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中央銀行理事、台經院院長張建一25日表示,根據央行調查,34家國銀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未來一年會逐季下降,明年第四季和今年第四季相比,足足下降逾1個百分點,因此央行12月理事會未祭出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就財政部統計,公股銀行撥貸新青安專案的金額也有成長明顯放緩的情況。張建一說,央行收集的資料是國銀呈報,未來實際情況還是會透過不定期的金檢加以掌握。
根據央行掌握的34家國銀提供資料顯示,11月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為38.9%,雖12月會略升到39.2%,且是今年的高點,接下來明年將呈逐季下降,估到2025年底會到38.1%,下降約逾1個百分點,遠低於今年6月以來的39.1%。這也說明了央行總裁楊金龍所指,央行要讓房市降溫的立場不變,「只是『大象轉身要慢慢轉』」。
「這樣讓央行比較安心」,張建一說,《中央銀行法》規定,央行第一目標是金融穩定,央行擔心的是金融機構放款大部分集中不動產,萬一房價突然反轉,會影響金融體系穩定,至於房市量縮、房價上漲或下跌,不是央行主要考量。
銀行購置住宅、建築及不動產貸款年增率 銀行購置住宅、建築及不動產貸款年增率 央行近年連續七波的打炒房措施,到今年9月的第七波出手最重,台經院調查不動產業,及至11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0.9%,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主要是來自龐大的新屋交屋潮湧現,加上部分賣方售屋心態適度讓利,使得11月交易量未再進一步探底。
對於房市未來半年情勢,劉佩真分析,央行、金管會或銀行端對於房貸仍持審慎保守態度,同時市場對新青安房貸質疑聲也會影響銀行放款態度,皆讓銀行不動產放款稍踩煞車,房市恐面臨釜底抽薪,購屋人後續借款成本將緩步增加,造成未來半年房市成交量能的表現恐仍處於低檔盤旋。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26日提出2025房地產十大趨勢預測,2025房市將正式進入修正期,下半年交易量增,但價格進入主跌階段,全年交易量可能縮減10%~15%,價格平均下修10%,台南率先領跌。
他表示,房市將修正至2026上半年,修正後的房市走勢焦點將以八個字形容「聞積起舞」、「見軌則發」。
十大趨勢預測如下
一、經濟基本面趨緩 : 全球經濟與台灣GDP表現趨緩,2025年GDP預計成長3.25%,比較2024表現遜色,房市也較難表現,若新政府在2025提出重大建設,則有助刺激經濟成長,提升購屋信心。
二、資金動能受限 : 雖然民間資金充裕,但央行與金管會聯手金檢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營建資金受限,將嚴重影響小建商營運,當房價反轉向下,下半年可能會出現爛尾樓,對房市相當不利。而銀行水位將於下半年趨緩,對剛需與換屋族房貸產生助益
效果,有利下半年交易量提升。
三、利率持平、匯率趨升與稅率微調 : 利率方面,台灣利率仍低,未來一年利率調降有限,對房市影響也有限。匯率方面,因美國進入降息循環,中線美元轉弱,台幣匯率趨升,對出口產生壓力。稅率方面,美國若大幅調高關稅區域與產品關稅,間接
也會影響台灣出口貿易,而國內財產稅業因財劃法修正,影響地方政府將會適度調高房屋持有稅。
