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老人宅續飆高,去年第三季僅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居住宅數達六十九.五三萬宅、占比七.六四%,再度雙創新高。
最新住宅統計彙報顯示,去年第三季僅一名老人居住宅數(孤老宅)約五十二.八七萬宅,僅兩名老人居住宅數約十五.五九萬宅,僅三名以上老人居住宅數約一.○七萬宅,其中孤老宅占比逾七十六%;對比二○一三年第三季,老人宅約卅六.八萬宅,十年大增卅二.七三萬宅。 雙北老人宅均突破十萬宅,新北市最多、約十三.四八萬宅,北市第二、約十.二八萬宅,高市第三、約八.九八萬宅;「孤老宅」也是新北市最多、達十.六二萬宅,其次是北市近八萬宅。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直言,期待都更或危老解決人老、屋老難題已緩不濟急,政府可整合資源,透過智慧裝置結合護理照顧來處理健康、安全監測需求,也應加碼地上權、公辦都更等誘因,推動房市轉向經營養老智慧宅,翻轉老化危機成銀髮商機。
新北防災都更2.0方案針對海砂屋或耐震能力不足建物,提供1.5倍容積或基準容積重建提高重建誘因,首件核准是新店百忍街一棟海砂屋,預計興建地上13層、地下3層49戶鋼筋混凝土建築物,重建後除退縮4米留設人行步道,也提升建物安全。議員建議先協助老屋健檢,有利都更推動。 新店百忍街上的重建基地,現況為一棟2棟地上4層、地下1層高氯離子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更新前共計16戶、屋齡約47年。住戶在防災都更2.0上路後,達成全體共識,今年1月5日送件,市府3月6日核准適用。
都更處表示,防災都更2.0方案放寬同意比率至90%或僅剩1戶未同意戶,放寬適用條件,只要是海砂屋或是耐震能力不足的建物,皆一次性給予1.5倍原建築容積或基準容積重建,提高重建誘因。必要時將強制停用及強拆等,保障住戶安全。 都更處說,防災都更1.0目前已有15件申請案完成拆除,共計拆除192戶,其中位於蘆洲區水湳街的防災都更1.0首案,已於去年12月完工,從地上5層10戶的海砂屋變身地上12層地下2層23戶的住宅大樓,預計今年3月底取得使用執照。 為協助海砂屋重建,也推出「新北挺安全方案」全額補助鑑定費,受理時間至2027年12月31日,對住家結構安全有疑慮民眾可申請。
市議員張維倩表示,市府欲推防災型都更,應主動協助老屋健檢,再根據結果輔導結構補強或都更。許多民眾不解房屋抗震能力是否足夠,需要技師鑑定,但費用高昂,如果有列管的案件,應該優先宣導相關政策,才能協助民眾加速都更進度。 市議員王威元指出,要讓住戶百分百同意難度太高,除非是單一地主,不利於都更推動,1.0版本通過的對象很多都是單一所有權人,申請者以家族或建商為主,對民眾效益不大。2.0是落實讓住戶享受到較高容積率獎勵,讓民眾有機會一坪換一坪,尤其對於低法定容積區域如蘆洲、汐止等,他樂見其成有第一案,希望有更多民眾主動合作申請2.0,趕快入住安全舒適新家。
近年房市推案火熱,新房子愈蓋愈多,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政府打炒房意味濃厚,對新案市場衝擊甚大。據內政部資料顯示,2022年全台屋齡五年以下新成屋買賣移轉僅占住宅買賣的10.5%,等於每十人僅一人買新成屋,為有統計以來歷史最低。專家認為未來市場買氣將持續向中古屋市場挹注,未來新成屋交易占比不排除跌至10%以內。 |高房價、政策、景氣等影響 新屋交易持續下降 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2022年全台屋齡5年以下新成屋買賣移轉筆數共計1萬5244筆,僅占住宅買賣總筆數14萬4613筆的10.5%,等於每十人僅一人買新成屋,是自200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低,相較於2009年新成屋交易占比的35.6%大幅減少25.1個百分點。
