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為研議提供有長期安定居住需求者,可負擔合理費用之新選項,內政部首次證實,目前正研議「使用權社宅」,分為民辦、公辦兩種模式,透過長期租賃使用,參酌每月市場租金折算,規劃使用權期限為20年,不可轉賣。內政部長劉世芳29日表示,目前會朝社宅示範方向,但尚未選定地點,也還會再研議使用年限及適用對象,尚無上路時間。
為精進住宅政策,內政部29日舉辦「租屋家庭支持政策研討會」。內政部次長董建宏表示,無論是鼓勵目的事業機關共同興辦社會住宅、研議使用權社會住宅執行方案、銜接國家淨零碳排政策等項目,內政部將積極瞭解各界意見並研議。
內政部說明,考量社會住宅租期3年可續租一次,租期較短,社會住宅主要作為「渡橋」功能,為協助尚無合適居所者,透過渡橋轉為有房者。而地上權住宅期限較長,且權利金較高,可質押、出售,易成炒作標地。因此,透過新創使用權社宅,可運用現有閒置公有空間,也可提供安定居住。
董建宏說,每項住宅政策針對不同需求族群,租金補貼鎖定87萬租屋族,從就學到就業,因其間流動性較大,提供租金補貼讓年輕人可減輕居住負擔;而直接興建社宅則是耗用大量資金成本。因此,確實有在評估要引進民間資金,提供低成本可長期居住的「使用權社宅」方案,主要設定的對象可能是長者換宅、已有家庭、需要安定居住以穩定成家。
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使用權宅」雖然對於特定族群有所幫助,但對台灣人而言仍是相當陌生的名詞;確實已也有許多居住正義團體討論使用權宅的方案,但其實,台灣人對於居住房屋的想法、對於擁有房屋土地的觀念和其他國家不一樣,方案上路前還需要完整評估,也還需要研議適用對象及年限。
劉世芳說,使用權方案還在研議中,無法透露上路時間,但預計會先在北三都的某個社宅示範,但實際地點並未選定,而使用年限是10年、20年,何種合理方案,或是否限定單身無房、或是已有家庭,甚至年紀條件等細節,仍需要評估考量。
新青安政策引爆房市熱潮,加上房價大幅上漲,購屋族需要貸款的金額增加,使得各家銀行的房貸額度接近警戒線,不得不採取應變措施,民眾簽約前務必確認好資金來源,專家坦言,短期內資金吃緊的狀況不會結束。
雖然銀行與政府部會皆消毒沒有「限貸令」,但實務上銀行確實因房貸水位接近滿載採取相關措施,包括放慢收件、核貸及撥款的速度,拉高房貸利率、降低可貸成數,以及嚴格審核客戶條件等,即將交屋貸款卻下不來的民眾,面臨解約賠償風險。
在決策者尚未祭出解套措施的狀況下,此風暴將持續延燒,ETtoday報導,正心地政士聯合事務所負責人陳仲政表示,「水位問題應該並非短期現象,動盪到年底也是有可能的,至於市場傳聞將緊縮至明年第四季,如果政策有修改,應不致於那麼保守。」陳仲政也提到,買賣雙方流程比以往拉長至少一個月,且還是有可能無法結案。
報導提到,目前24間銀行的貸款水位狀況,公營方面幾乎沒有空間,不是停止進件排隊撥款,就是拉高申辦條件之外,還得慢慢排隊等審核。民營方面,僅星展、渣打較有空間,其他多半拉高貸款條件,甚至暫停進件,災情相當慘烈。 事實上,各家銀行的放貸狀況瞬息萬變,前幾天可以現在又不行放貸的案例層出不窮,這段時間購屋族能否順利貸款,除了自身條件之外,還得比運氣。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29日表示,為擴大照顧不同年齡層的租屋族群,租金補貼戶數自明年起由現行50萬提升至75萬戶,預估經費則由300億元增至350億元。董建宏強調,租金補貼政策並未造成租金普遍上漲現象,據統計已有效減輕申領者居住負擔4至5成,給予實質居住協助。
