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近一年多來預售屋交易量雖盛極而衰,不過預售屋解約率並未隨之提升,信義房屋統計,今年以來預售屋單月解約率都在0.6%以下,雖然中央銀行第七波選擇性管制措施上路衝擊房市,但去年以來買進的短期都還有沒有貸款壓力,加上解約代價甚高,市場並未出現解約潮。
統計顯示,近一年多來全台預售屋交易每個月解約率不到1%,解約率最高時間點落在去年6~8月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前後,約0.8%,隨後景氣加溫,解約率降至約0.4%低水位。
近來房貸緊縮衝擊市場信心,不購買預售屋案件的解約率仍維持在0.3%~0.5%低檔水準,相當於每200件預售屋交易才有不到1件解約。雖然日後解約狀況可能陸續出現,但今年以來買進的預售案並未出現大量解約潮。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過去兩年房價出現明顯漲幅,二、三年前預售買家還是會想盡辦法交屋,或能夠換約就先換約出場,避免貸款出問題違約被收違約金、過去一段時間的房價增值也無法落袋,因此過去一年多來解約率都在1%以下。
曾敬德表示,即使目前交易量大幅萎縮,但房價未出現明顯跌勢,解約狀況並不常見;一旦房屋跌價金額超過已繳價金,非自用型買方才可能考慮出場,產生較明顯的解約出場潮。
去年7月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前後解約率衝高,主要是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前,市場出現觀望買盤趕入場狀況,當時可以考慮的時間較短,導致日後解約件數相對偏高。而央行信用管制還是會對投資型、即將交屋的民眾造成衝擊,未來一段時間要持續觀察。
為健全房地產政策、促進居住正義,政治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於本(12)月13日在台北市張榮發基金會舉辦「揭開租賃市場的面紗:資訊透明與管理對策」論壇,吸引上百位關心租賃市場、居住正義議題的業者與民眾報名參與,會中更透露政府已掌握近7成的租金行情。 內政部地政司司長王成機多位學者參與租賃市場論壇,共同探討如何促進租屋族權益保障。內政部地政司司長王成機與多位學者參與租賃市場論壇,共同探討如何促進租屋族權益保障內政部務實推動租屋改革保障300萬租屋族 論壇由內政部地政司司長王成機,針對「租賃市場管理機制的現狀與優化方案」進行專題報告,並針對租屋市場的管理,在資訊透明部分,透過租賃實價登錄、300億租金補貼計畫、包租代管業者的申報資料,表示政府已掌握約68萬筆、市面上近7成的租金行情,目前並已公布大專校院周邊、全國各行政區不同租屋類型的四分位數租金統計資料,協助消費者瞭解租屋行情,讓租屋市場資訊更透明。
此外,租屋族面臨租屋糾紛問題,已每年委託崔媽媽基金會持續提供免費糾紛協商服務,另透過消保單位、鄉鎮市區公所調解等多元管道協助,經統計糾紛協商成立比例達43%。
為擴大提供租賃糾紛服務量能,今年8月起內政部與法扶基金會合作,提供租屋族免費法律諮詢,並預計於2025年下半年,再進一步提供弱勢租屋族群法律訴訟協助服務。
最後,王成機表示,蒐集各界對於租屋市場資訊透明與管理的建議意見,作為政府未來研議精進相關措施的參考,公私共同為更健全透明的租屋市場發展來努力。
租賃市場困境仍須仰賴政府、民間協力
然而針對國內租賃市場的問題,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特聘教授彭建文,於該論壇中分享「住宅租賃市場資訊透明與管理對策」,說明租賃市場目前面臨的關鍵困境。
尤其是台灣不到10%的租屋族,未來租賃市場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高房價導致租金報酬率偏低,屋主沒有動力改善房屋品質,加上目前社會住宅數量仍不足,尚難以全面照顧到弱勢族群。