四、市場供給大於需求 : 2024因新青安風潮,建商搶地搶建,以致建照核發量大舉爆發,2025大量建照量與推案量暫難消化,而大量交屋潮更提高供給,2025房市在供給過剩雙重壓力下,供給大於需求,不利後市發展。
五、通貨膨脹未除 : 營建成本仍居高不下,油電雙漲壓力,民生消費高漲、民眾保值心態有利購屋信心提升。
六、價量表現呈「量縮價小跌格局」 : 自2024下半年房市剛需之總價置頂,面積卻縮小至底,房價推升乏力,市場量縮,2025房市正式進入修正期,將呈現量縮價小跌格局,下半年交易量增但價格進入主跌階段,全年交易量可能縮減10%~15%,價
格平均下修10%。
七、技術循環由多轉空 : 開工量與使照完工量仍呈死亡交叉,短期難以翻轉,2025第一季若未改善,房市確認於2024Q4由多轉空。
八、都會表現北部抗跌難領跌 : 台北市因此波漲幅不高相對抗跌、桃園市因交通建設發展與人口淨流入居六都之冠,表現會最優,中南部短線調整,台南此波漲幅達114%,將率先領跌,但中南部長線仍然可為。
九、區域表現三高二多強勢 : 三高二多區域將表現抗跌,三高包括高科技園區核心、高鐵軌道經濟發展、高成熟商圈發展重劃區,二多包括家戶數增加、人口數淨流入增加區域。
十、整體表現跌幅平均10% : 未來一年半住宅平均跌幅10%,預售跌幅15%視個案與品牌表現不一,中南部跌幅較多,北部抗跌,廠辦、商辦持平與經濟成長同步,若兩岸地緣政治平穩就有利後市發展。<>
內政部25日審查社子島開發案,原則同意北市府提報區段徵收開發範圍及抵價地比例,內政部強調,目前僅核定開發範圍,尚未核准區段徵收,市府後續須依法協議價購及開公聽會,方能提報區段徵收計畫。台北市地政局表示,舉辦多場協議價購、至少2場公聽會及查估土地市價和地上物後,才會向內政部提報區段徵收計畫,需耗時1年半。
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昨對市府提出的聚落紋理保存、不願參加區段徵收土地與建物的處理,以及拆遷安置計畫等內容審慎討論後,原則同意市府提報的開發範圍和抵價地比例。
社子島自救會近百位成員、民間團體到場抗議,指市府未完成居民意願調查、聚落剔除範圍與條件、土地徵收法制不合等問題,直指生態社子島區段徵收不具可行性,呼籲內政部立即否決。
內政部表示,對民眾所提聚落紋理保存及尊重所有權人意願等訴求,土地徵收審議小組在審議過程協調市府提出具體處理方案,包括在不影響防洪與都市計畫主要計畫的原則下,劃定6處特定既有聚落作為聚落發展區,該區內不願參加開發所有權人的土地,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將可排除開發範圍外,並對開發案研擬完善拆遷安置計畫。
內政部強調,目前僅核定開發範圍,尚未核准區段徵收,市府須再依法完成協議價購及開公聽會等程序後,才能提報區段徵收計畫。如果居民仍有不願參加區段徵收的意見,市府應持續妥善與民眾溝通,並綜合考量徵收公益性與必要性,評估剔除相關土地的可能性,確保居民的財產權益受到妥善保障。
地政局長陳信良指出,縱使財務有虧損仍要開發社子島,進度要繼續往下走。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長黃群說,接下來將舉辦多場協議價購、至少2場公聽會及查估土地市價和地上物等程序,完成後才會向內政部提報區段徵收計畫,需耗時1年半。
北市府表示,尊重支持及反對不同立場居民意見,秉持誠意提出適切解決方案,讓社子島承載的不再只是期盼,還有全新未來。
房市買氣低迷,營建業界看壞明(2025)年推案量。央行打炒房促使買氣急凍,讓建商推案也急縮手,多位房市業界大老指出,明年推案量年減幅上看三成、規模下滑6,000億元,呈現「量縮價穩、房價南降北穩」的態勢。