為精進住宅政策、達成「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目標,內政部29日舉辦「租屋家庭支持政策研討會」,跨機關、學界、民間團體及各地租賃住宅服務公會等共同參與,深度探討淨零韌性、多元化社會住宅及租金補貼、租屋市場體系等議題。
董建宏表示,無論是鼓勵目的事業機關共同興辦社會住宅、研議使用權社會住宅執行方案、銜接國家淨零碳排政策等項目,內政部將積極瞭解這次研討會各界代表的意見並研議精進政策,提供國人享有可負擔又高品質的居住環境。
董建宏說,居住正義是社會共識,內政部已於15日首度公布各大學學區租金統計,後續也會秉持「去識別化、隱私保障、租金透明」原則,進一步對外公布全國各行政區租金統計資料,促進租屋市場資訊透明。
董建宏表示,為擴大社會住宅興辦,目前各部會盤點出國公有土地277處或結合老舊宿舍、廳舍等改建需求,採取造鎮及生活圈概念,並結合社會福利、體育、產業、交通、教育及醫療等需求,進行社會住宅興辦的統籌規劃。
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方面,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已累計辦理12萬戶,下一階段將透過「促進弱勢媒合」、「連結弱勢資源」及「精進系統功能」3措施來提升弱勢戶媒合質量。
租金補貼方面,董建宏指出,明年起支持對象將提升至75萬戶,預估經費約350億元,將提供簡政便民的措施,落實對租屋族的照顧。同時,內政部已完成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正,明定租約全面適用消保法,並於今年7月修正租屋電費計收標準,施行租屋電費新制,讓租屋電費收取更公平合理、電費資訊透明化。
內政部也委託法律扶助基金會辦理「住宅租賃糾紛法律扶助專案」,自8月起提供免費租屋法律諮詢服務,讓房客在面對租屋糾紛,如不合理要求提前解約、苛扣押金等法律糾紛等狀況,能獲得政府即時協助與支持。
有關外界擔心租金補貼造成房租上漲及溢領疑慮,董建宏說明,據調查統計資料分析沒有造成租金普遍上漲現象,資料庫大數據顯示租金補貼有效減輕申領者居住負擔4至5成。他表示,租金補貼溢領主因是申請人資格變動所致,皆已通知申請人繳回溢領款項。
據最新一期2024年6月清華安富房價指數顯示,全國房價指數為206.92,較去年同月上漲13%。六都的房價指數年漲幅持續攀升,台北市房價漲幅雖然較小,但計算房價租金比,高達56倍,等於買房收租56年才能回本。
好時價表示,台北市近十年房價漲幅超過二成,然而租金中位數漲幅僅約6%,租金漲幅追不上房價速度,導致房價租金比節節升高。超高的房價租金比,讓投資客當包租公的難度增加,轉而傾向短期買賣交易獲利,此又造成房價上漲,形成惡性循環,政府應提出對策設法解決。
好時價表示,房價租金比為房價與年租金之比率,此一比值反映購屋成本與租金收益的關係,房價租金比越高,代表透過出租回收成本的年限就越長,對於投資客不利,相較之下,代表適合租屋,有利於承租者。
相反的,若是房價租金比數字偏低,則代表「租不如買」。此比值亦是做為觀察市場是否有泡沫現象的指標之一。
好時價排除實價登錄買賣及租金的異常案件後,選取交易面積30至50坪的住宅及租賃樣本,分別計算買賣總價及年租金中位數,以此計算台北市的房價租金比。
好時價發現2023年臺北市整體房價中位數為2,900萬元,而年租金中位數為51.6萬元,房價租金比一路從2014年的40倍攀升至2023年的56.2倍,呈現顯著上升趨勢。
其中台北市公寓的房價租金比又明顯高於華廈及大樓,推測因公寓屋齡普遍較高且缺乏公共設施及電梯,因此租金較低,然民眾購置公寓的目的為期待未來都更所帶來增值效益,導致公寓房價持續上漲,使得其房價租金比數字較高。
