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在高房價的社會,有越來越多人買不起房子只能夠等待繼承,根據統計,今年1月至7月之間所累積的建物繼承移轉棟數相較於去年增加了18%之多,不過想要順利的繼承到這筆財產,又不想要繳交大筆的遺產稅,在事前就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行。 擅長為客戶進行遺產規劃的律師蘇家宏,就分享了台灣人常常犯的5大遺產稅規劃錯誤,如果做錯了,除了必須要繳交大筆的遺產稅之外,還可能會被罰款,甚至是背上刑事責任。
蘇家宏所列出的第一點就是「重病或最後幾天才移轉財產給子女」,他點出,過世前2年內的贈與會計入遺產稅,而且逃漏稅還會連補帶罰。第二點則是「以為過世立刻提領現金可以節省稅賦」,因為實際上,從過世當時的存款餘額就算是遺產了,之後提領不影響遺產數字,而且還有刑事偽造文書問題。 如果遺產中有不動產更是需要特別留心,蘇家宏列出的第三點就是「賣房產換現金後繼承,課稅金額變大了」,他進一步解釋,不動產的繼承是已公告價格計稅,然而不動產一般是以市價出售,將所得現金全部納入遺產稅的計算,這個費用通常是高於以公告價計算。 蘇家宏也提醒,另一個常見的錯誤就是「不做任何規劃,過世後再說」,因為想要節稅就是要在生前規劃的。最後一個常見的錯誤就是「用人頭持有資產」,因為不管是人頭持有資產或借名登記,仍屬於遺產,要特別注意。 提前規劃遺產的分配來節省未來可能會出現的高額遺產稅固然重要,不過許多長輩也會擔心,一旦將財產早早分出,子女可能會因此變得不聞不問,這時究竟該怎麼做呢?民法中其實有「附負擔贈與」的規定,在贈與的時候,可以訂定互相的權利與義務,若發現孩子未履行當時的承諾義務,在發現孩子沒有負起附負擔行為的1年內,即可使出撤銷贈與之手段,將房子撤銷贈與,轉回自己名下。
政府近年祭出重拳打炒房政策,房屋銷售情況也引發關注,據新北地政局統計,全市總交易量及成交金額都增加,主流產品仍以3房2廳2衛含車位為大宗,行政區中三重在件數及金額都是全市連三季冠軍。 地政局說明,新北今年第二季預售屋實價登錄,共計揭露6583件,總成交金額1136.9億元,相較上季,本季受到「平均地權條例」新制同年7月1日施行,因新制有限制契約轉讓規定,致多數購屋需求者在制度施行前交易,統計全市總交易量及成交金額分別增加127.5%及124.8%。其中三重區申報件數1684件、成交總金額307.5億元,皆為全市之冠,且已連續三季奪冠。 地政局地價科長蕭湘君表示,分析今年第二季三重、板橋、蘆洲、新莊、中和、永和、樹林、汐止、新店、土城等10個蛋黃區的預售屋,成交單價區間以每坪60至70萬元,占比近43%為最高,總價以1500至2000萬元為主流,占比近39%。其他非蛋黃行政區成交單價每坪多介於40至50萬元,占比近37%,總價以1000至1500萬元為主,占比近43%。
分析交易熱絡行政區,如三重區、板橋區、新店區,每坪單價61.8萬元至69.2萬元,其次土城區、林口區、新莊區、泰山區成交均價每坪48.7萬元至58.4萬元,最後則為淡水區、鶯歌區每坪成交均價36.5萬元、37.4萬元。 蕭湘君指出,主流產品以3房2廳2衛含車位為大宗,該類建物面積多為41至48坪,平均總價新店區2901萬元最高,板橋區、新莊區、三重區、泰山區、土城區次之,介於2230至2684萬元間,最後林口區、鶯歌區、淡水區則分別為1912萬元、1536、1437萬元。 蕭湘君提到,今第二季預售屋建案備查情形,全市預售建案申報53件,較上季增加23.3%,總戶數7542戶則較上季增加53.1%,其中委託不動產代銷業銷售計38件,占約71.7%,代銷總金額達1300億元,較上季金額增加72.2%。 行政區分布上三重區2809戶居冠,板橋、林口、土城等區亦屬熱絡,上述4個行政區申報總戶數5900戶約占全市比率78%。所有預售屋銷售資訊及定型化契約、季報資訊均已公布於「新北不動產愛連網」交易安全、實價登錄專區。
