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6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 襄理(Zora#230) 陳盈如主任(Becca#235)

葉庭妤(Tiffany#212) 陳臻(Ariana#237)

 

~ 加入官方Line~

房產新聞

  1. 社宅包租代管4期計劃擴大至8萬戶 營建署:財源已到位

  2. 全國都更核定案10年累積逾60萬坪 達1.3個信義計畫區

  3. 異言堂/打炒房後 居住正義了嗎

  4. 住宅租金指數高漲 高雄市區小宅租金報酬高 受中北部包租公歡迎

  5. 教會出售北市蛋黃區會館 吸9組人馬搶標

  6. 稅務法務-房地合一稅特殊股權交易申報 留意3大迷思

  7. 哪種房型最保值?這產品5年漲幅35%第一名

產業新聞

  1. 史上最貴交易!龍巖二代砸13.7億"現金"買豪宅

  2. 永康臨時轉運站將啟用 鹽行商圈交通增便利 周圍推案將站4字頭

  3. 國泰金:3月國民經濟信心降溫 買賣房認知分歧仍大

  4. 台南5招擴增工業地滿足設廠需求 盤點約150萬坪工業地供設廠

  5. 科技園區成房市火車頭?台中市預售屋交易量四分之一集中在這裡

  6. 郵政物流園區亞洲最新 113年底完成全面營運準備

  7. 店面將大復活?餐飲業疫後報復性成長寫新高

 


1、社宅包租代管4期計劃擴大至8萬戶 營建署:財源已到位

2023/03/20 / 記者 朱語蕎

       有關社宅包租代管媒合戶數,營建署統計至2023年2月底,累積媒合戶數已達6.2萬戶,並於今年3月報經行政院核定第4期計畫,擴大辦理計劃戶數至8萬,營建署表示,相關經費已循程序編列完畢,並無媒體所說財源難以負荷。 營建署表示,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是政府2017年推動的居住新興政策,初期民眾信賴度不足,經過政府近年來持續宣導,加上實際入住民眾的肯定以及租賃產業積極推動,截止今年2月底,已完成6.2萬戶,其中更以桃園市1.8萬餘戶領居全國,媒合戶數也從2020年單季2千戶成長至7千戶。

        為延續並擴大包租代管政策效益,營建署在3月獲行政院核定執行第4期計畫,並擴大辦理計劃戶數至8萬,相關興辦經費已編列完畢。營建署表示,推動只租不賣、租金合理的社會住宅,是政府協助中低收入、社會弱勢及受薪階級居住安穩的具體行動, 而截至今年2月底,政府直接興建社會數量已近7.2萬戶,加上包租代管6.2萬戶,整體社會住宅數量已逾13萬戶,並將全力於明2024年底達成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 

TOP


2、全國都更核定案10年累積逾60萬坪 達1.3個信義計畫區

2023/03/21 / 記者 徐義平

       觀察過去10年全國都更核定案,10年累積601件、重建基地面積超過60萬坪、相當於1.3個信義計畫區大小,不過,房產業者指出,即便近幾年都更核定案逐步增加,但對比住宅老化程度還是相對速度慢,甚至始終處於苦苦追趕的情形。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發布,去年第四季房屋稅籍住宅數量近907萬宅,其中超過462萬宅屋齡為30年起跳、占比超過5成,也就是每兩宅有一宅就是30年老屋。 而過去10年累積核定都更案為601件、重建面積逾60萬坪,平均一年超過60件、重建面積約6萬坪,尤其最近5年,核定件數有變多趨勢,除2021年低於60件、約58件外,其它4年均是60件起跳,其中2019、2020以及2021年等三年,單一年度都更核定案件數都超過70件。

