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後房市趨緩,市場回歸剛性自住需求,建商品牌力及規劃硬實力比拚進入白熱化,台中第3季包括寶輝、雙橡園、精銳、聯聚等四大品牌新案,成為各區域指標推案領航者,總銷合計達600億元,備受市場高度矚目。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統計,大台中7月推案金額414.9億元、共933戶,累計前七月推案金額2,765.6億元、1萬2,119戶。全年估計總推案金額可能超過4,000億元,有機會突破去年。
展望第3季,最新進場的「寶輝VILLAGE」第三期「寶輝THE TOWER」,基地位於福科路與永福路口,全案規劃40至50坪的精品住宅產品,並結合飯店式管理打造室內溫水泳池、星空LOUNGE BAR、空中花園與等住戶專屬俱樂部級設施,磁吸年輕家庭、專業人士和投資者高度關注。 「雙橡園4117」基地面積共4,117坪,全案將以最高住居規格規劃,包括SS鋼骨結構、純住宅零店面及3,500坪私有花園,而建築內部除了有飯店後場的獨立服務動線設計,同時引進專業主廚餐飲團隊「頂粵吉品」進駐、自建物業並提供一日六餐、頂級桌宴、禮賓接駁及專屬活動策劃等款待服務。 擅長高綠覆建築的精銳建設,「THE精銳」的規劃再度以綠意領奢,透過七座複層露台加上一樓延伸至二樓與地下室的立體花園,在這棟20層地標建築中創造8D立體森林,整體綠覆量超越100%,還特別在14期打造「綠奢華體驗館」,讓賞屋族相當驚艷。 聯聚「中維大廈」則是目前中台灣最受矚目的商辦案,為聯聚建設首次與國際建築師合作,全案邀請隈研吾操刀設計,打造樓高42層頂級商辦,建築總高度208公尺,為隈研吾生涯最高的作品,該案英文名「Kuma Tower」,以隈研吾的英文姓氏命名,也是大師唯一留名之作。 「中維大廈」規劃上有別於一般商辦的嚴肅形象,納入自然設計元素,大尺度的保留1,500坪綠地作為城市公園,室內則透過360度大面窗視野,將綠意垂直延伸;在外觀設計上,以層層堆疊的木質簷板,向上旋轉包覆,為建築創造出有韻律感,並充滿自然紋理的立面,期望打造全台灣最友善鄰里的摩天塔樓。
新北市議會今審議通過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修正草案,持有3戶以上非自住房屋者,每戶稅率提高至3.6%。房市、不動產專家表示,立法後恐讓房東轉嫁給租屋者,預期租金將有一波漲幅。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說,行政院已經拍板「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房屋稅將改採全國歸戶,將現行非自住稅率提高2%至4.8%,對建商影響較大。若年底中央通過房屋稅2.0的話,新北市今通過囤房稅可謂「虛功」,因為全國已調整至4.8%;對民眾來說,提高房屋稅率一定會轉嫁給租客,建商雖有影響但他們有很多招,如過戶給員工等。 徐佳馨指出,年底中央調整的囤房稅對新成屋的影響大,因中古屋房屋稅本就很低影響不大,比如大安區忠孝東路中古屋一年持有的房屋稅才1萬多,調成4.8%成4萬多房屋稅,也不會讓持有者拋售價值高的房屋。
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指出,現在中央推囤房稅2.0,稅率調整至4.8%,如果地方也跟進建商壓力比較大,但對房市來是說影響較小,因為台灣房屋稅基很低,囤房稅2.0通過後也只會增加幾千元,不會出現囤房稅讓房價下修情況,大戶、建商稅賦增加的金額,可能轉嫁給租客,預期租金面臨一波漲幅。 陳傑鳴說,因中央政府推出打房政策,像是平均地權條例等,今年房市買氣有降下來,可能會創下次新低,雖然房市下修機會低,但民眾不用太絕望,因為目前房市出現漲不動的現象,有些投資客資金比較緊的甚至出現賠售案例。