三重、板橋、新店區的每坪單價為61.8萬元至69.2萬元。圖/新北地政局提供
新北蛋黃區預售屋的成交單價區間,以每坪60至70萬元占比最高。圖/新北地政局提供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2023第二季交易資料,住宅平均交易坪數31.47坪,比2013年Q2的42.65坪縮水了11.18坪,而買小宅占比最高的縣市,仍以台北26.3%居冠,台中23.1%居次,新竹市20.3%排名第三。反觀大宅交易,扣除離島交易,全台買65坪以上大宅的縣市,以雲林縣交易占比最高,達9.32%,其次為花蓮縣,宜蘭縣則居第三。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商業發達的北台灣,都會區發展早,素地有限,受限於開發成本高,以今年台北市平均單價達72.8萬,新屋單價動輒百萬以上,導致新案或都更推案也都走小宅化,等於每四筆交易就有一筆是低於15坪的小宅,而台中市是中部產業重鎮,新竹更受惠於竹科園區發展,工作移居的人口多,小宅需求增加,由於小宅具備低總優勢,自住或置產門檻親民,交易量持續看好。
張旭嵐提醒,低總小宅雖然入手較容易,不過不少銀行針對權狀未滿15坪的小宅,放款態度較保守,貸款成數僅能貸款六到七成,因此也會影響自備款的金額和比例,對於首購自用族群而言,不見得是最划算的作法,建議選擇購屋標的,可以主附建物合計超過15坪以上的物件為優先,才有機會貸好貸滿。 本島各縣市中,又以雲林人最幸福,平均交易坪數41.95坪,第二季交易中有近一成的購屋者,就是買65坪大坪數;而宜蘭、花蓮,也以平均一、二字頭的房價,成為大宅交易比例高的縣市。
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商辦大樓成交金額累計達21億元,顯示市區精華地段不動產具備未來改建效益,資深商辦更是買方眼中炙手可熱的金雞母;信義全球資產公司分析,目前市場資金充沛,搭上近年危老重建潮,買方也看到核心區位指標大樓的改建價值,鎖定熱門商圈內的辦公室積極掃貨。 台北市區辦公室屋齡普遍多已30年以上,但由於位在燙金商業區、指標商圈或近捷運站,具優厚地利優勢,看好未來改建效益,屋齡老舊對買方非但不會成為抗性,反而吸引資金雄厚的企業主、投資人出手購屋,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實價登錄資料,今年1月至6月北市屋齡逾30年以上的商辦交易,共出現26筆成交紀錄,平均每周就成交一筆,總計交易規模達21億元。 從已揭露之實登資料中可看到,今年上半年資深商辦前十筆交易紀錄,均位在北市重要商圈或近捷運站交通便捷的區位,其中松江南京商圈就有四筆上榜,包括台肥大樓、怡樂大樓、長欣商業大樓、環球世達大廈;而總價最高的交易大樓落在敦南商圈,為金屬機殼廠可成科技以4.67億元購入屋齡32年的敦南摩天大樓,可成科技台北辦公室原本就位在此棟大樓內,此次交易為擴充自用辦公空間。
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林三智表示,松江南京、敦南敦北商圈都是北市重點辦公聚落,但屋齡普遍老舊,在企業剛需旺盛下,敦化南北路沿線舊商辦已掀重建潮,包括國泰寰宇大樓、台塑大樓、中華票券大樓、敦南金融大樓等,都已陸續進行都更改建,待地標級商業大樓完工落成,頂辦市場焦點可望重返敦化南北路。 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林三智進一步說明,通膨加上連續升息,使資金轉向發展穩健的商用不動產,尤其以辦公室產品交易最為熱絡,位在市區精華地段的優質商辦,只要一有釋出,且售價符合區域行情,就會吸引有自用需求的企業主或置產型投資人評估購置,購買後可做為自用辦公室、亦可出租,更具未來改建潛力,若是取得大坪數辦公室,所持分土地面積也較大,在都更重建時可掌握更多話語權,資金運用進可攻、退可守,成為高資產客群資產配置寵兒。