房市「後限貸」,新成屋剉著等。限貸令問題延燒後,即使官方都說沒有限貸令,但房市貸款緊縮問題卻無解,包括銀行、房仲、建商均表憂心。業內人士稱,房市已淪為「後限貸」時期,繼中古屋後下一波新成屋將成受災戶。
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六都暨新竹縣市「新成屋待售戶數」,截至今年8月底為止共2,779戶,較去年同期增加1,000多戶,年增逾五成。其中,高雄市待售量達千戶,為各縣市第一,若行政院煞車力道不夠強,高雄將率先成為受殃的新成屋房市災區。
591房屋交易網新聞公關組長林哲緯分析,這幾年成屋水位會持續增加,主要還是與市場大熱、建商推案力道趨強有關,特別是當前不少地區地價、營建等各項成本快速上升,建商為求降低不確定性,寧願等完工後再開始銷售,也一併拉高待售水位。
觀察各縣市,以台南、高雄來說,在科技議題帶動下大量買氣湧入,土地、工資、房價無一不漲,當前除了購屋族很有感,業者同樣訝於市場變化之快,於是開始湧現一波成屋量能。若進一步檢視區域,這波個案主要坐落在楠梓、仁武及鳳山等地,當中不乏規模逾百戶的指標案,拉高整體待售量能。
雙北市方面,台北市待售量年成長直逼八成,關鍵還是在於今年第2、3季在中山及大安有成屋個案推出拉高水位所致。整體而言,當前北市新案幾乎靠小宅打天下,以總價帶換取買方青睞,中高坪數、高總價產品則是去化相對較慢,反觀新北市受惠買氣熱絡,許多個案都在預售結案,少有成屋案,待售量增加有限。
林哲緯指出,雖然官方說「沒有限貸令」,但這一波房貸難貸、排隊等貸款等已經讓市場風聲鶴唳,不少購屋族就怕買了中古屋、新成屋,會有房貸款下不來的狀況發生,因為簽約後就得馬上面臨房貸問題,不像預售屋多半是兩、三年後才交屋。
觀察各大房仲8月自結交易量,受到「房貸限貸令」影響,已較7月市況降溫,最新8月永慶、住商、台灣房屋、中信四大房仲內部店頭交易數據顯示,單月交易量較7月萎縮16.4%至28.4%,也較去年同期減少2.5%至17.4%,顯見央行新制已衝擊市場交易量,民眾購屋態度已轉趨保守。
除了中古屋已經率先反應外,專家指出,未來新成屋也可能會成為「重災搖滾區」。此外,部分地區若近年有房價超漲過快、供給過量、缺乏議題等情況,恐將成為賣壓狙擊的頭號對象。
台東市吉祥大樓位於精華商圈,第3樓層經法拍易主後,因屋況不佳,新屋主以「出借免租金」攬租,回饋租客代為修屋所費不貲,然而至今未果;近期轉而求售,主打「賣地送屋」,總價1600萬,房仲直言「就是廢墟,便宜也沒人要」。
吉祥大樓樓高5層,屋齡近50年,緊鄰公有市場、量販超市、百貨影城等,交通便利、生活機能佳,1樓商家林立,但2樓以上無人住用,其中3樓房屋因屋主積欠銀行債務,淪為法拍屋,由陳義山得標。
現任屋主陳義山表示,當年以投資心態買下,因屋況瑕疵多,便以「出借免租金」為誘因,盼借租客之手代為整修,達到雙贏。
他提到,出租期間陸續接獲有意者洽詢,一度與青年旅社業者達成協議,簽訂2年期租約;未料,裝修工程未完,對方就因病棄約。
「就是廢墟,根本無法住人」,不動產經紀人楊佩佩透露,該大樓早年因大火,內部燒得面目全非,就此繁華不再。
出租無望之下,陳義山轉而求售。他解釋,大樓周邊2筆縣有土地分別以每坪60萬及80萬標售,他開價1600萬,換算土地每坪約55萬,不計屋價,等同「賣地送屋」。
楊佩佩表示,大樓土地為持分,應以建坪比價。她指出,該區新建案每坪約30萬,該樓每坪10萬元乍看便宜,但每坪至少要加上10萬修繕費,「應該沒有人會去碰」。
2024上半年房市受到新青安房貸、台股創新高激勵,買氣火熱,連過去「草比人高、狗比人多」的地方也紛紛開紅盤。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2024上半年全台各行政區交易量對比去年同期,上榜的熱區以蛋白區為主,顯現蛋黃區在房價高不可攀之下,買氣向外擴張,連帶非七都房市也逐漸崛起,像是成長最多的區域就由七都之外的嘉義朴子奪冠,該區在台積電宣布落腳後,房市大受鼓舞,上半年交易量暴增6倍、房價也呈翻倍增長。
