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9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 襄理(Zora#230) 陳盈如 主任(Becca#235) 葉庭妤(Tiffany#212) 丁凡芮(Jessie#234)

~ 加入官方Line~

房產新聞

  1. 高房價的購屋壓力 南港最沉重 購屋壓力二線城鎮也飆

  2. 第2戶限貸6成 自住客如何解套?一次解讀央行第六波房市管制政策

  3. 租屋區域行情揭露 明年上路

  4. 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半年 打炒房效應囤屋族比率降

  5. 虛坪改革 業界有雜音

產業新聞

  1. 中和多處千坪基地籌備中 區內話題性高

  2. 台北A辦租賃成交量創新高 綠相關配套成出租關鍵

  3. 全台房價暴漲區前三名,都不在信用管制範圍內

  4. 每6.42宅新餘屋 有1戶屋齡近5年

  5. 壽險總資產逾36兆元 連六月上漲並創下新高


1、高房價的購屋壓力 南港最沉重 購屋壓力二線城鎮也飆

2024.07.15 03:00 工商時報 郭及天

全台各地房價全面上漲至歷史新高水位,所得成長遠不如房價,以住宅總價與綜合所得平均數的倍數,觀察七大都會各行政區購屋壓力,全台以台北市南港區達20倍最高,此外,近年資金湧入二、三線城鎮,帶動房價上漲,使得不少區域當地人購屋負擔暴增。

觀察全台七大都會區各行政區住宅總價與所得的倍數,台北市12個行區普遍在13~20倍間,南港區近一年住宅總價為2,258萬元,為僅次於大安、松山、中正外第四高的行政區,所得111.4萬元屬台北市中後段班水準,成為全台購屋壓力最沉重的行政區。

相較於台北市,即使近年因房價相對較低、吸納台北移民的新北市,購屋壓力並不遜於台北市。尤其一些開發較早或以傳統工業發展為主的二線城鎮,如蘆洲、五股、土城等所得相對僅居中後段班水準的區域,在近年房價大漲後,購屋壓力逾17倍,已逼近台北市蛋黃區水準,外圍區如淡水、八里、林口則在13倍以下,在新北市相對較低。

大台北以外,較值得注意的是台中市,28個主要行政區中有16個行政區在12倍以上,中科及高鐵等新興開發區效應,帶動蛋白區房價飆漲,包括烏日、大平、大雅均在16倍以上,在全台名列前茅,僅有如中區、北區、西區等舊城區在10倍以下。

此外,因產業投資、重大建設或新興開發利多題材,帶動外地資金外溢至傳統房價和所得較低的蛋白區、造成當地人所得追不上高房價情形,也發生在其他都會區,例如桃園大園、台南安南、高雄仁武等地購屋壓力倍數均在14倍以上。

TOP


2、第2戶限貸6成 自住客如何解套?一次解讀央行第六波房市管制政策

2024.07.14 08:46 今周刊 文/周靖璞

央行6/13舉行第二季理監事會議,決議包含進行第六波房市管制政策,包含維持利率不變但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調降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 6 成」,預估影響最大客群將是換屋族及置產的交屋族。在「新青安」政策備受質疑是變相炒房的輿論壓力下,央行此時打出抑制房市兩支箭是否有成效,引起熱議。

「央行信用管制政策,責任在於保護銀行安全,而非打壓房市。」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解讀,此次央行總裁楊金龍在會議中的發言,明確表明央行動機在於讓房市軟著陸,而非強制打壓價格。

升準不升息、第二戶限貸6成 抑制房市上漲成效有限

央行在需要考量國家出口經濟層面下,本次會議選擇不調整重貼現率改為提升存款準備率。

徐佳馨表示:「準備率就是央行對一般銀行要求,多少比例的存款必須存放在央行,達到限制一般銀行放貸的額度。」銀行端為因應央行升準政策,理論上市場上流通的熱錢就會減少,從「量」著手抑制房市買氣就是央行此次的態度。

徐佳馨指出,房地產本身具「向下僵固」特性,交易比股市不即時,從購買到賣出需要長時間,投資人會認為是相對穩定資產。今年台股在AI帶動下大漲,部分投資人會選擇獲利了結讓整個市場充滿游資,選擇投入房地產。

因為股市賺取超額報酬者多,市場上不少全額現金支付購屋,「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6成」的管制措施無法限制這群有錢大戶,徐佳馨認為,首當其衝反而是換屋族及交屋族。