台灣存在許多租屋黑市,內政部次長、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11日指出,內政部已透過各種方式掌握租屋契約,以國內租屋戶數87.6萬戶來說,內政部可掌握的有效契約今年底將力拚50萬件。 內政部是依202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推算住宅租用戶數為87.6萬戶,這當中有過半租約可能是房東與租戶私下簽署,房東並未申報出租。此外,也有市場人士推估,台灣的租屋族實際逾百萬戶,內政部的數據明顯低估。 針對外界質疑租屋黑市嚴重,花敬群表示,過去內政部可掌握的有效租約確實十分有限,一直到2017年以前都低於10萬戶,但2020年起因推動租金補貼、包租代管和租賃實價登錄三大措施,內政部已加速掌握有效契約數。 花敬群表示,以去年底來看,內政部掌握的有效契約達40.8萬件,較2016年底增加了15倍,且占整體租屋戶數比重已達46.6%,其中包含33.9萬件來自租金補貼、包租代管4.9萬件、租賃實價登錄2萬件。 他強調,今年因為包租代管和租金補貼都再進化,預期可帶入更多房東資料和有效租約,目標是可掌握的有效契約數年底可達52.3萬件,將涵蓋率拉高到6成,也就是把黑市的範圍縮小至4成以內。 做法上包括持續擴大補貼並降低房東稅賦,具體目標是希望租金補貼可帶入40萬件、包租代管10萬件、租賃實價登錄可提高至2.3萬件。後續若囤房稅2.0上路,因為房東可適用較低稅率,可望帶入更多資料。 總統蔡英文11日視察國家住都中心,並與包租代管房東交流。
內政部長林右昌表示,社宅直接興建部分,預計今年底可達9.5萬戶,明年達成12萬戶的目標;社宅包租代管方面,目前以平均每季逾6,700戶的媒合速度成長。 林右昌表示,租金補貼專案截至9月10日止,總計44萬2,504件,預計可擴大照顧50萬租屋族,減輕租戶2至4成的負擔。至於3萬元的「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專案」,6月開辦迄今,累計已有超過41萬1,781戶核定。
前兩月主計處統計房屋指數出現連兩個月租金指數年增跌破2%,不過租金上漲趨勢似乎並未終止,2023年8月租金指數的年增率又重新站上2%,反映租金上漲趨勢仍在,推估主要原因包括房價上揚帶動、物價通膨等因素有關,其中居住類的住宅維修費、房租及電費都呈現年增狀況。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每年的市場交易量大概3、40萬戶,不過租屋族推估可能有百萬戶規模,且租屋族通常是比較偏向買不起房的族群,因此租金上揚對於租屋族的影響甚大,但近幾年房價飆漲,通膨因素都快速推升房租,為了減輕租屋族的居住負擔,內政部推出300億50萬戶租金補貼,此舉讓不少租屋族受惠,不過,近期引發熱議的囤房稅2.0,則須觀察上路後,是否會出現漲租效應。 主計處統計,2023年8月居住類漲1.77%:主因住宅維修費、房租及電費分別上漲2.94%、2.01%及1.91%所致。其中房租指數為104.16,年增2.01%,過去的14個月中就有12個月的年增率達2%多,2023年6、7月一度年增率跌破2%,若持續跌破2%租金可能漲勢趨緩,不過這個月公布資料又重新站回2%。
曾敬德指出,實務上房租過去幾年的漲幅感受度,遠超過租金指數呈現的幅度,不過趨勢上的確是一致,政府也積極推動許多租屋政策的補貼,不僅僅是針對租客,也針對房東幾乎比照自用的持有稅率,鼓勵房東作為公益出租人,不過因為近年房價實在漲太多,2016年後買進的可能有高額的房地合一稅,一旦有出租行為,日後交易就可能沒甚麼節稅空間。