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表示,現行都更進度難加速與突破,最大關鍵在於不同意戶的整合,尤其公權力的消極,讓民間都更案整合曠日廢時;因此,不只是打破容獎天花板,更需要公權力介入整合。 楊玉全舉例,一個都更案若有二十戶不同意戶,實施者面臨的不是二十戶統一加價買進,而是逐戶加價買進,第二十戶的整合價格可能是第一戶加價的好幾成甚至倍增。若政府能夠在整合進度超過八十%的門檻後,透過第三方鑑價或估價機制,以估價師估出來的市價統一買進整合,或是透過信託機制保障,對民間都更案整合進度會有很大幫助。 房產業者指出,危老案為何大幅超越都更案?除基地面積無最低門檻限制外,且要求百分百的產權整合,所以部分陳年都更案便切割不同意戶的範圍,讓整個案子產權整合達到百分百;但可能使得基地不方整,或是被排除的老舊建物很難再有都更機會。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當老屋重建政策只剩蘿蔔沒有棒子的時候,屋主對建築修繕維護與重建都不急不徐,部分屋主甚至能拖就拖,期望拖到最後再簽同意書能換到更多坪數,而實際上也大多如此,越晚的同意戶分回條件越好,導致大家有樣學樣。由於接下來幾年老屋數量將會激增,重建議題必是政府一大挑戰。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分析,容積獎勵的增加,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提高部分個案的財務可行性,衝高成案機會,但是在整合、分配等執行面並沒有具體幫助。舉例來說,危老重建時程獎勵逐年遞減,並不會讓建商完全喪失投資興趣,但即便拿到十%的個案,最後無法拿到建照、失效的也不在少數。 黃舒衛認為,降低審議、整合的不確定性,增加成本及價格計算與轉軌的彈性,讓更新符合市況的執行,擺脫主管機關數字管理的迷思,才能讓建商、地主不會朝三暮四,貽誤改善居住環境的機會。
高雄麥當勞鳥松店的店面又易主!位於鳥松區中正路上的麥當勞鳥松店店面,才於2021年2月以總價1.86億元,由高雄在地建商「立崧建設」買下,當時就創下鳥松區史上最貴房地交易,如今建商加價約2608萬元轉手,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最新揭露,2023年6月由台北一名女買家,以總價2.12億元入主當新房東,也讓該透店蟬聯鳥松區史上最貴透店王,以成交總價換算地價,每坪土地成交單價約57萬元,同樣榮登鳥松區最貴地王!台灣房屋仁武7+1工商加盟店店長黃明智表示,此間透天店面樓高2層,屋齡26年,建物面積142.71坪,佔地372.68坪,坐落的中正路段,為通往仁武、鳳山、大寮及三民區的中心點,人流車流旺盛、生活機能佳,且未來區段擁有捷運黃線紅利,整體地段與商業發展後勢看好,同時店面擁有連鎖品牌當金雞母,粗估租金投報率雖不到2%,但長約收租效益穩定,加上該地段頗具長遠增值性,都讓此物件更有創價優勢。
台灣房屋指出,不動產持有期間逾2年未超過5年,會被課以房地合一稅35%,加上交易過戶相關的費用,粗估僅小賺出場,應非原持有人的置產計劃。由於近期受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調降購地貸款成數等措施影響,建商推案資金壓力增加,高雄市場就陸續有不少建商,積極重整手上資產,推估這也是讓該建商選擇獲利了結的原因之一,換取現金入袋為安。
事實上,2023年市場上也有不少建商將持有土地或建物出售的案例,像是高雄谷樹建設與祿陽建設,2023年6月就各以1.85億元及1.46億元,出售位於高雄仁武區後港東段的住宅用地,而兩筆交易皆由三地開發接手。另外,遠雄建設2023年8月及1月,分別處分包含位於台中市北屯區愛子幼兒園北屯總校,以及新北市新莊區副都心段一小段等多筆房地,合計總價約51.66億元;華友聯開發2023年6~7月,同樣接連處分位於桃園市楊梅區上田段的多筆工業地,目前累計已售出逾萬坪土地,合計總價約12.74億元。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建商適度調整房地資產,豐沛資金,以利為其他投資標的做佈局,為業界常態性作法,不過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正式上路,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大幅影響預售市場量能,加上缺工缺料問題持續,同時受央行信用管制措施,調降購地貸款成數,還有18個月內開發的限制,建商層層增壓下,為了降低資金周轉與開發回收風險,甚至也不乏是帶建照出售的交易,藉由重整閒置資產,也成為建商可觀的業外獲利來源。
