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6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 襄理(Zora#230) 陳盈如主任(Becca#235)

葉庭妤(Tiffany#212) 陳臻(Ariana#237)

 

~ 加入官方Line~

房產新聞

  1. 防爛尾樓效應!今年買方購屋方向轉彎了 最看重不是價格

  2. 趕末班車 危老重建湧送件潮

  3. 危老時程容積獎勵將砍半

  4. 高市舊議會都更 下月簽約啟動

產業新聞

  1. 房市急凍 房仲擴點急踩煞車

  2. 北市推案爆量 忠孝東路沿線估200萬起跳

  3. 信義房屋:市場吹冷風 Q1住宅建照、使照量3年同期新低

  4. 打炒房奏效 國銀不動產貸款降溫

  5. 建設利多引投資盤 南2都預售大樓3年房價大漲4-5成

  6. 信義區連鎖雞店「短命歇業」 在地:區域房東對租金很堅持

  7. 中部一次收攤3麥當勞 落難房東藏北部最強投資客

 


1、防爛尾樓效應!今年買方購屋方向轉彎了 最看重不是價格

2023/05/07 / 記者 陳美玲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目前新屋市場買氣朝兩極化發展,買氣往全國或區域品牌建商,以及平價新建案兩大方向。 以品牌建商來說,新建案價格不僅沒有便宜,反而還比周邊建案貴,主因《平均地權條例》新法即將上路,先前專家、學者不斷提醒市場恐出現中小建商倒閉危機,讓今年自住買方在購屋上也多了安全意識,就是怕房子買了,最後建商若營運不善、撐不到交屋,最後出現倒閉,反而得不償失。

       何世昌強調,由於剛性需求買方擔心「踩到爛尾」,加上經過多方比較、考量後,品牌建商在產品規劃、交通地段、建商品牌力、後續售屋服務等條件都比較好,因此即使品牌建商所推的新建案價格較高,但對自住客來說「安全第一」。 另外,他指出,自住客對品牌建商的信賴度也比較高,因此今年可明顯感受到,消費者購屋朝品牌建商發展的方向愈來愈明顯。

TOP


2、趕末班車 危老重建湧送件潮

2023/05/07 / 記者 陳姿穎

      自2020年5月開始遞減時程獎勵後,台北市已有很多案件受到影響,不再能無痛取得10%時程獎勵。 台北市建管處官員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台北市危老重建案核准件數達809件,有141件時程加上規模獎勵未達10%。 官員指出,2020年5月6日完成危老條例修法,將時程容積獎勵延長至2025年5月11日,並採逐年遞減方式,至2025年5月12日歸零。

      2020年5月後危老重建案,需要透過基地規模的容積獎勵來補足年年遞減的獎勵。 官員說,台北市大部分建築物在民國六、七十年代興建完成,部分老屋在結構上逐漸出現安全疑慮、或未具備電梯、公共設施不足等,政府也積極透過都市更新、危老重建來解決。

      依規定,單一案件危老容積獎勵,最高可達建築基地1.3倍的基準容積,或1.15倍的原建築面積。再加上「時程及基地規模」獎勵,官員說基地規模的容積獎勵,重建面積達200平方公尺可獲得2%容積獎勵,且面積每增加100平方公尺再給予容積0.5%獎勵。兩者相加最高可額外獲得10%基準容積,最多1.4倍容積獎勵。 官員表示,危老重建在內政部積極推動下遍地開花,台北市核准件數高居全國之冠;不過由於危老時程容積獎勵在今年5月12日由4%遞減至2%,預期會再有一波申請送件潮。

TOP


3、危老時程容積獎勵將砍半

2023/05/07 / 記者 陳姿穎

       內政部公布實施的「危老重建條例」獎勵時程,申請門檻比都更低,但時程獎勵逐年遞減,今年5月12日以後時程容積獎勵將砍半,從4%調降至2%,如果要維持時程加計規模為10%的容積獎勵,需要整合達面積1,400平方公尺以上基地才有機會,小基地危老重建若要維持10%容積獎勵,要靠規模容積獎勵補足。

      危老重建條例自2017年5月10日公布實施,依規定「時程」與「規模」獎勵合計上限不得超過10%,其中時程獎勵自實施三年內為10%,2020年起逐年遞減2%,今年5月12日將從4%調降至2%,將在2025年落日。 內政部官員表示,由去年第4季屋齡最新統計,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數量為906萬9,989宅,全國住宅平均屋齡32年,屋齡逾30年老屋占比50.99%,等於全台每兩間房屋就有一間屋齡超過30年。