       房市評論員何世昌分析,1980至2000年間因經濟成長強勁,以及台灣實施容積率管制新制上路前造成史上最大完工潮,當年完工的房子到現在屋齡普遍達30年至50年,尤以30年至40年間的老屋數量最多。雖然主管機關很早就注意到老屋與居住安全將成為未來重要議題,從1998年都更條例便已上路,只是重建效率遠低於預期,而效率不彰的因素與實施者、地主對於分回比例認知落差過大息息相關,「有限的容積滿足不了無限的貪婪」,地方主管機關又多不願介入強拆,即使公辦都更也大多委由民間業者推動,官方雖然重視但不願勇敢扛責也是重建牛步的原因之一。 容積管制前的最大完工住宅潮 至今屋齡也30年起跳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為了因應屋老、人老,時間拖越久風險越高、整合難度也更高的困境,台北市政府分別在2018、2019年大幅放寬自行劃定更新單元的評估指標,擴大政策開口,也讓更多老舊建物有參與都更重建的機會。再搭配谷底反彈的房價走勢基調,無論是參與公辦都更及168專案的意願都大增,加速不少大型都更案的推動,因此呈現件數、面積雙雙仰攻的機會。

TOP


3、異言堂/打炒房後 居住正義了嗎

2023年3月20日 / 作者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被各界視為打炒房最重一擊,更引起建商公會龍頭反彈。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公會認為,建築業面臨工料雙漲,在成本提升下才堆高房價,但政府卻一心只認為是炒房帶動,讓他們覺得有失公允。另外,公會也擔心日後新制上路後,檢舉黑函滿天飛,甚至引發從業人員的失業潮。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公會全聯會秘書長于俊明表示:「目前世界各國的經濟狀況都在往下看,臺灣市場也是冷的,但打房卻是熱的。」

       房產代銷公司行銷部副總柯仲武也認為「現在政府訂定很多政策,會讓中小型建商愈來愈沒有生存空間。」 然而,一般民眾更關心的是,政府祭出的打炒房終極手段,真的會讓房價下跌嗎?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說,「過去幾年,投資客在房價的推升上扮演蠻重要的角色,所以在投資客退場之後,過去被虛墊高的價格一定會往下修正,市場熱度也會降低,因此房價勢必受到影響;但這個影響並非法律最核心要達成的事。」也就是說,修法目的是為了打擊投機炒作、而非打壓房價。因為房屋的用途,本就是用來居住,但長久以來,預售屋卻常被當成期貨般的金融商品炒作,無形中更墊高房價。政府的《平均地權條例》政策,能否健全房市交易秩序,讓人民擁有公平的居住正義?全民拭目以待。

TOP


4、住宅租金指數高漲 高雄市區小宅租金報酬高 受中北部包租公歡迎

2023/03/20 / 記者 林耀文 

       隨著物價高漲與通膨壓力續增,全台租金指數也創高,且過去8個月房租年增率都超過2%。高雄市區近年來出現小宅規劃熱潮,包括套房、2房產品陸續現身市場,但物件多位於生活機能成熟鬧區,租金報酬率較高,雖然鬧區小宅售價已拉高達4、5字頭,仍吸引不少中北部包租公客層選擇小宅置產出租。 根據主計處最新公布CPI指數顯示,全台住宅租金指數103.13再創新高,年增2.36%。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過去100個月住宅租金指數年增率都不到2%,不過長期趨勢租金仍是穩定增加。但最近8個月的住宅租金漲勢加快,年增率已經連續8個月成長達2%以上,近期房價止漲跡象顯著,呈現房價不漲但房租趨勢仍緩漲。

       市調顯示,近來高雄鬧區小宅推案風潮興盛,陸續出現約15坪套房、20~25坪2房產品,雖然單坪售價紛紛拉高達4字頭甚至5字頭,但套房總價帶約700多萬、2房不含車位也控制在900多萬。 目前租金行情,業者評估4、5年後完工,跟隨通膨有機會再度調高,鬧區套房配套全屋家具、家電,可月租達1.7~1.8萬元,2房也從當前2~2.2萬元,有機會調漲到2.3~2.5萬元,因此紛紛向中北部包租公訴求租金高報酬。 房仲業者提醒,雖然當前租金呈現緩漲趨勢,但要提高租金報酬率,社區管理服務品質良窳,也攸關租客接受度,並非新屋就是提高租金的萬靈丹,若社區管理不良且出入人士複雜,租客的素質參差不齊,甚至經常發生社會安全事件,都會對租金行情影響頗大。