鄉林(5531)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昨(25)日指出,統計到今年底,全台房市推案總銷約2.4兆元,年減2.1%,戶數約10.2萬戶;預計明年全台推案量約減三成,總銷剩1.8兆元,7.1萬戶,將是「量縮價穩」格局。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指出,在央行打炒房、限貸的雙重壓力下,預估全台推案量下修一到兩成,但在物價漲、缺工、台灣經濟面表現佳三大因素下,價格會持穩,惟過去超漲過多的中南部會比較有修正空間。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暨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指出,預期明年推案量會縮減,大概一到三成,不過房價是很難下跌,主要是地價、通膨、缺工、碳費即將開徵等,這些都是推升成本的關鍵原因,那如果市況不好,以後的情況就是建商乾脆不做了。
賴正鎰說,此次的打炒房政策「確實有打到痛點」,達到央行預期「房市降溫,金融有序、回歸房市機制」目標,尤其是央行在12月19日央行理監事會議後確定沒有第八波信用管制且利率連三涷,但全球通膨因素還在,國內又因為接連幾波電價調整拉高營建成本,明年碳權正式上路,綠色通膨的預期心理,也會影響原物料價格。
賴正鎰表示,今年初原本預估全國房市總推案量今年有機會挑戰2.5兆元,但受央行先後在7月與9月連續兩季的限貸令等金融緊縮政策,房市第4季就像送進冷凍庫「急速冷凍」,導致部分原本第4季要推的預售案也推遲到明年。
他指出,台幣匯率未來匯率看升,有機會往30元靠近,甚至突破30元,所以政府打炒房原本要壓房價,可能因為通膨壓力而抵銷,明年台灣房市仍將維持穩定趨勢。
展望2025年房市,賴正鎰認為,將有六大趨勢,第一,電價調漲影響及碳費實施在即,營建成本持續波動;第二,川普回歸可能掀一波新的中美貿易戰,資金回流台灣,股市房市可期;第三,限貸令下投資客退場、推案量較大的蛋白區或有解約、中古屋價格率先回檔;第四,部分開發商這兩年土地吃飽飽,應會購地暫停,土地價格將有鬆動;第五,開發商觀望市場,新案推遲,開工建照申請件數將下滑;第六,都更和危老重建案件抬頭,成為推案土地主要來源。
台中七期豪宅市場一枝獨秀,價格屢創新高!根據實價登錄揭露,2024年截至目前,台中市十大預售實登豪宅交易中,總價前四高的豪宅均位於七期,由「聯聚理安大廈」搶下第一,最高成交單價衝破120萬元。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中市西屯區七期隨著商業機能發展成熟,磁吸開發商進駐,也擄獲高資產族群的青睞,成為中部最具指標性的富人聚落。
台中市2024年預售實登十大豪宅交易中,最貴的當屬七期國家歌劇院第一排的「聯聚理安大廈」,該社區35樓戶總坪數約138.4坪,10月以總價1.52億元成交,扣除車位換算每坪成交價約127.2萬元,創下台中有預售實登以來的最高單價紀錄;單價第二至第四名的預售豪宅,分別是七期「寶輝101 Theater South」、「由鉅惟上」、「大陸豐蒔」。
住商不動產七期歌劇院加盟店東詹勝分析,七期發展逾30年,過去被市府規劃為副都心,有意紓緩市區人潮,如今不僅成為政商中心,也是中市府所在地,成為台中正蛋黃區。七期由於生活、商業機能發展成熟,加上區域又有台中歌劇院等綠地加持,周邊成為新生代豪宅聚落,近期若為品牌建商之指標性高總價住宅,成交單價基本已達每坪90萬元以上,甚至每坪破百萬已不算少見。
2024台中預售實登十大豪宅除了七期外,單元二、單元八重劃區亦有不少社區進榜。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補充,單元二位處西屯、南屯交界之處,區域採低容積、低密度開發,整體較傾向於純住宅區氛圍,受注重居住品質的資產族群青睞,區域新案單價基本站穩7至8字頭。指標個案「陸府續森」、「雙橡園1920」,同時入列台中市預售實登十大豪宅。
