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房市在央行信用管制後的量縮價修效應持續擴大,台北市房仲公會理事長蘇金城指出,「金龍風暴」後座力在明年完全顯見,不動產業要有度小月的準備。
對於央行並未加碼第八波管制,業者則普遍認為,短期管控效果應已見成效,不過對房市仍是「留校察看」、未到「警報解除」。
蘇金城認為,央行信用管制未解除,甚至未來還有更強力的打炒房政策,房市交易量都難以放大,預期明年第二季起台北市房價將下跌5~10%,不過遞延性剛需買盤在房價修正後進場,明年下半年將比上半年好。
對於央行未推出第八波管制,各界普遍認為,「靜觀其變」的決策符合各界預期。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央行雖未加重管制,但整體房貸趨緊縮狀況並未改變,要觀察329檔期是否回溫。
業界多數認為,房市進入強弩之末的趨勢不變。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分析,央行管制已收效,未來房市呈「量縮價修」格局不變,住宅交易量恐萎縮1成。
身兼世界不動產聯盟世界總會副會長的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則批評,第七波限貸令未讓房價下跌、也未達到居住正義目標,反而製造更多交易糾紛,已違反交易誠信原則,在全世界不動產市場上,沒看過政策溯及既往的案例,第七波打房已屬「違憲」。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林正雄表示,雖然央行因考慮利率政策未隨世界趨勢降息,但預估長期還是有1~2碼的降息空間;目前建築業界都還在消化第七波打房的後遺症,目前一年有10萬戶預售屋成交,預計會影響四年、40萬戶供給中的2成,估約8萬戶左右的交易。
大型開發商豐邑機構總經理邱崇喆表示,第七波打房已讓房市受重傷,目前市場買氣低落,看屋意願、交易量都降低約5成,市場的投機客已消失,不論是建商還是購屋族都在觀望。
邱崇喆說,目前關鍵還是銀行的貸款問題,不動產貸款占銀行總放款比率37.4%,這個情況有望在明年第一季因房貸貸款回收、銀行端慢慢穩定後才能判斷房市趨勢,預計第二季才會較明朗。
台北市地政局昨(19)日公布2025年公告土地現值,全市平均調幅5.24%,「台北101大樓」穩居地王寶座,蟬聯12年,土地公告現值每坪約695.2萬元,國泰置地廣場則以每坪666.8萬元,連兩年位居地后。
地政局統計,2025年地價評議調查期間自2023年9月2日至2024年9月1日,全市不動產買賣登記案件數達3萬116件,較前一年增加4,930件,增幅達19.57%,終止連續兩年負成長趨勢,成為自2016年以來的第二高交易量,顯示出市場的活力回升,整體市場呈現「量增價漲」趨勢。
台北市公告2025年土地現值的平均調幅為5.24%,地價評議委員會在考量近一年地價動態與整體經濟狀況後,對全市4,944個地價區段進行調整,調整結果顯示,4,822個區段地價上漲,121個區段持平,僅有一個區段下跌。
地政局分析,各行政區土地現值調整均呈上漲趨勢,其中南港區的調幅最高,達到5.89%,主要受公共建設和大型開發案的推動,區內產業需求持續增溫。
其後是中山區,調幅為5.79%,區內密集的交通路網和完善的生活及商業機能吸引了大量購屋需求;大安區則因房價基期較高,漲幅最小,但依然有4.64%。
地政局說,台北101大樓繼續穩居地王寶座,台北101吸引大量觀光人潮,也因商辦市場需求殷切、商業活動熱絡,帶動了公告土地現值穩定成長。
此外,國泰置地廣場以每平方公尺201.7萬元(約每坪666.8萬元)連續兩年位居地后;新光摩天大樓雖以每平方公尺199.0萬元(約每坪660.8萬元)排名第三,但隨著台北雙子星等大型開發案的持續推動,未來潛力可期。
北市地政局長陳信良表示,2025年公告土地現值的調整反映了市場動態、土地使用管制及土地利用現況等多重因素,尤其是在享有容積獎勳的開發區域以及都市計畫變更提升土地使用強度的地區,地價變動較為顯著。
陳信良強調,公告土地現值屬土地增值稅課稅的基礎,調整不涉及地價稅變動,因此不會影響市民的稅賦負擔,2025年的公告土地現值資料將於2025年元旦正式公告。