TOP


5、教會出售北市蛋黃區會館 吸9組人馬搶標

2023/03/20 / 記者 游智文

       仲量聯行表示,財團法人天主教瑪利諾會委託公開標售、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台北會館,已於今(20)日上午成功脫標。個案吸引9組投資人參與投標,顯示投資人仍然看好蛋黃區不動產市場。 至於脫標價格,仲量聯行表示,買方希望保密,因此不對外公布。 天主教瑪利諾會因考量修繕維護費用龐大且近年神父均居住於中部地區,基於經費及服務區域考量,決議處分位於北市吉林路台北會館,標的基地面積153.37坪,使用分區為第三種住宅區,屋齡已50年,符合申請危老獎勵之資格,底價初估約4.6億元。

       仲量聯行投資部資深副總吳瑤華表示,全台住宅交易量雖修正,但蛋黃區不動產價格不受影響,土地價格持續創新高。 由於北市蛋黃區幾無可開發土地,本案是市中心精華區少見所有權單純的立即可開發建地,各方條件均為市場少見,且隨著吉林路周邊都更、危老案陸續完工,鄰里景觀將呈現全新樣態,因此吸引約20組投資人領標,最後有9組投資人投標,順利脫標。

TOP


6、稅務法務-房地合一稅特殊股權交易申報 留意3大迷思

2023/03/21 / 傅沁怡

       房地合一稅2.0將個人或營利事業持有企業股權超過半數、且該企業半數價值係由房地構成者納為房地合一稅2.0課稅範圍。勤業眾信指出,個人房地合一稅特殊股權交易有三大常見迷思,申報房地合一稅時應特別注意。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資深會計師陳建宏20日指出,迷思一是個人出售未上市櫃股票所得應適用最低稅負制或是房地合一稅;迷思二是交易2015年12月31以前取得的股權或不動產不適用房地合一稅規定。迷思三則是持股比重以其交易日當日計算直接或間接持有該公司的股份或資本額的認定問題。除了三大迷思,勤業眾信也提醒,股權交易所產生的費用和相關帳簿憑證應保存完整。

       針對個人房地合一稅申報可主張扣除的必要費用包含證券交易稅、手續費及其他相關必要費用;若未提示費用證明文件或所提示費用證明金額未達成交價額3%者,稽徵機關得按成交價額3%計算其費用,並以新台幣30萬元為限。 家族股權移轉也很容易落入房地合一課稅範圍,陳建宏提醒,針對任何以持有非上市櫃公司股權的交易,只要其交易之股權標的價值50%以上是由境內房屋、土地所構成,應先判斷個人持股是否過半,以避免落入房地合一課稅範圍。

       例如有些家族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的目的是為避免家族以個人名義持有不動產會因為經過多次繼承後,導致不動產過於分散在不同所有權人持有,增加日後處分不動產的難度,這類個人持有股權及家族資產管理公司所持有的不動產並非以短期炒房為目的,但因房地合一稅2.0,在家族成員間可能因互相買賣股權以達到家族傳承目的,進而落入房地合一稅課稅範疇。

 

TOP


7、哪種房型最保值?這產品5年漲幅35%第一名

2023/03/20 / 記者 游智文

      買房求保值,樂屋網統計實價資料指出,就近5年的房價增值情況來看,3房表現最佳,房價增值35%,其次為2房33%,最差為1房,5年增值17%,4房以上漲幅則是19%。 另外單價部分,包括電梯大樓、華廈和公寓,2022年1房(含套房)每坪為61.8萬元,單價最高,其次為4房以上49.3萬元,2房為35.5萬元第三,3房為32.2萬元最便宜。 樂屋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指出,由於1房、套房這類住宅,多半集中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地區,這些區塊普遍房價較高,自然也會拉高單價,且因為坪數小,換算成單坪價格時,本來就容易拉高。

