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台北市政會議通過「臺北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辦法」修訂,鬆綁「耐震評估免複審」,可縮短提送審查機構複審時間約1至2個月,節省審查流程及複審經費數萬元。 市府表示,本次修訂對建築物結構安全性能初步評估結果未達最低等級者(R>45分),之後僅須檢附評估機構評估報告書及相關文件,不須再檢附審查機構審查通過證明文件,即可認定適用危老條例範圍,提前進入危老重建計畫審核程序。
建管處處長虞積學進一步表示,考量老舊建築物防災、抗震能力亟待提昇,北市府已會同民間專業團體及專業人員成立「危老重建輔導團」、「危老重建工作站」及培訓「危老重建推動師」等輔導措施,輔導民眾申請危老重建事宜,解決民眾對於危老重建之疑義,目前全市已設置116處「危老重建工作站」,並安排「危老重建推動師」進駐,為市民提供免費的在地化諮詢服務。 此外,達3戶建物所有權人同意,即可向臺北市建築師公會申請駐點說明,或達10戶同意可申請辦理說明會,盡速達成更新重建目的。
台北市府為遏止新的違建產生,並優先拆除危害公共安全的違建,對於未能於指定期限內拆除之違建,建管處將派工進行強制拆除並收取代為拆除費用。而根據市府統計,自2021年至今年6月止,建管處已收取之強拆費用達216萬元。 台北市建管處處長虞積學表示,強制拆除收費金額係根據「臺北市違章建築強制拆除收費自治條例」和「臺北市違章建築強制拆除收費標準」的規定收取,依違建的構造類別和拆除面積進行計算,並加上相應的行政成本。
例如,一處約30坪的鋼骨構造違建,如經建管處派工強制拆除,將收取相應的代為拆除費用約18萬元。 虞積學表示,違建經強制拆除後,除了須繳交拆除費用外,所遺留的建材或廢棄物應由當事人自行清除,否則將由環保局根據廢棄物清理法進一步處以罰款。 若違建經強制拆除後再次違法復建,除了要立即拆除外,建管處也會函送司法機關進行法律追究,根據建築法的規定,可能會處以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30萬元以下的罰金。
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民生圓環旁的新民生戲院流標。房東新光人壽為了活化資產,委託商仲業者高力國際,於昨(19)日標售新民生戲院,共約397坪,總底價約2億元,每坪標售底價約48萬元,昨日以流標收場。 市場專家分析,該案主要是一方面有裝潢等隱形成本,另一方面因容積獎勵不高,改建不易,讓投資人出手較謹慎。
市場人士認為,民生社區目前中古大樓多要70多萬元,因此該案平均每坪不到5字頭,其實相當便宜,但戲院仍有租期,接手後租金投報率仍待評估。另一方面,該案在都更改建方面,由於整體社區多達400多戶,加上民生社區容積率較低,附近有松山機場造成樓層限制高度等因素,後續較不易改建。
高力國際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部副董事總經理黃正忠表示,該案其實約有十幾組人馬領標,包括知名書店業者,業者原先希望藉此場域,設立民生社區少有的人文據點,希望提升區域文化價值,保留當地的記憶與人文氣息,除可活化舊有資產,二來也為當地居民帶來更多藝文服務,只是因新民生戲院租約仍在,目前投報率不好估算,業者仍須評估裝潢等隱形成本,預計二標會有明朗的狀況。 黃正忠認為,此案總價已是低於市場行情,且還有多組標單,但最終仍是流標收場,其實深感詫異,但目前新光人壽仍對此案保持正面態度,加上對該地情感也深,才會願意不惜成本,只願讓此物件能找到合適買方,因此未來等待適當時機,仍會繼續開放各界投標。
台北市屋齡超過卅年逾六十萬戶的老屋,要執行都更或危老恐怕更加牛步化。金融圈人士指出,各銀行的都更及危老業務大幅縮水,主要受到政府打炒房限縮建商的土融成數,加上建價飆漲讓民眾自發的「自主更新」危老重建案縮手,兩大因素使得許多原定要進行的都更或危老重建案停擺。 大型行庫主管指出,儘管央行聲稱建商若為了投入都更或危老重建,相關土融案可不受最高成數四成的限制,但實際執行卻是「紙上談兵」,因為相關限制重重,使得過去建商參與都更或危老習慣慢慢購買周邊零星土地、慢慢整合的作法面臨極大的資金緊縮壓力,因此愈來愈多建商從都更及危老案撤出。
至於建價飆漲不只讓很多由原住戶自行發起的都更及危老案(通常稱「自主更新案」)不敢再往前進,且經常引發建商和原住戶在「合建」時的分配糾紛。 業界人士說,疫情前建材原物料等價格尚未飆漲,「北市一坪的造價十七萬,現在要卅萬」。而合建案的分配行情變動也很大,「以前建商和住戶的分配比,是三(建商)比七(住戶),現在至少都有三點五在六點五,或四比六,萬華地區甚至聽到五比五」。