第二戶購買預售屋的交屋族,因央行公布管制措施後表示即日起生效,交屋期貸款額度突然降為6成導致資金不夠,交屋族只能更換使用配偶名下登記,或轉手到市場上賣出,這是央行期待達到的市場活絡效果 換屋族多數是先買後賣,主要考量不能無處可住,而央行規定需要簽署切結書在一年之內賣掉,若要避免貸款6成限制造成困擾,建議可改登記在名下沒有其他房產家人或配偶名下。

房地合一稅2.0 助長交易不平等

雖然資金流入、新青安推動讓房價創下新高,不過2024年Q1中古屋市場交易量卻被預售屋市場超越,產生了「惜售現象」。徐佳馨認為,最直接原因來自房地合一稅。

依據房地合一稅新制,購買房地產後,2年以內再出售加重課稅45%,2-5年內再出售課稅35%,雖抑制短期炒作,卻也讓投資人為了避稅,買了房子至少都過5年以上才考慮出售。徐佳馨表示,2016年新制上路後寫下交易量新低,2020-2021年才出現交易量上升,以此推斷,此波中古屋市場約2025年才會有下一波行情。「流動性不好,滿手現金也沒有選擇權。」

中古屋市場供不應求,買賣雙方話語權就產生極大不對等,買方不願意接受賣方漫天喊價,也不願意求全較差的居住空間,轉往預售屋市場意願就提高,雖然價格較高,但兼具資金彈性和客變需求。 在目前這種房市情況,徐佳馨建議自住客,即使無法立即購屋,可在此時開始養成看屋習慣,了解自身需求及市場風向,多與房仲業者保持互動,在努力存頭期款同時,有機會掌握到好物件釋出時的好價格。

TOP


3、租屋區域行情揭露 明年上路

2024.07.14 03:00 工商時報 陳碧芬

租屋透明化出現重大進展,內政部將就取得的大量租屋資訊,以「去識別化、個資保護、不用修法」原則,於明(114)年1月起,對外公布各區域租金行情。內政部13日指出,健全租賃市場機制是住宅政策的一環,將與租賃業者、NGO團體持續對話,穩健推動租屋市場透明化的措施。

內政部表示,未來將視各區域資料樣本數及完整度,進一步提出不同房型、屋齡等統計資訊,也將定期每年公布,在兼顧個資隱私情形下,讓租屋民眾更瞭解租賃市場情形。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1日初審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部分條文,要修法促成租屋市場全面實價登錄,並增設檢舉獎金制度。但因無共識,初審通過的草案條文,全數保留送朝野協商。內政部長劉世芳當時表示,不宜驟然推動租屋全面實價登錄,但也預告將在去識別化、個資保護、不修法原則下,儘速辦理區域租金行情統計分析,適時發布。

對於可掌握的「大量租屋資訊」,內政部進一步說明,112年有效租約案件達65.7萬筆,約占整體租屋市場的75%,其來源有三大管道,一、先後修法規定租賃仲介案件與轉租案件實價登錄,二、包租代管業提供租賃案件資訊,三、透過推動擴大租金補貼政策取得。

官員指出,目前社宅的包租、轉租、代管契約都有實價登錄,這類資料量較多;一般宅的包租、轉租也有實價登錄,只有代管契約部分還沒實價登錄,少數代管業者無法拿到房東房客的租金資訊,但這部分的資料也較少,預估一年約4,000多件。

內政部表示,去年完成租賃條例修法,使租屋族的租賃住宅契約都能適用消保法的保護,今年與法律扶助基金會完成簽約合作,8月起擴大提供租屋法律電話諮詢,明年下半年提供陪同訴訟等法律扶助,讓租屋族在推動市場透明化的過程中,對於房東可能要求解約等糾紛,能獲得法律的保護。

TOP


4、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半年 打炒房效應囤屋族比率降

2024/07/15 02:17:28 經濟日報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  

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半年,加上囤房稅修法預期效應發酵,內政部統計全國住宅持有概況,去年底全國持有四房以上的住宅所有權人計9.5萬人、占1.62%,占比較2020年底減少0.04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法人擁有多戶住宅人數與宅數比率仍不低,分別增加0.56、0.77個百分點,顯示法人囤房現象仍較為明顯。

