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台南市金華僑東西兩側為市府星鑽計畫範圍,喊了10多年,疫情解封市府連番大動作,河樂廣場已完成招商,原金城國中也已公告地上權招商,下月將招標。議員認為此區就在運河旁,地方有打造塞納河畔的夢想,若硬要一定商業比例,居民憂心優質環境會雜亂,市府表示會嚴格審查與監督,兼顧寧靜。
南市星鑽計畫早在前市長許添財任內就規畫,直到賴清德擔任市長因中國城拆遷問題解決而見曙光,先有河樂廣場設置,成為市區新景點,而河樂廣場對面原金城國中、新南國小及造船廠等用地則遲未開發。隨著疫情解封,市府開始有大動作,河樂廣場已在月初完成招商,而原金城國中1.5公頃土地,為抑制飆升房價,只租不賣,業者僅能取得地上權,已公告招商中,下月開標,後續還有近2公頃公有地要招商。 地政局長陳淑美表示,此區為觀特區,公有地將建商場、旅館及觀光相關產業,私有地為商業與住宅混合,比例各為50%,由於緊連中正、海安、國華等商圈,又緊鄰運河,可帶動整個地區發展。
市議長邱莉莉說,此區是南市蛋黃區最美的地方,大家都有打造法國巴黎塞納河畔的夢想,具觀光特質的優質居住環境,但從規畫來看,已和這一夢想有距離。由於區內先有土地標售每坪超過100萬,現又改為不賣地,僅能取得地上權,雖然成本會降低,但高價取得土地的業者也要賺錢,都希望能快開發,從部分商業區例子,讓人擔心會亂搭建而造成亂象,希望能做好規畫。
林姓居民說,來這裡居住看中好學區及寧靜好環境,隨著星鑽計畫推動,21年前此地大樓1坪10萬元,現在已增值到30萬元,但有要求寧靜的居民也擔心開發後會吵鬧,準備賣房搬到郊外,自己則在觀望中。 都發局表示,此區設施完善,未來會嚴格監督,要求業者依照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開發,也因會有相關都市設計實質審查,會要求兼顧社區寧靜的優質品質。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表示,台北的社會住宅都蓋在精華地區,又要求格局、建材或是綠建築,未來每月租金恐需4、5萬元。內政部營建署今澄清,受訪者對社宅租金負擔應有誤解,不容誣衊政府對此重要社會投資的社會住宅政策美意。 楊玉全表示,不動產業界支持各級政府對社會住宅的續建,社宅蓋的數量多,一定時日當然多少會平抑房價,但像台北的社會住宅都蓋在精華地區,又要求格局、建材或是綠建築,未來每月租金恐需4、5萬元,收入沒100萬元的人,住得起嗎?這是在規畫上要考慮的地方。
營建署澄清,目前全台各社會住宅租金絕無每月租金4、5萬元情形,目前營運中社宅租金,均已考量承租人負擔能力,與周邊租金行情相較大致在8折以下,1房型租金普遍不超過1萬元,3房型租金雙北地區約在2萬元至3萬7千元之間,雙北以外地區約在2萬元以內。 另外,營建署說,針對經濟或社會弱勢承租戶會提供補貼,減輕承租社會住宅者的租金負擔。
房市交易冰凍,不僅房地合一稅、契稅等房地產交易相關稅收衰退,房地產交易稅收最大宗的土地增值稅,過去連續三年均超過千億元,去年已跌破千億元,今年前四月土增稅稅收更僅剩228億元,年減幅高達37%。 財政部統計資料庫顯示,過去房市景氣熱絡時期,每年土增稅稅收多能超過千億元,例如上波房市景氣多頭的2013~2015年間,及這波房市多頭的2019~2021年間。
然而去年下半年起房市交易緊縮,全年土增稅收減少至930億元,自去年4月起至今年4月已連續13個月年增率負成長、連續12個月年減幅超過1成。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房產相關稅負除為市場交易指標,由於近年各縣市各土地公告現值調整幅度不大,土增稅收與不動產持有期間、自用住宅比例高低、與不動產交易移轉規模高度相關,近來房屋及土地交易量因升息、打炒房政策、買方對房市信心轉趨保守等因素而驟減,土增稅收也跟著減少。 以去年來說,不動產買賣移轉的土地公告現值規模約1.6兆元,是自2016年以來連續五年成長以來的首度衰退,今年前三月為3,123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約32%。
