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6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 襄理(Zora#230) 陳盈如主任(Becca#235)

葉庭妤(Tiffany#212) 陳臻(Ariana#237)

 

~ 加入官方Line~

房產新聞

  1. 新店三民路公辦都更案 新北住都啟動整合

  2. 全台最大海砂都更案最後一塊到位 百億案量上膛

  3. 法院判決共有土地分割 這情況就可免申報土地增值稅

  4. 緊鄰美河市 新店市中心2400坪公辦都更啟動

  5. 住展:北台灣新建案首季房價盤整 北市季減0.4%

  6. 豪宅交易量腰斬 房仲:大膽議價就對了

  7. 高雄左營機20公辦都更2次招商 吸引廠商參與說明會

產業新聞

  1. 台積高雄廠將改先進製程 房市先蹲後跳 宜把握年底前逢低入場時機

  2. 南市南區鹽埕段國有地上權案將招商 可引進餐飲、零售與休閒業

  3. 房仲龍頭拚數位轉型 辦公空間也進化

  4. 〈財報〉房市疲軟 黑石集團上季獲利暴跌

  5. 企業租賃住宅成流行趨勢 「房地產金融化」反成年輕房客機會

  6. 台中綠色隱富區 再掀一波高資產移居潮

 


1、新店三民路公辦都更案 新北住都啟動整合

2023年4月21日 / 記者 謝政儒

       配合新北市府都市更新政策,新北住都中心積極推動亟需更新的地區,公辦都更再添一案!位於新店區三民路35巷周邊的更新單元,基地面積約2,400坪,新北住都中心將進場擔任實施者,主導未來都市更新重建作業。自立晚報 2023年4月21日 週五 上午12:22 【記者謝政儒新北報導】配合新北市府都市更新政策,新北住都中心積極推動亟需更新的地區,公辦都更再添一案!位於新店區三民路35巷周邊的更新單元,基地面積約2,400坪,新北住都中心將進場擔任實施者,主導未來都市更新重建作業。

       1120420該案現有46戶所有權人,絕大部分為私地主。(新北住都中心提供) 新北住都中心表示,該案在民國94年公告劃定為更新地區,國有地面積約占51%,範圍內約有56戶,其中包含合法及非合法建築物,產權樣態複雜。經過實地勘察發現,現況建物老舊窳陋,居住環境品質不佳且有安全疑慮,在多方評估後,112年第二季將正式進場整合,透過逐戶拜訪說明,讓在地居民了解都市更新的必要性,同時徵詢參與公辦都更的意願。 新北住都中心副執行長錢奕綱說明,新北市政府於112年2月同意由住都中心擔任該案實施者,中心以實施者身份提早啟動整合,傾聽在地居民聲音,降低廠商投資風險,可望在此複製永和大陳都更案的成功經驗,帶給住戶理想新家園,成為區域公辦都更的指標。

TOP


2、全台最大海砂都更案最後一塊到位 百億案量上膛

2023/04/20 / 記者 張瀞勻

       中華工程近年來積極深耕房地產市場,已成功整合民生社區延壽國宅M區(中工常翠)、K區(中工耘翠)、I區(中工碧硯閣)及J區(中工鳴森苑)等四大街廓,總面積達5,650坪,共654戶,成為台北市最大的都更整合案。繼中工常翠完銷後,「鳴森苑」即將於第3季到第4季展開預售。 中工鳴森苑(原為延壽J區)20日舉行動工典禮,台北市市長蔣萬安、都市發展局局長王玉芬、都市更新處處長陳建華出席動工典禮,基地面積超過3,000坪,民國84年即被鑑定為「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於更新重建前為7層海砂屋建物,是延壽國宅中最大的都更案,總戶數共336戶。中華工程動員整合並於109年4月完成更新審議核定,之後市府亦積極針對少數對於權利變換分配權值有疑慮之不同意戶進行多次親訪及公辦協調會,最終取得全體住戶同意。更新後將興建地上21層SRC (「鋼筋混凝土」+「鋼骨」的耐震結構)及地下4層之建築量體,基地四周留設6公尺以上人行道並有大面積景觀植栽及照明,創造近2,000平方公尺舒適人行空間,預計2027年完工。