他則建議應先鼓勵大規模租屋市場經營者,建構長期且穩定的市場機制;其次,則是興建社會住宅增加租賃供給,同時也能保障弱勢族群;最後也要思考社會住宅、租金補貼政策政有合理配套與脫貧機制。
最後,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主任楊松齡表示,希望透過產官學三方論壇,為全台300萬的租屋族謀取福祉,找出導正租屋市場亂象的解方,也期望論壇能發揮正向作用,讓租屋糾紛逐漸減少,市場越來越健全。
住商機構根據聯徵中心數據,比較七大都會區10年來房貸平均鑑價估值變化,發現以新竹縣房價漲幅最為驚人,當地購屋人若晚10年買房,平均得多付926.9萬元。
若觀察全台數據,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2015年恰逢上一波房市空頭,之後歷經疫情、新青安等因素,致使房價漲至近年新高,兩相比較之下,七大都會區居民若晚10年買房,皆得多付100萬元以上。
新竹房價歷經十年飆漲,價差竟至數百萬元。據聯徵中心數據,今年第3季新竹縣之新增房貸平均鑑價估值,為1,826.8萬元,與10年前同期相比增長926.9萬元,漲幅高達103%,換言之若新竹人晚10年買房,平均得多付一棟房的房價。
賴志昶指出,新竹縣市受惠於科學園區議題,高科技人才持續移入,惟區域周邊開發日趨飽和,當地住房剛需難以滿足之下,致使房價飆漲幅度驚人。
民眾愈買愈貴、愈買愈小
觀察數據,七都十年來房價持續高漲,新增房貸之平均建物面積卻呈現下滑,顯示民眾愈買愈貴、愈買愈小的現象加劇;其中,尤以台南市建物面積縮小數據最多,該市2015年平均建物面積為53.2坪,但歷經10年過去,平均建物面積縮小至46坪。
賴志昶認為,台南房市過去以透天物件為大宗,惟歷經10年過去,民眾購屋習慣改變,市場環境不管是供給或需求皆以小宅為主,加上消費者薪資水準漲幅遠低於房價,致使台南人晚10年購屋,平均每人少買一間約7.2坪套房。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若細看各大都會區,其中房價基期較高之北市,歷經10年房價僅成長174.4萬元,漲幅約7%,顯示歷年全國房市大致維持穩定上揚,但區域房價漲勢仍是各有高低。
另外,2015年為上一波房市空頭,而今年第3季以前則是近期市場多頭之最高峰,兩相比較自然差異顯著,今年面臨央行多次房市管控措施,下半年交易量冷凍,各界關注之房價走勢預估漲勢將受限,惟是否今年第4季或明年起房價出現修正,仍需進一步觀察。
台中市2025年公告土地現值昨(17)日出爐,根據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評議結果,全市平均上漲3.69%,為連續五年調漲。值得注意的是,全台百貨店王台中新光三越,第19度蟬聯台中「地王」。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林正雄表示,台中市近幾年房價穩定上揚,今年前三季房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12.83%,與全國平均12.47%相近。此次公告土地現值調漲3.69%,算是合理反映市場真實價格變動情形。
台中市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昨天召開評議會,審議台中市明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整案,評議結果全市公告土地現值平均上漲3.69%,調整後台中市公告土地現值占市價百分比為90.83%。
台中市近六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整 台中市近六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整 各行政區中,除部分新興開發區如北屯區、南區及南屯區,轄內有新興市地重劃區及區段徵收區,公告土地現值分別調漲7.86%、7.66%及6.92%外,其餘行政區多為持平或微幅上漲,幅度介於1.06%至3.86%間。
