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原本受疫情影響的內需服務業,今年景氣大翻轉,廠商瘋狂加薪搶人仍缺工;但受升息影響的產業,同期總薪資卻大幅衰退,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顯示,5月金融及保險業、不動產業總薪資分別為8萬8727元與4萬8441元,累計今年前5月衰退幅度達7.54%與7.03%,堪稱是升息環境下的兩大「慘業」。
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全球主要央行仍處於升息循環中,預料金融及保險、不動產業等,總薪資衰退的情況會延續到年底,短期內不會有明顯改善跡象。 主計總處官員分析,今年以來股市、保險以及不動產等,交易量皆較去年明顯萎縮,由於總薪資除固定經常性薪資外,還包含獎金、加班費等,而金融與保險、不動產又是最重績效、獎金發放比重高的業別,這說明了為什麼會顯著呈衰退的原因。
美國6月CPI年增3%,不過,市場仍預期聯準會7月將升息1碼;楊宗斌進一步指出,歐美各主要央行只要處於升息循環,不僅股市交易保守、保費收入仍持續衰退,日益增加的房貸負擔,更是讓不動產交易量縮水的主因;聯準會鷹派言論再起,楊宗斌表示,只要市場利率偏高,這兩大產業總薪資將一路慘到年底。
時序進入暑假旅遊旺季,主計總處官員指出,隨觀國旅及休閒活動回溫,相關行業營運狀況改善,1至5月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住宿及餐飲業、零售業總薪資較上年同期均增逾8%,旅行及相關服務業、美髮及美容美體業亦增逾7%。 楊宗斌觀察,目前企業調薪、分紅意願,尚未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水準,畢竟內外銷產業景氣,還沒有完全同步復甦,因此,資方實施加薪部分,基本原則是「員工績效至上」,「齊頭式」加薪仍屬少數,因此,總薪資成長顯著以缺工中的行業為主。
楊宗斌說,今年以來薪資成長多屬於「非經常性」薪資的「獎金分紅」,也成為公司留才、攬才的主要工具,只是這部分的報酬增減通常與景氣具「正向連動性」。
為管制私法人買受住宅房屋、合理調節住宅市場、保障民眾居住權益,立法院修正《平均地權條例》第79條之1規定,增訂私法人取得供住宅使用房屋許可制,並限制取得後於一定期限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於年7月1日開始施行。 國產署表示,配合「私法人買受供住宅使用之房屋許可辦法」及公告私法人免經許可的9種情形,已修正不動產標售公告及投標須知,7月1日起公告標售不動產,依建物登記謄本所載屬許可辦法第2條規定,供住宅使用的房屋,即於標售公告附表備註載明私法人投標注意事項。
國產署進一步提到,私法人參與標售投標或申請讓售供住宅使用的房屋,私法人應自行確認符合內政部公告免經許可情形,或於申請所有權移轉登記前自行檢具使用計畫依許可辦法申請許可。未來如果經地政機關審核無法辦理不動產移轉登記,國產署各分署將依規定解除買賣契約,無息退還已繳價款。
都更整合不易,建商「優勢互補」的合作案例愈來愈多。專家指出,由專業的都更業者搭配品牌建商的合作模式,不僅可加速都更案推動,又可以讓物件「加值」,而得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台北市可供開發素地少,是都更危老大本營,即使如此,過去品牌建商較少著墨都更案,關鍵就是「難整合」。
專家指出,要整合物件周邊土地、容積率上的規劃、未來開發概念及地主的意見,並沒有想像中容易,而其中許多「眉角」(竅門),則需要有經驗的都更業者介入。進一步說,品牌建商與都更業者合作,前段由都更業者完成各項整合,後段由品牌業者來推動,最後各盡其功、互蒙其利,也省去許多時間與成本。
