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高雄市大發工業區千坪工業土地即將由「富住通商用不動產」獨家公開標售!本案基地位於高雄市大寮區,緊鄰88快速道路,1分鐘即可上交流道,串聯高雄港、高雄機場均快速便捷,為區內稀有的完整千坪工業土地釋出,未來極具發展及投資潛力。 富住通不動產指出,國內工業土地及廠房市況仍屬供不應求、產業園區的開發更持續帶動工業市場、以及國際大廠持續加碼投資台灣等三大因素驅動。高雄工業用地2022年成交總額高達475億元,比2021年的299億元,年增58.86%,相較於住宅建築用地和店面的需求相對下滑,表現更搶眼,預期今年有很高的機會繼續向上攀升。
高雄市近年積極發展產業投資環境,陳其邁市長上任後提出高雄科技轉型,半導體S廊帶,大寮區的大發工業區更是其中重要一環。近年除區內的被動元件大廠國巨持續加碼購地興建高雄大發三廠外,另,知名食品廠商三洋維士比及科技大廠長華集團,也陸續於去年分別在大發購入新廠房。
再加上鴻海集團在和發園區電池中心的正式動工,以及國道七號已通過環評,預計2030年完工後將大幅提升產業群聚及交通能量。 此次辦理公開標售之標的,土地面積約為1,361坪,面寬約50米,路寬20米,土地使用分區為甲種工業區,法定建蔽率及容積率為70%及210%,適合多元化產業進駐。開標日期為112年5月9日,標售底價為2億6,500萬元,本案未來極具發展及投資潛力。
內政部最新公布去年第四季的住宅價格指數,本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27.51,較第3季微幅上漲0.94%,為2020年第3季以來季漲幅首次小於1%;在6都中,北市下跌0.47%,是2020年第2季以來首見下跌,其餘5都上漲趨勢也明顯收斂,同時間買賣移轉棟數與一手實價揭露量都呈現量縮,房市追價動能不足,房市已經進入盤整修正階段。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這波量能快速萎縮,形成價格在高檔但追價買盤力道不足,市場還出現銷售時間拉長與議價空間略為放大的跡象,且價格指標一手推案也是交易速度遲滯,現在開發商也在想辦法突破僵局,整體房市有鬆動跡象,但同時間通膨也讓民眾有錢越存越薄的感觸,自用客還是擇優購屋,但對於屋況與價格精挑細選。 統計6都住宅價格指數部分,本季除北市下跌0.47%,其餘5都漲幅分別為新北市0.31%、臺中市0.64%、臺南市0.75%,高雄市0.78%、桃園市1.27%,相較過去2年平均每季漲幅約2%,各都本季漲幅均明顯收斂。 至於去年第4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全國房貸負擔率為40.25%,較第3季減輕0.30%。
內政部表示,本季指數為109年第3季以來之最大季減幅,民眾購屋房貸負擔壓力改善,在6都中,除高雄市外,其餘5都呈現負擔減輕情形。 曾敬德表示,2020年第四季全國房貸負擔率為36.81%,但2022年第四季已經飆高到40.25%,最高的是台北市的66%,新北市53.1%,連台中市都上升到46.5%,六都除了桃園市,普遍都已經超過38%,顯示以官方統計20年期本利均等攤還方式,貸款成數為七成,則家庭購屋壓力相當高,實務上相對多數的家庭為了扛高房價,幾乎都動用到30年期的房貸,才能降低每月負擔。