      4房以上房型的部分,洪安怡指出,這類住宅不乏大坪數的豪宅,因而拉高單價,至於2房和3房,算是目前普遍購屋市場主流,不容易受極端值所影響,價格相對平均。 洪安怡分析,現行以子女數較少的小家庭成購屋主力,2房和3房等小型住宅更受歡迎,因而更有機會推升房價。 反觀4房和1房,若是坪數過大的豪宅,因為房價基期高,漲幅相對有限,至於1房和套房,多半為過度型產品,以單身族或投資族為主,加上貸款成數受限,轉手度遠不如2房、3房,價格也比較不容易推升。 洪安怡表示,在台灣少子化及高房價等背景因素下,可能會加劇這種因不同房數影響的房價趨勢變化,建議自住型買方購屋時,除了考慮目前需求,也可將未來的生活規劃一併納入考量,選擇盡可能長期滿足需求的房型。

TOP


 

 

1、史上最貴交易!龍巖二代砸13.7億"現金"買豪宅

20230320 / 記者 高昱晴

       殯葬業大亨、龍巖創辦人李世聰在這個月離世,不過早在2020年,集團就完成世代交替,由38歲的女兒李凱莉接棒。除了殯葬本業,近年也跨足不動產開發,像是在南港車站周邊蓋商辦。而李凱莉所持有的物業公司,去年更砸下13.7億的現金,購入松山區豪宅,創下台灣史上的最高紀錄。警衛戒備森嚴,位在北市松山區慶城街的豪宅,對面就是文華東方酒店,最新出現一筆交易,以現金13.7億買下14樓頂樓戶,成為台灣史上交易額的最高紀錄,買家就是殯葬業龍頭,龍巖李世聰家族的凱叡物業,公司代表人,正是李世聰的女兒KELLY LEE。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很大金額的成交案,其實對於豪宅市場,會有一定的振奮作用,它顯示的就是說,目前的高資產族群,還是會選擇豪宅來作為置產標的。」

       松山區豪宅出名的,就是它的酒店式管理,像是國巨集團董座陳泰銘,精英電腦前董座蔣東濬,都是持有多戶的知名住戶,龍巖不只買豪宅,近年也在不動產領域展現企圖心。 李凱莉去年9月,親自出席1700坪南港自有土地的動土典禮,興建商辦大樓。龍巖集團時任發言人詹淑娟(2020.05.29):「當然有幾種可能性,一個出售土地是其中一個,把它開發起來,出售是一個,出租是一個。」 只是,私法人購屋限制,去年吵得沸沸揚揚,專家認為,會加速法人在上半年出手。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內憂就是上路,外患就是總統選舉期間,可能兩岸的議題會比較受到關注,接下來今年的豪宅市場交易量,其實不會太樂觀。」 曾經被譽為「台積電最強操盤手」的龍巖,去年公告處分台積電股票835張,處分利益1.17億元,法人推測是用來進一步獵地,隨著「殯葬天王」李世聰的殞落,生命產業巨鱷的多角經營投資實力,持續憾動房市。