對此,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表示,高房價是導致新成屋買氣走低的元兇,在目前政府打炒房、薪水緩漲、房市趨冷的環境下,未來新成屋交易占比恐持續下降。 據《ETtoday》報導,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認為,新屋占比逐漸下滑,主要因素仍除政策與央行升息等因素,另也由於近幾年來房市火熱,新去化快速,且近年來房地合一稅2.0上路,購屋未滿五年出售將被課以重稅,導致新屋占比逐漸降低。 |中古屋買氣增加 都會區新屋供過於求 對於新屋後市,據《聯合報》報導,葉沛堯指出,去年房市快速降溫,市場觀望濃厚,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限制預售屋及新成屋換約轉售,民眾購買此類產品的意願大幅降低,研判未來市場買氣將持續向中古屋市場挹注,今年新成屋交易占比恐繼續走低,不排除跌到10%以下。
葉沛堯提醒,新推案仍在如火如荼地興建,依內政部統計,2022年住宅類核發建照宅數超過18萬宅,是統計以來史上第四高,在目前都會區房市買氣降溫,普遍出現供過於求狀況下,這些新增供給將是台灣房市的一大風險。購屋民眾在買房前要特別留意所在區域的供需關係,以此避免未來房市發展若不如預期所產生的跌價風險。
財政部昨日公布2022年舊制房屋所得交易標準,其中3大區域包含高雄市楠梓區、新竹市、新竹縣竹北市調高6個百分點,起碼是近3年內最大調幅。 財政部表示,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房屋交易應以實際成交價格計算房地交易所得課稅;惟若是2016年前買入的房屋,屬於舊制的房屋,在無法取得或稽徵機關無法查得成本時,除了豪宅之外,交易所得可依據房屋現值乘上該區房屋標準所得比率來計算所得,再進行課稅。台北市來說,普通房屋(成交金額不到7000萬元)就是依據房屋評定現值乘上所得交易標準44%,即為交易所得。 財政部公告《2022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全台300多個行政區,約有一半都有調整,調幅在1個百分點至6個百分點。調高6個百分點有3行政區,高雄市楠梓區到28%、新竹市為26%、新竹縣竹北市為29%。其他也有30多個行政區調高5個百分點,部分區域是久未調整而進行大幅調整、4個百分點也是30多個區域。
財政部官員表示,雖然現在房地產交易冷卻,但去年房市仍然熱絡,從公式上去看,楠梓、新竹市、竹北市的房地交易相對活絡及房價漲幅較大。 財政部同步公布2月稅收,房地相關的稅目「全黑」,土增稅前2月稅收108億元,減少72億元創歷史最大減量、年減幅度39.9%,也是2017年以來最大減幅。契稅年減量7.2億元、減幅27.4%,都創2017年以來最大減幅。房地合一稅前2月年減6.3億元,年減幅度14.5%,也是房地合一上路以來最大減幅。
市地重劃讓城市煥然一新,除由政府主辦的「公辦重劃」,還有民間投資人與地主組成重劃會的「自辦重劃」,台中市近20年市地重劃總共約1,400公頃的土地中,自辦重劃就占約900公頃,不僅超過後期發展區的一半、也超過公辦重劃規模。 自辦市地重劃為政府無償取得眾多的公共設施用地,地主的土地價值大幅提高,全體市民則擁有更合宜便利的生活環境,創造多贏局面!