房價似乎有軟著陸趨勢,房地產業者指出,內政部11日最新公布2022年第四季的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27.51,季漲0.94%,雖然再度刷新史上新高,但卻是2020年第四季以來季漲幅首次小於1%,終結連續9季漲幅突破1%的格局,顯示漲幅已收斂,且由於市場追價動能明顯不足,預期房價恐已進入強弩之末。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內政部最新公布的全國住宅價格指數顯示,全台六都中,台北市去年第四季下跌0.47%,是2020年第二季以來首見下跌,其餘五都雖續漲但幅度明顯縮小;另同時間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預售屋實價登錄揭露量都呈現量縮局面,顯示房市追價動能不足,房市已進入盤整修正階段。 曾敬德表示,這波量能快速萎縮,形成價格在高檔,但追價買盤力道不足,甚至出現銷售時間拉長、議價空間放大的跡象,且扮演房價領頭羊角色的預售屋和新成屋也面臨交易速度遲滯,在價量明顯背離下,建商也在想辦法突破僵局,整體房市有鬆動跡象。曾敬德指出,目前通膨壓力仍在,民眾有錢越存越薄的隱憂,計畫進場的自用客還是擇優購屋,只是對屋況與價格更精挑細選。
信義房屋指出,去年第四季全台六都住宅價格指數,台北市下跌0.47%,其餘五都漲幅分別為新北市0.31%、台中0.64%、台南0.75%,高雄0.78%、桃園1.27%,相較過去兩年平均每季漲幅約2%,去年第四季漲幅均明顯收斂。 至於去年第四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也較第三季減輕0.3%,曾敬德表示,2020年第四季時全國房貸負擔率為36.81%,相比去年第四季40.25%,2年間民眾購屋負擔增加許多。統計六都中最高仍為台北市的66%,另新北市也達到53.1%,連台中市都上升到46.5%,而六都裡除桃園市外普遍都超過38%。若以官方統計20年期本利均等攤還方式,貸款成數7成,則家庭購屋壓力相當高;因此實務上,越來越多家庭為對抗高房價,房貸幾乎得扛到30年,才能降低每月負擔。
首季商用不動產、土地交易雙降溫。世邦魏理仕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朱幸兒昨(11)日指出,商用不動產市場在升息,拉高壽險業最低投資報酬率下,近期有不少機構投資人、壽險業積極評估海外投資,預計最快第3季看到資金外移至海外購置不動產的潮流。 朱幸兒指出,有些機構投資人、壽險業者找上世邦魏理仕,評估的海外地點有越南、倫敦、東京等。
朱幸兒表示,台灣市場方面,很多建商擔憂未來市場表現,外資投資人也興致缺缺,勢必會導致土地市場、商用不動產成交量萎縮,但這不是只有台灣有此問題,亞太市場都有一樣狀況;而零售飯店業則是可以期待谷底回溫,近期有不少店家想設立新據點。以商用不動產來看,北市核心區段的辦公大樓相對有競爭力。朱幸兒以上海為例,今年第1季辦公市場已觸底,目前所有企業都在轉型,並調整辦公空間規畫,預計第3季谷底反彈。與鄰近國家相比,北市核心辦公室地段有地理位置優勢,加上仍有科技業積極尋找符合ESG的新辦公大樓,未來在價錢修正下反而有利。
世邦魏理仕報告指出,首季北市中心辦公室租賃市場,平均空置率由前一季的3.5%上升至5.5%,主要是富邦A25為市場挹注2萬坪的新供給,讓商辦空置率回到2018年水準,商辦平均月租金為每坪2,437元,年增1.6%。 第1季A辦平均月租金每坪3,010元、年增2.2%;B辦平均月租金每坪1,882元、年增1.3%,今年租金持續上漲,主因市場對商辦需求高,但觀察季增減幅度,A辦租金僅較前一季小幅成長0.17%,是五年來最低季增幅度。
世邦魏理仕報告指出,今年有四大案商辦量體釋出,包括富邦A25約2萬坪、國泰松江大樓3,150坪、遠雄大巨蛋1萬1,920坪及皇翔台汽北站11,660坪,在量體擴大、且景氣走弱下,許多國內外企業對於資本支出的態度將更謹慎。 朱幸兒指出,未來在龐大的商辦量體釋出下,租金上漲空間不大,明年將轉向租客市場。但好的物件仍受青睞,如北市核心區段頂級辦公大樓有保值抗跌特性,租金有望持平。
