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6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 襄理(Zora#230) 陳盈如主任(Becca#235)

葉庭妤(Tiffany#212) 陳臻(Ariana#237)

 

~ 加入官方Line~

房產新聞

  1. 台中捷運被中央卡住?交通部回應:經費大增633億元

  2. 嘉義高鐵特定區近10公頃產專區設定地上權招商 容積率240%

  3. 怡中市地重劃區完成地上物拆遷作業 重劃預計明年12月底完工

  4.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7/1上路 代銷:這種房型最保值

  5. 預防「城中城」悲劇! 老舊危險大廈沒設管委會 每戶最高罰20萬

產業新聞

  1. 北士科施工擾民 市府要求建案支援交通導護

  2. 疫後第一案!西門町500坪整棟大樓 百萬租金租掉了

  3. 工業地狂飆!龜山萬坪廠房54億售出 南桃園成新標的

  4. 中工股東會 曝陶朱隱園工程進度

  5. 缺工搶人是真的!建商證「工頭整包現金當場發錢」 用這招穩住成本

  6. 導入碳礦化混凝土新科技 國產5月營運續創佳績

 


1、台中捷運被中央卡住?交通部回應:經費大增633億元

2023/06/08 / 記者 張瀞勻

       日前台中市政府指出,捷運藍線獲交通部審查通過,並且繳交藍線綜合規劃報告書予行政院續審,希望中央聽到中部人民的聲音,盡速核定給台中人好消息,然而對此,交通部表示,該部辦理地方捷運建設計畫審查,考量都市發展、大眾運輸系統整合、經費合理估算及營運永續,均依「大眾捷運系統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申請與審查作業要點」規定,並無耽擱時程。

       交通部說明,台中捷運藍線可行性研究於2018年10月3日為行政院核定,總經費981.49億元,台中市政府於2021年3月4日首次函報藍線綜合規劃,最近一次2023年3月13日函報,總經費1,615.14億元,計畫審議過程針對內容變更需釐清議題說明如下:

(一)計畫經費增加65%:由可行性研究計畫經費981.49億元,至綜合規劃總經費達1,615.14億元,較可行性研究經費增加633.91億元之妥適性及責任歸屬。

(二)計畫路線調整:由原經鎮南路、青年路路段改行至台灣大道,並由地下改高架,相關車站位置亦配合調整移動。西屯路段(B9站~B12站路段)由高架改地下,並於臺灣大道安和路口增設B12站與中港轉運站轉乘規劃之妥適性。

(三)車站聯外轉乘規劃及出入口規劃妥適性:臺中港B1站調整站址位置;B4站址離臺鐵沙鹿站轉乘步行距離由原200公尺增加至450公尺。B8(正英站)站址與B7站距離太近;B14站與綠線G9站高架地下轉乘之便利性;B19站與臺鐵臺中站高架地下轉乘之便利性。

(四)機廠位置調整:由可行性研究階段設於臺中港埠專用區,於綜合規劃階段將機廠設於龍井,相關機廠之車輛儲放容量空間規劃及設施規劃配套需再釐清。 交通部表示,交通部雖已於2023年4月18日函報行政院審議,但上述議題仍存在,尚待國發會協調整合。另交通部也再強調捷運藍線計畫審查,依捷運審查作業要點規定循序審議,並依各單位所提意見協助地方政府釐清,審議時程並未耽擱。

TOP


2、嘉義高鐵特定區近10公頃產專區設定地上權招商 容積率240%

2023/06/07 / 記者 林耀文

       為加速高鐵站區開發,交通部鐵道局6日公告徵求投資人參與「高速鐵路嘉義車站特定區產業專用區開發經營案」,採設定地上權招商開發,基地面積近10公頃,開發經營年期50年,得優先續約1次,續約期間最長以20年為上限,容積率達240%。 鐵道局指出,本案係依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條例第12條第3項及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區段徵收取得土地處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基地位於高速鐵路嘉義車站特定區之產業專用區土地(太頂珠段50地號及50-2地號),面積約9.87公頃,建蔽率40%~60%,容積率240%。 全案將以設定地上權方式引進投資人開發經營,開發經營年期50年,得優先續約1次,續約期間最長以20年為上限。另依本案開發經營契約及設定地上權契約約定計收土地租金及權利金。