《591房屋交易網》新聞公關組主任畢務潔表示,今年上半年房市熱區大爆冷門,由嘉義朴子奪冠,上半年交易近千件,對比去年同期暴增6倍,該區自台積電宣布於嘉科設廠,帶動區域房市起飛,尤其新建案「AI世界城」更一口氣挹注逾800戶交易,不僅如此,房價也由1字頭衝上3字頭,成為全台上半年房市大黑馬。居次的高雄前金同樣受惠科技題材助攻,上半年在輝達宣布進駐亞灣後,交易量對比去年同期成長2倍,新建案更叩關6字頭,創區域新高,讓該區房價短短一年內大漲8成。
接著為新竹新豐,畢務潔指出,新竹在竹北、東區房價坐8望9下,首購族向外出走到蛋白區,締造新豐上半年成交量年增2倍。同為房市黑馬的還有雲林虎尾,上半年有超過400件交易,對比去年翻倍增長,雲林近年積極推動高科技產業園區,尤其虎尾具中科虎園區及高鐵,在就業人口與交通建設加持下,助漲虎尾高鐵特區買氣增溫。
房市熱區少不了的還有近年常勝軍高雄楠梓,上半年成交超過3000件,自台積電宣布設廠,帶動北高雄房市買氣一飛沖天,連同一旁的橋頭也上榜,上半年交易量破千件,兩區建案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吸引投資置產族卡位佈局。第六名則為七都之外的基隆暖暖,今年上半年成交量457件,受惠今年初基隆捷運第一階段核定,不僅帶動該區交易量,新建案更躍上5字頭,使房價長期處於低點的基隆身價三級跳。
另外,台中潭子與桃園新屋上半年交易量也大幅增加,潭子緊鄰北屯,新屋則靠近中壢,兩區皆因房價相對周邊具優勢,吸引外溢買盤持續湧入。最後,高雄三民上半年成交量對比去年同期暴增約2000戶,主因為該區向來是高雄傳統購屋熱區,生活機能成熟,自住、投資買盤強勁,尤其新建案「孟學苑」共挹注近千戶交易,一舉推升該區上半年成交量。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出於蛋黃一線區域房價偏高,比價效益下,今年預售市場二線地帶表現強勢,價格也因量體有所推升,提醒民眾外圍蛋白區較依附房市熱度起舞,建設、機能等宜居性步算穩定,一旦房市動盪較易增添風險,交易上還是亦步亦趨勿盲目跟風。
桃園市政府30日正式成立都市更新專案辦公室,除了規劃中的新民立體停車場、大湳森林公園北側、中壢車站商業區三處,並研擬大園北園段、大溪田心子段 、八德興豐段 、新明市場 、大墓公等五處公辦都更潛力基地,八案合計基地面積約1.3萬坪,未來陸續推動招商,預計有機會吸引近200億元民間投資。
桃園市長張善政指出,期望藉由專案辦公室擴大都更量能,並預計2025年轉型為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深化桃園都市更新政策。桃園市迄今已有二件公辦都更完工、二件興建中,另有內壢第三市場案完成招商,除了正光路警察宿舍案為市府自行擔任實施者,其餘四件合計吸引民間投資47億元。
桃園因交通便捷、房價親民、多項重大建設推動,人口成長居六都之冠,住宅總量為87.4萬戶,其中屋齡50年以上老宅佔4.6%,有4萬戶之多,舊市區面臨屋齡老舊、巷道狹窄及公共安全等問題,需透過都市更新手段處理,不過都更普遍面臨容積偏低、缺乏更新誘因,地主想法不一、信任不足、整合困難,以及公私部門均量能不足等問題。
桃園市住宅處指出,專案辦公室將研擬全市性都市再生構想及推動策略、新修訂更新地區、盤點推動公辦都更潛力基地,更重要是協助推動三大專案計畫。