首年辦理 市府先輔導暫不開罰 已成立管委會申報率達94% 〔記者何玉華/台北報導〕內政部要求八層樓以上、未達十六層樓集合住宅,今年起必須辦理建築物公共安全申報,申報日期三月卅一日截止;台北市應申報共五○四二棟,其中一九一二棟因未成立管委會未辦理申報,已成立管委會的申報率達九十四%,整體未申報率約四十一%;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表示,因是首年申報,將以輔導完成申報,改善公安條件為優先,暫不開罰。 最高罰30萬 得連續處罰 二○二一年高雄市城中城大樓火災,造成四十六死、四十三傷悲劇後,內政部營建署修訂《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辦法》,將原本十六層以上建築物每兩年公安申報一次,改為建築物八層以上未達十六層應每三年申報一次;六層樓以上未達八層樓集合住宅,自二○二五年開始申報;若未依規定申報,將面臨六萬以上、卅萬以下罰鍰,並得連續處罰。 此外,「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去年四月三讀通過,強制要求有危險之虞的公寓大廈應即成立管理委員會或推選管理負責人,並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報備,去年五月已發布實施。
1912棟未設管委會未申報 建管處專門委員鄭大川指出,北市八至十五樓的集合住宅共五○四二棟,尚有一九一二棟因所有權人眾多,整合不易且無對應窗口,尚未成立管委會完成報備,將持續輔導成立管委會後要求申報;已設有管委會的三一三○棟,截至三月卅一日申報截止,共有二九四七棟辦理完成公安申報,申報率達九四%。
建管處表示,八至十五樓的集合住宅今年是首次申報,尚未申報的建物多因老舊缺失過多,改善及經費動支需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因此將先以輔導申報為主;而公安申報的內容主要為確保防火避難路徑的通暢及設施設備安全,檢查項目包含直通樓梯、安全梯、避難層出入口、昇降設備、避雷設備及緊急供電系統等六項。由建築物所有權人、管委會委請營建署認可的專業機構或專業檢查人員辦理檢查簽證後申報。
內政部今(11)日發布2022年第4季住宅價格指數,本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27.51,較第3季微幅上漲0.94%,為2020年第3季以來季漲幅首次小於1%;在6都中,台北市下跌0.47%,是2020年第2季以來首見下跌,其餘5都上漲趨勢也明顯收斂。 內政部說明,與建物交易量一併觀察,2022年第4季全國建物買賣登記棟數7萬4,170棟,較2021年第4季9萬9,315棟減少約25%,整體市場交易呈現量縮價平情形,顯示購屋民眾心態轉趨保守。 在6都住宅價格指數部分,本季除台北市下跌0.47%外,其餘5都漲幅分別為新北市0.31%、台中市0.64%、台南市0.75%,高雄市0.78%、桃園市1.27%,相較過去2年平均每季漲幅約2%,各都本季漲幅均明顯收斂。
內政部指出,本季經濟成長景氣對策信號從2022年11月起由黃藍燈轉為藍燈,國內經濟景氣放緩,央行在12月宣布第4度升息,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利率調升至1.864%,為2016年1月以來新高,再加上立法院12月初審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對於抑制投機炒作初步發揮成果。綜合以上因素影響,民眾購屋心態轉趨保守,並使得房價趨勢朝軟著陸方向調整。
內政部也補充,就今(2023)年第1季整體市況觀察,總統在2月已正式公布修正「平均地權條例」,央行並在3月第5度宣布升息0.125%;從地政司最新初步統計的全國建物買賣登記情形來看,第1季共買賣6萬4,251棟,較2021、2022年同季8萬831棟、8萬4,776棟減少約2成多,顯示市場交易量持續縮減修正,預期高房價回緩情形將逐步發酵。