       中華工程周志明董事長表示,全案可售戶數為154戶,總銷上看百億元,2027年完工屆時將可挹注營收,而民生社區是台北市最大的吸碳抗暖社區,未來將在本案一樓庭園多種植大樹,加強綠化及美化居住環境,幫居民打造一個蟲鳴鳥叫的森林花園社區」。 中華工程藉由以往都更累積的經驗,引導居民參與都市更新之觀念,凝聚參與共識。目前除了已完成的民生社區都更案,目前仍有南港、樹林、松山區、內湖區及士林區等在手都更案件進行整合外,亦朝向公辦都更、自主開發都更、市地重劃、地上權及捷運聯合開發等多元發展。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中工都更案在民生社區已屬指標,雖然因民生社區在政府過去的規劃,以及鄰近機場等限制,在樓層與戶數都蓋不了又多又高,卻因為民生社區新案少,但具備居住機能與名氣,反而有價格走高空間。過去在中工推出第一期時,單價就已高出民生社區均價2-3成,而在碧硯閣已來到單坪130萬元的水準,預期此案毫無疑問站穩百萬元,為老舊的民生社區增添活水,也讓優質社區錦上添花。

       另外陳炳辰分析,目前民生社區的高價新案乃在像是健康路、延壽街,或是光復北路,反而在核心圓環周邊價格較低,外高內低的特性,不脫還是在於區域法規讓容積受限,建商都更吸引力不強,只能落得老宅價水準,當地行情約在單坪80萬元,惟新案帶動下還是有坐8望9趨勢,長久以來的好名聲對於房市助益力道依舊不減。

TOP


3、法院判決共有土地分割 這情況就可免申報土地增值稅

2023/04/20 / 記者 林耀文

       隨著少子化與都會區房地價格高漲,繼承土地與房屋的情形已逐年增多,但仍有一些家庭兄弟姊妹繼承房產後,因部分家屬不願出售而鬧上法院。稅捐單位指出,經法院判決共有土地分割,若是分割後各所有權人取得之土地價值,與其分割前應有部分價值,相差均在公告土地現值1平方公尺單價以下者,免申報土地增值稅。

       屏東縣政府財稅局表示,法院裁判分割為共有物分割方法之一種,分割後各所有權人取得之土地價值,與其分割前應有部分價值,相差均在公告土地現值1平方公尺單價以下者,免申報土地增值稅,其中公告土地現值1平方公尺單價認定,以參與分割土地之公告土地現值單價最低者為準。

       該局進一步說明,上述情形若分割前後價值相差超過公告土地現值1平方公尺單價,則共有人之一可單獨持法院判決書,辦理判決共有土地分割申報,以起訴日當期之公告土地現值為申報移轉現值,課徵土地增值稅。 此外,價值增減有無金錢補償,土地增值稅納稅義務人將有所不同,如為有償者,應向取得土地價值減少者課徵土地增值稅,反之,如為無償者,則向取得土地價值增加者課徵。

TOP


4、緊鄰美河市 新店市中心2400坪公辦都更啟動

2023/04/20 / 記者 張瀞勻 

       配合新北市府都市更新政策,新北住都中心積極推動亟需更新的地區,公辦都更再添一案!位於新店區三民路35巷周邊的更新單元,基地面積約2,400坪,新北住都中心將進場擔任實施者,主導未來都市更新重建作業。 新北住都中心表示,該案在民國94年公告劃定為更新地區,國有地面積約占51%,範圍內約有56戶,其中包含合法及非合法建築物,產權樣態複雜。

       經過實地勘察發現,現況建物老舊窳陋,居住環境品質不佳且有安全疑慮,在多方評估後,2023年第2季將正式進場整合,透過逐戶拜訪說明,讓在地居民了解都市更新的必要性,同時徵詢參與公辦都更的意願。 新北住都中心副執行長錢奕綱說明,新北市政府於2023年2月同意由住都中心擔任該案實施者,中心以實施者身份提早啟動整合,傾聽在地居民聲音,降低廠商投資風險,可望在此複製永和大陳都更案的成功經驗,帶給住戶理想新家園,成為區域公辦都更的指標。