南和興產位於中央公園首排、東南水泥大樓旁的526.8坪「商五」市中心精華地,確定已由永信建設大股東永碩投資,以總價16.6億元買下,換算每坪單價高達約315萬元,刷新高雄土地交易紀錄。
據悉,這塊創高雄新天價的土地,已在12月中完成交割過戶,換算每坪成交價約315萬元,超越2013年4月由京城建設購買美術館特區土地創下的每坪306.20萬元天花板。
南和興產在該此有2筆土地,使用分區都是「商五」,此次成交的526.8坪,被市場稱為是南和興產的「小女兒」,隔著仁義街,位於中山路與五福路三角窗1,500坪土地則是「大女兒」,此一南和興產的壓箱寶,過去曾傳出要每坪500萬元才願出售。
業界說,永碩投資看上南和興產的「小女兒」,應是著眼於該地段位於高雄市中央公園核心區域,地理位置優越,且多年來區域內鮮少新案開發,被視為高雄市都心內最具潛力的黃金地段之一。
據了解,永碩投資在取得土地後,將著手進行建築規劃與設計,預計將在2025年申請建築執照。學者認為,此筆高雄市精華區土地買賣,可視為「都市塑新」的機會,未來開發將有助於提升高雄市的都市容貌,這塊位於中央公園首排的黃金土地,未來將如何規劃開發,值得持續期待。
和興產位於五福路、仁義街口,東南水泥大樓旁的526.8坪市中心精華地,確定已由永信建設的大股東永碩投資公司,以總價16.6億元買走,換算每坪單價約315萬元,刷新高雄土地交易價。
據悉,高雄知名建設公司永信建設的大股東永碩投資,近日正式完成位於中央公園首排、五福二路與仁義街交會處的一塊珍稀土地交易,面積總計約526.8坪。
該筆交易金額達16.6億元,每坪成交價約315萬元,超越2013年4月由京城建設每坪306.20萬元,標得美術館特區1394.82建地的價位。
業界說,該地段因位於高雄市中央公園核心區域,地理位置優越,且多年來鮮少新案開發,被視為高雄市都心內最具潛力的黃金地段之一。
業界指出,中央公園為高雄市中心地段,區域內設有12.7公頃中央公園,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是許多高雄市的精華地段。近幾年來此區段內土地供應相當有限,加上此塊土地為中央公園首排, 居住氛圍又相對清幽,對住宅大樓將是此黃金地段中首選,因此交易也格外引發關注。
此區域地段,除了擁有公園景觀和捷運紅線優勢外,更是高雄商業、休閒與文化匯聚的中心。取得土地後將著手進行建築規劃與設計,預計將在2025年申請建築執照。
此次交易不僅是永碩投資在高雄的一項重要布局,也被外界視為該區域翻新的重要契機。該土地的更新與開發將有助於活化周邊環境,吸引更多人潮與資金流入,進一步帶動五福路商圈的繁榮與高雄市核心區域的整體發展。
專家指出,此地段的交易反映了高雄市土地市場稀缺性的現實。中央公園周圍近幾年來新建案顯少推出,雖設有紅線捷運且周邊百貨商圈林立,土地供應卻為罕見。永碩投資購入此地,展現出對該區域發展的高度信心。
學者認為,此交易對高雄市來說,是筆精華土地的買賣,更是一個「都市塑新」的機會,未來開發將有助於提升高雄市的都市容貌,這塊位於中央公園首排的黃金土地,未來將如何演繹高雄的新城市故事,值得持續期待。
業界說,對高雄房地產市場,此開發案可視為城市向前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對高雄市而言,代表著一個更美好市容,土地更有效利用的契機,以及一個投資開發商對未來、跟城市一同成長的信心和承諾。
南陽街是台北著名的補習街,不過隨著建物屋齡增加,陸續出現危老都更潮,最新實價揭露,在7月一開發商以近3.7億元,一口氣買下中正區南陽街的兩棟透天,土地共78.65坪,而原本經營的補習班業者也搬至附近商業大樓,由於該開發商在同路段也有其他危老案,這兩棟透天應也會進行危老改建。