重劃業者張先生表示,重劃需要大量資金和高度專業,地主不可能自己集資,更不可能有此專業團隊,因此需要重劃公司來投資興辦,在公共設施用地尚未徵收取得的區域,進行地權整理,並完成公共設施的開闢,政府節省徵收土地與興建設施的費用,地主則依照受益比例分攤開發費用,取得形狀完整的建地,是一種公平的「受益者付費」的開發方式。
地主羅先生表示,自己在單元二有塊農地,是繼承的共有祖產,還好有重劃後土地重新分配,解決了家族之間的紛爭;至於少數不同意戶,地主間也會議論「大家都分5成,有人就是硬要分更多。也有故意違章建築不拆的,導致隔鄰有些老實地主因此分不到地。」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被黎明幼兒園霸地的地主何錦城說:「違建一日不拆,我分配的土地就拿不到。我四處陳情,結果市政府說這是自辦重劃業務,拆遷要重劃會處理;重劃會則說,這需要法院判決。他們互相告來告去十幾年,到現在還是無法定讞。我覺得這些人,只要喊『土地正義』、『生存權』市政府跟法院就被綁架了!」 不只地主感嘆,業者認為,政府部門站在方便監督的立場,往往用公辦重劃的觀點來看自辦重劃,像公辦重劃是運用公權力,統一標準無需協調,因此沒有作業費用的概念,但在自辦重劃,數百甚至上千位地主的簽約、溝通協商等等,都需要大量人力與財力,但政府完全無視,以自訂標準預估重劃作業費,即使日後業者超支也不能調整,導致業者實際支出遠超過政府認定,卻又無法納入負擔總計表,只好遊走於法令的灰色地帶。
高雄首案以文化保存為出發的高雄市舊市議會都更案8日完成綜合評選,由台灣人壽獲選最優申請人,預計今年第2季完成簽約,未來除以「新舊共融」原則開發原址外,還將負擔歷史建築修復及經營維護管理經費,達到創造文化價值及城市發展雙贏目標。 高雄市議會遷址鳳山區12年,閒置多時的舊市議會終將活化再利用,高市府祕書長郭添貴表示,原高雄市議會是見證高雄市地方自治史與戰後民主發展歷程的重要場域,市府以創新思維引入民間資源推動歷史場域再生,將採取新舊共融,既保存高雄議事發展歷程,並與新創金融基地共構,打造為藝文與商業共融的嶄新地標。 高市文化局表示,舊市議會都更案近日完成綜合評選,由台灣人壽獲選最優申請人。
據台壽規劃,將在歷史紋理的基礎架構下打造共融空間,串聯新舊場域,促進歷史建物活化及智慧商辦大樓永續共融,並提供新創空間、共享辦公、商業服務等多元機能。台壽也承諾取得LEED、WELL認證、綠建築黃金級、智慧建築銀級、耐震標章等5大認證標章,致力淨零減碳,符合國際級商辦趨勢。 「舊市議會都更案是高雄文化都更首例」,高市文化局長王文翠說,中正路過去素有金融大道美名,因應產業群集特性,舊市議會後方的高風大樓將改建為金融新創大樓,提供5GAIoT創新企業、新創基地等產業空間。 另為強化社會公益面向,台壽須負擔歷史建築修復及經營維護管理經費,舊市議會改造修復後,將策畫議政文史展覽,將原本封閉的議事廳空間改造為公民廣場、民主議事館,與周邊歷史博物館及勞工博物館形成城市重要文史廊帶。
(興富發(2542)今(9)日公布2月營收,副總經理廖昭雄表示,在「夢幻誠」、「華悅城」兩大指標案同步貢獻下,興富發2月營收飆高1.7倍,至28億元;圖為「夢幻誠」。圖∕蔡惠芳)營建股「營收王」興富發(2542)今(9)日公布2月營收,興富發副總經理廖昭雄今天表示,今年興富發將邁向完工交屋高峰,2月份在「夢幻誠」、「華悅城」兩大指標案的同步貢獻下,2月單月合併營收,飆高1.7倍,至28億元;累計前二月合併營收,達50.31億元,比去年同期微幅減少0.47%。興富發今天公布2月營收,單月飆出好成績。廖昭雄表示,2月營收之所以衝高,主要是來自於台中總銷達150億元的指標大案「夢幻誠」,以及桃園總銷61億元的大案「華悅城」等多筆新案,陸續完工交屋,挹注營收大幅飆升至28億元。
展望今年,興富發將會有5筆新案,陸續完工,加入完工交屋的陣容,屆時業績將明顯衝高。今天興富發董事會也決議,代子公司「博元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解除去年5月間已簽訂的台中市西屯區文商段19、20地號等二筆土地土地合建「分售」契約;另外,同時又與上述同地號的地主,簽訂新的契約,合作方式,是改為合建「分屋」。廖昭雄表示,子公司博元建設之所以先解約台中西屯土地的合建契約、再重新簽約新的契約,主要是合作方式,從合建「分售」、改為合建「分屋」;其它條件都一樣,預計分回比率,都是60%,至於地主分回比率,也還是40%。