由於囤房稅與囤房問題等議題持續受到各界關注,為了解住宅所有權人持有住宅概況,內政部地政司透過住宅所有權登記資料庫進行大數據分析,針對單一所有權人住宅進行全國總歸戶統計。 從持有住宅來分析,全國單獨持有住宅之所有權人計589.6萬人,持有762.4萬宅;持有四房以上所有權人共計9.5萬人、占1.62%,持有79.9萬宅、占10.4%,與2020年底比較,比率雙雙減少。

將自然人與法人分別分析,全國單獨持有住宅之自然人為578.3萬人,持有714.2萬宅;持有一至三房者計570.2萬人、占98.6%,持有670.1萬宅、占93.8%;持有四房以上者計8.1萬人、占1.4%,持有44萬宅、占6.1%。顯示自然人擁有多戶住宅的人數與住宅數量占全部住宅比例並不高,同時也較2020年底時減少。

法人部分,全國單獨持有住宅之法人為11.2萬,持有48.2萬宅;持有一至三房者計9.8萬法人、占87.4%,持有12.3萬宅、占25.6%;持有四房以上者計1.4萬法人、占12.5%,持有35.8萬宅、占74.3%。

法人擁有多戶住宅人數與宅數比率較2020年底時,分別增加0.56、0.77個百分點,顯示法人囤房現象仍較為明顯。 若將法人區分為「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與「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全國單獨持有住宅之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有9.7萬,持有36萬宅;持有一至三房者計8.8萬法人、占90.5%,持有10.8萬宅、占30.1%;持有四房以上者計0.9萬法人、占9.4%,持有25.2萬宅、占69.8%。

顯示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擁有多戶住宅比例仍不低,多房者所擁有住宅數的占比也相當高,較2020年底增加0.7、1.83個百分點,法人的囤房現象明顯超過自然人。 內政部表示,為健全房市交易秩序,遏止炒房行為,立法院於去年元月三讀修正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新法也於去年7月1日施行,除有助於引導市場穩健發展,並積極保障國人購屋權益與實現居住正義。 

TOP


5、虛坪改革 業界有雜音

2024/07/15 02:14:54 經濟日報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

內政部推動虛坪改革,上半年完成首輪座談,不過蒐集業界意見,對於兩大改革方向仍有雜音。內政部表示,仍在與外界溝通、尋求社會共識。

內政部今年初釋出虛坪改革兩大規劃方向,首先是改進現有停車空間登記方式,以利停車空間與居住公設明確區分,讓停車空間負擔更加公平合理。

其次是改進容積計算,增訂管委會設置面積的合理標準,並訂出上下限規定,引導公設設計趨向適質適量,保障社區運作基本需求,並避免浮誇不實用的公設。

經蒐集意見,業界認為,在停車空間部分,建案多會將公用電表與水表、機電室、垃圾儲藏室、汙水處理等設置在地下室,沒有購買停車位的住戶,不代表就不會利用到地下停車空間,且地下樓層愈低、車位價格往往愈低,但常使用的車道空間卻愈多,若將這些公設比加諸在較低樓層車位,反而形成邏輯矛盾。

至於增訂管委會設置面積的合理標準,業界認為,必須要以建案大小而定,不應以一個上下限定出絕對值,例如獨棟住宅與多棟社區所需的管委會空間不同,且不少管委會空間會多重運用為閱覽室等,若要追求公平,必須要深入了解這些被列為公設後的實務用途。

TOP


 

1、中和多處千坪基地籌備中 區內話題性高

2024-07-15 文/住展雜誌

中和地區具備捷運萬大線議題,據住展房屋網調查,目前有捷運聯合開發案正在籌備當中,於華中橋周邊亦有水岸第一排的開發案正籌備中,而中和地區因車行至台北市尚便利,加上議題性豐富,客群除本地客,亦有台北地區的客戶前來看房。

捷運中原站夯 國泰三井聯手系列續推案

METRO PARK接待中心 先看到中和目前線上的亮眼建案,國泰建設與三井不動產集團聯手打造的「METRO PARK」,此案為「META PARK」的系列推案,基地鄰近捷運中原站,基地面積2501坪,規劃地上32層、地下5層,為28~52坪的2~3房格局,目前開價75~85萬元/坪,接待中心設於中山路二段544巷3號,屬中和地區人氣建案。