陳炳辰說,財力雄厚的建商,要是看好特定都更危老案未來發展,當然也會有直接將都更業者開發的產權全部買斷,像目前敦化南路的都更大樓案就有此況,也會有因為整合耗費耗時,獨立的都更業者難堅持下去,則會有找來其他建商合作。 陳炳辰認為,如果是知名建商直接出手會增加信任度與價值期望,而都更業者與知名建商合作,又可因此克服一些整合難度,都會有一加一大於二的加乘效益。
央行自2020年年底到今年6月,共祭出五波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依據聯徵中心資料,今年全國1~4月新增個人房貸總人數約8.2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20%,此外,全國1~5月買賣移轉棟數共計11.2萬棟,比去年同期少了21%,交易量及貸款人數皆明顯下滑。 大家房屋企研室總監郎美囡分析,數據顯示,政府近年房市政策不斷,包括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房地合一稅2.0、升息等,早在第五波房市管制前就已完全澆熄市場熱度。但似乎不見價跌不罷手,央行仍推出第二戶限貸7成,結果打到換屋族受到強力反彈,緊急推出排除條款,以降低換屋者困擾。
綜觀近幾年買賣移轉棟數及新增房貸人數,都在2021年創造最高量,買賣移轉數當年34.8萬棟,新增房貸人數30.5萬人,兩項數據也都在2022年下滑,買賣移轉棟數31.8萬棟、年減8.6%,新增房貸人數29.2萬人、年減4.2%。 郎美囡表示,各方數據顯示房市交易動能熄火,但房價尚未明顯鬆動,關鍵在於賣方降價幅度不到買方認知的價格帶,成交機率低,因此市場上僅見零星降價交易。
尤其在中古屋市場不易形成區域型的價跌,回顧過去市場交易經歷,通常由整批新建案或區域中數個建案同步降價,才能凝聚出價格下拉的力道,這或許是此次囤房稅改革拉高建商餘屋稅率的緣由。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政府為健全房市推動多項政策,立意良善,但過去央行的不動產選擇性信用貸款也曾誤殺換屋族,當時也使用簽切結方式解套。 這次第二戶貸款限制以相同方式操作,而夫妻兩人也可透過配偶貸款解套,然而銀行端尚未擬出切結書作業流程,提醒買方簽約前務必先詢問銀行現行規定及貸款條件,避免資金不足的窘境。
建商罕見聯手,拚都更。指標建商長虹建設(5534)與有都更大王之稱的聖得福建設攜手,拿下北市內湖、大直地區兩大都更案,市場初估,總價值逾300億元以上。其中,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段的都更案,基地面積達1,255坪,將是大直地區民辦最大的都更案。 長虹建設董事長李文造指出,過去合作過不少都更建設公司,但都沒有聖得福建設整合效率高,且聖得福建設在都更領域耕耘多年,具備專業又有實績,開發速度相當快,此次雙方攜手後,未來也會繼續合作。 據悉,在兩大建商的共識下,上述兩案地主可望分回的室內坪數「都超過現有原建物的室內坪」,並且讓地主協議合建或權利變換擇優,是該兩案整合效率超高的關鍵。
聖得福建設執行長洪正雄指出,聖得福在都更相關整合開發經驗逾十年,非常有經驗,此次與長虹合作將可讓效益發揮最大,而在合作夥伴的支持下,聖得福的策略是案量夠大,即可以量制價,而少掉中間人賺一手,就可以回饋給地主。換言之,這些都更案將是三贏局面。 其中,北市內湖怡翠園都更案,由長虹建設擔任實施者,主責建築規劃,銷售興建,售後服務等事宜,聖得福建設則負責前端的開發及都更審查事宜,該案為第三種商業區,基地面積共1,043坪,原地主戶116戶。 該案原有各類海砂屋跡象,因產權複雜且有安全疑慮,經多家建商仍無法整合,最後由長虹攜手聖得福,在2021年3月召開第一次說明會,不到一個月就簽了八成以上同意戶,今年3月列管為海砂屋,6月全部選屋完成,同意率達93.16%,剩下的地主將走權利變換模式。