伴隨精華區人口外溢,新北外圍蛋白區、蛋殼區的房市熱度也在持續升溫。由實價登錄揭露,在919央行打炒房政策正式上路之後不久,北大特區預售案「將捷朗學」12樓戶於10月17日以總價1,628萬元成交,扣除車位後,該物件每坪單價高達70.2萬元,創下區域房價的新紀錄。
對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本案突破7字頭可視為個案表現,不過,從長線來看,預估伴隨雙北買盤外溢及軌道經濟的推動,北大特區房價仍有穩健成長的空間。
中信房屋三鶯團隊店東詹智民指出,北大特區跨越了三峽和樹林兩個行政區,是新北市開發較早的重劃區之一,目前區內基礎機能已逐漸成形,又有完善的文教、醫療資源,吸引了許多首購族、換屋族和退休族的目光。隨著北大特區的開發日漸飽和,近年區內新推案的數量相對有限,而新案的成交單價普遍都在5字頭以上。
「將捷朗學」在學勤路林蔭大道上,附近有桃子腳國小、家樂福、全聯、特力屋、北二高樹林交流道、三鶯交流道等設施,生活機能非常完備,再加上本次成交的個案為高樓層戶,在以上種種利多因素的加持下,本案確實具備房價創高的條件。
莊思敏指出,北大特區本身屬於新北市相對外圍的蛋白區,但近年來在利多題材的挹注下,區域房市表現相當亮眼,依據實價登錄,目前北大特區的平均房價已經來到每坪48.8萬元,相較於2020年的每坪33.3萬元,短短5年時間就上漲了15.5萬元,房價漲幅打到47%、接近5成。北大特區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區域房價相較於雙北精華區仍屬親民;二是擁有濃厚的文教氣息,能夠滿足從幼兒園一路念到研究所的教育需求;三是「捷運三鶯線」利多。目前,北大特區的買方多為自住客,這也為區域房市提供了很強的支撐力道,未來待捷運三鶯線正式通車後,相信還會磁吸更多大台北輕移民的駐足,進而帶動區域房市交易量能的成長。
不過,莊思敏也提醒,919央行打炒房政策實施後,房市買氣急劇下降,即使北大特區利多匯聚,但金龍風暴的威力不容小覷,目前大盤買氣已落至低點,不少新建案都呈現「賣不動」的狀態,估計直到明年中前,若有熱銷或創高消息,估計都應屬於個案表現。
新北市地政局公布2024年第3季住宅價格指數,從7月到9月全市價格穩健成長,大樓價格年變動率介於6.29%至9.52%,是公寓的二至三倍,進一步觀察八大次分區,尤以淡水區、汐止區年漲幅最高,推估原因與區域的剛性需求有關,有效支撐市場價格。
新北地政局公布最新住宅價格指數,從7月到9月全市住宅價格指數分別為122.52、123.89、124.82,月漲幅介於0.75%至1.83%之間,另大樓及公寓指數與上季相較亦呈現微漲趨勢。
觀察八大次分區趨勢,包括板橋土城、中和永和、三重蘆洲、新莊、新店、樹三鶯、汐止及淡水,7月至9月指數漲跌互見,各月份變動率介於-2.4%至4.36%的漲跌幅,其中以淡水區年漲幅12.35%至13.39%最高,汐止區8.83%至12.87%次之,新莊區介於3.39%至8.65%居三。
北市住都對此進行分析,各區域住宅市場因重大公共建設持續推動,生活機能完善,剛性需求有效支撐區域房地產市場,價格微漲。
第3季新成屋指數為118.74,季變動率1.81%,與上季相較呈現微漲趨勢;在整體開發區方面,臺北大學特定區、淡海新市鎮、林口新市鎮、副都心及頭前重劃區季指數分別為113.58、113.58、114.51及104.83,其中又以林口新市鎮年漲幅6.89%居冠。
北市住都分析,受整體原物料及工資上漲,通貨膨脹預期心理因素影響,推動新成屋價格持續上漲,又觀察整體開發區因推動各項重大建設,生活機能亦日趨成熟,持續吸引人口遷入,購屋需求上升,帶動區域住宅價格穩定成長。
另外,各捷運線指數大致呈現微漲趨勢,除了板南線(土城段)較上季略跌-1.36%,板南線(板橋段)、中永和線、三重新莊線、三重蘆洲線、新店線、淡水線及環狀線指數較上季上漲1.43%至5.43%。
北市住都說,捷運各站周邊住宅指數呈現相對穩定態勢,主要原因係捷運沿線住宅交通便利,生活圈發展較成熟,購屋者需求仍有支撐,住宅價格因而微漲。
