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為推動還地於民政策與土地正義,近來各地政府紛紛針對公設保留地,檢討開發需求後,陸續解編或加以重劃開發,但是,地主必須多注意,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參與市地重劃,在重劃分配結果公告期滿時即為確定,其土地分配結果,不受個別土地分配異議之影響,已非屬公共設施保留地。
營建署說明,依平均地權條例第60條第1項規定,重劃區內供公共使用之道路等10項用地,由參加重劃土地所有權人按其土地受益比例共同負擔,並以重劃區內未建築土地折價抵付。 又市地重劃實施辦法第50條第1項規定,列為共同負擔取得之公共設施用地,登記為直轄市或縣(市)有;同辦法第31條第1項第7款規定,重劃前土地位於共同負擔之公共設施用地,其分配位置由主管機關視土地分配情形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土地所有權人於土地分配公告期間未提出異議或逾期提出異議者,其分配結果於公告期滿時確定。 因重劃後,私有土地依法不能分配於列為共同負擔之公共設施用地上,私有土地所有權人對土地分配結果提出異議,於土地分配公告期滿後,因異議致重劃後分配之可建築土地標示尚未確定,土地登記簿仍保留重劃前土地標示,僅為保障相關權利人權益及作為未來變更土地分配結果,需重新計算負擔及分配面積之用,並不影響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取得共同負擔公共設施用地之所有權。
營建署表示,因此,公共設施用地參與市地重劃,其土地分配結果,不受個別土地分配異議之影響,於公告期滿時即為確定,已非屬公共設施保留地。至於個案是否能認屬為公共設施保留地,涉及個案事實查證事宜,仍應由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依權責核處。
據住展雜誌最新調查,3月北台灣新屋市場在傳統329檔期帶動下,單月預售推案量衝上2,400億元,推案火力回到以往旺季水準,加上業者積極舉辦活動,帶動案場來人月增約17.8%,惟整體建案價格未見鬆動,買賣雙方對價格無共識,買氣平淡,市況仍是個案表現。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3月新屋市場在329檔期推案旺季加持、建案相繼進場下,帶動3月北台灣房市來人量提升,但因多數新案價位仍高於消費者期待,以致整體市場買氣平淡,僅部分個案因廣告量較大或區域供給偏少等建案,銷售表現較佳。
最新3月北台灣新屋市場「房市風向球」調查顯示,北台灣預售案量爆出約2,400億元,較2月約350億元大增近六倍,推案水位重回旺季表現;新成屋推案戶數也增至250多戶,較2月50餘戶成長五倍。由於業者祭出許多活動,帶動案場來人月增約17.8%,平均每周來客組數達28.4組;不過,來人增加卻未反映在買氣。
成采錡指出,由於買方對於降價的期待高,雖然3月新建案遍地開花,但價格未出現「誠意價」,在整體建案價格未鬆動下,買賣雙方對價格仍無共識,買氣難以大幅增加,仍是平淡狀況,整體市況仍是個案表現。 在買賣雙方對價格無共識下,3月建案平均議價率維持在10.8%;但由於買方出手放慢,3月線上待售的住宅建案數量增加,已達1,170個,較2月增加逾50個。 成采錡表示,為提升建案銷售,目前業者不以降價因應,大多數採取辦活動,冀望透過帶動案場人氣提升買氣。
新北多元都更雙喜臨,近期又有2處都更重建案完工,分別位於板橋區及新店區,2案均採「簡易都更」方式重建,重建後戶數由15戶增加至124戶。更新後沿道路退縮4公尺以上人行及綠美化空間,對都市巷弄徒步空間品質及美觀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大幅增加了居住品質及環境公益性。