      若從六都來看,新北市房屋稅籍住宅類數量168萬583宅為六都中之冠,平均屋齡30.58年、台北市平均屋齡36.97年、台中市29.12年、台南市33.64年、高雄市32.48年。 六都中50年以上老屋有有56萬5,707宅,其中又以台北市12萬3,638宅,占全市比率13.7%為最高。 官員指出,全台老屋比率超過五成,基於安全考量,中央與地方政府近年來大舉推動危老整建與都巿更新獎勵,雖然時程容積獎勵從今年5月12日後剩2%,不過後續將送上預鑄工法獎勵。

      官員說,依據預鑄占比給予不同容獎危老重建最高可獲得5%容積獎勵。另外,若危老重建取得候選綠建築、智慧建築證書,或採無障礙環境設計、耐震設計者,也可獲容積獎勵。 官員表示,同時符合三項條件即可適用危老條例,包含一、位於都市計畫區合法建物;二、「非」文化局指定具文化歷史紀念藝術價值;三、符合「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規範的危險、老舊建築物條件者,例如經建築主管機關依法通知限期拆除、經結構安全性能評估未達最低等級,或屋齡達30年以上等。

TOP


4、高市舊議會都更 下月簽約啟動

2023-05-08 / 記者 徐如宜、王慧瑛

       高雄市議會舊址有56年歷史,議事廳是歷史建物,7年前教育局搬離後閒置迄今,活化有新進展,文化局長王文翠日前在議會做單位工作報告時,提到台灣人壽獲選最優申請人,預計6月簽約,盼達成開發、保留雙贏。 文化局表示,目前尚在簽約前置行政作業,預定6月底簽約,簽約後預計年底提送事權計畫書,包括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再送進市都委會審議通過後辦理。

       舊市議會在前金區中正四路、自強二路口,一旁是橘線捷運站,交通機能佳。王文翠表示,3月8日完成綜合評選,台灣人壽獲選最優申請人,以「新舊共融」原則開發原址,廠商需負擔歷史建築舊市議會修復、後續策展維護費用,達到創造文化價值及城市發展雙贏目標。舊市議會都更案是高雄文化都更首例,台壽預估投資金額逾90億元。

       市議會遷址鳳山區12年,閒置多時的舊市議會即將活化再利用。高雄市政府祕書長郭添貴說,舊市議會是見證高雄市地方自治史與戰後民主發展歷程的重要場域,以創新思維引入民間資源推動歷史場域再生,採取新舊共融,保存高雄議事發展歷程,與新創金融基地共構,打造為藝文與商業共融的嶄新地標,原封閉的議事廳將改造為公民廣場、民主議事館,列入城市文史廊帶供民眾參觀。 

TOP


 

 

1、房市急凍 房仲擴點急踩煞車

2023.05.08 / 郭及天

       房市景氣急凍,交易量驟減,近半年來房仲業展店接近停擺。 據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統計顯示,至今年第一季房仲會員家數為7,162家,過去半年間僅增加27家,平均一個月僅增四家,對比展店最積極的2021年平均每月增加50家,房仲擴點急踩煞車。若房產交易量縮未見突破,近年大量增加的房仲恐再現倒店潮。

       房仲公會全聯會統計顯示,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的房市谷底,房仲出現一波倒店潮,2017年底時房仲家數修正至5,394家,隨著房市景氣迅速復甦,房仲一窩蜂展店,2020年一年間增加427家,2021年更高達584家,平均每天有一~二家新店開出。隨著政府祭出打炒房政策、進入升息循環,市場對房市信心變得保守,去年第三季起房仲展店明顯趨緩。

       過去三年多來,全合房仲家數大增近1,500家,六都中除台北市外,均增逾百家,其中台中市增加330家、桃園市增加240家最多;非六都縣市則以近年房市發展迅速的新竹擴張速度最驚人,新竹縣、市分別增加51、57家,合計增逾百家,增加規模不下於直轄市;房市交易規模較小的彰化縣、屏東縣也都增逾40家,房仲展店熱區也反映這波由中南部、低價區所帶動全台房市熱潮。

       房仲規模與房地產交易量高度相關,過去三、四年房產交易擴大,全台房仲家數約增加25%,然而去年下半年起交易急凍,對於展店成本更高的直營體系來說,更將營運重心放在據點調整、人才培訓上,加盟體系在經營者進場、擴點意願降低下,展店步調更明顯放緩。 房仲業者指出,政策打炒房使投資客退場,過去不少房仲業以預售換約、投資客短期交易為的業務量大減,加上業務量最大宗的一般自住市場更面臨房仲「僧多粥少」的競爭,未來交易量欲大不易下,房仲產業恐會進入新一波體質調整和淘汰戰。