建案完工潮推升全國待售新屋飆新高,內政部19日指出,今年上半年待售新成屋創歷史新高,顯見市場上選擇很多,呼籲民眾理性購屋。
此外,今年上半年的低度使用住宅比率達9.32%,以20坪以下小宅低度使用率17.6%最高,內政部分析,當前房價居高,小坪數為房屋銷售趨勢,空屋率攀升除因近期交屋量上升之外,也可能包含投資客買房後未使用。 內政部發布「2024年上半年低度使用(用電)住宅及待售新成屋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低度使用住宅宅數為86.2萬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32%,較上期增加12,313宅、0.07個百分點。
低度使用住宅方面,內政部以財政部稅籍及台電用電資料比對,將平均用電未達60度者,判斷為低度使用住宅,作為「類空屋」指標。內政部指出,以總面積別觀察,20坪以下低度使用住宅比率17.6%最高,而以屋齡觀察,5年以下新屋24%最高、50年以上老屋11.67%次高。
在待售新屋方面,內政部說明,過去每年待售新成屋約維持在7萬宅左右,但近二年隨新建案陸續完工,待售新屋量從2022年第一季逐季攀升,去年第四季增至10萬1,011宅,首次突破10萬宅,今年第一季達到10萬7,667宅創下歷史新高,第二季緩減為10萬3,130宅,仍是統計以來次高。
內政部分析,全國待售新成屋飆高,主因推案量逐漸完工所致,扣除已銷售數,全國待售新成屋仍維持10萬宅以上,呼籲民眾宜理性購屋,應理性評估選擇,不宜貿然盲目搶購。
觀察六都待售新成屋均較去年同期增加,並以南部增幅較大。今年第二季待售新成屋以新北市20,452宅最多、年增12.2%。
新青安房貸最新統計出爐,11月受理4,333戶、月減5.7%,連續第六個月呈現月減,自財政部加強查核及央行管控銀行房貸等因素影響下,受理減少、遞延核貸狀況持續,申辦熱度持續降溫。
財政部19日公布新青安11月受理戶數4,333戶,金額337.9億元、月減8%;受理戶數為新青安去年8月上路以來次低水準、僅次於假期性因素的今年2月春節期間4,003戶,且是自今年6月以來,連續六個月落入月減格局。
至於撥貸戶數則為5,015戶,金額402.9億元,均較上月微增,但仍是新青安上路以來第四低,國銀主管表示,10月多放兩天颱風假上班天數減少,影響對保等時程致單月撥貸案件減至400億元以下。因此,整體來說新青安仍持續降溫。
八大公股行庫中,臺銀、土銀仍維持撥貸戶數單月千戶以上,其餘六大行庫僅剩台企銀(2834)、合庫銀超過500戶。土銀則是受理與核貸數連續第二個月超越原本的承作冠軍臺銀,顯示多數公股行庫房貸滿水位與流量控管下,土銀因身為不動產專業銀行、不受銀行法72-2限制等,使得其他行庫排隊案件轉進土銀。
截至今年11月,新青安上路已16個月,核貸逾7,193億元,幫助9萬戶成家。財政部於本周公股金融事業例行季會中持續督促行庫落實新青安貸前審核及貸後管理,並儘快處理查核出的違規案、追回利息補貼。
中央銀行19日理監事會後公布最新經濟預測指出,2024年增率將「破4」,並上修2024及2025兩年的經濟成長率。但央行總裁楊金龍語帶保留的說,「美國新政府的經貿政策變動,是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的變數」,由於實施時程、強度,均具高度不確定性,尚未放進模型,預計明年第一季、第二季的預測值「會比較更接近事實」。
台灣經濟成長第三季表現比預期來得好,第四季也溫和成長,因此央行將2024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由上季3.82%調升為4.25%,2025年則由上季預估的3.08%上調為3.13%,呈現雙升。
至於通膨率方面,2024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成長由上季預估的2.16%上調為2.18%、核心CPI由上季預估的1.94%下調為1.90%。2025年CPI、核心CPI年增皆與上季預估值持平,分別為1.89%、1.79%。