TOP


5、住展:北台灣新建案首季房價盤整 北市季減0.4%

2023/04/20 / 記者 賴言曦

       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今年第1季預售屋、新成屋房價平均季增0.9%,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年增11.9%,但今年第1季房價的年增率較去年第4季減少3.3個百分點,為連第2季下滑。 其中,台北市今年第1季平均房價為每坪106.2萬元,季減0.4%,為2019年第4季來首次下跌。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透過新聞稿表示,整體來看,北台灣新建案價格處於盤整階段,其中預售建案因通膨壓力、營造業缺工問題未解、銷售成數達安全水位、市場預期預售供給量將下滑等因素,業者堅持價格,導致建案議價空間有限。

       至於新成屋建案,成采錡指出,因無需面對營建成本上升壓力,以及價格下修不影響已購戶權益、待售戶別坪數偏大等原因,在整體市場氣氛不佳時,議價空間仍稍微增加,但還是有零星業者修正開價以求順銷。 進一步觀察北台灣各縣市新建案價格趨勢,台北市今年第1季平均房價為每坪106.2萬元,季減0.4%,為2019年第4季來首次下跌,但因跌幅較小,市場實際感受不大,若與去年同期相比,房價每坪年漲9.1%。 價格同樣微幅下滑的還有宜蘭地區,今年第1季平均房價為每坪23.7萬元,季減0.8%,原因是今年第1季新供給物件多位於價格相對親民的外圍區域,但如果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年漲7.7%。

       基隆、桃園的房價變化較小;基隆今年首季平均房價為每坪24.8萬元,季增0.8%,年增7.4%,是北台灣房價年漲幅最小的縣市。桃園第1季平均房價則是每坪31.6萬元,季增0.3%,年漲10.1%。 至於新北地區,因為整體市場需求穩健,第1季房價較有表現;新北市第1季平均房價為每坪49.1萬元,季漲1.9%,平均房價連6季創高,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年漲9.8%。 新竹地區房價漲勢同樣未止,第1季房價每坪升至38.4萬元、季漲3.8%,年漲約27.2%;成采錡分析,新竹房價繼續漲原因之一為指標新案地段優勢明顯,即使價位拉高仍能獲得消費者青睞。

TOP


6、豪宅交易量腰斬 房仲:大膽議價就對了

2023-04-20 / 作者

       去年全台房市快速降溫,豪宅市場的交易量能也隨之走弱,根據房仲彙整實價登錄資料發現,2022年台北市總價高於7千萬的豪宅成交件數僅有388件,是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低,而且相較於2021年的642件,驟減254件,大幅減少4成、幾近腰斬。房仲業者認為,有需求者可趁勢進場、大膽議價。 |房市降溫衝擊豪宅 買賣雙方都在觀望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彙整實價登錄資料發現,2022年台北市總價高於7千萬的豪宅成交件數僅有388件,是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低,且相較於2021年的642件,驟減254件、減少4成,可以說是幾近腰斬。 據《中時新聞》報導,東森房屋台北松高加盟店店長林梅雀指出,去年北市豪宅買氣走弱,主因為經濟局勢變動及屋主惜售。去年因升息、全球縮減QE規模、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等眾多負面因素的干擾下,不動產市場充滿不確定性,衝擊不少購屋民眾的信心,導致進場買房意願下滑。

       另一方面,目前台灣房市仍處多空對峙狀態,買賣雙方都在觀望,部分無資金壓力的豪宅屋主,不僅不會輕易降價求售,反而會更加惜售,打算等到市況回溫的時候再拿來出來賣。 |豪宅買氣降溫 可趁勢進場議價 林梅雀提醒高資產族群,若今年有打算入手豪宅,可趁勢進場、大膽議價。因目前豪宅買氣降溫,再加上豪宅產品的去化時間通常較長,一間開價合理的中古豪宅約6~8個月才能順利售出,部分有資金周轉需求的屋主為了盡快成交,也會相應地增加議價空間。對想要入手豪宅的民眾來說,不妨趁現在大膽進場,有機會可以買到相對合理的價位。