各界矚目的台中市「地王」,仍由西屯區惠國段93地號的台中新光三越百貨連續19年蟬聯,2025年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為71.4萬元,換算每坪約236.03萬元,相較今年的每坪232.72萬元,漲幅約1.42%。台中新光三越去年營收達258億元、年增5.3%,續創歷史新高,並第13度蟬聯全台百貨「店王」。
台中市地政局長吳存金指出,公告土地現值內政部政策目標為達市價九成,每年調整作為課徵土地增值稅的依據。
針對第13期大慶市地重劃區、第14期美和庄市地重劃、長春自辦市地重劃及豐富專案區段徵收區等開發區範圍內土地,因陸續開發完成、辦理配地等作業,建商持續推案,為合理反映各開發區建設投資挹注,採逐年均衡方式調整。
其餘行政區經作業機關透過分析實價登錄資訊,目前市價無顯著波動,委員會專家學者討論後,公告土地現值多為持平或微幅上漲,幅度介於1.06%至3.86%間。
地政局說,公告土地現值調整結果,市府將於完成行政程序後,明年1月1日辦理公告作業。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統計,2024年台中房地產市場預估共推出2萬4,440戶、年增11%;推案總銷金額5,796.2億元,較2023年全年4825.3億元,增加近千億元,年增幅達20%,總銷金額也來到歷史新高。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今晚理事長交接,新任理事長楊志鵬說,觀察台灣房地產發展逾30年,他近期向總統賴清德建言,房市在新青安貸款政策後,出現超額供給跡象,建議取消限貸令等,避免重蹈1992年房市崩盤慘況。
今晚的交接典禮,立功建設董事長楊志鵬從前任理事長、漢宇建設總經理葉昱徵手中接下重任。楊志鵬說,觀察台灣房地產發展超過30年、他2001年房市極為低迷之際,向前總統陳水扁建言鼓勵購屋利息優惠,增值稅減半等,政策實施兩年半後,房市轉危為安、走向復甦。
楊志鵬近期也寫信給賴清德建言,房地產經好幾年多頭行情,量價齊揚,應休養生息,但新青安貸款政策實施一年多以來,房地產量價再度飛揚,一年內大樓房價每坪平均漲幅約15萬元,更驚人的是,2017年至今年10月申請建照戶數比取得使照多30萬戶,意味這30萬戶還在製造,房屋超額供給更加明顯,恐致房價崩跌。
楊志鵬指出,在央行第七波打房下,投資跟投機客已退場,影響房價主因在量,若持續性供給明顯,價格崩跌幅度就會大,央行因房市過熱祭出限貸、限期開發無疑是反政策而行,當務之急應盡量降低新屋產出。
楊志鵬說明,回顧歷史,1992年政府丟出「全面實施容積率」,降低土地可興建總樓地板面積,地主因此搶建,造成房屋超額供給、房價崩跌,大量房屋被法拍,12年的不動產蕭條,民不聊生。
楊志鵬指出,目前若政府仍採用落後指標來制定政策,再不煞車錯誤政策,將重演1992年房市崩盤慘況。
他建議,央行取消對建地貸款18個月限期開發要求,回歸市場自由機制, 已取得建照而未動工者,建照延長3至5年,避免房價崩跌。
金融機構若發生重大違規,金管會除可依法裁處罰鍰外,亦可祭出限制業務的「緊箍咒」。據金管會統計,目前尚有6家金融業者遭限制業務尚未解禁,其中以宏泰人壽自2019年7月底遭限制不可新增不動產投資,迄今逾5年仍未解禁歷時最久。
金管會表示,目前尚有宏泰人壽、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等3家壽險,街口投信及國泰投信2家投信、及康和證券1家券商,合計6家金融業者遭限制業務,部分是裁罰限制尚未期滿,部分是改善狀況尚未獲得金管會認可。
其中,宏泰人壽因投資不動產屢犯未即時利用規定,且在金管會要求下仍未積極改善,2019年7月30日遭金管會限制3年內不能新增不動產投資。儘管3年裁罰期限已過,但由於狀況改善尚未獲得金管會認可,不動產投資迄今逾5年仍受限。