板橋案鄰近海山中學,基地面積約968平方公尺,重建前為8戶的2層樓老舊磚造建物,更新後搖身一變為85戶的地上15層、地下3層鋼筋混凝土大樓。重建後提供友善寬敞的人行空間,並種植植栽改善周邊環境,使當地學生及居民不再遭受人車爭道之苦,享有更友善的生活環境,行走上更安全、舒適便利。
新店案靠近捷運新店區公所站及新店行政園區,基地面積約633平方公尺,重建前為7戶的3棟兩層樓透天厝及1棟4層樓公寓且屋齡超過50年以上,更新後為39戶的地上12層地下3層鋼筋混凝土構造大樓。更新後建物與鄰房距離擴大,提升了都市防災空間,亦減少窄巷高樓的壓迫感,不僅提升了居住安全品質,生活機能也更加完善。
新北市府為協助危險建物重建,提出多元都更方案,截至2023年3月底已有1,256案申請,其中有831案核准。只要符合30年以上老舊建物面積達基地面積一半以上即可提出簡易都更申請,住戶免花費鑑定費用並更簡化申請程序,且為增加重建誘因,已於111年修法將獎勵上限由20%提高至30%,期盼誘因的提高讓民眾除循一般都市更新條例所訂途徑外,能有更多元、更簡易的選擇,改善鄰里小巷弄環境,提供誘因同時兼顧都市防災。
為降低社宅住戶租金負擔,自2020年起桃園市社會住宅租金即依據承租人家庭所得狀況,採取五級收租方式。為更有效照顧經濟弱勢家庭,今(2023)年五月起將擴大分級租金制度,符合一定條件者,將享有市價二到四成之租金。 桃園市住宅發展處說明,社宅租金分級制,係依承租人及家庭成員申請時最近一年度的所得清單換算平均月收入後,以本市最低生活費標準之乘數進行分級,目前採用五級制,第一至第五分別以1倍以下、1.5倍以下、2倍以下、2.5倍以下、最高到3.5倍作為分級門檻,級距越低相對租金越優惠。
住發處表示,為擴大幫助經濟弱勢族群,桃園市將針對收入未達最低生活標準一半(0.5倍)之承租及申請人增列為第一級,原有級距遞移為第二至第六級,其中第一級租金將再酌予調降,約市價的二到四成。住發處進一步說明,經統計現有社宅承租人中,以申請當年度的所得及最低生活標準判斷,未達最低生活標準一半(0.5倍)之住戶就占有四成以上,顯示處於經濟弱勢的民眾仍有相當多數,需要政府來照顧。
住發處表示強調,此次推動6級租金制,希望落實照顧經濟極弱勢族群,6級租金將自今年5月1日起實施,如屬新制第一級的住戶將自5月租金繳費單自動調整租金。 而還在考慮社宅的市民,目前有全新的蘆竹一號社宅開放申請,申請時間只到2023年4月14日;在桃園區、蘆竹區、八德區、中壢區亦有社宅採隨到隨辦受理申請等候,一有空戶即釋出予等候戶。以上申請相關資訊可向桃園市社宅服務中心詢問瞭解。
《財訊》報導指出,已發行18年的REITs 「新光一號」即將進行清算及標售,名下位處精華地段的6棟標的,5月30日起陸續開標,合計標售底價約3百億元。這將成為國內第4檔清算的REITs,目前掛牌REITs僅剩六檔。 2005年,由新光人壽所發行的新光一號,近幾年受到市場派積極介入,管理機構已從原來新光集團的新昕國際,更換為晶華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公司;股務代理機構也從原來新光金子公司元富證券,更換為永豐金證券。去年4月,新光一號更名為「樂華一號」,緊接著第2季新光人壽就悄悄出清持有新光一號的所有部位,8月即傳出將要清算的消息。
市值翻倍 底價創歷史新高 根據《財訊》報導,新光一號的不動產類型包括辦公室、商務住宅、商場與百貨,區位有台北市中山商圈、永康商圈、南京復興商圈、天母、大安森林公園周邊,以及台南市火車站商圈。當中兩座地王:天母地王「新光天母傑仕堡大樓」,底價為114.5億元;以及公告土地現值最高的台南地王「台南新光三越百貨大樓」,底價43.7億元。此外,還有新光中山大樓、新光國際商業大樓、台証金融大樓及新光信義華廈部分樓層。不僅有穩定收租的現金流,也兼具開發都更危老重建效益。 世邦魏理仕資本市場董事林敬超指出,新光一號標售價格創下過往幾檔REITs歷史新高金額,從當年發行113億元的規模到目前資產市值利得等於翻倍,因此受益人決議出售。