新竹市關埔地區規畫以12座空橋連接各大樓與商場,雖關埔空橋案歷經多舛差點夭折,不過隨計畫繼續推動,空橋也陸續動工,今天上午由富宇建設捐贈的4號空橋也宣布動工,將連接好市多與迪卡儂之間,新竹市府承諾空橋計畫持續進行,全數完工後將有約2公里長的空橋串連區域內各角落。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關埔空橋一直是地方居民期待的建設,市長高虹安上任後,關埔空橋更成為市府施政重點,也是新竹市重要的行人交通改善計畫,而連接好市多與迪卡儂兩大商場的空橋,是首件民間企業捐建案,預計2025年底前就會完工。
關埔空橋預計興建12座空橋連接區域內各大樓,其中4座由新竹市府施作,上個月首座市府施作空橋已經動工,另外8座提供民間廠商認養捐建,今天則是首座建商以公益捐建的空橋動工,即關埔空橋4號橋連接好市多、迪卡儂之間,由富宇建設捐建,且富宇一次即捐建3座空橋。
富宇建設總經理鍾堯明表示,富宇建設持續致力於社會服務與回饋,首座空橋計畫1年內完工,設計將採用市府規定的清亮結構,配備頂蓋和夜間照明,並預計在3年內完成整個陸橋的串連,讓沿線2樓商鋪也能夠營業,帶動區域商業活絡。
邱臣遠指出,全區空橋系統完成後,可提供約2公里長的空中步行空間,空橋系統將提升行人安全、學童通學便利,以及地方商圈活絡,甚至改善城市美觀,期望明年空橋落成完工,讓關埔地區更加繁榮、便利、安全。
新竹市府表示,未來會積極在各審議過程中強調公益性,透過相關獎勵、都市土地開發利得回饋、擴大民間參與協助開闢及公務預算編列的方式,積極實現關埔空橋串連的目標,期待剩餘2座待認養空橋也能盡快有民間企業願意出手捐建。
中央銀行日前提醒34家國銀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總量,市場盛傳銀行採取房貸限貸令,引發民怨。行政院院長卓榮泰30日下午邀財政部、金管會及八大公股行庫開會,進行「道德勸說」,強調金融監理措施要符合大眾權益,銀行盡可能滿足首購族購屋貸款的需求。
銀行房貸受限《銀行法》72-2條上限瀕臨滿水位,據統計,今年6月底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升為37.43%,接近歷史高點37.9%,央行8月中旬分批邀請業者座談,要求銀行業者須在9月6日前,研提自主管理的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引發市場「限貸令」斷金援疑慮,憂心衝擊民眾房貸需求。
政院人士說,卓揆接見公股銀行新就任的董事長們,就公股銀行近期業務營運情形,包含新青安、房貸核貸等民眾關心議題進行了解。
針對房貸議題,卓揆強調,要多加考量民眾權益及需求,讓民眾能安心購屋,並再次重申從未有「限貸令」,盼公股行庫能在周全準備下,穩定金融市場秩序。出席官員包括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財政部長莊翠雲、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財政部國庫署長陳柏誠、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莊秀媛等,八大行庫則由董總出席。
據官員轉述,會中金管會就整體銀行房貸授信餘額、不動產授信集中度等部分,提供數據和資料;財政部報告新青安辦理和違約情況。八大公股行庫也各自就現行資金水位、房貸辦理狀況提出報告。
與會人士說,政院的立場是希望各銀行在授信風險可控、符合原則情況下,盡可能優先滿足首購和無自有住宅民眾貸款需求;新青安和無自有住宅者一定不能讓他們貸不到。
但政院也提示,新青安貸款在利率補貼後,利率水準僅1.775%,行庫滿足相關貸款資金需求的同時,務必要針對新青安做好貸前、貸後各種管理,以免排擠正常需求。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