TOP


2、永康臨時轉運站將啟用 鹽行商圈交通增便利 周圍推案將站4字頭

2023/03/20 / 記者 林耀文

       為改善永康鹽行地區國道客運路邊停靠爭道亂象,台南市府規劃在永康物流及轉運專區內興建轉運站,且於工程過渡時期先行設置臨時站,臨時站已近完工,將於24日中午啟用,並正名「永康臨時轉運站」,永久轉運站的工程也已在準備發包,有利解決鹽行地區交通問題。鹽行商圈交通可望更順暢便利,也讓周圍鹽行國中新開發區的推案,將順勢站上4字頭。 南市府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本轉運站在規劃階段原本暫稱為永安轉運站,因位處永康交流道口,也是外地民眾進出台南的門戶,考量地名的辨識性,並尊重地方的建議,將正名「永康臨時轉運站」。 該站位於永康物流轉運專區內,永運一路及永運二路口,利用「廣停」用地規劃,採路邊停靠設計,將有3席國道客運候車月台,並設置100席汽車格位及75席機車停車位,雖是臨時站,也會有臨停接送區、無障礙臨停區及計程車排班區,十分便利,另利用貨櫃屋作為臨時轉運站售票處及候車室,日後均可回收,簡約且環保。

      「永康臨時轉運站」將於3月24日中午12時啟用,和欣、統聯、國光等3家國道客運業者將全數進駐,上下車均改停靠永康臨時轉運站,原來在中正北路臺一線沿線交流道下及鹽行路口各站位也將同步取消不再停靠,請民眾注意改至新站搭乘。為便利接駁轉乘,大台南5路公車同步延駛至臨時轉運站,每日有88班次,採全新電動公車行駛,無論是接駁到鹽行地區或台南市區均相當便利。

       市調顯示,該轉運站附近的鹽行國中區段徵收區,近2年來,陸續吸引遠雄、宏普、京城集團、寶佳集團、春福等外地中大型建商搶進,加上鄰近中山高速公路永康交流道,也迅速連結北外環快速道路三期,約可在15分鐘車程通抵南科,目前鄰近的安南區台史博館特區一帶,推案售價已站上單坪35萬元,位於永康鹽行國中區徵區的新案,售價也將一舉站上4字頭關卡。

 

TOP


3、國泰金:3月國民經濟信心降溫 買賣房認知分歧仍大

2023/03/20 / 記者 朱語蕎

       國泰金控今(20)日發布今年3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調查顯示景氣展望指數下滑,大額消費意願同步降溫;房屋交易調查方面,賣房意願指數微幅走降至-21.7,買房意願指數也較2月走揚至-52.7,不過幅度都不大,顯見民眾對於買賣房意願分歧態勢延續。 調查指出,民眾認為現在不是「買房時機」的高達68.9%;而現在是否為「賣房時機」,也有51.4%認為不是,整體仍呈現分歧態勢。

       投資信心方面,因近期國際經濟數據結果令主要地區央行緊縮預期升溫,民眾對於台股樂觀指數下降,風險偏好指數也微幅走低。 調查也顯示有52.2%民眾預期1年後通膨率高於2%,較前次調查減少9.1個百分點,其中47.8%民眾認為通膨將落在0-2%,整體而言,民眾對未來1年通膨預期降溫。

       國泰金指出,3月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平均預期值為2.2%,與2月相同,59%民眾認為2023年經濟成長率會在2%以上;民眾對於2023年平均通膨預期值為2.4%,其中有7成民眾認為2023年通貨膨脹率會高於2%。 針對民眾對未來一年物價漲跌判斷的主要因素,國泰金指出,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41.9%的民眾認為最主要的因素為民生消費品價格變化,19.6%的民眾覺得經濟景氣影響大,多數民眾主要仍以與日常生活最直接相關且購買頻率較高的民生消費品價格來判斷未來1年的物價漲跌走勢。

TOP


4、台南5招擴增工業地滿足設廠需求 盤點約150萬坪工業地供設廠

2023/03/20 / 記者 林耀文

       為吸引台商回流潮,目前台南市府積極透過產業園區開發、民間報編工業區、工業區立體化、特定工廠登記及都市計畫等5大策略,籌劃增加工業用地,以符合產業界殷切期盼,同時盤點近150公頃(約150萬坪)工業地,並積極取得工業使用許可供廠商運用。 目前在產業園區開發上,除了已建置永康科、柳科、新吉、樹谷四大工業區外,近年積極推動七股、綠能、沙崙健康園區及柳科三期之開發,合計開發約350公頃土地吸引國內外業者投資,進行產業升級轉型。 於民間報編工業區上,已有大江AI智造產業園區、七股泉葉高科技產業園區、關廟產業園區、鹽水華新麗華產業園區、臺南金融科技智慧產業園區及龍盟科技產業園區等區域,合計約115公頃由企業自辦升級擴產。