受惠國際觀光客緩步復甦,國際觀光商圈逐漸感受到人潮回籠,不過對於房東來說,即使看好未來的復甦商機,但現在租金仍未反映未來觀光紅利,因此除了短租型的店面以外,中大型的長租店面開始出現漲租機制,觀察西門町高價租賃案,就有5件訂有後續漲租條款。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通常這樣狀況出現在景氣轉折初期,區域內還有些空置店面,加上消費商機還沒有爆發跡象,但房東多嗅到景氣回升的味道,因此強勢的觀光商圈開始出現空置率改善,觀光需求大幅回流,預計今年有機會國際觀光人次回到疫情前的5~6成,西門町的觀光伴手禮店也開始增加,就是觀光回升的跡象。 統計實價紀錄,西門町先前指標大樓由KTV業者以每月百萬承租,不過租約內就有調漲租金條款,包括第1年月租100萬,第2-4年月租120萬,第5-7年月租126萬,第8-10年月租132萬,另外西門町今年近一年前10高單價的租賃案,也有四件訂有漲租條款,包括成都路3號第1-2年月租25萬含稅,第3-4年月租25.75萬含稅,第5年月租26萬5225元含稅。
信義全球資產商仲部主任林廷宇指出,疫情期間西門町受到重創,租金大概是疫情前的4~5折,現在回到疫情前的6~7折,不過有些大型的長租客戶,多訂有漲租條款,最終租金會回到疫情前的8~9折,顯示現階段雖然觀光還在回血階段,但房東也預期未來會變更好,即使當前租金回不到疫情前盛況,但也不願意訂長期偏低的租金,企業也認為好店面值得先卡位,因此才出現這種長約客戶的漲租條款。
高市府配合捷運小港林園延伸線建設,啟動沿線土地檢討,於今年7月底辦理都市計畫公開展覽,針對區段徵收有不同意見者,將不納入都市計畫變更範圍,同時公開說明會也會將民眾所提建議,納供高雄市都委會審議參考。
高市府指出,行政院核定林園延伸線為供給性導向之計畫,透過捷運建設提供小港、林園區安全、便捷且低碳環保之軌道運輸,並結合大眾運輸導向(TOD)發展策略,提升捷運運量,帶動地區加值發展。 為引導沿線土地適性發展,以住宅區規劃為原則,捷運站體周邊則規劃為商業區,另為打造優質的生活環境,劃設40%以上的公共設施用地,設置公園、綠地等開放空間,全案將採區段徵收方式辦理開發。 高市府表示,為推動捷運周邊農業區發展,已舉辦四場工作坊及兩場次座談會以蒐整地主意見,基於尊重民眾意願,就區段徵收有不同意見者,不納入都市計畫變更範圍原則下提出規劃草案。同時配合國家住宅政策,未來於捷運RL4、RL5等站(林園區沿海路)辦理TOD及土地開發時,納入社會住宅規劃,以利周邊產業園區員工可以就近居住及工作。
都發局說明,本次都市計畫檢討係依據都市計畫法第26條規定辦理,於公告公開展覽期滿,後續將提請本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公開展覽期間所接獲的相關意見,將納人民或團體陳情意見辦理供本市都委會審議參考,民眾對於計畫內容的意見,都會在都委會中充分的討論,讓地區發展更符合地方民眾的期待。
政府持續興辦社會住宅及社宅包租代管,並搭配租金補貼等多項居住協助政策,繼續推動社會住宅,內政部營建署在全國各縣市已盤點出適宜興建社宅的土地有250處,約可興建7萬戶社宅,管轄大筆國有土地的國產署,13年來招標國有地上權土地進帳逾1200億,加上軍方移交土地,高達13.7萬餘坪精華地,可供規劃新社宅的重要土地資源。 由於國有財產署配合大面積國有土地不出售政策,透過招標設定地上權方式,釋出土地使用權予民間,政府可以保有土地所有權,收取權利金、地租及稅收,創造永續財源,達成政府永續財源活化大面積國有土地,以及促進民間資金開發利用之雙贏目標。
99年至112年8月7日列標471宗國有土地,面積186.71公頃,標脫187宗,面積61.89公頃,決標權利金高達1201億3805萬餘元。 國產署統計,截至112年7月,配合內政部指示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下稱住都中心)興辦社會住宅,提供45.38公頃(約13.72萬坪),包括捐贈25.48公頃、出租10.92公頃及出售8.98公頃)國有土地,由住都中心提出申請後配合辦理。
另外,協助提供各級政府機關28.38公頃,其中租用3.17公頃國有土地,撥用53處國有土地、2處國有房地(土地面積25.35公頃,建物10筆)興辦社宅;保留714筆國有土地(面積100.76公頃)、3筆國有建物辦理社宅先期規劃。 國產署也說明,配合推動住宅政策及增加活化利用國有閒置房地管道,建立國有非公用房地標租與符合「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規範之租賃住宅包租業,並同意其轉租與次承租人居住使用機制。日前國產署首批34戶(臺中市10戶、高雄市10戶、臺南市2戶及臺北市12戶)開標結果全數標脫。
另外,政府並將透過捷運TOD、科學園區或是工業園區開發規劃社宅用地,營建署同時研修住宅法及相關法規,透過土地開發、聯合開發、整體開發、合作開發及都市更新之分回或回饋社宅,規劃推動使用權社會住宅,加速民間資源投入,至於私立大學退場後校地,將會配合教育部政策來進行規劃。