房市迎接520檔期,根據市調業者觀察,今年北台以新北市案量738億元最多,其中土城區的案量最豐沛,台北預估案量也有將近400億元,整體較去年同期成長逾2成;專家指出,今年檔期掀起一波推案潮,主要與去年案量基期較低有關,加上打炒房等利空因素淡化,有些業者陸續出手,儘管市況尚未恢復到前2年的表現,只要是品牌良好、產品價位合理的物件,建案都有機會順利銷售。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23年房市520檔期北台灣的新推案量,合計大約1477.6億元,相較去年實際推案量,預估增加大約258.2億元,年增幅將近21.17%。綜觀推案表現,今年以新北市預估案量738億元最多,佔整體案量一半,其中大約265億元案量位在土城區,例如捷運永寧站周邊將有「甲山林金城帝寶」、「美德市」等案公開,合計供給超過千戶。
台北市今年檔期預估案量也有381億元,新案大多集中在蛋黃區,例如復興南路、忠孝東路四段以及捷運南京三民站周邊都有推案計畫,全市以位於台北火車站周邊的「豐基皇居」總銷100億元案量最大。 根據《住展》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說法,今年檔期公開的新推案,很多是在「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前後進場,有些是籌備多時無法在遞延,有些是業者看準政府打炒房等利空因素淡化,於是陸續出手,目前只要是建案本身條件好,例如建商品牌好、價位合理等,通常都有機會迎來買氣。
成采錡分析,新北巿的推案普遍規劃2~3房,大多訴求低總價路線,目前市場上以小3房占比最多,業者大多鎖定首購、自住及換屋客群,除此之外,部分重劃區也有新案在價格讓利,藉此吸引買氣,除了土城的供給量大,板橋、五股今年也有指標案即將公開,區域推案量將攀升至百億元。 不過她提醒,今年520檔期預估案量增加,與去年案量基期較低有關,2022年受到升息、疫情等利空影響,推案量僅大約1219.4億元,比較基期低放大今年表現,但把時間拉長來看,今年預估案量仍是2018年以來次低,觀察市場也尚未回到2021年的熱況,實際表現仍待觀察。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去年第四季全國房貸期數為297期,創歷史新高,顯示30年房貸越來越盛行。公股銀行表示,主要是30年房貸還款期限較長,反應在每月還款相對較輕,銀行核貸時會考量收支比、借款人年齡等,屋齡反而不是主要條件。 兆豐銀行表示,不動產市場自2002年起漲至2012年後稍見平穩緩跌,2016年實施房地合一稅後房價再度小幅拉回,但自2019年迄今因資金回流及低利帶動買氣回籠,全台各地均有1成到4成不等的漲幅。也就是說,如果要購入地段佳、保值性高的不動產,就要具備相對財力,貸款年期拉長到30年攤付,確實可減緩不小經濟壓力。
房仲業者估算,若房貸1,000萬元,房貸利率2.06%,20年期本息平均攤還,每個月房貸金額為5萬873元,改成30年期房貸,同樣條件每月還款金額可減為3萬7,263元。如果以每月還款金額5萬元預算,30年期可比20年期多出370萬元的購買力,增加可選擇的物件範圍。 對於哪種借款人選擇30年期房貸比較容易被核准?合庫銀指出,不動產本身的條件、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及貸款成數,都是銀行房貸核貸的考量條件,不會因為選擇30年期就條件更嚴格。在不動產條件上,主要會參考房屋地點,例如是蛋黃區或偏遠郊區,以及市場性好壞。