而尚至資產開發的「大同新紀元」仍籌備當中,該案基地位於連城路上,屬於捷運聯合開發案(LG07),基地面積5255坪,規劃地上32層、地下5層,坪數為18~50坪產品,目前接待中心仍在籌備中。

泰隆丰和外觀 接著橋和路326號,泰隆鋼鐵的「泰隆丰和」距離捷運中和站約10分鐘步程,規劃76戶住家,為23~35坪的2~3房格局,標準層六併設計,邊間採光佳,目前開價72~80萬元/坪。

堃達開發基地(左岸明珠) 最後,同於橋和路上,堃達開發亦有建案籌備中,基地規模高達4000坪,預計規劃2~4房格局,總銷估計高達300億,中和的房市話題可說是相當火熱。

TOP


2、台北A辦租賃成交量創新高 綠相關配套成出租關鍵

2024-07-15 文/王奕淳

近日,仲量聯行於今(2024)年第2季季報記者會中指出,北市A辦市場對高品質辦公空間的需求與日俱增;未來3年陸續釋出的新供給將使租戶的選擇性增多,更凸顯綠認證建築及管理品質,對於租金成長及維持進駐率的重要性。

在新供給釋出以及企業追求高品質辦公空間等情況下,本季度台北核心商業區 A級辦公室的租賃成交量,以53%的季增幅、240%的年增幅達10,517坪;位居核心的四大商業區中,以其他商業區 (主要為松江南京及西區)占比45%的成交量體居冠,其次是信義商業區地44%。

進一步觀察需求來源,可發現產業趨向多元化,過去1年的需求以科技及醫藥生技產業為主,本季則是航空相關產業與零售、財務金融業。

在供給提升帶來更多辦公空間選項之餘,企業也更加重視預算控制,進而增加租賃談判的彈性;本季台北市核心商業區A辦租金成長趨緩,相較上季的1.1%,本季以0.1%的增幅達平均月租金3,196元/坪。另外,本季約1.3萬坪的新供給也將空置率進一步推高至7.3%,達連續兩季度呈現上升的走勢。

即便如此,核心商業區各分區市場淨去化量皆為正向,顯示A辦市場仍在吸納自B辦或非核心商業區搬遷之需求。

南港商業區 A辦租賃本季成交量為6,578坪,相當於台北核心商業區成交量體的62%。本區過去需求以科技業為主,但在第2季則以財務金融占比為多,其次為醫藥生技及零售相關;部分租戶考量南港高鐵的便利性,由內湖地區搬遷至南港,該區本季平均月租金達2,311元/坪,漲幅持平;空置率則因需求強勁而呈現12%,低於上季的14%。

展望下半年台北A級辦公室市場,考量企業對於高品質辦公空間的需求仍然存在,新供給應持續穩定去化,空置率緩降的同時,也增加平均租金微幅上揚的可能。

此外,有鑑於辦公室升級與ESG等相關議題成為近來焦點,仲量聯行也發布《台北市A辦供給現況及升級趨勢報告》,對北市自用及租賃的82棟A級商辦綠建築標章取得現況進行盤點,結果顯示,已獲得LEED或EEWH綠建築認證或候選的量體面積,已超越亞太地區平均51%的水準達54%,並在22個指標城市中名列第9,其中以台北101規模最大。

而在企業重視自用大樓永續規劃的趨勢下,綠相關配套措施在爭取用戶出租這方面也同時成為關鍵。針對用以提供租賃的65棟A級商辦進行調查,顯示已獲得綠建築認證或候選的大樓有29棟,佔租賃總供給面積達57%;相較之下,提供綠電方案的大樓仍然稀缺,僅有13棟、佔租賃總供給面積29%。

仲量聯行商業不動產部副總經理游淑芬表示,北市A辦市場未來競爭會更加激烈,物業管理和ESG配套措施將成為吸引租戶的關鍵指標;為滿足租戶的需求,業主應及早進行相關升級規劃,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資金充沛、建商獵地 商用不動產投資市場表現佳

台灣資金動能充沛,自2019年實施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以來,台商資金回流使全體銀行存款餘額每年增加約3兆元,並在去(2023)年達到6.2%的存款餘額年增率。根據中央銀行統計資料庫數據,今年5月銀行承作購置不動產放款月增1,326億元,達16.84兆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1兆元,年增率達到7%。