新壽因資金運用、不動產投資管理等內控缺失,2022年3月10日遭金管會限制3年內不可與新光傑仕堡、新禧悅、昕新健康管理顧問、銀廚、傑仕堡商旅、瑞新興業等關聯企業新增授信等交易,限制期限至明年3月10日才期滿,且需經金管會認可改善後才可恢復。
三商壽則因資本適足率(RBC)及淨值比均未達法定門檻,且提出的財務業務改善計畫,仍無法使財務指標在今年內達標,7月11日遭金管會限制不可新增與利害關係人授信或其他交易,直至RBC達法定門檻、並報經金管會同意後才能恢復。
街口投信因「街口託付寶」廣告文宣違規及追募「街口布蘭特原油正2」期貨ETF未公平對待投資人等疏失,2020年9月29日遭金管會限制不可受理投資人以電支帳戶申購買回「街口多重資產基金」。
雖然街口投信上述禁令迄今尚未解除,但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街口投信已在11月向金管會函報由第三方會計師出具的內控專審報告,目前正在內部處理中,若改善狀況獲得認可,後續即可解除上述業務限制。
國泰投信因全委投資經理人違規跟單,4月18日遭金管會限制1年內不能申報投資於國外有價證券的基金募集案。康和證則因內控疏失,去年3月遭金管會限制不能增加對子公司轉投資,需由第三方會計師出具內控專審報告、且改善獲金管會認可後才能解禁。
金管會與國銀總經理例行會議17日舉行。國銀高層表示,本次會議除聚焦公平待客之外,主要就建築貸款、綠色貸款兩大業務進行討論,一收一放,凸顯金管會現階段金融監理最重視的領域。
金管會在會中強調,將持續緊盯銀行不動產放款運用。銀行業者對此已有心理準備,也認知到主管機關對於不動產放款監理日趨嚴格,多表示會嚴控房貸水位,但畢竟房貸仍是銀行重要收入來源,在房市仍熱絡之際,也須符合銀行的客戶需求。
據悉,有些銀行透過積極吸收存款,來增加不動產放款水位,有些房仲業者透過小額信貸的靈活運用,解決客戶部分房貸問題。
銀行業者強調,高利率吸收存款同時,還須考量整體業務規模和資產負債結構等因素,須符合資金流動性與內部風控規範,不太可能為增加房貸水位大幅拉高存款利率;至於小額信貸,會更確切掌握客戶資金運用方向,以免客戶挪用長年期房貸造成資金控管風險。
參與會議的國銀總經理認為,金管會這次主要是針對公平待客的部分,由元大銀行、華南銀行、永豐銀行及臺灣銀行分享,在討論事項中針對建築貸款占放款比率、綠色貸款等議題討論。據了解,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於會中並未做出太多指示,主要是聆聽與討論為主。
參與會議的公股銀總經理指出,現積極配合財金部會的政策,強化不動產貸款的風險管理,將引導信用資源合理配置,避免承作不動產貸款過度集中。主要鎖定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融資需求,以及都市更新、危老重建、社會住宅等政策鼓勵的業務方向,企業購建自用廠辦也算在內。
至於綠色貸款部分,國銀總經理強調,包含綠色融資、永續績效連結授信、綠色相關債券,均為全力推動的方向。
宏大國際資產最新統計,在AI概念股帶動科技大廠擴廠,加上電商、物流業績成長,以及建商搶攻商辦、廠辦市場,帶動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量達1,721億元、創歷史新高。2025年商辦、廠辦在市場供給擴大、交易量將同步放大,且工業地產表現持續強勁。
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分析,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開發持續成長,主因有三,首先是台商回流投資、科技業獲利擴大,增加投資。第二是網購消費盛行,電商、物流業加速拓點。最後是建商等投資人看好商用不動產市場,投資商辦、工業不動產,推升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衝上1,721億元,寫下新高紀錄。