       而今年初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三讀,其中規定私法人購屋未來將採許可制,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豪宅買氣,再加上年底大選,豪宅市場後市走向如何仍需持續觀察。以往不少高資產族群都會用公司名義購屋,因此,林梅雀也建議有資產配置需求應早做準備。 |豪宅買氣疲弱 價格持平未再創高 業者分析,2022年北市豪宅量縮主因可能與「央行豪宅限貸令仍在」與「房市買氣軟弱」等兩原因有關。近年豪宅放貸緊箍咒確實壓的高總價豪宅市場喘不過氣來。即便這幾年房市有台商回流投資、科技大廠設廠、買房抗通膨等利多因素加持,但高總價豪宅市場整體買氣仍相對中小數產品差了許多,價格也沒有再創高。很多屋主若是在2014年前,前波房市反轉前買屋,如今想賣屋賺錢,甚至都還有虧錢的可能。

 

TOP


7、高雄左營機20公辦都更2次招商 吸引廠商參與說明會

2023年4月20日 / 記者 蔡孟妤

       高雄左營區機20公辦都市更新案今天下午舉辦2次招商說明會,吸引20家、近60名地產開發,以及建設公司、金融業者等潛在投資者參與;高市府表示,會以最大誠意與業者攜手創造多贏公辦都更。 機20公辦都市更新案4月11日第2次公告招商,並在今天下午舉辦「高雄市左營區機關用地(機20)單元1、2土地都市更新事業公開評選實施者案」招商說明會,吸引20家、近60名地產開發,以及建設公司與金融業者等潛在投資者參與。 高雄市政府都發局表示,此案於去年第1次公告招商,受到全球營建市場原物料波動,及央行數度升息影響,導致整體不動產及金融市場環境變動,廠商投資氛圍趨於保守,最終未能順利決標。 市府第2次公告招商,並針對可能增加實施者風險的招商條件予以優化後,於4月11日正式公告招商,等標期120日,至8月8日截止收件。

       都發局表示,此次市府務實調整2個更新單元共同負擔比例(共負比)底價,大幅調漲約7%;2個更新單元以直接加間接營建成本達每坪新台幣22.7萬元,更符合市場行情。 副市長林欽榮說,左營機20占地約1.8公頃,位於大中二路與民族一路口,距離高雄榮總醫療園區500公尺,且5分鐘車程可抵達高鐵左營站、國道交流道鼎金系統等,距未來台積電高雄廠也僅10分鐘車程,是適合的企業安家地點。 都發局長吳文彥說,機20都市計畫變更已經審議通過,劃設1.4公頃住宅區,並提供0.4公頃公共設施用地,供作周圍居民休憩利用。 都發局表示,招商範圍劃分為單元1、2二塊基地,面積各7077平方公尺,期待透過公辦都更引入投資者開發,促進土地活化利用;另外,市府也成立廉政平台,保障投資人及市府權益,市府會以最大誠意,攜手業者創造多贏的公辦都更。

TOP


 

 

1、台積高雄廠將改先進製程 房市先蹲後跳 宜把握年底前逢低入場時機

2023/04/20 / 記者 林耀文

       台積電今(20)日下午法說會,針對高雄廠28奈米製程變動,總裁魏哲家表示,高雄廠投資設廠不變,將改為先進製程且保持彈性因應市場變動。讓市場謠傳台積電將退出高雄的傳聞不攻自破,也讓高雄房市吃下一顆定心丸! 高雄建築與代銷業界咸認,台積電設廠計畫確實讓這二年高雄房市迅速起飛,但最近也因房價高漲與景氣不明朗,影響買方觀望態度加深,隨著年底大選氣氛趨濃,將更進一步干擾房市,反而是自住型買方宜把握逢低進場的有利時機。

       自從2021年下半年台積電宣布設廠至今,台積電廠區所在之地楠梓區域房市全面翻漲,根據台灣房屋集團統計,楠梓區房價從2021年至今一年半期間,中古房價漲約2成,新成屋則從每坪19.8萬元,衝上2字頭,今年每坪成交單價來到26.2萬元,漲幅逾3成,而預售屋表現更是一路向上,每坪從21.4萬元上揚至29.6萬元,增幅近4成。