皇鼎(5533)受惠布局商用不動產的獲利,密集落袋,加上新成屋熱賣,去年獲利維持2021年的高水準,今(9)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2022年度合併財報,每股稅後純益達3.56元,雖然略低於2021年的3.72元,但董事會還是阿沙力的決議,加碼配息,每股擬配發現金1.2元、優於前一年度的1元。 皇鼎去年可謂大豐收,受惠「富鼎科技大樓」、「聯合科技中心」A棟、「富信大飯店台中館」等三大商辦和飯店等商用不動產,順利處分落袋,現金大量回收,也衝高2022年合併營收,至48.15億元,年增率近28%;再加上「聯合科技中心」B棟部分樓層、「皇鼎富邑」等新成屋的銷售,全年業績維持在前年的高水位。 皇鼎今天最新出爐的2022年合併財報,營收累計達48.15億元,稅前淨利約12.65億元,稅後純益約10.1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3.56元。 皇鼎董事會決議,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2元,優於2021年的1元;並訂於6月9日,召開股東會,並全面改選董事。
皇鼎建設執行副總經理曹羅方表示,皇鼎去年營收和獲利表現維持亮眼的水準,主要是來自於多筆科技廠辦大樓和飯店資產的處分,以及其他新成屋銷售去化順利。 在配發股利方面,曹羅方表示,近幾年營建工程造價持續飆漲在高檔,目前還是居高不下,在營建成本拿捏上,也是一大考驗,因此皇鼎在後續的儲備中案源,將還是會傾向採取先建後售策略為主,相對的手中也必須保留適當的現金在手,基於董事會考量要儘量回饋股東,在公司多年來已儲備適當保留盈餘下,還是儘量配發多一點現金給股東,因此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到1.2元。
近年積極推動資產活化家電大廠聲寶(1604)受惠家電銷售成長,長去年營收89.2億元、年增3%創下近6年新高,因過去幾年資產處分利益認列獲利高檔,去年並無資產處分,EPS 1.82元,遜於前年的4.52元,隨龜山舊廠3.7萬坪土地將分期陸續開發為物流園區,未來隨家電本業外,將貢獻穩定的租金收益。 聲寶9日董事會通過去年財報,並決議配發1.5元現金股息,配息率約82%,以9日收盤價27.4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5.5%。
聲寶表示,隨著聲寶品牌形象提升,近年家電本業營業利益逐年成長,去年本業獲利提升至4.2億元、年增約1成。隨著政府還稅於民普發6,000元現金,加上節能家電補助與貨物稅減免,預期有助促進家電換購意願。 此外,聲寶近年陸續處分龜山、土城土地,2020、2021年每股純益分別達4.86元、4.52元,去年則無資產處分,隨預計委託仲介公司標售子公司東源物流龜山土地,加上聲寶龜山舊廠3.7萬坪土地分期開發為只租不售的的物流園區、以及土城舊廠改建的「橘青春」銀髮宅將於本月動土,後續將貢獻長期穩定的租金收益,資產開發將的長期穩定收益,將成為聲寶除家電本業、轉投資以外的第三支腳。
美國聯準會(Fed)2022年以來加速升息,使得低利率時代受到關注的息收型資產REITs評價面承受巨大修正,即使目前還處於升息期,法人表示,由於REITs股利率已逾4%,評價具吸引力,逢低已可分批布局。 2022年美國整體REITs營運現金流即成長20~30%,預期2023年可隨通膨持續上調租金收益。法人指出,過去12個月REITs股利率表現不差,甚至超過3.8%,股利發放率也有70%的正常水準,隨著升息已近尾聲,在利率即將見高滑落的環境下,REITs的評價將獲穩健資金的青睞。 野村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李雅婷分析,經濟情勢在2023年初顯露好轉跡象,由於不動產業者具訂價權優勢,加上住宅、工業、倉儲、資料中心和實驗室等領域的自然成長,預估2023年可達成5%左右的營收成長率,整體而言,房地產的企業營收相較多數股票仍更具韌性。