雖然買40年屋齡的房子,正常繳完30年期貸款後,房子都已經是70年超老屋了,但如果在蛋黃區,都還是很有價值,不會因此就影響30年期的核貸;如果中間已經要參加都更,借款人也必須先把既有貸款處理完才能參加,對銀行來說不會有風險。 兆豐銀則舉出較具體的30年期借款人樣貌,若借款人信用正常、收支比於60%以下、工作穩定、年齡45歲以下即可適用30年期房貸。 房仲業者也分析,新屋供給量高的區域,可能整批房貸條件較佳,加上購屋人年齡偏年輕,不動產標的是銀行認同價值相對較高的產品,因此30年期房貸較多,包括新北、台中、高雄與新竹縣市,房貸期數都超過300期。
房市交易持續冷颼颼,民眾賣房意願下滑至20個月新低。國泰金今(22日)公布5月國民信心調查結果,民眾5月不只對經濟成長看法保守,對於賣房意願指數也下降到2021年10月以來新低。 房市交易持續冰凍,反映在5月最新的「國泰庶民指標」,國泰金每月初定期對集團客戶發出電子問卷,了解一般民眾對經濟的直觀感受。
據國泰金調查結果,5月民眾對於景氣展望樂觀指數出現下降,景氣現況樂觀指數小幅下跌至-20.2,為近4個月新低,展望樂觀指數下降至-8.9,民眾對未來的景氣仍偏保守看待。但民眾大額消費意願指數微幅上升至6,顯示民間消費動能仍穩健。 房屋交易調查方面,民眾賣房意願指數下滑至-22.5,降至2021年10月以來新低,買房意願指數則小幅上揚至-52.1,民眾買賣房意願的差距微幅收斂。
受到國際經濟情勢不明朗,民眾對於經濟成長看法也趨向保守。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平均預期值為雖與上個月同為2%,但僅有47%(4月:50%)的民眾認為今年經濟成長率會在2%以上,比4月的50%下滑。民眾對於今年平均通膨預期與上個月一樣是2.6%,4、5月都有高達87%的民眾,認為今年通膨率會高於2%。 >
房市轉向總價市場,小宅戰局也愈來愈燒,連豪宅建商宏盛建設,也首度跨足精品小宅市場,震撼市場;國泰、冠德、大陸等一線建商,更競相投入小坪數住宅市場。 宏盛建設最近在台北市中山區正籌備「宏盛淬白」新案,壓低最小入手門檻到16坪起跳、最大約31坪。宏盛建設經理陳育德表示,跨足精品小宅市場主因是「宏盛淬白」基地位於榮星花園旁的龍江路靜巷內,區域環境不適合大坪數產品,再加上土地為早年即取得,原本預計擴大整合鄰地進行都更改建,但多年來土地一直不易整合,因此決定直接開發為精品住宅案,瞄準首購或首換客層需求。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豪宅建商開始瘋小宅,主要是時勢所趨,小宅每坪單價通常較「漂亮」,更何況今年房市已進入高檔修正,中大坪數產品買氣較平淡,以自用剛性需求的中小坪數產品買氣相對穩定。 接下來,宏盛在汐止新興路的「智1」先建後售案,可望再推小坪數產品,23樓高的住宅大樓,每戶規畫坪數26~45坪。 國泰建設去年推出的北市內湖「國泰蒔美」建案,最小即從25坪起跳;今年4月公開的台中「國泰美禾」建案,也規畫37~43坪的親切產品;520檔公開的新北永和「國泰民樂」,也接地氣地規畫26~49坪產品。
國泰建設副總經理林清樑表示,總價市場來臨,國建將更重視不同世代的需求,產品規畫上更貼近客戶需求。 冠德今年的重點大案,包括三重「冠德心天匯」自28坪起跳、大直「冠德大直湛」最小壓到26坪,連信義計畫區的「冠德信義」也把原本的大坪數格局,切割為中坪數產品;冠德正籌備推出的復興南路瑞安公辦都更案,規畫坪數最小從25坪起跳,降低入手門檻。 過去只推大戶豪宅的大陸建設,繼去年底在新北新店推出最小戶僅14坪、總價800萬元有找的建案「耑美」後,今年得標的北市「信義兒福B1-2及B3-2」公辦都更案,最小單位也將規畫2房的戶型。
受央行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將壓抑住宅市場買盤所牽引,商辦市場也吹起小宅風潮,台北市入手門檻大概80坪起,新北市更出現37至50坪的低門檻。市場專家認為,小商辦進可攻、退可守,自用、置產兩相宜。 最近不但住宅市場吹小宅風,連商辦市場也不再訴求整棟或半棟銷售,而提供較多比例的小坪數辦公室,在政策打住不打商,游資轉往商辦市場的趨勢下,小坪數辦公室不論對於中小企業自用或長線置產客,都有一定吸引力。 在新北市,長虹建設在林口推出的「長虹雲創科技大樓」來說,最小坪數即壓低到50坪,最大到100坪;遠雄建設在中和的「遠雄擎光」,最小86坪;新潤興業在泰山「新潤企業星鏈計畫-新潤A5」,則最小從37坪即可入手。