鴻海集團(2317)日前正式與高雄市府簽訂意向書,宣布未來三年將在高雄投資達250億元,將於「橋頭科學園區」、「和發產業園區」及「亞洲新灣區」發展電動巴士、電池產業鏈及設立南部服務中心,可望再為高雄帶來開發利多。台灣房屋集團統計上述三大南向基地,其中以橋頭科學園區漲幅最多,該區於2019年啟動招商,平均房價從1字頭站上2字頭,近4年增幅達56%,橋頭房市可謂是大翻身。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橋頭科學園區於2019年底計畫核定並正式啟動招商,吸引包括日月光、國巨、太普等大型企業進駐簽署意向書,公建發展加上擁有企業投資利多,勢必為區域房市挹注高度量能,橋科雖然尚在開發中,不過看好周邊未來潛力,橋頭新市鎮成為建商推案重鎮,不乏五百戶以上成屋大案,帶動該區價量齊揚。
複製橋科經驗,加上鴻海投資利多,將為三大基地創造近2千個就業機會,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人口注入紅利,未來三大南向基地房市發展,也將成為一大亮點。 李家妮說,高雄近幾年已從傳統的工業城市,漸蛻變為智慧科技城市,其中主要發展核心就集中在亞洲新灣區,事實上,除了鴻海集團,包括西門子、仁寶、友達、國泰金控、IBM等大型國際企業都將陸續進駐亞灣區,加上2021年底特貿三開發案正式啟動,亞灣2.0計畫起跑,都成為亞灣區未來發展最大動能。 迎接未來就業人口,適合單身就業客群或做為員工宿舍的1~2房小宅交易也備受關注,根據台灣房屋統計,亞灣區近一年小宅房價變化,成屋單價今年每坪來到22.5萬元,預售小宅則站穩3字頭,不論成屋或預售,近一年房價均有5~8%微幅成長。
台灣房屋亞洲新灣區加盟店店東劉宜昀表示,亞灣區目前就有不少商辦,還有軟科、中鋼總部等就業客群,因此對小套房、2房內小宅需求熱絡,如以20年以上中古套房,房價約5-6百萬元可入手,而不少建商亦鎖定捷運三多商圈周邊,推出1~2房預售小宅,2房總價約8百萬元起跳,隨著亞灣區未來將成為企業集團旗艦中心聚落,另有五大公共建設等利多,發展持續添柴火,未來區域人口紅利可期,房市價量也可望一路向上。>
去年受烏俄戰爭等影響造成全球營建市場原物料波動,及我國央行數度升息與經濟景氣滑落,造成高市府推動機20公辦都更第一次招商流標,經依市場狀況重新檢討評估招商條件與試算財務分析後,再次公告招商的兩個更新單元共負比底價已平均調升7%,直接加間接單坪營建成本達22.7萬元,若順利招標,預估將可引進民間投資超過120億元。 開發面積達1.8公頃的高雄左營機20公辦都市更新基地,於今(11)日第2次公告招商。本次招商條件最大特色,2個更新單元共同負擔比例(簡稱共負比)底價:單元1由62.22%調升至69.74%;單元2由61.72%調升至68.77%。 高市府都發局長吳文彥表示,去年因烏俄戰爭等影響造成全球營建市場原物料波動,及我國央行數度升息,致整體不動產及金融市場環境影響,投資氛圍趨於保守。
另疫情也導致營建業缺工缺料短期無法緩解等因素下,機20公辦都更第一次招商流標。 都發局說明,左營機20占地約1.8 公頃,全部為公有土地,原為水肥廠,現況部分為綠美化空地及養工處四維養護大隊辦公使用。其位置於大中二路與民族一路交叉口,距離高雄榮總醫療園區500公尺,步行5分鐘可到達,且5分鐘車程亦可抵達高鐵左營站、國道1號鼎金系統交流道及漢神巨蛋、義享天地商圈,區位相當良好。
加上位於楠梓園區的高雄廠預定在明 (113)年開始營運,機20都更基地距台積電高雄廠只有10分鐘車程,未來將是適合的企業安家地點。 都發局指出,機20公辦都更全區劃設單元1及單元2二塊基地,各約7077平方公尺,預估引進民間投資超過120億元。全區市府規劃引入社區型日照機構、工務局辦公大樓及183戶社會住宅等公益設施,並於基地北側劃設0.4公頃公園與廣兼道用地,由實施者負責興建開闢。