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李文孝認為,Fed官員措辭再度偏鷹,市場開始反轉向下,美股震盪加大,美債殖利率又開始向上至3.9%,美元轉強,風險性資產下跌,2月時因市場預期利率還會上調,以及多數產業展望偏保守,美國REITs跌幅4.9%,目前美國REITs整體NAV折價9%,股利率達3.9%,評價上已具吸引力,預期第一季股市震檔整理後,未來會逐季走揚。 群益道瓊美國地產ETF經理人李鈺涵預期,現階段市場剛性需求仍強,低庫存可支撐整體住宅類型REITs的熱度,受惠電子商務增長帶來的需求,與物流和配送領域的轉型而趨於穩定,營收可望維持穩健增長,目前工業型REITs的空置率在REITs次產業中為最低。 特殊型REITs如電塔、通訊塔台同樣需求強勁,Data Center在企業持續升級雲端資料架構下,有助其保持韌性,訂價能力提升下有望在2023年透過租金重置來強化全年獲利,因此,美國REITs各次產業各擁利多。
全球著名資產管理機構黑石集團近日有商業地產抵押貸款擔保證券發生違約,金管會昨(9)日表示,初步掌握國內大型行庫自營部位並未曝險,但金融三業對黑石集團整體曝險概況仍在調查中。 全球最大另類資管公司黑石集團,上周有價值5.62億美元(約173億台幣)的商業不動產抵押貸款擔保證券(CMBS) 發生違約,引發市場疑慮。 金管會昨表示,目前國內大型行庫自營部位並沒有相關曝險,至於國內金控及金融三業整體曝險情形,已啟動了解中。 黑石集團為全球最大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不動產基金為黑石最大集團業務,包括一系列美洲、歐洲、亞洲房地產基金及房地產收益信託REITs等。
據外電上周報導,黑石集團有價值5.62億美元商業不動產抵押貸款擔保證券違約,據知情人士透露,黑石曾向證券化票據持有人尋求延期,以便有時間處置資產和償還債務,但最後仍發生違約。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昨日表示,目前初步詢問數家大型行庫,針對黑石集團違約的CMBS,數家大型行庫自營部位均沒有曝險。至於國內金控及金融三業的整體曝險,已啟動了解中。
新能源車概念股華孚(6235)大陸子公司華眾精密科技(馬鞍山)競標取得新一筆馬鞍山土地成交確認書;土地位於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當塗縣之土地約156畝(10.3萬多平方米)。
華孚本周股價一度站上「7」字頭,創近19年來新高。 華孚董事會於110年9月決議於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設立華眾精密科技(馬鞍山)有限公司,後因該投資案尚有未解決事宜,遂於111年5月公告進度未符合預期。華眾精密科技(馬鞍山)有限公司於昨日(2023/03/09)競標取得馬鞍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核發之土地成交確認書,取得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當塗縣之土地約156畝(10.3萬多平方米),土地建設相關細節,待詳細規劃後另行公告之。
此外,華孚科技目前另有已投產的華孚(馬鞍山),廠區位於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地面積約152畝及尚在建設中之華譽(含山),廠區位於馬鞍山市含山縣,土地面積約95畝。 華孚2月營收以4.39億元創高,因新能源車佈局大豐收,本周股價一度站上70.5元,創2004年6月以來新高。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