡崇信去年也透過家族理財室Blue Pool資本公司,間接持有西班牙超過六家五星級酒店的股權。 萊坊全球研究部門主管貝里指出,若觀察私人投資人收購的標的,常能發現某些切身相關的元素,以倫敦一幢商辦大樓為例,多數都是投資用,但也可能是因為家族理財室需要一個辦公室。

TOP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