       台灣房屋高雄品質促進會會長陳揚智表示,台積電效應確實為高雄房市刮起旋風,尤其楠梓區,從2021年下半年台積電拋出設廠話題後,短短1年多時間,就從原本的1字頭首購天堂快速翻漲,預售屋最高成交單價更飆破3字頭,部分個案成交價甚至比左營市區還高。 陳揚智說,這波台積電熱潮,有不少投資客在去年,就已獲利出場,今年開始,高雄整體房市受升息、通膨、打炒房政策影響開始消風,對想提早下車的投資買盤來說,難免會有讓利換成交的心態,對於新成屋及預售市場,價格受工料成本因素,預估屋價短期內不易回跌,而在中古市場方面,不論是投資型或自住屋主,心態恐轉為鬆動,對價格如不再堅持,反而有利購屋族積極議價進場。

       高雄市不動產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分析指出,以台積電高雄廠將轉朝先進製程這個規劃,長線來說,對高雄還是大利多。但短線上政策跟選舉還是影響下半年的買氣量縮價不跌,但目前看起來高雄現在還是基期低,因此鼓勵客戶與自住型買家,這個時候進場佈局,多看屋多比較,提高買到理想好宅的機會,也會是最好的時間點。

        但也有不少推案業者發現,網路上悲觀與懷疑言論仍多,尤其是台積電並未明白指出高雄廠將採用的先進製程,到底會是5奈米?3奈米?或是更先進的2奈米?且建廠量產時程也未公布,是否又是選舉考量先敷衍一下? 雖然已有一些大建商打算先度過這段市場冷靜期,等待明年初大選底定後再進場強銷;也有部分資金相對不充裕且態度保守的業者,準備在年底前適當放寬議價空間,先回收更多現金,等明年市場較明朗化後,再決定加碼推案或坐等更佳時機。

TOP


2、南市南區鹽埕段國有地上權案將招商 可引進餐飲、零售與休閒業

2023/04/20 / 記者 林耀文

       繼台南市南區商八國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案成功招商碳佐麻里開發餐飲園區後,國產署又再度與台南市府合作,將釋出南區鹽埕段約662坪國有地設定地上權案並招商開發,權利金底價僅3635萬元,可分2期收取。開發經營項目除長照服務機構外,投資人亦可依都市計畫結合其他事業經營,包括輕食餐飲、零售商業、健康休閒等。 為積極活化公有土地並達開源節流並進之目標,台南市府主動向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爭取合作開發之「臺南市南區鹽埕段210-1地號等4筆國有土地開發案」,並舉辦招商說明會,針對區位條件、長照機構等多元開發項目、設定地上權招商條件等進行說明,吸引數家知名長照業者參與交流,並展現出高度投資興趣。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團隊秉持著「撙節優先•開源並濟」的財政策略,積極盤點可活化運用之公有土地,逐步推動各項設定地上權及促參等土地開發案,期藉由民間廠商專業與開發經營能力,撙節政府預算支出,活化土地利用效率,並增進地方福祉及經濟繁榮。 南市府經發局長林榮川說明,本案基地面積2189平方公尺(約662坪),容許開發經營項目相當多元,順利招商開發後,預估可吸引1.3億元民間投資金額、創造25.38億元產值及提供850個就業機會。 本開發案屬於第四種住宅區,位置鄰近台17甲線省道,生活機能完善、人口高度集中,預計於今年中正式公告招商,地上權存續年期50年,可延長至多20年,開發權利金底價新臺幣3635萬元,可分2期收取,民間機構每年僅需繳納土地租金。

 

TOP


3、房仲龍頭拚數位轉型 辦公空間也進化

2023/04/20 / 記者 楊伶雯

       信義房屋(9940)積極推動集團轉型,近期啟用全新辦公空間「數位轉型基地」,是轉型計畫啟動以來的重大里程碑,以空間營造利於數位轉型、創新的環境。期望透過這次的空間改造,以量變帶動質變,驅動信義植入數位DNA與創新思維,並加快集團轉速,朝向「居住生活第一品牌」邁進。

       信義房屋早在2018年領先業界開始進行數位轉型布局,著手調整組織設立轉型長並轉為扁平化、導入敏捷開發文化,逐步開展轉型,並於2020年底正式啟動計畫,聚焦轉型議題、以「工作流」推展專案,由公司副總經理以上高階主管提供成員指導與回饋,再將專案進度改以「周」計,每周召開轉型進度專案會議,由轉型長等一級主管列席並直接溝通與決策。