宏大國際資產統計,今年十大商用不動產交易案多數屬自用需求,六件是商用不動產類型,其他四件屬土地或都更類型標的;今年前三大交易總金額均突破百億元,台積電砸171億元購入南科廠房最大筆,其次是台壽保以137億元買下桃園航空城產專區土地,第三是樸永、海悅等開發商以131億元購買大同旗下芙蓉大樓部分樓層。
受惠台商回流、科技業擴廠,工業不動產需求擴大且交易最熱絡,總計今年工業地產交易金額逼近千億元、達964.1億元,廠辦類交易達315.4億元,兩者合計達1,279億元,都創新高。
銀行房貸水位拉警報,使得銀行核貸房貸申請案件受到限制,但銀行只要存款增加,放款空間也會變大,因此近期出現銀行以高利率吸引短期定期存款資金的現象。不過,金管會表示,本國銀行存款餘額今年1至10月月增率微幅成長,差異並不大。
銀行法第72-2條規定,不動產放款餘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被稱為不動產放款天條,央行今年年中就發現多家本國銀行已接近27%,因此要求銀行妥善調整處理。先前就有房地產專家表示,銀行發現房貸利率拉高至3%,還是有人願意申貸,銀行也就願意以高於2%的利率來吸收高利活存、定存的存款。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今天表示,統計今年1至10月本國銀行存款月增率都是微幅成長,大約介於0.17%到1.1%之間,看來差異不大;其次,銀行主要業務就是吸收大眾存款提供資金中介,為了持續業務動能,部分銀行依照其業務規模、資產負債等結構因素,給予存款戶比較優惠的利率條件,在符合銀行的內外部流動性、風險控管規範下,屬於銀行業務自主經營範疇。
同時,銀行若是以短期負債來籌措資金、支應業務的發展,應該要注意流動性相關的風險控管,侯立洋指出,觀察銀行的流動性覆蓋率LCR,近年來超過120%,且個別銀行LCR都高於法定的最低標準100%,因此銀行局認為,整體銀行業流動性尚屬充裕。
由於央行政策利率偏低,長期以來新台幣的銀行存款利率都不佳,不過,現在銀行對存款需求大,紛紛祭出高利活存、定存,尤其數位帳戶的利率很敢給,2024年第4季數位帳戶活存利率新戶最高的有10%。
財政部與公股銀行17日例行會議,會中聚焦新青安貸款、土建融案、對融資租賃公司放款等議題,與會人士透露,財政部要求各銀行加速追回新青安違規戶利息補貼,以及注意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土建融案動工期限等,同時重申金管會對銀行融資租賃公司授信的4項規定,包括追蹤資金流向、不動產融資須納入銀行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等,嚴防融資租賃業成為打炒房破口。
與會公股銀主管指出,財政部在會議中提醒各銀行,針對新青安貸款違規戶應積極處理,加速追回利息補貼,儘管近期新青安已稍微冷卻,銀行仍要加強貸前審核、貸後管理。財政部也提到不動產授信,勿過度集中;另針對土建融案,應注意依照央行規定,申請購地貸款的建商,須在18個月內動工興建,各銀行應確實管控。
對融資租賃業放款方面,財政部重申金管會訂定4項規範,包括確實辦理徵授信審核,定期追蹤資金實際用途,如用途為不動產資金融通,應遵循央行信用管制措施,同時納入各銀行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中,其他授信也應要求融資公司切結不得流用至不動產業。
財政部鼓勵公股銀積極參與離岸風電貸款,目前資金缺口仍有1兆多元,公股銀與民營銀、外銀相比投入較少,希望能在評估風險、授信5P原則後,參與相關聯貸案。公股銀坦言,對銀行來說,離岸風電授信案擔保是一大問題,但有政府的融保機制,保證成數提高至8成後,確實讓公股銀安心不少。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於2025年就任,財政部特別提及,公股金融機構應關注新政策實施情形,因應國際金融情勢變化、地緣政治風險,妥善管理資產。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