對於地方政府各自公布的都更或危老的績效,金融圈人士表示,「很多只是表相,他們只敢公布已核准的,但很多已核准卻未動工,都未列在統計數字」。銀行也一樣,一位銀行主管說,很多都更危老案,已在銀行畫定額度,卻遲遲未動撥,就是因為上述原因,尤其政府打炒房,大安區、信義區等一級地區的房價不易打到,反而是北市亟須都更或危老重建的老舊社區林立的區域受最大影響,已形成執行都更或危老重建的惡性循環,也挑戰政府的政策成效。
攸關橋頭、左營交通發展與楠梓產業園區聯外交通順暢的新台17線計畫,高市府今(19)日召開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新台17線南段工程用地第二期方案。南段一期(德民路至中海路)包含廣昌大排整治改善工程,預計今年8月動工,南段二期(中海路至左營南門圓環) ,預計明年動工,全線預計在115年底通車。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為改善高雄左楠及茄萣、梓官、橋頭等地區聯外交通路網,並因應未來楠梓產業園區台積電進駐及循環材料創新研發專區開發後所衍生交通需求,市府推動闢建新台17線工程,分散翠華路、左楠路交通車流。 工務局指出,新台17線全段7.1公里,北段工程(典昌路至德民路段)已於去年6月通車。
南段一期(德民路至中海路)包含廣昌大排整治改善工程,預計今年8月動工;南段二期(中海路至南門圓環)在劉世芳立法委員及行政院吳澤成政務委員協助之下,市府與國防部達成「土地無償撥用」及「牴觸物代建代拆」等共識,並獲得中央同意核定8.7億元(市府負擔1.58億元),目前辦理規劃設計作業,預計明年動工,以期全線在115年底通車。
交通局表示,新台17線全線開闢通車後,將可縮短橋頭至左營26%車行距離,同時減少30%行車時間,實際換算車行距離縮短2.6公里,節省旅行時間約15分鐘,並將轉移翠華路30%~50%車流,維持翠華路道路服務水準最少D級以上(車流穩定),可望完整鏈結北高雄楠梓產業園區運輸路網。
林欽榮也說,新台17線歷經近15年,市府與國防部、內政部等各部會充分協調,以保留精神堡壘、大氣海洋局及四海一家等海軍重要文資建物之最高原則進行設計與變更,終獲拍板定案,市府再次感謝軍方與過程中相關單位的努力推動及促成。
營建署表示,板橋浮洲合宜出租住宅近日釋出49戶3房型(含以上)住宅,房屋面積每戶約42.44坪至56.55坪不等,可供符合申請資格的民眾進行申請。本次出租作業是由日勝生活科技辦理,受理申請時間至8月11日,只要符合四大條件,最低可以每坪租金437元起,三房房型每月租金約18,217元起。
營建署指出,若符合住宅法第4條規定之經濟或社會弱勢身分者,優先戶每坪租金437元,3房型(含以上)每月租金約18,217元~24,215元不等;另一般戶每坪租金547元,每月租金約22,803元~30,560元不等,管理費每坪60元皆另計。 板橋浮洲合宜出租住宅各房型均附有對講機、衛浴、廚具、烘碗機及瓦斯爐等基本設備,網站上也有提供3D環景可供民眾查看。
符合18歲以上,並在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及桃園市均無自有住宅,家庭所得未超過新臺幣133萬元且平均每人每月所得未超過56,000(含)元整等申租條件的民眾。 而本次板橋浮洲合宜出租採取線上網站登記或撥打租賃服務中心服務專線洽詢,並請在申請截止日前以書面檢送申請切結事項等資料文件,親送至板橋浮洲合宜住宅租賃服務中心,經現場人員審查與檢視後,符合申請資格者,將於8月15日進行公開電腦抽籤作業。
工程造價短期內似乎見頂,根據主計處的營造工程物價指數顯示,今年6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為108.77,年減0.23%,是近六年半以來,首度連兩月呈現年減。不過業界認為,營造成本仍高,房價要跌不易。 專家指出,從2017年以來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單月年增都只增不減,反映短期工程造價應該已經到頂,且也已充分反映在推案的房價上。
不過,營造業者有不同看法,業者指出,其實現在造價仍維持高檔,且原物料還是有上漲的問題,尤其是混凝土,會有碳足跡的問題,加上目前仍缺砂石,恐怕未來都還是會推升一波成本。另外,現在營造業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缺技術工及基本工資上漲,這也導致未來營造成本居高不下,建案仍難有下修空間。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造價上揚帶動全台房價走揚,尤其是2021~2022年更為明顯,不過近期原物料價格回檔,雖然工資仍維持高檔,但整體造價已經沒有繼續衝高,也代表因為造價再刺激房價的因素已經解除,不過反映過去一段造價大漲,短期房價也大幅修正的空間也有限,但建商開發期與銷售時間雙雙拉長,更考驗開發商的經營與財務能力。