TOP


2、北市推案爆量 忠孝東路沿線估200萬起跳

2023.05.07 / 方明

       北市A級精華路段推案量大爆發,目前平均房價最高的大安區,今年推案規模出現史上最大量,其中,忠孝東路沿線新案齊發,預估每坪將從200萬元起跳,將成為房市觀察重點。 住展雜誌表示,北市目前平均房價最高的大安區,從今年第二季開始,迎來近年少見的供給大爆發,其中,近期討論度最高的是位在國父紀念館旁的「鑄慕」,由於區段10年內推出不到5案,建案地點稀有,加上基地規模超過千坪(1,038坪),兩點優勢讓高資產族群駐足詢問。 「鑄慕」規劃25~51坪的2~4房產品,平均每坪開價超過200萬元,3月潛銷至今已成交不少戶別,是近期順銷案代表。

       而在知名豪宅「宏盛帝寶」附近,新案「統創翼」基地正對空總創新基地,強調SC雙制震結構,產品為35~58坪三~四房,訂價每坪185萬元。 另外,溫州街的「桓桓溫州」,營造團隊為華熊營造,具新日鐵制震系統,規劃周邊相對少見的14~40坪產品,平均每坪開價16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A級精華路段的忠孝東路沿線則有「將捷仁愛段案」、「連雲玥恒」、「永陞韶華」等案將陸續公開,「將捷仁愛段案」位於正東區商圈內,規劃雙併64、69坪單位;「連雲玥恒」位忠孝復興捷運附近,產品為43、57、100坪;忠孝新生捷運站旁的「永陞韶華」,是食品業老字號品牌「工研醋」的起家厝都更案,主力產品以40~49坪為主。

       此外,大安區內還有「台大昕」、「冠德復興南路案」、「富邦忠孝懷生案」等個案會在不久之後陸續亮相,今年大安區推案規模算是歷史級別的大量。 住展雜誌觀察,北市近期公開新案的詢問度已上升,並以總價帶5,000萬內的單位銷售表現尤佳,北市市中心房市似已出現止跌回升的跡象。

 

TOP


3、信義房屋:市場吹冷風 Q1住宅建照、使照量3年同期新低

2023/05/08 / 作者

       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房地產市場景氣吹冷風,加上開發建築業取得資金越來越困難且成本增加,今年第一季核發建照數量寫下3年同期新低,且第一季完工數量並未明顯增加,第一季使照量反而創下3年同期最低,不過因為先前建照數量仍高,因此第一季開工反而走高至3.6萬戶,高於去年同期的3.3萬戶,也寫下2009年統計以來的同期新高。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央行對於建築業資金持續管控,開發商一方面資金籌措越發困難,另一方面央行利率五連升後,也導致開發商的資金成本增加,但現在多數預售個案銷售速度放緩,影響資金回收效率,導致開發商再投入購地開發也漸趨保守,因此建照數量開始放緩,不過,由於前兩年建照量仍大,因此統計開工數量仍高,預料未來幾年使照量也會維持增加趨勢不變。

       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住宅核發建照數量為3.5萬戶,較去年3.9萬戶量縮;使照今年第一季為2.2萬戶,低於去年同期的2.7萬戶,建照、使照同步呈現量縮走勢;但開工數量則走高,今年第一季住宅類開工量為3.6萬戶,反映過去幾年建照持續爆量,後續申請開工數量也明顯增加。 曾敬德表示,通常取得建照之後,約略有8成的數量會轉換成開工,完工之後才會請領使用執照,因此雖然建照量已經出現量縮,但開工數量反而仍持續走高,之後使照數量也會反映先前的大量興建潮,對於房市來說,目前景氣已經逐漸走弱,市場剩下自用當道,開發商也有銷售期拉長的打算,市場需要一些時間消化這一兩年推案與未來的新增供給。

TOP


4、打炒房奏效 國銀不動產貸款降溫

2023-05-07 / 記者 陳美君

       高房價釀民怨,政府推出一系列「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打擊房市炒作風氣。為避免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中央銀行自2020年12月以來四度加碼房市管制,加上2022年3月起四度升息抑制通膨火焰,全年調升0.625個百分點,對房市投機炒作已有明顯的壓抑效果。央行指出,加碼房市管制逾兩年以來,具體成績包括:受限貸款的成數下降,且因受限貸款不得有寬限期,有助抑制房市投機炒作。此外,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略降,全體銀行建築貸款與購置住宅貸款成長趨緩,銀行不動產授信品質仍屬良好。