       信義房屋表示,在組織扁平化與敏捷式開發下大幅縮短決策鏈,並加速專案進度,平均單一產品從開發到推出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產品)只需2周,打破集團過往產品推動進度。 轉型計畫啟動以來催生業界首創以自備款角度出發,協助消費者判斷自身買房條件的「一站式找房找房貸」網站、根據信義累積超過40年的直營數據,及整合賣方售屋多元資訊的「我家有多夯」、AI智能配案等多項供內外部使用的重大產品。

       因應轉型組織工作型態調整,信義房屋於台北總公司內打造「數位轉型基地」,將轉型產生的快速迭代、雙向溝通等創新組織文化,作為核心設計理念,採開放式、無固定座位的混合辦公模式,信義房屋轉型辦公室協理蔡政良表示,「開放式辦公空間將部門打散,不同部門間同仁的交流漸漸變多,利於大型跨部門專案推動,也會讓同仁產生信義一體的凝聚感。」 數位轉型基地更取消主管辦公室,將所有空間保留給員工,並增設包含調劑身心的休憩區、隨時可腦力激盪的專業空間及大型集會區域等多個公用空間,透過靈活的空間配置鼓勵同仁主動參與、分享及貢獻自己所長,並進而發揮影響力,讓更多人一起加入轉型計畫。

       蔡政良也表示:「數位轉型基地就是信義轉型的加速器,資源可以在這裡快速整合,孵化更多利於轉型的專案落地。」 信義房屋表示,數位轉型基地象徵信義房屋推動轉型計畫的階段性里程碑,未來將以同樣的理念擴增類似空間到全集團,乃至社區,與地方共生共好。秉持著立業超過40年來「以人為本」的企業核心價值,信義房屋持續推動轉型計畫,運用數位科技賦能,朝「居住生活」產業第一品牌目標邁進。

TOP


4、〈財報〉房市疲軟 黑石集團上季獲利暴跌

2023/04/20 / 作者

        私募股權資產最大管理公司黑石公司 (BX-US) 周四 (20 日) 表示,其第 1 季可分配收益同比下降 36%,原因是房市疲軟使其無法套現部分持股。 黑石集團一直在努力解決其旗艦房地產收益信託基金 (BREIT) 的贖回問題,促使其行使權利,自去年 11 月以來設定每月以該基金當季資產淨值的 5% 為門檻,以阻止投資者大幅提款。

        由利率上升、對經濟放緩的擔憂,以及企業在新冠疫情後整合辦公空間引發的商業地產放緩,也讓黑石集團無法以高價出售其許多房產基金資產 。 黑石表示,第 1 季代表股東分紅現金的可分配收益從一年前的 19.4 億美元降至 12.5 億美元。 根據 Refinitiv 的數據,這意味著每股可分配收益為 97 美分,略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 96 美分。

 

TOP


5、企業租賃住宅成流行趨勢 「房地產金融化」反成年輕房客機會

2023/04/20 / 林冠丞

       房地產在經濟與金融體系中扮演許多角色,它不僅是一種能夠滿足居住需求的資產,就像其他資產一樣,也是貨幣政策傳遞的重要工具,更是支撐社會保障的退休金融之基礎要素。屋主、當地社區以及想要進入當地社區的移民,都是住宅問題的利害相關人。美國最近出現了一種向企業租賃住宅的趨勢,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影響相當複雜。約從2021年起,媒體開始更加關注私募股權或不動產投資信託機構搶購整批住宅。這些企業的資金成本低於申請房貸的個別買家,能夠開出更高的買價,目前的房價通膨在一定程度上被歸咎於這些新買家。

       房地產的金融化,自馬克思以來就一直受到思想家密切關注(馬克思稱之為商品化)。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017年的〈住宅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 of Housing)報告中指出,「金融市場與企業對住宅的影響不斷擴大,達到前所未有的主導地位」。「住宅與房地產市場已經被企業金融改變,包括銀行、保險、退休基金、對沖基金、私募股權與各種擁有大量資金或過剩流動性的金融中介機構。全球金融體系呈指數級成長,如今的財富總量遠遠超過了『生產性經濟』(Productive Economy),而主要的成長動力之一就是房地產。」根據報告引用的統計數據,如今全球資產中有45%是住宅,15%是其他房地產。