統計顯示,2017~2020平均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年漲1.42%~3.35%,整體造價還算平穩,不過2021累計平均年增10.94%,2022累計平均上漲7.36%,整個造價大漲,一直到今年前四月仍居高不下,不過5、6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年增率是近六年首度開始下滑。
知名家居品牌「生活工場」創始店士林文林店,近期在臉書表示,將營業到7月31日,8月1日正式閉店。業者未公布熄燈原因,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則認為有三大因素,讓業者選擇收店。 生活工場文林店近日在臉書表示,文林店是生活工場的第一家店,1994年1月在台北士林創立,「我們在這裡已經開立了無數的年頭,在這即將邁入的第30年,要感傷的跟支持我們的朋友們說再見了」。 「打字打到這心裡酸酸的,」文林店表示,從6月6日開始封拍出清到現在,很多客人說很捨不得,但「謝謝大家對文林店的愛戴,我們要畢業了,7月31日是最後一天」。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分析,生活工場文林店收攤原因有三,一是生活工場走文青雜貨與家具風格,早期稱霸市場,但無印良品、IKEA、特力屋近年快速崛起,可想見其經營愈來愈吃力。
第二,電商的興起,打擊實體店面營運,很多有連鎖業者以集中火力單一商圈店面,而非遍地開花式的展店,以此來降低店租、管銷成本,還有服務業門市人員市場缺工窘況,也能有一定程度控制。
第三,士林商圈雖因國境開放觀光客回溫,但並未回到先前熱鬧時期,尤其文林店還位於商圈末端,和先前相比人潮仍相差遠,加上該店面坪數不小,推測總租金可能在20萬元上下,對業者負擔不小,三大因素逼退老牌業者退場。
中科台中園區二期擴建開發計畫已通過環評審查,預估該計畫將提供約4,500個就業機會,產業的建設和人口的流入也為周邊房市發展注入了很強的動能。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彙整實價登錄資料發現,近一年中科台中園區周邊四大行政區的平均房價皆呈現上漲趨勢,且以大雅區的房價漲勢最為亮眼、年漲幅高達13.8%,龍井區、沙鹿區和西屯區的漲勢則相對平緩。
東森房屋大雅中清加盟店資深業務經理郭宸緯表示,大雅是中科客層外溢第一站,又有房價基期低、建設題材豐沛等優勢,區域房市前景相當值得期待。 對於大雅房價年漲幅逾1成,郭宸緯指出,大雅位於台中相對外圍的蛋白區,近年來伴隨中科的蓬勃發展,大雅的房市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雅緊鄰中科台中園區,從大雅市區騎車到中科僅需5分鐘左右,再加上房價基期低的先天優勢,不少中科客群都會優先選擇到大雅買房定居。 另外,國道1號增設銜接台74線系統交流道工程預計於明年5月底前通車,屆時大雅交通機能將會更加完善,再搭配周邊台中國際機場擴建、台中機捷橘線的建設規劃,從長線來看,大雅房市發展前景的確很有想像空間。
郭宸緯表示,大雅市區內素地資源有限,新建案數量相對較少,成交單價都在3字頭上下,個別預售案的成交單價甚至可以達到4字頭,相比之下,中古屋的價格更顯親民,也是目前市場上的銷售主力。 雖然今年以來受升息干擾,民眾的購屋信心下降,帶看量銳減,交易週期拉長,但大部分屋主仍非常看好大雅的後市發展,在當前房市景氣下行的階段,反而會比之前更加惜售,在議價空間上也相當堅持。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副理黃勝暉指出,除大雅自身豐富的房市題材外,周邊水湳經貿園區、十四期重劃區、七期新市政中心的發展,同樣對大雅的房市有益。 目前大雅的平均房價仍落在2字頭,與七期新市政中心、水湳經貿園區等台中精華區動輒5、6字頭以上的房價相比,大雅的房價仍處於相對合理的位置,CP值相當之高,未來伴隨周邊精華區的不斷開發,相信會有更多口袋不深的小資族轉移陣地到大雅,進而推動區域房市交易量能的升溫。