至於誰是最大的受益人?林敬超說這並非公開訊息,財報上也沒有揭露。 《財訊》報導指出,即將清算的新光一號有兩大觀察指標:一是國內的REITs氛圍;另一是商用不動產的市況。業內人士指出,這是國內第4檔清算的REITs,從過去的案例顯示,當REITs股價明顯低於淨值,加上採取過於被動的管理,導致收益分配長期低迷的情況下,受益人為了保障自身的投資利益,在沒有其他可以積極改善REITs基金表現的選項時,才會走上清算下市之路,這屬於較為極端的決定。 另一方面,也因為有出場機制,使得台灣的REITs市場能夠維持一定的流動性,不會是死水一攤。
至於下市清算更啟示受託機構及管理機構,未來必須要更以受益人的利益為前提來管理手上的REITs基金。未來買家 自用型機率較大 根據《財訊》報導,新光一號的管理機構「晶華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公司」總經理林超驊表示,管理機構扮演REITs收益分配高低的重要角色,接管新光一號以來,他們積極透過降低費用支出以及調整租金來拉高投報率,雖然收益有改善,受益人仍決定要清算下市,這使得公司管理資產的水位少掉一大半,後續會全力配合。
此外,《財訊》分析,今年首季商用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新光一號此次能否順利脫標,將直接反映商用市場信心。高力國際指出,經濟前景不明朗、利率升升不息、打炒房導致建商與投資型買方縮手,造成今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與土地買氣均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其中商辦交易額僅150億元,年減幅逾63%,為近3年同期最低;土地買氣更差,僅145億元,年減幅逾73%。 尤其,壽險業因受限頻頻升息,最低年化收益率從2.095%,升至目前的2.845%,新光一號許多標的的投報率已不太能符合。業界推估,會出手的買方大多都是自用型、投資型買家,而自用型買方則更能看出他們對未來市場的信心程度。
信義房屋指出,西門町商圈睽違18個月後,再度出現單坪萬元租金的實價揭露紀錄,分別是成都路與峨眉街各一間小店面,月租分別為新台幣13萬元及6.3萬元,單坪租金都回升到萬元左右。 信義房屋發布新聞稿指出,從內需復甦與開放國際旅客後,西門町商圈空置率逐漸改善,商圈內有許多新開店面準備迎接觀光復甦。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包括西門町、士林夜市與永康商圈等國內知名觀光商圈,已見到來自韓國、香港與亞洲的觀光客回流跡象。 根據實價揭露顯示,西門町今年2月兩間精華區小店面出租,包括捷運站出口旁的成都路,月租13萬元,單坪租金約1萬元,公司登記為韓式拍貼工作室;另外是峨嵋街的分割小店,月租6.3萬元,單坪租金也達1萬元,由伴手禮業者承租。
信義全球資產商仲部主任林廷宇指出,目前西門町空置狀況有效改善,店租已經觸底回升,小型店面因為租金總價相對較低,短期內成為熱門的租賃標的;西門町中大型的店面詢問度明顯增加,受惠觀光回流,伴手禮店快速增加。 另外,針對青少年潮流消費的業者,包括韓系自拍機、零食台、夾娃娃機等,也出現在西門町商圈中。
新北市土城是「房價凹陷區」?不動產業者統整指出,新北包括土城區、樹林區、五股區、泰山區為房價較親民區域,而近一年房價漲幅都達1成多,其中土城平均單價最高、破4字頭。土城房價到底親不親民?區域房市支撐性強?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認為,土城可說是「好壞參半」的區塊,且位於捷運末端站點加上屬於市區外圍的先天限制,區域房市風險不低。
不動產業者統整指出,包括五股、樹林、泰山、土城可說是新北「房價凹陷區」,2021至2022年,這四區房價年漲幅達一成多,其中土城年漲幅10.7%,平均單價來到4字頭,其他三區域單價3字頭,比新北蛋黃區的房價好入手。陳炳辰認為,土城的住宅單總價這幾年都有走高態勢,但位於捷運末端站點與市中心外圍的先天條件限制,加上暫緩重劃區推案量體也滿大,在現行房市走弱下,區域房市風險並不低。