政府追求居住正義,陸續推出平均地權條例、囤房稅2.0等政策,希望改善高房價問題,但有房仲業者認為,只要繼續補貼買方和租客,房價就繼續掉不下來,原因竟與台灣人民的特質有關! 國際超級房仲Zack在臉書發文,點名台灣近年政策打房,似乎對抑制房價效果有限,還提到能夠借鏡國外經驗,例如新加坡對買第二戶以上課徵印花稅,從抑制住宅的需求面打擊,才能改變供需進而拉低房價。 Zack指出,新加坡對本國人買第二戶房子,直接課徵20%的印花稅,買第三間課徵30%,針對外國人課徵60%,目的是讓買房門檻拉高,讓消費者打消念頭,一旦買方都不願意出手,屋主和建商只能降價配合,房價才會慢慢鬆動下,反觀台灣人民對政策的接受度不一,很難全面配合政策打房,例如政府為了降低買方與租客的壓力,推出新青年房貸去補貼買方,本末倒置卻吸引民眾支持,強調這就是房價難以下修的關鍵。
Zack反問,如果台灣敢學習新加坡,直接針對買第二戶房課徵20%以上的稅,台灣人民是否會樂於接受,甚至像新加坡的人一樣,覺得這種有效又有魄力的打房政策很有效,還是會開始鋪天蓋地的抱怨,甚至質問「現在房價這麼高,大家都買不起房子了,政府還要對我們課徵20%的稅,這不是在搶錢嗎?」 他強調,租屋補貼對象號稱租客,依舊是從納稅人的錢取得,補貼最後跑去哪裡,第一種可能是買方拿去買房,第二種是拿去繳房租,錢同樣流入建商或房東的口袋,因此不少建商或房東會鼓勵申請補貼,才能讓補助款進到自己的口袋,反觀新加坡從需求面打房,直接下挫消費者意願,差別在於台灣透過補貼鼓勵買房,新加坡則是抑制需求讓賣方被迫降價,比較之下就能發現台灣的方式,讓賣方保有喊價空間,因此相對不易拉低房價。
住宅老化加劇,中信房屋研展室統計內政部資料,今年第2季全台平均屋齡已達33年,其中僅有11.4%的住宅屋齡低於10年。各行政區中,新北市林口區平均屋齡18年,為住宅最年輕行政區,比全國平均屋齡要少15年。 另外,林口區屋齡10年內住宅占比達總數的30.8%,等於每十間有三間房子屋齡10年內。 根中信房屋統計,新竹縣竹北市以平均屋齡20年居次,第三名平均屋齡為23年,由新北市淡水區、桃園市觀音區與高雄市仁武區並列,不過淡水區與仁武區屋齡30年以上住宅占比都高於屋齡10年以下住宅占比,呈現兩極化現象。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謝欣亞分析,新興重劃區及新市鎮較多的區域,平均屋齡都會比較低,新北市林口區屋齡30年以上的房子很少,僅占該區總數的15%。 她表示,林口早期不動產市場發展並不蓬勃,2004年政府祭出限時及大面積開發容積獎勵政策,建商紛紛進駐購地大舉投入林口房市,房市推案不斷創高量,因此住宅屋齡普遍較低。 新北市淡水區、桃園市觀音區、高雄仁武區都是舊市區與新興城鎮的結合,儘管平均屋齡較低,但屋齡超過20年的住宅佔了一半以上,新北市淡水區主要是有淡海新市鎮的龐大造鎮計畫,桃園市觀音區則有草漯重劃區加持,高雄仁武區則是受惠於航太產業園區與台積電進駐加持,因此大幅拉低整體屋齡。
越南房市表現低迷,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6個月有40%的房地產相關公司倒閉,等於平均每月有1.66萬家停業。當地媒體示警,中型的房地產公司首當其衝,有超過95%的企業都已裁員降低支出,有些為維持生計甚至得變賣硬體。 根據VnExpress報導,越南企劃投資部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大約有10萬家房地產相關公司關閉,平均每月有1.66萬家。
越南房地產經紀人協會表示,房仲業由於需求下降面臨難關。 資深房仲Hoang Viet透露,他2019年在河內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該公司2022年初還有200多名員工,但去年底越南房市開始低迷後,員工人數目前只剩下30名,「我們不得不變賣公務車,退租部分辦公室、財源以降低成本,才能支付銀行利息。」 越南房地產經紀人協會6月初公布的數據顯示,有95%的房地產公司進行裁員,部分不足50人的小型公司裁員比例甚至超過90%。
有23%的越南房產公司表示,如果市場情況持續低迷,他們恐怕只能經營到今年第3季末,另外有43%的公司認為只能撐到年底。 另根據美國財經媒體報導,越南經濟出現致命危機,當地房地產開發商在融資困難情況下,暫停建案已經超過1200個,合計價值超過800兆越南盾(折合約台幣1.05兆)。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