       另為加速民間投資開發及產業發展,南市府鼓勵既有都市計畫工業區之傳統產業進行升級,輔以「都市計畫工業區更新立體化方案」最高獎勵立體容積率50%,予現有傳統產業立體化升級再造機會,並因應申請廠商熱切申請及反映市府滾動式修正,計畫於2023年再推出「都市計畫工業區更新立體化2.0草案」持續推動產業再造。

       此外,針對目前未登記或用地不符工廠,市府以「工廠管理輔導法」進行輔導轉型、搬遷或就地合法,由落日條款(2022年3月19日)內已申請之廠商,循序取得消防安全、環保及水保改善許可,並於2030年之前取得「特定工廠登記」供日後工業用地變更。 市府另配合產業需求,依法進行都市計畫檢討,因應土地類型需求,辦理都市計畫區內土地變更,讓工業用地的取得更多元化。 南市府經發局長林榮川表示,目前經發局團隊盤點近500公頃土地,積極取得工業使用許可供廠商運用,並依法輔導現有工廠進行能量及型態之轉型,未來將持續創造投資機會並依法納管,充實台南產業發展能量。

 

TOP


5、科技園區成房市火車頭?台中市預售屋交易量四分之一集中在這裡

2023/03/20 / 記者 宋健生

       科技園區成為房市火車頭!根據最新統計,台中市科學園區旁五個行政區的全年預售屋成交戶數,占全市預售屋成交量的四分之一;且進一步細究各行政區銷量最好的建案並非以價格取勝,業者說,科技族群購屋重規劃配備、性價比與地段未來性,吸引科技族出手購買的關鍵仍在產品本身。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台中市2022年預售住宅大樓與華廈共計交易1萬1,469戶,而鄰近中科、后科園區的行政區,包括西屯、大雅、龍井、沙鹿、后里等五個行政區,合計銷售戶數達2,859戶,占全市預售大樓成交量的四分之一。當中又以西屯區全年成交1,686戶占最多,其次依序為沙鹿、龍井、后里、大雅。 調查該五個行政區中成交戶數最多的預售新案,分別為后里區的「展裕丰格」、龍井區的「國聚之璟」、沙鹿區的「德光聚」、大雅區的「青成日禾」。

       其中,「展裕丰格」在當區市占率達66%,為五區當中排名第一,相當於后里區每售出5戶住宅大樓或華廈,當中就有3戶選擇「展裕丰格」,個案表現相當突出。 據「展裕丰格」已購客戶表示,因自身從事科技產業的關係,曾經在新竹、台中、后里各園區間調動,從原本在后里租屋到決定自購,主要因為觀察后科的企業廠商大手筆投資擴廠,產業與就業市場都處於急速爬升階段。 當地住房需求缺口龐大,加上具有產品特色的建案訊息,都會在科技同儕之間口耳相傳,跟進買入的人不少。 行銷專案詹明傑指出,「展裕丰格」已購客具有科技產業背景的比例高達六成,介紹購買的比例約有三分之一以上。

       分析科技族群購屋最在意的特點,包括此案的日系營造品管、豪宅建築規劃,以及科技智慧配備如人臉辨識、能源車充電設備預留等先進超前的特色,都是讓科技新貴覺得買到面子與裡子。 此外,后里區房價尚處於補漲階段,「未來的產品、現在的價格」,價值大於價格就是讓科技族買單的關鍵。 其次,中科台中園區所在的大雅區,由於已無大片開發腹地,新案供給少,該區銷售最高的預售案為「青成日禾」,鄰近上楓國小、大雅國中、上楓商圈,市占率達47%,勝出的主因在於機能與稀有性。