台灣房屋中正加盟店店東李毅甫表示,南陽街這兩棟透天的土地使用分區為商四,改建效益極高,而南陽街過去為知名的「補習街」,補教業者集中在此經營,但如今少子化、教學線上化,導致補習班數量驟減,但此區仍有不少觀光人潮、辦公需求,再加上未來附近的「台北雙星」複合性商業大樓將推出,南陽街也逐漸轉型,未來開發商將老透天危老改建後,規劃精品旅館、微型辦公室等,都頗具一定市場需求。
政府從2017年公布實施《危老條例》7年以來,台北已核准975件危老案,其中又以中山區138件最多,其次為大安區114件,士林也有112件。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台北市素地有限,近年積極推動危老重建案,自2017年修法通過後,祭出時程獎勵,2020年5月上旬前送件可享10%的容積獎勵,因此該年危老核准案量達300件;此後時程獎勵逐年遞減,至2025年5月前還是有1%容積獎勵,也會加速相關業者的整合腳步。
張旭嵐指出,雖然銀行法72-2條並未列入都更危老改建資金貸款,不過建商的建築融資仍算在不動產貸款項目,因此在近期不動產集中度偏高的情況下,危老案貸款仍屬不易,為都更危老的進度增添變數,再加上2025年五月之後時程獎勵結束,申請量將持續減少。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觀察,台北市是目前全台受理危老重建案量最多的縣市,尤其是去年台北推動「都更五箭」,今年再加碼推出防災都更、整建住宅專案計畫、海砂屋575專案等三箭,也增添開發業者推動危老案的動力,今年甚至在士林區克強路出現基地面積僅約26坪的「迷你危老核准案」,顯示未來「紙片屋」將更見怪不怪。
繼日前承攬台北市捷運工程局「環狀線北環段CF690B區段標工程」後,欣陸投控(3703)旗下營建工程事業──大陸工程公司再度獲選承攬「環狀線南環段CF670區段標工程」。本案得標含稅金額為新台幣232.05億元,履約期限為3,579日曆天。目前在建工程總額已上看1,300億元,與6年合併營收相當。
欣陸投控指出,南環段CF670區段標工程全長達約3.7公里,工程項目包含機電、電梯與電扶梯工程,與4座地下車站,以及全長3,114公尺的四段潛盾隧道隧道。
欣陸投控表示,旗下大陸工程積極參與台北捷運環狀線南北環段工程,將日前承攬的CF690B標及本標加計後,大陸工程的在建工程總額上看1,300億元,相當於6年的合併營收。
成為今年房地產指標的高雄市,地政局25日進行今年最後一次的土地標售,一反過去熱烈競標的常態,此次7標土地只有3標脫標,脫標率低至42.85%,總底價13.59億元,卻只賣出1億多元,最受矚目的小港少康營區的89期重劃區1,945.46坪「商三」建地,更乏人問津,令業界感嘆「919金龍風暴」的威力。
高雄地政局25日表示,第四季開發區土地標售有4標封參與投標,共標出3標土地,合計標售金額1.15億元,標脫率43.85%。
業界表示,25日的土地標售,大家只看土地面積最大、總價最高的第一標,也就是位於小港少康營區的89期重劃區1,945.46坪「商三」建地,招標每坪底價64.76萬元,總價12.59億元,占整體標售總額的93%。
沒想到,在剪開參與競標的標封之後,第一標的投標單卻是零,讓現場與會者傻眼。
最後開標結果,第二標、第三標、第四標和第五標,也都只有一個標封投標,而第四標的得標者,又因未附公有畸零地合併使用證明書,遭到宣布廢標,只有脫標3標。
業界認為,小港已是高雄房產熱區之一,該地所處的89重劃區,只有清景麟集團推出的大樓建案清景麟「國家公園」,2022年底公開,預售實登的價格,平均成交價約32.82萬元。而此次89重劃區的土地標售,每坪底價64.76萬元,不算高,之所以流標,恐與央行第七次房市信用管制措施「919金龍風暴」有關,導致建商縮手。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