陳炳辰指出,另外要注意的是,土城屬於比較外圍的行政區塊,必須要與市中心有更多連結性,若只是單靠區域發展恐怕不夠,因此需要市中心去帶動,如此一來,房市力道才更有所支撐。他說,暫緩重劃區住宅量體不小,也有高總價較大坪數產品,要擔心目前市場上,這樣的大坪數、高總價產品比較不受青睞,還是會以主流的首購小宅產品為主。
陳炳辰分析說,整體觀察,土城房市為「好壞參半」,雖有區域利多發展,但畢竟有其先天地理條件位置限制,可以注意的是暫緩重劃區的周邊舊市區,居住機能更為成熟、與房價相呼應,CP值可能更高,所以也會是購屋族可以選擇及觀察的區域。 而土城仍具備一些區域利多,像是捷運藍線,以及未來的萬大線捷運開通,另外還有新商場設置、土城舊市區商圈的機能也屬便利,此外,土城還有工業區的產業聚落、傳產業與科技園區的發展,這些區域利多在之前的房市熱都帶動房價上升。
國內房市去年開始轉冷,外資投資台灣不動產業金額也驟減,據經濟部公布數據,2022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約3.66億美元(約新台幣111.60億元),與2021年相較,大減2.87億美元(約新台幣87.51億元),年減44%,不過,投資金額還是高於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不動產業包含不動產之開發、經營及管理,由於國際間流動愈趨頻繁,除了外國人、海外投資人或企業透過國際相關業者進行不動產投資或管理,加上國人對於海外不動產有濃厚興趣,不過去年全球主要國家升息因應通膨,連帶造成各國不動產價量震盪,不免讓投資人及相關業者態度轉為保守。
觀察12年來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2013年到2015年台灣不動產市場前一波高點時,每年都有超過4.8億美元的投資金額,但到了房地合一所得稅登場的2016年,投資金額驟減至3.17億美元,不料隔年房市開始谷底反彈,2017年投資金額高達7.17億美元,創下這12年來新高,之後連2年下滑,2019年僅2.81億美元,比房地合一上路當年還低,但到了2021年上揚至6.53億美元,直到去年又大幅緊縮。 郎美囡分析,2021年全球主要國家房地產價格皆因疫情資金潮帶動而價量齊揚,但隨著各國陸續升息、推出調控房市政策,加上國際局勢動盪等多項因素衝擊全球經濟,未來不確定性大幅提高,在央行升息後變數增加,影響投資人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台灣去年不動產市場相對平穩,但兩岸關係緊張再次挑動投資人敏感神經,國人又興起投資海外不動產熱潮,不僅是國人最鍾情的日本房地產,過去冷了一段時間的東南亞不動產又重起爐灶,不乏因應這波需求所成立的企業,因此去年外國人投資不動產業並未創下史上最低量。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外國人投資者除外商外,亦有不少為僑外資,在房地合一將外國人納入高稅率族群後,海外買家購買房地產現貨相對保守,不過,近幾年不少台商回歸,因應高資產族群需求所成立的家族辦公室也成為新顯學,面對政經動盪與不可確定的未來,不動產業會進入新局面。
因應疫情後的台商回流潮,為滿足各類型的廠商建廠及空間需求,南市府經發局第一季刻正趕辦新產業園區工程開發,同時南科擴建計畫,目標今年7月底取得用地,提供廠商同步建廠,包括產業園區投資設廠與南科擴建,合計將新增約6000個就業機會,可望進一步提高房屋租購需求。
南市府經發局統計自112年1月至112年3月,增加49件投資案,吸引85.55億元投資額,帶動31.08億元產值,創造978個就業機會。「南部科學園區臺南園區擴建計畫」目標於112年7月31日完成用地取得後,提供廠商同步建廠,預計引進既有科技深化之半導體產業 (不含先進製程),地域承續之智慧機械、精準健康及產業創新等產業,將可創造392億元年產值及約4900個就業機會,合計將再增加約6千個工作機會。