       高鐵嘉義站周邊已有諸多重大建設及民間開發案持續進行,隨著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於104年底營運,馬稠後產業園區開發、長庚醫療專用區及長庚科技大學嘉義校區、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嘉義微型文創園區BOT案動土等建設帶動嘉義縣產業、區域發展。 另外,嘉義縣政府刻正辦理擴大嘉義縣治特區市地重劃開發,將引入大量住宅人口,亟需大型零售商業設施之設置,其服務範圍可擴及78號快速道路以南、84號快速道路以北區域之生活機能。

       本案開發人應依本基地所在之現行都市計畫及相關規定辦理興建及經營業務,國內外企業得以單一公司或企業聯盟方式申請參與。 市調顯示,看好嘉義高鐵站區與縣治特區房市前景,包括清景麟建築團隊與泰嘉開發,皆合作陸續在站一帶規劃推出高質感輕豪宅大樓案,吸引周圍產業園區、工業區的大廠員工,與嘉義子弟紛紛進場,去年底實登價已達單坪28、29萬元,一年成交單坪均價近27萬元。

TOP


3、怡中市地重劃區完成地上物拆遷作業 重劃預計明年12月底完工

2023/06/07 / 記者 林耀文

       攸關安南鬧區再發展的怡中市地重劃區,位於臺南市綜合農產果菜市場兩側,分東西兩區塊,總開發面積為8.91公頃,東基地位於怡安路與北安路口的北安利多黃昏市場,因攤商眾多遷移協調難度高,南市政府地政局自去年初工程規劃設計階段,即積極協調拆遷作業,終於在5月底前完成地上物拆遷作業,重劃工程將全面進場展開施工,加速辦理開發期程,預計113年12月底完工。  

       台南市長黃偉哲指出,安南區怡中重劃區位居安南果菜市場周邊,重劃前土地利用低及閒置荒廢,影響地方發展,都市計畫劃設以市地重劃方式辦理整體開發。重劃後道路設施完善、地形方整、增闢公園、停車場及2處地下滯洪池等公共設施,可望改善安南果菜市場周邊環境品質及土地價值提高,鄰近北安路通往市區中心,南側安吉路可上國道8號,交通便捷,開發區完工後預期可帶動地方發展。  

        南市府地政局長陳淑美表示,目前工程進度約為8.5%,進度如期進行中,東側基地及西側基地兩座地下滯洪池為首要施工要項,其中西基地滯洪池因緊臨台電變電站,施工過程須特別小心,初期準備期間較長。 東基地滯洪池則設計在停車場(廣停用地)下方,因應黃昏市場拆遷完成,工程目前得以順利進場;重劃工程不僅是將開發區的道路公園開闢完成,同時要兼顧到周邊的治水減災,串連交通路網之整體考量,以提升當地生活機能,共創雙贏。  

       地政局說明,工程目前持續進行地下滯洪池及污水管道等地下工程,施工期間常有大型機具車輛行駛於怡中路、北安路與長溪路口等路段,將會督促施工廠商做好交通維持及人員管制等作業,尤其在例假日果菜市場周邊人車湧現,亦要求施工盡量減少機具車輛進出及工地對周邊環境影響,期盼工程如期如質的順利完成。

TOP


4、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7/1上路 代銷:這種房型最保值

2023/06/08 / 記者 趙容萱 

       政府防炒房,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7月1日上路,首重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中華民國不動產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坤成說,台中2房預售屋湧現賣壓,紅極一時的換約轉售、團購炒作,7月以後都將成為過去式,房市將回歸剛需基本面,尤以受自住客青睬的3房產品最保值。 謝坤成建議,首購族與換屋族,未來35坪到40坪3房產品最適居、也最保值;此外,不少建商順勢推出優付方案,消費者可以針對區段、坪數,以及付款能力等,選擇適合的建案。 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資料顯示,房市利空已逐漸淡化,台中預售屋轉約待售量從去年12月的7507戶,降至目前的6523戶;然而,2房預售屋換約待售量仍然高居不下、達2714戶,約占41.6%。

       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分析,過去台中2房產品因低總價、轉手容易、資金回收快,成為預售市場的新寵,但房市轉冷及打炒房政策,讓投資客心態鬆動,使得2房產品出現明顯拋售潮。 謝坤成說,過去台中房市流行投資2房,他見過最誇張是同一物件在成屋前被轉手7次,當時投資氛圍濃厚,連建商也搶蓋,導致2房產品充斥市場,賣壓大。