整體來看,台灣經濟成長率明年受基期影響,呈逐季上升趨勢,預估明年四季的經濟成長年增率,分別為1.91%、2.81%、3.54%、4.16%。且明年經濟成長除逐季上揚外,經季調後折成年率的經濟成長率(saar),也將穩健擴張。
央行Q4理監事會決議要點 央行Q4理監事會決議要點 楊金龍指出,明年全球貿易量可望續回升,加上國際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積極加碼投資AI應用,帶動新興科技與相關電子終端產品需求暢旺,延續全球半導體市場擴張動能,維繫台灣相關產品的出口成長。民間投資方面,半導體與伺服器供應鏈業者因應AI商機,在台投資以擴增產能,與國外科技大廠持續投資台灣,推升成長動能。
楊金龍並表示,會密切注意川普關稅政策,因為這可能導致所有產品成本上升。整體而言,央行將觀察川普政策施行時程與強度、大陸經濟成長力道、主要經濟體央行貨幣政策走向,及地緣政治衝突對經濟與通膨的影響。
今年1至11月平均CPI年增率為2.18%,因颱風豪雨致災嚴重超乎預期,央行因此上修今年CPI年增預測值至2.18%。明年雖有最低工資及軍公教薪資調高,碳費也將開徵,不過主要機構預測國際油價下跌,加上國內服務類價格漲幅緩步回降,央行預測,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分別續降為1.89%、1.79%,維持前次的預測值。
金管會宣布,2025年上半年將對本國銀行、信合社和票券做不動產放款專案金檢,檢查重點將新增兩大項,一、建商周轉金移做建融的合理性,二、餘屋貸款資金用途與流向的控管,金檢對象則是不動產放款集中度較高者金融機構。
金融圈認為,金管會金檢重點已盯上「建商周轉金」、「建商餘屋貸款」兩大項,要銀行確實落實貸後管理、確認申貸用途是否相符,恐壓縮建商資金周轉的空間,建商借錢恐變難。
2024年金管會已對6家國銀、5家信合社、3家票券商做不動產放款專案金檢,2025年預計上半年啟動,金檢家數還在規劃中,篩選標準會鎖定不動產放款、或是建融比率高者。
檢查局副局長賴欣國說,新增兩項不動產放款金檢,一是建商周轉金移做建融的合理性。
他說,例如建商跟銀行申貸資金用途是營運周轉金,之後卻轉做建融,這時候銀行需了解申貸用途是否相符,或是本來免列入72-2條不動產放款限額,最後與用途不符,就會要求銀行做加強控管。
二、餘屋貸款資金用途與流向的控管。賴欣國說,很多建商透過餘屋貸款從銀行取得資金,但實際流向卻是再投入不動產。 他說,銀行需確認建商營運周轉金申請額度是否合理,或是使用授信額度卻都沒還款,餘屋貸款餘額居高不下,又或是還款來源不明確,及餘屋貸款銷售計畫不具體也不理想等,都需要注意。
櫻花建設(2539)前11月累計營收逼近80億元,在滿手現金下,今(19)日宣布重砸約9.58億元、購入台中烏日區新高鐵段26地號「商一」土地,總面積862.04坪,每坪單價111.1萬元,超越達麗(6177)建設與白天鵝多年前聯手以單價96.4萬元購入的28地號土地單價,成為台中高鐵特區新地王!
這也是櫻花建設繼11月底以5.1億元、購入彰化縣員林市1,262.30坪土地後,再度出手獵地。
該塊土地是台中高鐵特區第一個單價破百萬的土地,經查,現為「大華縱橫」接待中心。由於該區段為基準容積350%的商業區土地,面74號快速道路,具備交流道優勢,未來又有大型開發案在側,區域行情坐穩4字頭,未來推案預期將上看5字頭。
展望2025年,櫻花建設預計推出彰化市中山段案,台中市龍井區中社段案、大甲區致用段二期、台中烏日區新榮和段三期及台中市太平區福億段案等5個建案,總戶數1,304戶,總銷金額高達180億元。
櫻花建設2024年在「櫻花大櫻國-倫敦花園」及「櫻花聚-聚馥區」建案第四季交屋入帳挹注下,累計前11月營收達到79.33億元,年增率高達74.61%,已超越2023年全年。
法人表示,櫻花建總銷45.9億元的大里「興大之櫻」完銷案,雖已在11月取得使照,但今年應該來不及交屋。因此,櫻花建2025年預計交屋案高達9個,包括台中大里「興大之櫻」、台中烏日區「高鐵之櫻-悅綻」與「高鐵之櫻-詠綻」、台中清水區「市鎮之櫻」、台中潭子區「櫻花知殷」與「櫻花知築」、桃園市楊梅區「櫻花旭」、台中太平區「昕光之櫻」、台中大甲區「大甲之櫻」,總銷金額高達248.3億元,櫻花建設明年營收大爆發可期。