另外,由於景氣回溫、AI題材帶動等因素,商業不動產市場上半年交易火熱,整體交易額超越去年上半年,合計711億元達19%增幅。

以資產類別分析,上半年以廠房暨物流中心交易額的218億元居冠,除占比33%外,更超越該類別在去年全年的交易額。其次是需求同樣旺盛的商辦,以205億元達占比31%。

若以第2季分析,累計交易額則達新台幣351 億元,達同季度交易額10年來次高。其中也以廠房暨物流中心為主,以年增277%達185億元佔總體交易額過半。在工業用素地需求旺盛、供給較少之下,持續攀升的價格讓部分開發商及企業以購入舊有廠房重建,作為資產增值的策略,預計景氣持續擴張將會進一步帶動工業類型產品交易。

以購置的目的分類,本季商業不動產多是為了進行資產重整再開發,占總成交金額將近一半達49%,如海悅以55.1億元收購新北市新店區高職。科技及製造業等自用型買家也持續購置廠房暨物流中心、廠辦及商辦,合計投資額達168億元,占總成交額27%。

土地交易方面,今年上半年合計年增77%,達約857億元交易額;其中以住宅用地為大宗,累計交易金額387億元,占比45%,主要買方為開發商購入存貨。 本季度開發商仍積極獵地,累計交易額36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其中以住宅用地175億元,以及商業用地127億元,各占48%及35%。

仲量聯行商業不動產部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表示,回顧第2季整體資本市場交易,升息影響減弱,市場回歸需求大於供給,在AI題材帶動企業新建擴廠的需求下,整體工業及辦公不動產的交易額上升。展望下半年,預期發展將延續上半年的市場熱度,但仍需觀察政府未來舉措。 

 

TOP


3、全台房價暴漲區前三名,都不在信用管制範圍內

報導:MyGoNews蕭又安 | 日期:2024-07-14

自2023年8月新青安2.0上路以後,全台房市再起風雲,中信房屋研展室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依照買賣契約價格平均單價(不分建物類別)統計全台各縣市2023年第一季和2024年第一季的平均房價表現,結果顯示,2024年第一季全台平均房價高達35.19萬/坪,創造歷史新高,且與2023年同期的30.92萬/坪相比,短短1年就上漲了13.8%,漲勢相當迅猛。另外,進一步觀察全台房價年漲幅最快的前5大縣市,嘉義縣以23.1%的年漲幅居冠,其後分別是苗栗縣(19.3%)、嘉義市(18.2%)、新竹縣(18%)和桃園市(13.3%)。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近期在新青安、台股大漲、通膨預期、企業設廠等因素的帶動下,全台房市迅速升溫,房價屢創新高。嘉義縣市房價基期低,又有科技題材助陣,當仁不讓躍升全台房市一級戰區。苗栗縣、新竹縣則是受惠於竹科的高速發展及竹科買盤的外溢。至於桃園市,除航空城、捷運、新興重劃區等建設利多外,市府還積極推動桃園成為台灣首座運動科技創新城市,這也為桃園房市發展增添了許多想像空間。

對於排名第一的嘉義縣和排名第三的嘉義市,中信房屋嘉義玉山加盟店店長侯新一表示,目前嘉義縣市的房價普遍落在2字頭上下,就連屋齡較高的中古屋也有每坪15萬元以上的行情,個別預售案的開價甚至開始挑戰4字頭,與前幾年相比,嘉義縣市的房價確實上漲了很多,推估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眼看主要都會區房價持續上升,房價基期相對較低的嘉義縣市自然也會出現落後補漲的情況。另一方面,台積電、華泰名品城雖然2024年初才拍板定案,但相關議題早就開始發酵,再加上嘉科、馬稠後產業園區、高鐵等利多題材的加持,不少嗅覺敏銳的建商和購屋民眾都爭先到嘉義插旗布局,進而帶動區域房價的走揚。

中信房屋指出,雖然嘉義房價漲勢驚人,但比起周圍其他縣市,嘉義房價的CP值依然很高,以嘉義市區為例,總價800萬左右就能買到三房兩廳的中古大樓華廈,總價1,000萬左右就能買到屋況還不錯的中古透天,若是在相對外圍的太保、朴子等地,總價約1,200-1,500萬左右還有機會買到兩房、含車位的新建大樓,近年來除了在地居民,也有愈來愈多的外來退休族、投資族到嘉義置產。展望嘉義房市發展,預估未來隨著建設項目的落實,嘉義房市交易量能仍有相當穩健的成長空間,購屋民眾可以多留意。