       不過,目前房市氛圍已不利於短期投資,加上內政部日前說明預售屋及新建成屋換約審核時表示,「除因發生不可預期的重大變故而確有轉售的必要者,否則民眾簽約繳款後不得轉售。」也意味著房地產新時代即將來臨。 他指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7月上路後,可預見投資客暫時觀望、收手,買房以自住、換屋的剛需客層,以及長期投資置產或收租者為主。尤其適合小家庭居住的3房產品空間舒適、好規劃,滿足家庭成員需求,因此未來轉手仍受青睞。

TOP


5、預防「城中城」悲劇! 老舊危險大廈沒設管委會 每戶最高罰20萬

2023/06/07 / 作者

       2021年高雄發生「城中城」慘案,大火造成46死的慘劇震驚全台,喚醒國人對住宅安全的高度重視,內政部昨(6日)公告,未來被認定有危險之虞的公寓大廈,一律限期成立管委會或推選管理負責,違規可按戶最高開罰20萬元,希望避免憾事再度發生。內政部表示,為了強化公寓大廈安全維護管理機制,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公寓大廈未成立管理組織或消防安檢不合格者,經地方政府通知後,限期2年內必須成立管理組織並且完成報備,屆期仍未成立可按戶裁罰,可按次處罰,每戶最高開罰20萬元。

       根據內政部說法,公告重點自生效次日起14日以內,地方政府針對總樓層超過11樓的建築,有危險之虞者需向中央提報清查計畫,並在清查作業完成後3個月內,通知公寓大廈全體區分所有權人,限期2年內成立管理組織並且完成報備。 內政部透露,針對老舊危險建築的認定標準,未來將持續滾動檢討,直轄縣市的主管機關也要依照條例相關規定,評估執行與轄區實際需要,如有必要須公告擴大認定要件的適用範圍,提供國人做為參考。

TOP


 

 

1、北士科施工擾民 市府要求建案支援交通導護

2023/06/07 / 記者 朱語蕎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近期建案齊發,多處工地也緊鑼密鼓動工,夾在園區內的文林國小及中正高中,飽受噪音干擾,大客車進出更有交通安全問題,日前北市議員接獲陳情,要求市府能出面解決。 台北市建管處今表示,已邀請建商及營造廠加強溝通,會中達成共識,請各工地請各工地承監造人應依照交通局核准之交通維持計畫內容確實執行施工車輛進出管理事宜,凡學校周邊工地之施工車輛動線有行經通學路徑及節點者,應於上下學時間補足通學路徑之交通協勤人力,以保護學生及行人安全。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內目前有18處工程進行,建管處表示,為維護工地周邊環境安全,各工地施工應按「臺北市建築物施工中妨礙交通及公共安全改善方案」相關規定辦理,共同維護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友善環境。

TOP


2、疫後第一案!西門町500坪整棟大樓 百萬租金租掉了

2023/06/07 / 記者 張瀞勻

       內需消費持續復甦,西門町持續有大型物業順利出租,根據最新實價資料顯示,西門町中華路上有整棟500多坪大樓,以每月100萬元租金出租,是疫情後西門町首見百萬整棟物業出租,推估應是KTV業者整棟承租。西門町近期開始有百萬大型物業順利出租,顯示業者已經重金卡位搶內需與觀光復甦商機。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目前西門町有幾家KTV業者都在找尋據點,觀察近期錢櫃的股價一個月上漲25%,反映KTV產業已經度過疫情悲慘時刻,迎接喜愛唱歌飲酒的消費族群回籠,而西門町又是年輕潮流匯聚之重要場合,因此陸續有業者尋找合適開店的據點,還有KTV業者訴求「網路什麼都能買得到,就是歡聚氣氛買不到」。

       根據實價資料顯示,此次揭露是中華路一段104號,今年3月整棟出租月租100萬元,坪數約為535坪,且揭露資料備註顯示,未來租金仍會持續調漲,該標的第1年100萬,第2-4年120萬,第5-7年126萬,第8-10年132萬元。 曾敬德指出,由於目前觀光商機由谷底復甦,房東對於過去景氣榮景仍有期盼,因此訂租約時會希望有機會逐漸調漲,目前已經聽到兩個大型物業出租時,都附有調升的特別條件,而租客也嗅到景氣回升的味道,若是地段條件比較好的物業,租客也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

 