疫後觀光商機爆發,但有業者在低迷時就已布局。欣元商仲統計,北市目前共有247家飯店,行政區以中山區86家最多,值得注意的是,有20家飯店疫情期間易主,新經營者中以敦謙國際智能科技擴張速度最驚人,該集團旗下品牌在疫情期間共拿下十家飯店。 敦謙國際創辦人為吳秉庭與葉維迪,並攜手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之子、雀客旅館創辦人戴東杰,互相交叉持股,敦謙目前主要有兩品牌,分別為承攜行旅與雀客旅館。 欣元商仲昨(11)日發布報告,北市飯店產權登記持有人以飯店業最多,共46家,建設業有40家,金融、保險業有28家。
疫情期間因營運不佳、單店獨立經營、二代無意接班等因素,有20家飯店易主。 北市12個行政區中,40房以上的整棟飯店有247家,中山區86家居冠,第二至五名分別是中正區30家、大安區24家、松山區23家、萬華區21家。 各行政區以中山區飯店密度最高,占整體比重35%,其中中山北路、林森北路及松江路附近的飯店數量最密集,有超過40家。 欣元商仲總經理焦文華表示,新冠疫情期間,以國際旅客為主的北市飯店衝擊最大,轉型經營防疫旅館的尚能生存,多數業者都是經營困難。 他說,疫情期間有20家飯店更易主,中山區及中正區各有六家,松山區三家,大安、大同、南港、內湖、士林等區各有一家。
桃園觀音草漯重劃區,過去房價1字頭時,10多戶的小建案仍得賣個大半年,但現在情況不同了,隨著桃園幾個發展重點區及市中心房價節節攀高,讓不少購屋族轉移到二線城市購屋,也間接讓觀音市況逐步升溫。 草漯重劃區是目前北台灣難得的低單價區塊,區內有不少工業區,大量就業人口一直是購屋主力,通膨也使置產族群比例增加,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觀音近期增加的買盤,有些是從高價區轉往低價區購屋的客群,儘管緊鄰的客貨園區推案量大,但觀音草漯在生活機能仍具優勢,且低總價公寓供給多,所以客源沒有被截走。
近期新一波個案以公寓、華廈產品居多,包含「青淞學2」、「名築町」、「大和ONE A區」、「大和ONE B區」、「雅臨曜」等,坪數約莫皆在30坪內,最小17坪,總價458萬起。 總價看似仍不高,但已有個案單價逾28萬,即便如此,因為案場有搭配輕鬆付款方案,加上地點不差、客戶還是買單,且自用客比例較以往增加。 目前區內唯一大樓案「和境初見」銷況穩定,據了解已有不少建商籌備在今年加入大樓推案行列。 透天案部分新案則有「琢玥」、「豐湛6」,兩案分別在第一及第六單元,「琢玥」規劃建坪56~74坪、地坪19~41坪,為室內停車設計,總價1588萬起。
「豐湛6」則規劃建坪55~89坪,其中臨路戶61~89坪、內側戶55~57坪,地坪27~46坪,總價1638萬起,強調位於草漯國小旁。 雖說目前透天詢問度沒有公寓、大樓產品來的熱絡,但基本上總價壓在1800萬內都還有一定的詢問度及銷量,而透天也不再只是區域客在買,周邊桃園地區及台北客都有出現。>
根據台南市與大台南不動產開發公會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大台南37區新申報開工量體共達5062戶,其中透天達894戶、大樓4168戶,大樓開工最大量體區為永康區1753戶,其次為安平區578戶,成為大樓產品二大推案熱區。 根據二大公會統計資料彙整,今年第一季,大台南新申報開工的透天量體,以安南區的178戶居冠,其次為新營區108戶與官田區95戶,安南區的透天推案持續領軍,透天推案外圍化趨勢成形,市區包括東區、北區、中西區、安平區的透天推案多在15戶以內,南區則有35戶,凸顯市區透天規劃逐漸稀缺。
第一季大樓推案量體則高達4168戶,尤其是永康區高達1753戶穩居冠軍,其次為安平區的578戶,仁德區也有275戶,新市區以266戶緊追其後。 今年3月份,新申報開工則出現2棟超高層大樓案,引起業界注目,包括知名品牌建商富立建設在仁德區清王段二行一路,規劃樓高23層、地下4層的高質感住宅大樓案,戶數達275戶;皇龍開發也新申報開工安南區國安段永續路、宜居二路住六-1基地,規劃樓高24層、地下3層,共203戶景觀大樓案。 另外,3月份透天新申報開工的冠亞軍都位於官田區,誠銳建設在官田區鎮南段第一種住宅區鎮中路基地,規劃37戶透天。其次為南泰億建設官田區神農段第一種住宅區基地,規劃36戶透天社區。