       基礎經濟學認為金融化是一件好事,資金成本降低,需要住宅的消費者就更有利。但現實中的住宅市場很特別,會牽連到很多社會機制,這些機制的修正最後可能成為社會革新的重要力量,但一切都仰賴正確的處理。 〈住宅金融化〉報告也說,「住宅金融化……加速了所謂『居住異化』(Residential Alienation),即對住房作為居所和賦予其意義的各種社會關係之重要關係的喪失。

       在金融化的住宅市場中,決定住宅用途、成本、建造地點、是否拆除的人,都是位於千里之外的董事會,決策者與這些『資產』所在的社區沒有任何關聯,也不對社區負責。」就價格而言,在正常運作的市場中,資本的流入應該會有相應產出新建設。但在房屋市場,反壟斷監理的效力就令人擔憂。美國正在加強防範各種市場的壟斷行為,房地產也不例外,監理機關的矛頭已經對準PropTech這類應用程式,儘管這類平台只是交換資訊,並未直接擁有資產。

       然而,更重要的問題,也是導致美國住房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社區參與」本身往往是一個排除性因素,阻止人們完全參與社區。市政府的住宅分區規定,大幅減少了新建案,反而降低了市場競爭,形成了人為的稀缺。政府高層的決策者逐漸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但與此同時,價格信號仍然是應對稀缺性的最佳方式,即使這種稀缺性是人為產生的。就算沒有其他作用,它們至少可以凸顯問題。這種時候,馬克思主義的「異化」(Alienation)概念就成為無法忽視的問題。租戶在簽訂合約之後,通常會知道未來一年的租金,但是在其他更結構性的因素方面,會對租屋有不確定的影響。

       這種資訊不對稱可能會讓住宅市場「劣幣驅逐良幣」[Market for Lemons,這是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艾克羅夫(George Akerlof)的著名論文標題,主旨是資訊不對稱會讓二手車市場上面有越來越多爛車]。美國已經發現企業房東驅趕房客的手段比個人更兇狠,而且幾乎不做基本的建築維修和維護。如果法院程序不精簡,這時候更容易成為租賃權力不對等的幫兇。對想要穩定居住的房客來說,跟自己住在同個地區的房東,反而比天高皇帝遠的投資企業更安全。 除了租賃關係的本質以外,貨幣週期也會影響房客的總數量。

       租屋與買屋何者划算,取決於房租與房價的比率,而貨幣政策對房價的影響,往往明顯大於對租金的影響。當資本相對稀缺,租屋就比較划算;當利率良好時,就會有更多人買下自己負擔得起租賃的相同類型房產,租屋市場也因此縮小。 以金融交易的術語來類比,如果房子是一個金融資產,那麼人生本來就是持有空頭部位。當貨幣政策開始寬鬆,投資組合的流動性就會增加,許多人會開始轉向中性策略。而且流動性本身就具有經濟價值,與基礎資產的價值是分開的。因此,即使更多可配置的資本,打造了更多住宅,可能也無法完全抵銷房價的通膨效果。

       當然,房價上漲會反映住宅對居住者的實質價值(Real Value),可以使人更順利地切換要租屋還是購屋。但要成功釋放這種實質價值,整體社會就得先接受住宅市場會跟著景氣循環起伏。政策施力之處 但上述這些說法,都無法解釋為何企業大量收購住宅,會在美國受到高度關注。它們都忽略了自有住宅是一種獲得政策優惠的強制儲蓄形式。 萊安‧迪贊博(Ryan Dezember)在《房不抵債:居有其屋的美國夢如何化為噩夢》(Underwater: How Our American Dream of Homeownership Became a Nightmare)中寫道,「自古以來,房價升值一直是美國人實現財富的方法。