趕在國土計畫法上路前,今年初七間公司有意在花蓮縣七星潭旁興建七大度假村,向縣政府送審興辦事業計畫。本報陽光行動揭露七大度假村為兩大集團交叉持有,疑有規避環評之嫌。花蓮縣政府經查後,認定七案為同一興辦事業計畫,全案確認暫緩。
聯合報陽光行動今年八月報導七大度假村圍攻七星潭。包括「兆陽樂活休閒會館」、「定廣度假休閒園區」、「山海湖度假園區」、「東海椰風旅讀休閒飯店」、「心呼吸樂活酒店」和「金棧大齡休閒飯店」,分別由不同公司開發。
但本報調查,包括兆陽、定廣、愛濤,都是新東陽集團旗下,山海湖、東海椰風、心呼吸酒店、金棧大齡都是吸引力相關集團,七座開發案都非獨立存在,卻因為以獨立公司申請興辦事業計畫,此舉將能避免進入環境影響評估。
花蓮縣政府經查十一月中為此召開專家會議,認定七案為同一興辦事業計畫,全案暫緩。前天將公文發出,請七家業者若仍有意開發,須將七案整併為同一件興辦事業計畫,再重新送件,或撤銷部分案件。後續將視案件面積,超過十公頃需辦理環評。縣府表示,花蓮縣歡迎開發投資案,帶動地方發展,但一切必須合法合規。
長期追蹤此案的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守住第一道防線,地方發展不該建立在財團炒作土地上。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表示,業者以切割土地規避環評早已行之有年,長期相關人等都心知肚明,這是地方政府必須把關之責,不應懈怠。
黃靖庭表示,明年將上路的國土計畫法,目的就是要預先規畫、減少開發外部性,七星潭周邊這類地區環境脆弱,大面積量體飯店群若要進駐,公共設施、汙水排水、供電供水真的都做好了嗎?地方政府若真心想開發,公共設施與整體規畫都應到位。
曾在2021年經歷四次法拍的櫻花渡假村,位於屏東萬巒鄉,中間又歷經銀行金拍未拍出,時隔3年後重回法拍市場,該物件再次進入二拍程序,底價為4802萬元,比金拍四拍時底價3731.萬元還高,最終不出意外,再度流標收場。
櫻花渡假村位於屏東萬巒鄉,根據台灣公司網顯示,2013年成立,地坪8604.84 坪、建坪1365.29坪,拍賣原因為「清償債務」強制執行,17日進入二拍,底價為4802萬元,換算地價單坪為6900元,由於底價比上一輪四拍還高,因此再度流標。
渡假村2021年歇業後,曾流入法拍市場,2021年8月17日進行一拍,當時拍賣底價為9104萬元,之後歷經合計四拍均以流標收場,2022年遭銀行拍賣,總共四拍仍流標,今年再度重出法拍市場,11月19日一拍底價6002萬元,無人投標,12月17日二拍底價4802萬元,再度流標。
根據法院筆錄,依照鑑價報告所載,本件拍賣標的有部分有「維護保養情形不佳,⼤部份均已顯破敗或雜草漫⽣情形」,且本件拍賣⼟地使⽤分區依⼟地登記謄本記載均為「⼀般農業區、農牧⽤地」。
《104法拍網》經理陳慧瑜表示,該案為農地及農舍,拍賣範圍涵蓋土地、建物外,還有地上農作物百餘株及未保存登記建物,不過本身有佔用國有地狀況,且佔用建築物的性質為觀光經營類別,並非實際剛性居住用,才會經過多次拍賣仍難以拍出。
另據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2024年度潮補字第86號內容所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對本案鍾姓被執行人提告拆屋還地。」
陳慧瑜分析,雖受隱私保護隱匿部分內容,但仍能判斷受保護內容疑似為屏東縣萬巒鄉新庄段108、109、110地號國有土地,被地上物佔用範圍為572.68平方公尺,後續是否有任何抗告或上訴雖尚未得知,但也增加拍賣難度。
寬頻房訊發言人徐華辰表示,萬巒鄉以豬腳最為出名,不少人到屏東小旅行時,也會把萬巒當成景點之一,帶動該區旅遊觀光發展。
根據實價登錄,萬巒鄉新庄段農地單價約為3000~5000元,該渡假村地價與實登相比仍略高於行情,基本上「買這麼大很容易有行無市,雖然國旅復甦,但渡假村因人事、維護成本高,交易人數少」,徐華辰分析,恐怕容易成為「萬年流標」物件。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