       央行統計顯示,2022年底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餘額占總放款比率,由2021年底的37.2%,略降為36.8%,低於歷史高點、2009年10月底的37.9%。 進一步分析,銀行不動產貸款餘額集中度雖略有改善,但仍居高不下,為此,銀行主管表示,不動產放款具有土地與房屋作為擔保品,對銀行而言屬於較有保障的放款,該比重要大幅下滑並不容易;另外,2022年下半年以來出口景氣轉冷,銀行對企業的貸放減少,也是促使不動產貸款比例相對偏高的主因。 央行強調,為避免銀行放款過度集中在不動產市場,銀行法第72條之2已規定,國銀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比率,不得超過「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行額」的三成,該比率由2021年底的26.8%,略降至2022年底的26.6%。

       央行加碼打炒房,抑制房市炒作氣焰,去年四度升息,墊高購屋與建商融資成本,再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確實讓房市交易明顯降溫。 統計顯示,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年增率,由2021年底的10.41%,降至2022年底的7.34%,其中,購置住宅貸款及建築貸款年增率分別由2021年底的9.46%、14.11%,降至6.52%與10.31%。

       此外,銀行不動產授信品質維持良好水準,2022年底,購置住宅貸款及建築貸款逾放比率分別為0.07%、0.08%,均低於國銀全體放款逾放比率的0.15%。 央行表示,2022年以來,受到進口原油及糧食成本上揚等供給面因素影響,台灣物價漲幅居高。 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為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達成促進物價穩定,並協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的政策目標,央行持續採行緊縮貨幣政策,四度調升政策利率共0.625個百分點,並搭配二度調升新台幣存款準備率共0.5個百分點。

       楊金龍不忘強調,央行升息主要是對付通膨,因升息的影響是普遍性的,除企業外也會影響房貸戶,特別是第一戶房貸。 楊金龍說,根據中央銀行法,房價並非央行經營目標,央行打炒房是基於金融穩定,不樂見銀行信用資源過度集中在不動產;近期房市成交量確實減少,「我們也一再強調,房地產還是希望能夠軟著陸」,他並認為,最快今年上半年,國內房市就有機會「軟著陸」。

 

TOP


5、建設利多引投資盤 南2都預售大樓3年房價大漲4-5成

2023/05/08 / 記者 葉家銘

       台南有南科效應,高雄則有台積電要設廠訊息發酵,2大都會區同樣受到建設利多與民間企業投資影響,導致房價在去年出現高漲,《壹蘋新聞網》委託永慶房產集團針對近3年台南高雄預售屋成交價量統計,台南與高雄近3年預售屋大樓房價大漲4與5成,但房價高漲後導致成交量下跌,當中高雄近2年跌幅達43%,市場呈現「價揚量縮」。

       相對中北部,南2都房價過去屬低基期,因此房價漲幅較明顯,當中近年來科技廠設置議題,直接影響區段價量!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台南預售屋大樓每坪均價從2020年21.8萬元,提升到去年30.8萬元,增幅41.3%,而成交量則從7093戶一路下滑至去年僅剩5074戶,跌幅28.4%;而高雄在台積電效應下,近3年預售屋大樓房價從每坪均價21.5萬元,提升到去年32.3萬元,房價大增5成,但交易量從2021年1萬戶到去年僅剩5000戶出現腰斬。

       永慶不動產高雄中華藝校加盟店店長郭銘揮表示,南2都房市預售屋市場均呈現「價揚量縮」,然而高雄更如同坐雲霄飛車般,在去年房價出現史上新高點,然而該現象在政府打炒房推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未來新法上路將導致預售屋禁止轉售,該現象也讓今年買氣出現雪崩下滑,但據了解價格僅微幅修正,市場呈現盤整導致交易量持續量縮。

       高雄房屋市場調查協會榮譽理事長蔡紹豪分析,預售透天厝在南二都供給量大幅減少,主因是建商推案類型出現重大改變,因供給少加上推案區較零散,導致統計起來房價漲跌不及預售大樓,然而若地價持續高漲,預售透天會朝向推案至蛋殼區趨勢,主因是多數建商認為若在蛋黃與蛋白區推預售透天,在精華區可能要3500萬元,郊區也要2000萬元以上,並非熱門銷售物件。

 