在台北市,「京華廣場」坪數規畫開放自125~1,500坪都可,因應企業的彈性需求;忠泰建設的大直「忠泰世界廣場」,其中B棟商辦規畫坪數約100~700坪;興富發在復興北路的「國家企業廣場TAIPEI ONE」,坪數也涵蓋200~1,000坪;達永建設內湖「金矽谷No.25」則規畫80坪起跳。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觀察北市最近幾筆大直商辦案及南港「世界明珠」的平面圖,雖然買方多有整層交易,但裡面其實有很多個建號,單一建號的權狀坪數大概在80~120坪;另在北士科園區的幾筆新案,大概也是在100坪出頭坪。 丁玟甄分析,長虹在內湖潭美的「長虹雲端科技大樓」,一層4戶,每戶約180~190坪,在林口「長虹雲創科技大樓」更規畫50坪的產品。
「如果簽約了,那買賣雙方就進入自行磋商的部分,屆時律師也無力回天。」邱愛莉提醒消費者,買屋前一定要細讀合約內容,裡頭涉及標的物資訊、買賣雙方權利義務及相關交屋配套,她更針對買預售屋合約中的三個項目,解釋為何需要特別留意。
1. 付款條件 付款條件是有關於買方後續付款方式與流程的項目,當中「交屋款」更是約束建商對於後續修繕的重要工具。根據內政部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買方有權利保留房地產總價的5%作為交屋款,經買賣雙方驗屋合格後,才同意支付。邱愛莉強調,若交屋款遠低於5%,可能會導致建商售後態度消極,消費者務必要特別留意。
2 .工程期限 一般預售屋完工時間大約需要2~3年,但有些建商會在合約中,延長工程期限,有些建商雖強調合約上的期限為保守預估,實際上可能提早完工,但邱愛莉仍提醒消費者,還是要衡量合約中的工程期限,自己是否能夠接受,畢竟若未來產生糾紛,依舊會以合約上的白紙黑字為準。
3.履約保證 履約保證是為避免交屋前,建商惡意捲款潛逃的制度。
其中包括:專款專用的「價金信託」與「不動產開發信託」;建商若倒閉,將由其他人接手的「同業擔保」、「公會擔保」及「價金返還」五種制度。 邱愛莉表示,以上五種制度,對消費者最有保障的是「價金返還」,即使建商倒閉,在價金返還制度下,消費者仍可贖回所有已支付款項,不過由於款項凍結,造成建商缺少資金週轉,因此這項制度並不常見;而同業擔保可能涉及出現同業包庇,甚至是同一家公司狀況,其保障性較低。以上制度保障高低,分別是:價金返還 > 不動產開發信託 > 價金信託 > 公會連帶保證 > 同業連帶擔保。 此外,邱愛莉分享了一起與找補有關的合約糾紛。
依照法規規定,若交屋後的實際坪數與合約簽訂時落差大於3%,買方有權利可以選擇解約。而這起糾紛發生在買賣雙方簽約成交一間每坪50萬,共20坪的房子,合約內容裡表示,若坪數落差大於3%,買方放棄解約權利,一律以找補方式處理。 交屋時,實際坪數確實出現落差,原本20坪建物坪數縮水至18.5坪,此時必須由建商找補1.5坪的金額給買方,原買方以為找補金額為1.5坪乘以50萬,共75萬元,但翻開已簽合約才知詳載:房屋總價1000萬中,拆分為土地650萬及建物350萬,因此建商找補金額由建物350萬計算,20坪面積換算下來,每坪為17.5萬,找補1.5坪,共26.25萬元,買方因此短差48.75萬元,每坪單價計算方式差了2.85倍(50萬除以17.5萬)。
後續買方雖有找律師協助處理,但礙於契約自由原則,買賣雙方簽約內容,律師也無力回天。 「簽約時,你簽名的地方,一定要再三確認。」邱愛莉提醒,若對於合約內容有疑慮,也可以在簽約前,請消保官前來查核,藉此多一層保障,避免自身權益受損。