該案基地位在台北市成功路四段182巷6弄及8弄的街廓,鄰近捷運內湖站,規劃興建地上35層、地下6層SC鋼骨混凝土大樓,規劃坪數13.8坪-54坪,共492戶,總銷估166億元,而海砂屋專案會議審查約1年半時間,預計2024年底前會審完,最快2025年推案。 另外,北市大直北安新世界都更案,位在中山區北安路767巷內,由聖得福擔任開發、實施者,長虹建設負責興建以及擔任銷售、出資者。 該案也是海砂屋案,基地面積1255坪,原地主135戶地主,僅花半年時間就達到100%地主同意。 該案2021年6月列管為海砂屋,目前以168海砂屋專案進行審查,預定明年動工興建,明年中推案,規劃興建地上31層、地下5層SC鋼骨混凝土大樓,規劃坪數22-59坪,共279戶,總銷估138億元。
都更整合不易,建商「優勢互補」的合作案例愈來愈多。專家指出,由專業的都更業者搭配品牌建商的合作模式,不僅可加速都更案推動,又可以讓物件「加值」,而得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台北市可供開發素地少,是都更危老大本營,即使如此,過去品牌建商較少著墨都更案,關鍵就是「難整合」。
專家指出,要整合物件周邊土地、容積率上的規劃、未來開發概念及地主的意見,並沒有想像中容易,而其中許多「眉角」(竅門),則需要有經驗的都更業者介入。進一步說,品牌建商與都更業者合作,前段由都更業者完成各項整合,後段由品牌業者來推動,最後各盡其功、互蒙其利,也省去許多時間與成本。
陳炳辰說,財力雄厚的建商,要是看好特定都更危老案未來發展,當然也會有直接將都更業者開發的產權全部買斷,像目前敦化南路的都更大樓案就有此況,也會有因為整合耗費耗時,獨立的都更業者難堅持下去,則會有找來其他建商合作。 陳炳辰認為,如果是知名建商直接出手會增加信任度與價值期望,而都更業者與知名建商合作,又可因此克服一些整合難度,都會有一加一大於二的加乘效益。
被視作知識可在一個國家當中普及化,推動民眾閱讀習慣的圖書館,除了館藏豐富度來達到實際效益外,館體外觀的美觀度、多元性也成為重點,世界多有知名圖書館建築獨特,與知識提升品味相得益彰,這股風氣吹近台灣,如桃園、新竹、台中、高雄的圖書館總館都有國內外大師團隊合作規劃,結合綠意環保、美學意念,甚至附設電影院、餐廳休憩便利性,成為區域地標。
值得觀察的是,不少高價宅與書為鄰,盡顯書中自有黃金屋。 論及北中南亮點圖書館總館的周邊高價宅,台北市總圖與全台最美圖書館之稱的桃園市總圖,都位於首屈一指的蛋黃區,前者在大安森林公園旁,後者坐落藝文特區,各有指標豪宅,台北總圖鄰近國內最高交易單價299萬元的「信義聯勤」,桃園總圖周邊有飆上5字頭的「麗晶花園廣場」,身價雖仍出於地段價值,與豪宅規劃,但圖書館所豐富的居住生活倒也錦上添花。
另外,像是新北市總圖在板橋區的遠東通訊園區;台中市興建中圖書館與美術館結合的綠美圖,進駐水湳經貿園區地帶;而完工僅10年,植栽綠樹於館內的高雄市總圖則在亞洲新灣區,分別有單價攀上9字頭的「遠揚之森」,和頂樓戶來到台中市住宅產品首見單坪百萬元的「豐邑PARK ONE」,以及在高雄市可與鼓山區媲美之亞灣區第一高價案「遠雄THE ONE」,至高單價近55萬元,讓圖書館所在巧妙連結起房市發展,雖不脫為地利之便,亦使圖書館成為另一重點居住機能。
而尚未升格直轄市,卻受到矚目即將開工的新竹市立總圖新館,其位於舊城區,而台日知名建築團隊打造的圖書館,能有新地標的期待,目前已有「利晉曙光」預售案高單、高總價案來到單價達7字頭,總價破4000萬元豪宅門檻,後續還有在地建商昌傑新案跟進價碼,又串聯起圖書館概念與高價房市的推升。 地方政府重金興建的嶄新圖書館,不僅在於豐富書籍、影像上知識教育於普羅大眾,還有區域面貌與生活風格可因新建築品味與話題性,為城市和當地環境注入新血,起加分作用,當然會引起居住魅力,如果恰為鍍金地段,或具房價走高效益,就能成為利多機能之一。