TOP


6、信義區連鎖雞店「短命歇業」 在地:區域房東對租金很堅持

2023-05-07 / 記者 項瀚

       信義區吳興國小旁連鎖雞店開業1.5年就歇業,讓網友直言「開什麼倒什麼」。在地房仲指出,該區人流量夠,但屋主對租金價格頗堅持,導致有不少空店面,而該店面建議由通訊行、飲料店、炸物店等業種進駐。 信義區松仁路連鎖雞店「吉福雞舖」在近日熄燈,該店在2021年10月才開幕,短短1.5年就關門大吉,引起在地居民熱議,紛紛留言提到「啊~ 怎麼會這樣」、「東西稍貴但好吃,有點可惜⋯」、「開什麼倒什麼可是吾興大廈的魔咒」、「有人知道租金多少嗎?是不是因為太貴了?」 經查謄本,該店面僅19.4坪, 屋主是在地人,在47年前就已取得,且為第一次登記。而再查實價登錄,未曾出現任何租金揭露。

       住商不動產台北101世貿加盟店東陳德潤表示,該處屬吳興國小商圈,住宅人口多,人潮量不低,但房東大多早期持有,對租金期許高,造成空店面數量不在少數,區域每坪租金落在4000~5000元,以此店面來說,每月也要價8~10萬元,店家壓力不小。

       陳德潤進一步分析,該商圈最精華的店面是松仁路、莊敬路交叉,店面效益以此為中心向外輻射,而該店面雖與莊敬路相距不遠,行經的車潮多、曝光效果佳,但實際會走路經過的人就有限,加上區域餐飲店家競爭激烈,可能是造成撐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另外,網友也熱議開什麼店能活比較久。陳德潤認為,考量到該店面租金不便宜,開設高客單價的業種會比較有機會,例如通訊行等等。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表示,雖然隨疫情趨緩,各項數據都顯示店面市場回春,但受惠明顯的是觀光型商圈,而且僅是復甦而已,街邊店式微的大趨勢並無改變,以地區型消費為主的店面仍頗為辛苦。 至於適合的業種,葉沛堯認為,以月租8~10萬元的成本來看,其實不一定要走高單價路線,隔壁就是吳興國小、周圍又有一定的住宅人口,若規劃飲料店、炸物店這種平價飲食,也許還是能做得不錯,而像本次歇業的「吉福雞舖」客單價其實不低。

TOP


7、中部一次收攤3麥當勞 落難房東藏北部最強投資客

2023-05-08 / 記者 陳筱惠

       麥當勞總部證實將在5月29日晚間8點結束經營31年的「台中逢甲店」,而在聲明中更表示位於一中的「台中尊賢店」、南投「草屯中正店」也將收攤,而經查這3間重磅級地標麥當勞的房東們,最大咖的莫過於投資客劉媽媽之子俞昌哲所屬的領頭羊有限公司。 盤點3間麥當勞背後房東,草屯店位於中正路上,房東為南投在地李姓自然人,持有超過30年、該地上4層樓建物,面積共120坪;而一中商圈的尊賢店位於太平路上,共7層樓,總坪數158坪,持有人則是由林姓、嚴姓、喻姓、鍾姓、陳姓等5人共同持有超過10年,4人來自北市。

       不過,最大咖房東,則是被許多台中人認為是逢甲商圈地標、營運已31年速食餐廳麥當勞,地點就在逢甲大學校門口前的逢甲路與福星路口,多年來深耕逢甲商圈,已經成為在地人習以為常的存在。 經傳,3據點的租金都不低,不過確切數字皆因承租已久與保密條款,並無任何確切數字。

       以「台中逢甲店」來說,2010年劉媽媽出面以領頭羊有限公司,重砸10.36億元的價格買下,據了解,大樓的1、2樓租給麥當勞,每月租金20萬元以上,3樓以上則是租給商旅,實登曾揭露商旅的月租金高達180萬元,年收入隨便都破2000萬元,以入手價計算投報率超過2%。

       21世紀不動產資深經理沈政興則認為,此次麥當勞撤出一中商圈、逢甲商圈與南投中正店,都是經營已久的大店,「目前新的麥當勞展店模式,多改往獨立二代店邁進,像是必須符合消防法規、能興建得來速、或是停車方便,加上外送平台興起,地標型大型店風險也高,因此驅使麥當勞轉往成本更低的地方拓點。」

       不過也有房仲私下透露,麥當勞相當指標,逢甲、 一中商圈的麥當勞都已經算是「骨灰級」老店,是否近年台中會再現「重大商圈移轉」值得關注。

TOP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