為促進土地活化,台糖今天邀請廉政單位與企業代表舉辦廉政治理研討會;台糖董事長楊明州表示,盼解決企業廠商對於投資台糖土地疑義,並創造廉能的投資環境,進而共同帶動地區產業發展。 台糖今天邀集法務部廉政署副署長沈鳳樑、台灣高等檢察署台南檢察分署檢察長朱家崎等公部門,及企業廠商代表舉辦廉政治理研討會,以瞭解企業對土地經營的需求、釐清土地使用疑慮,並提供「圖利與便民的區辨諮詢」服務,以有效發揮土地運用效益,實踐廉政誠信治理。 台糖透過新聞稿說明,台糖總經理陳立人在研討會中,以「宜商、宜業、宜居、宜遊、活化產業、再生能源」為主題,說明台糖土地活化利用政策規劃,並向企業代表說明出租、設定地上權,及合作開發等各方案活化策略。
會中邀請台灣三井不動產股份有限公司協理王莉萍分享其以設定地上權方式,擘劃LaLaport親子購物商場的藍圖;此外,因應綠電發展趨勢,台糖亦邀請台灣南投地方檢察署檢察長黃元冠,就「再生能源防貪腐宣導」議題進行專題演講。 楊明州表示,台糖推動企業服務廉政平台,透過與企業雙向交流,台糖得以了解企業實際需求及意見,也有望解決企業廠商對於投資台糖土地疑義,搭建彼此信任的橋梁,同時協助企業遵循法令,落實誠信治理,創造廉能的投資環境,達成公私部門雙贏,以共同發揮土地運用效益,帶動地區產業發展。
新北市政府與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前於一○八年推動合作「林口國際媒體園區招商案」,迄今成功引進三井及東森集團進駐,合計投入逾一百四十六億,未來將注入新商業、新娛樂、新媒體與新科技等四大元素,提升台灣影視產業,新北經發局今(十一)日表示,國際媒體園區內尚有部分土地仍待招商開發,努力向中央爭取由地方招商。 經發局長何怡明指出,林口國際媒體園區於新商業、新娛樂方面,引進三井不動產集團加碼投資興建複合式商業設施,目前工程進度達70.1%,預計於一一三年第二季開幕營運,本次三井集團除引進百貨店舖及美食餐飲外,將強化影視音產業發展,館內規劃設置多媒體互動及數位遊戲設施,提供消費者更多體驗。另外,東森集團以新媒體、新科技及新生活營運核心,引入影視、國際雲端及數位匯流等產業,藉由AI、IOT、AR、VR等多元新興產業的扶持,招攬影視前製、後製等設計與製作產業進駐,目前工程進度已達30.95%,預計一一四年第二季完工啟用。
媒體園區內尚有4.3公頃基地,原亦雙方合作招商,但得標廠商三立集團與市府終止契約,國產署表示,配合中央政策,後續國有地2.7公頃部分不再合作,將收回自行規劃,預計交由內政部營建署評估作社會住宅用地。何怡明強調,考量該媒體園區已見成形,為期後續整體發展,曾多次向國產署反映於三月時發函,建議應符合原規劃招商主旨,以影視相關產業為宜,惟相關意見迄未獲接受。 新北市政府將於明(十二)日舉辦「北臺共榮領航臺灣」產業論壇,將集結北臺八縣市力量,共同向中央呼籲,國有土地應回歸與地方合作招商模式,惟有地方政府參與規劃,招商才能符合地方需求,並請中央正視林口國際媒體園區整體發展,回歸以影視相關產業為主。
今年台灣房市相對低迷,連帶拖累家居產業,但詩肯 (6195) 、特力 (2908) 8月營收回穩,帶動前8月營收減幅也收斂,業者表示,房市剛需不會消失,家具仍有基本買盤支撐,預估營運有望倒吃甘蔗。 連鎖家居業者陸續公布8月營收,詩肯8月營收新台幣1.93億元,年成長13.98%,前8月營收15.4億元,年減4.55%;詩肯說明,不只8月營收出現年增,營運有穩定跡象,累計營收減幅也進一步收斂。 詩肯表示,8月台灣與新加坡NOVA營收同步成長,其中台灣本業雖有民俗月落點差異因素,但接單表現仍不錯,預期9月營收仍有望成長,而新加坡NOVA則大幅成長逾2成。 