TOP


3、工業地狂飆!龜山萬坪廠房54億售出 南桃園成新標的

2023/06/07 / 記者 張瀞勻

       「投資臺灣三大方案」自2019年實施以來,截至今年5月份達新台幣1.6兆元,而其中桃園地區作為台灣主要產業聚落,工業土地與廠房自用需求持續走揚,工業地產交易規模與價格同步攀升,如今年3月桃園龜山區義隆纖維1.6萬坪土地廠房以54億元賣給老牌纖維經銷商昭安國際集團的山榮資產,扣除廠房,土地單價達33.7萬。 由於地利之便、產業聚落完整,過往桃園工業地產交易以北桃園為主,近兩年因供給有限及土地價格上漲等因素,不少企業選擇南桃園購地設廠,尤其是物流業。

       然而專業倉儲土地面積較傳統自有倉儲為大,智慧型機器設備投資金額亦為可觀,因而限縮了土地購置金額,使業者紛紛轉往楊梅投資,包含統一企業在其楊梅總廠附近以10.3億元買下7千坪工業土地,做為倉儲物流園區;外資倉儲物流集團繼2021年於楊梅電研路投資17.5億元購入8千坪土地,2022年又以31.6億元承購楊梅欣隆貨運1.7萬坪舊址,顯見工業土地價格高漲之外溢效應已到楊梅。 仲量聯行投資部資深副總經理吳瑤華表示,作為通往竹科的中繼點,在北桃園、新竹週邊工業土地稀缺下,楊梅大面積工業地持續獲投資人青睞,加上幼獅工業區擴大二期、馬達矽谷園區,串聯市府規劃中的虎頭山物聯網創新基地及中原創業村,已形成

       桃園新興工業廊帶。 而仲量聯行受業主委託代理桃園楊梅工業廠房,基地面積7,535坪,位於桃園楊梅區,車行8分鐘可達幼獅工業區,10分鐘至國道一號楊梅交流道,交通極為便利,為桃園地區少見超過7千坪大型工業土地釋出,不論是物流或製造業皆為相當合適。

       吳瑤華認為,歐美經濟雖因通膨仍有隱憂,台灣在製造業穩定支撐下,投資雖有減緩,但累積的工業土地需求能量仍尚未消化,預估2023年的工業不動產市場將呈現價穩量縮趨勢,若是標的物價格合理,依然是高通膨時代下的資金避風港,自用者的投資腳步不會減緩。」

TOP


4、中工股東會 曝陶朱隱園工程進度

2023/06/07 /  記者 朱曼寧

       中華工程(2515)今(7)日召開股東會,會中通過配發現金股利0.526元,中工指出,今年推案仍集中在都更案,總推案量至少140億元,至於陶朱隱園,目前正在進行庭園小溪的施工及大廳設計案,並持續進行特定對象之推廣。 中工去年底成立公共工程、民間工程、房地產事業、海外事業等四大利潤中心,透過相關產業鏈垂直整合併同橫向的串連,將資源整合發揮企業最大獲利效益,觸發滾動式成長;同時積極結合新科技、即時影音中心的虛實整合、掌握 ESG 趨勢、提升技術層次並進行數位化轉型,以因應永續發展。

       房地產方面,因應明年房地產發展趨勢,開發業務仍以都更開發業務為主,以降低開發前期大量資金支出風險;另,在標案類型開發上,因考量銀行融資政策緊縮,衍生前期自籌款大幅提升,策略上擬與其他建設同業以合作聯盟或合資開發的方式辦理,除結合各家同業之優勢外,並尋求更有效之資源和專業互補,分散開發風險,以符合市場發展需求,作為年度營運方針。

       今年推案方面,主要集中於延壽國宅改建案,其中包含總銷約40億元的預售案「碧硯閣」、總銷上看100億元的預售案「鳴森苑」,另外還有租售並行的土城廠辦預售案「中工雲宇宙」。 展望今年,中工表示,隨房價不斷飆升,政府祭出房地合一 2.0、提高地價稅及土地增值稅、土建融貸款管制、平均地權條例預售屋禁止換約、取得土地後須在 18 個月內取得建照開工等多項打炒房政策動作,造成延後推案的情形發生,房市則由原賣方市場逐漸轉為買方市場,各界更是普遍預期未來房價將反轉下修, 所以今年是去化放緩的一年,由於建築成本無法的預測,讓很多建商改採 「先建後售」以確保金流之穩健。