       另外,龍井區的「國聚之璟」已購客中,超過五成從事科技產業,建商將科技新貴的生活模式融入住宅規劃中,例如科技業重視健康而將健身房的配置拉高比例,重視家庭生活而在室內格局配置獨立餐廳空間,加上鄰近中科商圈的地段優勢,受科技族青睞,市占率有28%。 而涵蓋中科、七期、水湳的西屯區,新案競爭激烈,房價也是該五區當中最高,去年度銷量最高預售新案為「VVS1」,年銷424戶市占率達25%。此案具備雙捷運商圈地段、雙設計團隊美學,一開案就成為市場話題,也推升銷售佳績。

 

TOP


6、郵政物流園區亞洲最新 113年底完成全面營運準備

2023/03/20 / 記者 汪淑芬

       中華郵政公司今天舉行127週年慶,中華郵政董事長吳宏謀說,設在機場捷運A7站的郵政物流園區將在明年底完成全面營運準備。交通部次長祁文中說,這將是亞洲最新的物流中心。 吳宏謀表示,中華郵政推動智慧物流,已將傳統物流與電子商務成功串聯,A7郵政物流中心明年底就可完成全面營運準備,通郵、通關、保稅都採一條龍式作業,將可提升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祁文中說,A7郵政物流園區不但是台灣最大,也是亞洲最新的物流中心,將可帶動中華郵政新一波創新。

       中華郵政在桃園龜山建置的郵政物流園區,占地17.14公頃,107年6月陸續開工,園區內興建郵政物流中心、郵政資訊中心、北台灣郵件作業中心及營運中心,分別具備立體車道與大面積倉儲場域、耐震7級IDC資訊機房、郵件自動化處理及園區智慧管理等多元機能。 中華郵政物流中心已在去年底啟用,為全台率先導入高密度AI人工智慧技術與全自動化倉儲設備,中華郵政預計郵政資訊中心今年也可望啟用,其他中心將於明年底前完工,114年啟用。

 

TOP


7、店面將大復活?餐飲業疫後報復性成長寫新高

2023/03/20 / 記者 游智文

       國人逐漸接受與疫情共存,增加外出用餐意願,依據財政部資料,2022年全國餐飲業營業額8,653億元,家數16萬3,643家,不僅超越疫情前水準,更一同創下統計以來新高。 大家房屋企研室總監郎美囡分析,先前疫情重創餐飲業,不少知名餐廳關店收場,店租也下滑,隨著國人普遍認同新冠肺炎流感化,提高外出旅遊、用餐的意願,餐飲業不僅營收回升,銷售額及家數創下歷史新高,可望降低商圈店面的空置率。

       資料顯示,COVID-19疫情在台爆發後,2020年、2021年餐飲業營收連續2年負成長,從8,116億跌至7,280億,減幅多達一成。 不過,當民眾恢復生活常態,明顯出現報復性消費,餐飲業在2022年無論是營收還是家數都大反彈,餐飲業家數在疫情後成長12.1%,六都除了台北市,都有超過1成的增幅,其中新北市成長幅度16.1%居冠六都。 單看家數仍以台北市最高,共有2萬2千多家餐飲業,台中市以808家的差距緊追在後。

       郎美囡表示,活動、聚會在疫情嚴峻期間停辦,待疫情解封後積極補辦、恢復過去常態,以及國內觀光人潮回籠,促進商圈店家的消費,帶動餐飲業營業額。 此外,外食意願度大增,業者加碼拓展店面,揮別疫情陰霾,不僅新店家陸續開幕,許多原本歇業、關閉的店家也回歸,因此人口及消費密度高的新北、台中、高雄,去年餐飲業家數都破2萬家。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餐飲業者受到疫情衝擊,反而加速數位轉型,依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分析,運用網路社群或LINE的店家佔67%,有行動支付者也高達55%,比疫情前明顯增加,顯見業者順應消費模式變化,積極強化數位服務。

 

TOP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