TOP


4、每6.42宅新餘屋 有1戶屋齡近5年

2024/07/15 05:30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

根據內政部最新低度用電住宅(空屋)、待售新成屋(餘屋)統計,去年第四季全國待售新成屋屋齡近五年有一萬五七二四宅、占整體餘屋比重約十五.五七%;也就是說,每六.四二宅新建餘屋就有一宅屋齡近五年。

根據統計,六都中,屋齡近五年待售新成屋最多的是台中市三○六二宅、占比約十九.四二%,新北市二九九九宅居次、占十四.七二%;台北市僅七一四宅、但占比達十八.八八%,為六都中近五年待售新成屋占比第二高,僅次於台中市。

房市專家何世昌指出,往年餘屋量飆高時房價容易下挫,主因民眾會因獲利了結等因素出售房屋,陷入與建商削價競爭的窘況。然而,「房地合一稅二.○」將重稅閉鎖期延長至五年,且預售屋完成交屋後持有時間重新起算,造成二手屋市場屋齡五年的新屋委售量驟減,這塊空白市場轉由建商獨家供應,建商成為最大受惠者。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市場上並未有新成屋待售數量很多的感受,可能與部分新案屬於合建性質,如重劃區土地、都更案等,有些地主分回後並無實際使用需求,就這樣擺著,導致新建餘屋的數量增加,目前市場上似乎沒有大量房屋出現一賣再賣或賣不掉的問題。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中古屋持有時間長、取得成本低、價格彈性大,而預售屋入場門檻低、規劃設備新、總價設計精準;反觀已蓋好的新建待售成屋,頂多滿足現住需求,但付款條件、產品規劃的優勢顯然不如前述兩者,因此只能以區域、社區、品牌條件等效用及稀有性來吸引買方。

 

TOP


5、壽險總資產逾36兆元 連六月上漲並創下新高

2024/07/15 02:26:31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國內壽險資金雄厚、資產規模締新猷。根據中央銀行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壽險業總資產、國外資產以及不動產投資餘額,同步締造三項歷史新高紀錄。

其中,壽險業總資產高達36兆2,336億元,連六月上漲並創下歷史新高,5月年增率6.03%,寫下2021年11月以來、逾兩年半新高。

壽險業資產持續壯大,不過資產餘額5月僅小增685億元,相較於今年1至4月,單月增加金額介於2,161至4,804億元縮水不少。自去年12月起、近半年來,壽險業資產總額大增1兆3,701億元。

壽險業資產項目「三高一低」概況 擁有雄厚資金的壽險業,因國內資金去化管道有限、超過六成比重投資海外;央行數據顯示,今年5月底,國外投資餘額22兆1,795億元,連五月上漲且續攀高峰,年增率6.27%;壽險國外投資占總資產比率約61%。

數據顯示,壽險國外投資已連五月成長,不過5月增加金額只有149.48億元,為今年以來最低水準,今年前五月,國外投資合計增加1兆1,337億元。

除了「錢」進海外,加碼國外股債市外,大型壽險公司通常也是國內外的大地主、包租公;統計至今年5月底,壽險不動產投資餘額達1兆5,292億元,同步寫下歷史最高,單月增加32億元,終結連兩月減少。

回顧今年3月與4月,壽險不動產投資分別月減1,623與251億元。

數據也顯示,5月不動產投資餘額年增率1.96%,高於前一個月的1.88%,為兩個月高點。

立法院財委會近期提案審查,擬將保險海外投資上限由現行可運用資金45%降至25%,一旦拍板,將有逾9兆壽險資金回流台灣;央行副總裁嚴宗大先前在立法院表示,壽險資金回流,主要問題是國內債市沒有那麼大的胃納量(指壽險資金回台投資債券籌碼不足)。

嚴宗大強調,台灣是經常帳順差國家,即金融帳淨資產多呈增加,無論保險業或政府基金,應讓大量資金投資國外,可達平衡國內經濟效果。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也說,一旦調降保險業海外投資限額至25%,壽險業必須立刻進行約9兆元的資產配置改變;目前保險業投資海外資產,大部分均為長期投資固定收益類債券,目的在於獲取長期穩定報酬,一旦壽險資金大舉回台,現在台灣債市規模很難容納,因此壽險資金回來後,會跑到什麼地方去很難預期。 

 

TOP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