 

TOP


5、缺工搶人是真的!建商證「工頭整包現金當場發錢」 用這招穩住成本>/span>

2023/06/07 / 記者 張琬聆

       去年房市大熱,但疫情導致缺工缺料問題加劇下,也影響上市櫃建商的營收認列。全坤建設今(7)日召開股東會承認稅後淨損約1.5億元,未來也將視市場狀況審慎推案。發言人會後受訪時透露,缺工料影響真的讓營建業很辛苦,盡力採取聯合採購方式維持原物料成本,缺工問題雖是發大包出去的承包商要煩惱的事,但確實搶工人激烈,見過工頭帶整包現金在工地現場發錢。全坤建設去年因疫情造成申請案件流程時間延遲,無個案認列,稅後淨損1.49億元,每股盈虧0.67元。

       全坤建設董事長李勇毅報告表示,去年房市買賣表現在政府利率調升、修訂《平均地權條例》政策下,讓購屋消費者更理性思考,營建同業在經濟股市整體表現穩健下,投入購地持續開發,惟缺工缺料,通膨迫使物料及工資上漲,造成營建成本驟增,讓大家更審慎評估推案。

       今年則在全球通膨、利率調升現象持續、房市新政策通過、美中台情勢變化,加以物料、工資和成本增加的情況下,李勇毅指出,對個案的推動與成本的控管仍要謹慎評估,公司也會視國內經濟情勢狀況及市場變化,適時審慎推案,確保有更佳的獲利空間。 股東會後由全坤建設發言人韋建玲接受採訪,談及缺工及物料成本漲價的狀況,她直言當然有影響,營建業因此很辛苦,因應方式是採取聯合採購方式「先把價錢keep住」。是否因政府開放移工蓋房子受惠?她指出人力問題其實是承包商的煩惱,但確實有看到工頭帶著整包現金在身上,搶到工人上工就直接發現金,證實缺工搶人問題目前仍持續。

       線上建案銷售佳 下半年正好沒推案 對於今年下半年打房政策將上路及總統大選對公司營運的影響,韋建玲指出「下半年大家應該都會多觀望,不過正好全坤沒推案,所以沒有影響」,主要是目前如台北信義區公辦都更「全坤X101」已完銷;新北市新莊區「全坤峰碩」銷售進度佳;原計先建後售的八里區「全坤家宜」已於5月開始預售,預計年底完工。 全坤目前工作目標還有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街合建案「全坤衡峰」、重慶南路都更案、大安區嘉興街台電都更案、大安路危老合建案、北投區熱海溫泉飯店都更案等,將視進度陸續推出及開工;在雙北地區也持續進行購地、合建及都更危老合作等計畫,預期未來3年都將有個案完工銷售入帳,中長期營收和獲利無虞。

 

TOP


6、導入碳礦化混凝土新科技 國產5月營運續創佳績

2023/06/07 / 作者

       國產建材實業受惠全台科技建廠與前瞻建設需求,帶旺營收獲利表現,集團5月營運達成率來到99.5%,國內營收更是衝高,5月營收達到18.3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17億元、年增13.5%,其中與混凝土相關的本業,5月份國內銷售金額達15.37億元,創下本業國內營收史上前6高紀錄。

       國產建材表示,集團近年積極佈局科技行控、創新研發、擴廠通路優勢,撐起全台建設需求,例如積極布局台南,台南廠區就導入創新的碳礦化混凝土科技,並且攜手加拿大商Carbon Cure展現碳競爭力,往北可支援新市廠,供應南科園區、台南科技工業區等台商回流建廠需求,未來仁德廠加入營運後,可擴大混凝土產能,與台南、新市等廠區相互支援,提升區域聯動的產業布局。

       追求碳競爭力 台南廠導入新科技 國產建材實業在全台擁有業界最多的混凝土廠,例如大台南各個區域都能以3~5座混凝土廠進行協同作業與大量澆築,持續獲得全台需要短時間大量澆築、或是未來接軌全球碳中和的科技建廠青睞,致使集團營收穩定成長。 為了增加競爭優勢,國產建材實業近年擬訂「碳競爭優勢策略」,例如在台南廠導入全台首創碳礦化的混凝土創新科技,不僅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同時減少混凝土的碳足跡,未來也將搶攻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台南高鐵特區、以及平實重劃區等大台南建設商機。

 

TOP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