包括七股科技工業區的採分期分區施工、同步建廠以加速開發,並規劃提供部分產業用地解決未登記工廠問題,此外,為活化老舊工業區土地,已陸續完成萊芊寮工業區部分排水與道路工程、白河都市計畫工業區部分道路改善工程。 後續於第二季台南市府持續推動健康產業園區報編,作為臺灣南部健康照護及產業發展核心,期能鏈結沙崙科學城成大醫療創新園區;而為帶動溪北經濟發展軸線,柳科三期已著手進行基礎調查及地方代表訪談,以完善園區開發方向,預計在第二季完成測量與鑽探驗收及生態調查,並將持續推動工業區立體化發展,多元化工業用地。
外資投資台灣不動產金額銳減4成,兩岸緊張關係也挑動投資人神經,國人投資海外不動產再次興起,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雖然台灣去年不動產市場相對平穩,但因兩岸關係緊張,國人又興起投資海外不動產熱潮,不僅是國人最鍾情的日本房地產,過去冷了一段時間的東南亞不動產又重起爐灶,因此去年外國人投資不動產業並未創下史上最低量。
郎美囡表示,2021年全球主要國家房地產價格皆因疫情資金潮帶動而價量齊揚,但隨著各國陸續升息、推出調控房市政策,加上國際局勢動盪等多項因素衝擊全球經濟,未來不確定性大幅提高,在央行升息後變數增加,影響投資人信心。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外國人投資者除外商外,亦有不少為僑外資,在房地合一將外國人納入高稅率族群後,海外買家購買房地產現貨相對保守,不過,近幾年不少台商回歸,因應高資產族群需求所成立的家族辦公室也成為新顯學,面對政經動盪與不
房貸升升不息,不過豪宅客有備而來!實價登錄顯示,今年三月法人買方以1億2680萬,無貸款買下內湖豪宅「璞真水寓」7樓戶,單價每坪約152.6萬元,創該社區歷史新高紀錄,該社區屋齡約6年,前一手買家於2014年預售時以1億1290萬元購入,持有9年轉手增值1390萬元。 台灣房屋內湖加盟店店長王禮民指出,位於碧湖畔的「璞真水寓」,社區車位屬於公設,因此權狀內車位坪數含在公設坪數內不分開拆算,這次新交易的7樓戶單價146萬元,創下社區新高,主要因為該社區僅九戶,6樓以上即可俯瞰碧湖,景觀遼闊且稀有,且7樓戶是帶有千萬元價值的裝潢銷售,因此轉手增值幅度高。
今年初豪宅市場包括「璞真水寓」,就出現至少6筆無貸款的豪宅交易,包括松山區「潤泰敦峰」今年3月10樓戶,總價1億7460萬元成交,以及二月份21樓兩戶逾4億;中山區「芷英」6樓戶,1億8991萬無貸款購入;大安區「吉美大安花園」13樓戶1.39億元,也都是無貸款交易!今年初,光無貸款的億元豪宅交易總金額就超過10億以上!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購買動輒上億的豪宅,不需貸款就出手,其中不乏是以公司名義購買,多半是想趕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改上路前,積極布局,避免受「法人購屋許可制」的約束。
而直接動用現金購屋,除了顯示企業的資金豐沛外,免經過銀行核貸、對保的繁瑣過程,過戶時程縮短,也無須交代金流來源,符合重視隱私的高資產族多重考量。此外,不動產也是優質擔保品,就算未來需要資金活用,仍可以抵押貸款,因此高端客採現金購屋,在財務規劃上還是具備一定的靈活性。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央行已連續5次升息,累計升息3碼,對於高總價的物件貸款利息更是明顯有感,升息前豪宅地板利率為1.72%,目前豪宅的地板利率已來到2.47%,假設以豪宅貸款30年、申貸1億元試算,整體總共會比升息前多出約1360萬元的利息成本,對於滿手現金的部分高資產族來說,購置不動產偏好採現金付清,讓資金能有抗通膨的避風港。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