房市買氣明顯下滑,台北市成交量遽減,但新案市場依然有高價交易,依據預售屋實價資料,台北市南港區再添單價破百交易,除了區域指標「世界明珠」,位於南港展覽館對面的「全陽馥」及重陽重劃區內的「中瑋吾年」,都揭露百萬交易。 重陽重劃區內大部分是屋齡15年左右的中古大樓,近1年大坪數的成交行情約在7字頭,然而新案「中瑋吾年」、「香榭帝寶」成交價都落在在90~110萬左右,單價比周邊中古屋高出2~4成。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南港房市在盤整時期一度蕭條,價格面臨修正,但東區門戶計劃持續發展,隨著大型企業進駐,自住人口增加,雖然台北市成交冷淡,目前新案價格不見鬆動,反而持續有高價揭露。 過往大坪數在南港不易突破百萬大關,甚至在2017~2018年經歷價格向下修正,如南港知名豪宅「無雙日升月恆」單價曾經從8、9字頭降至7字頭,去年房市反轉向下,反而出現了百萬單價。
此外,預售屋實價在去年1月揭示「世界明珠」最高單價每坪175萬元,去年7月又出現每坪186.2萬元高單價,且該戶總價高達3.8億元,從價格面刷新南港區的房市亮度。 住商不動產南港園區加盟店店東吳紀楠指出,南港區目前新案單價每坪在90萬元起跳,但買方購屋總預算大部分在3千萬以內,並希望可以購得2~3房,且政府持續打房,買方期待價格下降,但賣方對價格相當堅持,寧願惜售不賣,因此南港交易量偏低,不過成交價沒有因量跌而價修。
觀察南港近期單價破百萬交易,除了「世界明珠」這類以高端買方為主的物件,多數是小坪數物件,及總價不到7千萬的交易。 郎美囡分析,台北市有高價住宅貸款限制以及豪宅稅,總價門檻都是7千萬,因此買方總價帶若是落在相近的區間,多會精算考量,雖然預售屋完工是2~3年後,但政府以政策緊綁高價宅的態度不易鬆動,故總價帶往往是高價宅的考量關鍵。
一場疫情連續衝擊3年下來,站在「海嘯第一排」的飯店旅館業,首當其衝,其中又以台北市都會型飯店,衝擊最為慘烈!據商仲顧問公司今(11)日最新調查,竟有高達1成6比例的飯店,紛紛易主或改建退場,儼然大洗牌! 欣元商仲公司總經理焦文華今天表示,據最新調查發現,一場疫情下來,台北市飯店可謂首當其衝。 焦文華指出,台北市的飯店屋齡30年以上的比例佔7成,自有經營及出租經營的比例約各佔5成。這次新冠疫情對台北市的飯店產生很大的變動,最新調查發現,有16家飯店申請危老或都更重建,3家出售成交,另有20家更換新經營者,共計39家飯店異動,佔比達1成6之多。
焦文華表示,台北市寸土寸金,整棟的飯店,產權單純、土地價值高,自行經營或收租金都是不錯的選項,焦文華較看好大安、中山、信義、松山、中正等五區的未來發展。 欣元商仲今天公布最新調查顯示,台北市在12個行政區中,40房以上的整棟飯店,總計共有247棟;其中以中山區居冠共有86棟。 至於排名第2~5名,分別是中正區(30棟)、大安區(24棟)、松山區(23棟)、萬華區(21棟);第6~10名是大同區(16棟)、北投區(14棟)、士林區(12棟)、南港區(9棟)、信義區(8棟)。 飯店產權登記持有人,以飯店業最多有46家,建設業有40家,金融、保險業則有28家。
而疫情期間因營運不佳、單店獨立經營、二代無意接班等因素,高達20家飯店易主,更換新經營者;其中,包括2家有中資背景的有園飯店、及宜必思酒店,受到疫情影響相繼結束營業。 焦文華表示,本次針對台北市的飯店調查統計,40間客房以上的飯店共有247棟。
北市各行政區,以中山區的飯店密度最高,高達86棟,佔總比例的35%,其中位於中山北路、林森北路及松江路附近的飯店數量最密集,超過40棟。 中山區早期有美軍俱樂部,現在是日本商社的匯集地,繁華的條通文化,各式餐廳及酒吧林立,已是多數日僑、觀光客消費及住宿的熱門區域。 中正區有台北車站,為六鐵共構,係國、內外旅客進出的重要轉運站。大安區及松山區位於台北市的市中心,萬華區則有西門町商圈的加持。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