租屋黑市難解決,崔媽媽基金會16日主張應推動房東租稅大赦、明定租屋登記機制!基金會表示,政府的租金補貼政策因為房東地下化不願曝光而無法發揮功效。政府應透過租稅大赦、強化查緝並全面納管租屋等方式,落實「租屋市場透明化」,才能健全租屋市場。 崔媽媽基金會主張,「租屋黑市透明化」與房客是否能申請補助、入戶籍、扣抵報稅息息相關,為租屋市場改革的第一步,後續如「租金支出改特別扣除額」、「合理租金調幅」、「連結消保體系保障糾紛權益」或「引導民間及公有等多元管道閒置空屋土地進入租屋市場增加供給」等議題才能逐步推動。應全面納管租屋 崔媽媽基金會表示,近年政策僅被動要求房客循消保管道檢舉申訴房東,然而這使房客需面對「被房東要求提前終止租約」或「租約到期不予續約」的報復,房客為求穩定居住,多委曲求全不敢予以檢舉,導致租屋黑市問題難以解決,政府應提對此出恩威並施的策略:
一、推動房東「租稅大赦」:引導房東申報納管,申報之房東,租賃所得採「分離課稅」,單一稅、輕稅。(已誠實繳稅者形同減稅,新申報者稅賦增加有限)。
二、大赦條款與強化查緝:設定落日條款,屆止前申報租屋事實,過往逃漏稅既往不咎。(讓房東無秋後算帳疑慮);落日屆止後,加強查緝(所有租屋網站),並搭配「吹哨條款」(獎金),針對未申報、或違反「租賃契約應記載不得記載事項」房東,予以重罰。
三、租屋登錄:明訂房東租屋應申報登錄出租位置、屋況、租金、安全(建物/消防)等必要資訊。並盡速將「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之物件資訊,優先導入登錄系統。
改革黑市僅第一步 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學者張金鶚14日也於臉書指出,若政府把資源力氣用解決租屋黒市,同時提供更完善的租屋協助與補助,人民能夠安心租屋、住屋,不但可以暫時不用擔心高房價買屋,房市缺乏剛性購屋需求,房價也將逐漸下跌,屆時再考慮購屋,如此才能真正幫助年輕人。
疫情解封,又遇上暑假出遊熱潮,堪稱旅宿業大旺季,但也使得非法日租套房越加猖獗,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台中市日租套房約187家、為全台第二多,藍、綠議員憂心衍生治安等問題,要求市府加強稽查,同時研議辦法輔導非法日租套房合法化;市府觀旅局強調,今年1至6月稽查169家次,呼籲消費者應留意。
拿出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數字,全台未合法旅館及日租套房共989家,其中,台中市有187家、僅次於台北市的201家,為全台第二多,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江肇國抨擊,台中市非法日租套房全台第二多,顯示市府的查緝、輔導仍不夠。 國民黨台中市議員陳文政表示,日前就曾接獲民眾反映,指稱自家社區內就有日租套房非法營業,導致出入群眾複雜,很擔心社區內的安全問題,但因為舉證困難,該名業者也有恃無恐;建議市府應加強查緝並增加稽查人力,尤其可研議提高檢舉獎金、提供民眾檢舉指引等。
江肇國則說,過去兩年受疫情影響,旅宿業經營困難,而日租套房成本低、利潤高,可能也是數量增多的原因,查緝、開罰只是手段,更可能衍生安全、消費糾紛等問題,市府應思考如何納管、輔導非法業者合法化,讓消費者住宿更有保障,政府單位與業者只是「你追我跑」的查緝也非常久辦法。
台中市府觀旅局長陳美秀表示,市府會定期與不定期稽查日租套房,尤其暑假旺季會加強稽查,且若民眾檢舉也會立即查處;呼籲消費者要住宿時可上觀光局網站,選擇合法的旅宿業者。 觀旅局強調,為保障住宿安全,市府已將日租套房列為專案取締重點,除上網搜尋相關違規廣告等資料列管,並加強稽查,今年上半年稽查169家次、裁罰非法經營者112件;另呼籲民眾選擇住宿地點前先至「台灣旅宿網」查詢全國合法旅宿。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