統計顯示,去年全台房屋買賣移轉棟數僅31.8萬棟、年減8.6%,公股銀行評估,今年高利率持續,及明年初總統及立委大選的衝擊,今年房市不但不看可轉為成長,預測移轉棟數甚至有可能跌到近30萬棟或跌破,更確定將是連二年衰退。 公股銀主管指出,今年以前三個月的房屋買賣移轉棟數僅6萬4,291棟,較去年同期的8萬4,776棟,已經下滑2萬485棟,年減達二位數的24.16%,首季已經掉到如此低,看來全年的數字恐不樂觀,且內部的房貸案也只能說平穩,因此已經定調「連二年衰退」,甚至可能跌到接近30萬棟或跌破的情形。
除了全球去年暴力升息後,造成的高利率環境衝擊外,更重要的是國內的大環境變動,除了平均地權條例修正外,政治上因明年初大選因素,對今年的房市影響可說是重中之重,因此,公股銀主管認為,今年將是近幾年房市最不平穩的一年。 公股銀行主管近期與多位建商齊聚時,有建商直指,去年政府開始討論平均地權條例時,投資客已大舉竄逃,加上多次升息後,衝擊資金實力較差的投資客,現在市場的投資客已經近乎於零。因此,今年的房市將是持續量縮的一年,公股銀的房貸也採取三大策略因應,期能全力穩住房貸成長數字。
三大策略中,一是鎖定政策性房貸,二是鎖定自住優質客,三是鎖定轉貸戶。政策性房貸上,鎖定公教人員、青年安心成家貸款,由於有嚴格的資格限制,對銀行來說,風險已經降低許多;自住優質客上,鎖定自住客,由於是自用,過往出現逾放的機率已經不高。同時找尋收入穩固的「師」級客戶,如會計師、律師等等,或前五百大企業客戶,都是可以穩固房貸成長的重要支柱。 轉貸客戶部份,由於已有繳房貸的過往紀錄,相對可能「踩雷」的機率也不高,因為預期今年房市交易減少,積極爭取信用良好、條件不錯的優質客群,由各分行鎖定找尋優質的房貸轉貸業務,且一併爭取房貸以外的業務往來,有助讓轉貸客戶跟銀行的黏著度更高。
台中14期黃金軸線的洲際路首發個案,「敦泰一境」日前於基地現場舉行開工動土大典。 敦泰建設董事長楊世裕表示,新案將以「浮島森林」為設計概念出發,規劃擁有41座宜居陽台的垂直森態建築,是該區綠化率最高個案,全案預計將在2023下半年推出。
「敦泰一境」鄰台中巨蛋,座落洲際路與松竹路口角地,規劃地上13層、地下2層建築,共69戶住宅、2間店面;室內規劃36-50坪、3-4房,尺度闊綽、格局方正。 洲際路在楊世裕眼中可謂是14期的草悟道,西起隈研吾大巨蛋,東抵洲際棒球場體育文創中心以及漢神精品百貨,範圍廣達403公頃,建設能量十分澎湃,未來將成為北屯區最具前景的國際大道。
商用不動產跌價衝擊美國金融體系近來引發全球關注,國內銀行業者也提高警覺,據指出,多家大型公股行庫大砍海外商辦不動產等相關放款,不僅美國,連歐洲、澳洲等地都入列緊縮範圍;其中合庫、華銀等行庫今年首季相關放款水位較去年同期大減一成之多,一銀則自今年首季啟動定期調查海外商用不動產案件。
此外,公股行庫也留意不動產放款授信在次級市場的變化,一旦發現情況不對,隨時會在次級市場提前拋售債權「脫險」。
為精確掌握不動產行情的變化,行庫的做法和過去最大的不同,在於已將觀察點拉到海外分行不動產擔保品所坐落地區的產業屬性。其中,歐美分行據點名列全體國銀前三大的一銀,除每月定期監控不動產業授信額度及曝險限額外,也列出三種不承作或降低建融成數的對策,除了物件不屬優質都會區,或鄰近新建大樓已先陸續完工釋出,使銀行擔心去化問題之外,若該地區所屬產業型態適合遠距辦公,也會採取不承作、降成數等作法。
合庫主管指出,已全面要求海外分行密切關注商用不動產價格變化及市場趨勢,除了區域控管,也有行業別曝險限額控管,篩選的重點指標包括所在國的總體環境與產業趨勢變化、不動產業景氣、種類與地點等要項。 華南銀主管表示,因商用不動產恐面臨跌價及租金收益下滑的風險,海外分行均採較審慎保守態度因應,並持續分散產業曝險,今年三月底的不動產業曝險部位較去年同期約減少百分之九。兆豐銀則說,已用不動產集中度及LCR等措施檢視海外分行不動產授信風險,其中除了授信條件,包括坐落地點、擔保率和出租情況,已成為承接新案或續借的重要指標。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