台灣房屋集團與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共同發布房市新學術指標「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及下半年的國內房市景氣預測。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在第五次選擇性信用管制的第二戶限貸後,下半年還有多項打房政策陸續上路,不過市場仍有剛性需求,但量能不易放大,將是「量縮價盤」局面,預估全國全年的買賣移轉量,縮減幅度大約15%,整體棟數估計將會是27萬棟保衛戰! 周鶴鳴說,各項多空交雜下,下半年房市也將浮現三大趨勢。首先內需復甦,商用看俏,包括旅宿、店面等商用不動產或工業地產,後市發展將相對穩健。其次政策限縮,長抱為王,首購自住客將趁機卡位,市場上低總小宅仍會是主流。
再者,預售吃緊,成屋價穩。 周鶴鳴進一步分析,造成房市量縮的因素,可從基本面、政策面、技術面三大面向來觀察。在基本面上,第一季GDP年增率是-2.87%,看來也不會太好;政策面上,本次平均地權條例新法預售屋轉售的禁令,已經造成結構性的改變,選擇性信用貸款限制,短期投資必然減少;而這波房價的大爆發,起因於2018年美中貿易戰與新冠肺炎爆發後,台商資金回流,且貨幣政策和國際戰爭引發通膨,導致房價飆漲,因此在技術面上,漲高必面臨修正,也是造成量縮的主因。
台灣房屋集團與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共同發布房市新學術指標「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結果顯示,2023年第一季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呈現藍燈,景氣指標分數為31.68,並預測第二季景氣指標分數為38.02,燈號轉為黃藍燈,代表房市在第二季逐漸脫離景氣低迷狀態;預測第三季景氣指標分數為42.63、第四季是44.20,意味下半年皆為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後續發展「有感量縮,溫和價盤」。
新北最貴小宅的板橋區新成屋「來青」,最高成交單價逾95萬元,總價則從1477萬到3277萬元不等,一般小資族難入手。新北市將分回戶做社會住宅出租,優先戶最低月租僅12300元、一般戶15400元,首波釋出48戶共逾千人申請,中簽率僅5%,儘管搶手,但專家直言,蛋黃區社宅成本也會反映在租金上,仍讓一般民眾難負擔,使政府美意打折扣。
指標豪宅建商皇翔建設在板橋推出中小坪數「來青」成屋未滿1年,根據《EBC地產王》去年獨家統計,為去年新北市最貴小宅,專家分析該社區距板橋站不到250公尺,且位板橋萬坪公園第一排。該社區今年更上一層樓,開出單價95.68萬元新高,不輸豪宅身價。查詢租屋網站目前有2戶招租,14~15.7坪2房格局每月租金竟高達4.5萬~4.6萬元,令人咋舌!新北最貴小宅 社宅千人搶申請 該社區由新北市府分回235戶,新北市財政局指出,社會住宅「民權社宅」其中36戶為包租住宅,委託新北住都中心營運管理,另有48戶套房及2房作社會住宅,共有1011民眾申請,經審核合格件數為886件,昨(18)日已完成電腦抽籤,中籤率約5%,預計7月下旬分批通知正取民眾看屋選屋、簽約點交,最快9月可入住新家。
民眾申請踴躍,不外乎是租金相對便宜,此次釋出優先戶20戶,套房租金每月12300元起,2房戶型14000及2萬元;一般戶套房租金每月15400元起,2房戶型17500元及2.5萬元,若與該社區一般招租行情低。尚有151戶將招租 舒緩市民居住需求 財政局也表示,因首波民眾申請踴躍,原預計今年第4季招租的剩餘151戶也將提前釋出,原規畫的36戶包租住宅,也將併同151戶社宅推出。
新北住都中心執行長錢奕綱指出,為使社宅多元化,中心配合市府政策推出公辦社宅、容獎回饋、都更分回、出租住宅等各樣類型供民眾申請,以舒緩市民龐大的居住需求。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表示,該處鄰新板特區,生活便利性不錯,由於地段與當地住宅不乏屋齡輕的新屋,因此租賃上常見小宅都要來到2萬元的租金水準,或是套房才有15000~20000元的區間,更低的可能要雅房、分割套房,或狀況沒那麼好的物件。
精華地段價碼高 租金雖優惠仍有壓力 由此市場行情來看,陳炳辰認為,該社宅優先戶的價碼具備不錯的吸引力,大致都能在15000元內租到,但一般戶的租金雖然已比起區域行情下修,但實質價碼上仍偏高,推估得具不錯薪資水準的租客才承租得起。 陳炳辰認為,如果社宅位置地段較佳,成本因素也會反映在租金上,遂演為政府美意打折扣,後續是否可再調整價碼實惠度,也為社宅政策可觀察的方向;他也建議,一般單人入住的租客,若抽到精華地段的社會住宅租金恐怕也不輕鬆,便不見得會選擇此處租賃,可能往府中站尋找,有比較多便宜的租件。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