       股票與債券集中在頂層,房屋卻是美國人廣泛持有的目標。大約一半的房屋財富歸美國中產階級所有。」附帶一提,自有住宅與否,是種族之間的財富不平等延續到下一代的主要方式之一。 住宅市場與其他市場差異甚大。即使是以反對政府干預聞名的美國,也經營了幾家國營房地產事業。既然美國的經濟結構嚴重傾向居住者買房,相關政策可能就必須處理企業大幅收購住宅的問題。去年10月,3位民主黨眾議員提出《阻止華爾街房東法案》(Stop Wall Street Landlords Act)草案,試圖禁止房地美(Freddie Mae)、房利美(Fannie Mac)再購企業擁有的房屋抵押貸款,並採取其他措施。 事實上,對年輕或經濟弱勢的房客來說,「商品化」並不是最糟的走向,甚至可能帶來一些機會。

       某些服務具備規模優勢,在美國,企業房東可能更適合提供密集型住宅和公寓,這些現在對城市填充住房是必需的。人們之所以會擔心「熱錢」湧入房市,主要是因為這會讓屋主長期囤積空屋,等待售價上漲。但這樣的屋主大部分都是富人而非企業,富人買屋是為了儲存財富,企業則更希望把房子租出去獲得穩定的現金流,並且較不關心行政費用。

        此外,可以考慮直接課徵空屋稅來解決這個問題。 長遠來看,設法讓社會儲蓄從房地產轉移到更具有生產性的產業中將是更好的選擇,而不是透過土地價值上漲來實現。但這過程相當複雜,可能還需要一些類似房貸付款的強制手段。醫療儲蓄帳戶可能是一個選擇,可以幫助降低醫療保險的成本。但無論採用何種手段,政府都得做出某些擔保。 很多時候,市場最重要的角色是激起政治上的困難對話。由於美國的市場深度與金融模式多樣性,因此讓住宅投資市場的討論相對地提早發生。 

 

TOP


6、台中綠色隱富區 再掀一波高資產移居潮

2023/04/21 / 

       緊鄰台中市七期的單元二重劃區,擁有低密度、高綠覆、離塵不離城特色,近幾年吸引越來越多建商爭相搶進推案,區域發展速度飛快.而中台灣一線營造商旗下的麗明建設,看準市場需求推出均質 3~4 房自住產品,鎖定高資產換屋族。 台中單元二「隱富」生活圈,主要介於在龍富十路以北、環中路以東、市政路以南、益豐路四段以西的範圍內,狹長地形面積達 186.3 公頃,域內具備公益路米其林商圈交通優勢,發展實力雄厚,近年成為台中最具討論度的自辦重劃區之一。 且單元二重劃採用低密度開發,以新富路綠園道為主及周邊遍布大小公園,搭配各品牌建商的景觀設計,映入眼簾的滿滿綠意;在地建商表示,換屋族注重生活品質,南屯單元二有別於其他區域的擁擠,建築具大棟距特色,綠意蔓延完整、環境愜意,且距離城中市區僅需 5~10 分鐘,擁有完善的採買機能及休閒娛樂。

       其中佇立在台 74 線旁的最新指標預售案「麗明四季」,由知名一線營造商麗明營造集團操刀,基地緊鄰龍富十五路,廣達 1,315 坪,同樣呼應單元二的特色,1 樓公共空間植栽景觀四季分明,花草樹木突顯四季,臨路花園景觀層次退縮達 19 米,未來使建築被綠地、公園環繞四方。 事實上,麗明過去住宅推案量少質精,該案「麗明四季」,最大特色在於外觀以流動線條、樂曲的韻律感為主軸,「外圓內方」打造 15 層樓指標建築,完全跳脫傳統方塊推疊的思維。

       全案住宅坪數兼具巧思,標準單純四併雙梯,住家 51 坪 3 房、57 坪 4 房設計,純住宅均質單純,主力總價含雙車位 3,300 至 4,000 萬元,規劃在預售市場難得一見;此外,建材配有義大利進口 STOSA 廚具,地下車位採 EMS 電能管理系統、降低未來充電管理複雜度。 至於區域價格部分,業者另外提到,單元二擁有公園、交通及緊鄰七期的立地條件,現階段預售屋單價僅 5 字頭.相比近年新興的水湳、14 期等,房價已經挑戰 6、7 字頭,單元二反而是被低估的,因此不論對置產或自住,皆有高性價比優勢。

 

TOP


30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