但詩肯也說,房市的剛性需求不會消失,因此家具仍有基本的消費力道支撐,只是今年雖走出疫情陰影,但大環境消費信心不穩,國境開放後出國旅遊的消費也排擠家居產業,但還是看好第4季傳統旺季,營運倒吃甘蔗,目前實體店面也在汰弱留強。 特力8月合併營收29.4億元,年減0.95%,特力表示,下半年回補庫存的需求正逐步發酵,且零售事業隨著社區店持續展店,鄰里滲透率快速提升,服務性商品銷售額逐年成長,累計前8月營收237.95億元,年減7.96%,減幅也在縮小。 HOLA和樂家居總經理何采容表示,房市景氣影響旗下家居品牌HOLA營運較多,HOLA營收比重中,寢具和家具占最高,約達4成,餐茶用具占營收比重約7%,今年HOLA陸續改裝各個門市,明年也計劃再改裝一家大型門市,並在北部再新開一家門市。
連鎖五金品牌振宇五金 (2947) 8月合併營收1億6859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5%,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達12億8057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08%。 振宇五金表示,8月適逢農曆民俗月,建築施工工程減少致營業收入較7月略為下滑,但受惠門市家數增加,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 主攻美國市場的地板建材銷售商寶陞 (2948) 8月合併營收2.01億元,連續4個月逐月成長,並改寫歷年同期次高。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14.91億元,年減4.87%。 寶陞表示,8月營收站穩兩億水準,主要受惠集團積極擴大北美地區整體業務接單表現,同時持續提升6個營運據點與倉儲中心效率,後續將持續觀察美國整體房市需求對於居家裝修消費意願。
儘管日圓匯率正逼近32年低點,日本投資人卻在大買紐約商辦,這是因為美國商用房地產市場正值2008年金融危機來最低潮,讓他們在美國看到比國內市場還要大的商機。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房地產開發商森信託(Mori Trust)今年6月以約1,000億日圓(6.85億美元)買下紐約中央車站隔壁的公園大道245號商辦大樓49.9%股權,引起市場注意。 這筆交易讓人想起1989~90年的日本投資狂潮,當年Sony買下哥倫比亞影業、Panasonic收購環球影業,三菱地產則買了洛克菲勒集團。森信託表示,由於利率上漲、員工拒絕回辦公室上班、租金回報率下滑和信用狀況緊縮,美國房地產業正處於不景氣,導致投資人變少。 物業服務公司仲量聯行(JLL)表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日本的海外投資一直在逐步增加,光是去年就有好幾筆引人注目的大型交易。 日經報導,日本退休金基金、保險業者和地區銀行等傳統投資人,也在關注美國房地產(主要是出租用的辦公室和公寓),押注租金收入會比低收益的日本債券更賺錢。
第一生命保險和明治安田生命保險都從2018年起透過美國子公司投資商用房地產。 JLL日本研究團隊資深總監谷口學表示,這些公司部分也是受到日本政府退休投資基金(GPIF)的影響,該基金從2018年開始投資美國房地產。在GPIF的房地產投資中,美國房地產占了45%,高於日本的25%。他說:「GPIF的投資正鼓勵其他日本機構放眼美國房地產市場」。 但也有其他資深房地產投資人較為謹慎,例如三菱地所表示,由於目前紐約辦公室市場看似疲軟,需要更精挑細選地投資。不過,該公司目前仍計劃在2030年前將海外資產從1.2兆日圓增加至1.5兆日圓。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