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受政策打擊投機奏效影響,台北市房價追價動能減緩、預期上漲心理消弭,房市價、量開始鬆動。台北市地政局6日公布實登資訊顯示,2024年第三季每坪成交單價、成交件數、成交總額「三降」,由於成交動能下降,預估2025年房價漲幅也恐將收斂。
北市地政局公布的實登資訊顯示,2024年第三季比起房價最高峰的2024年第二季,預售屋平均單價為每坪119.71萬元,比最高點季跌3.64%;交易件數季減28.34%,交易總額季減28.9%。在政策發威,房市處於留校察看階段,2025年漲幅預期恐將收斂。
統計顯示,因住宅市場「量先價行」的特性,2024年第三季台北市住宅價格指數仍呈上升,單季為129.97、季增1.89%,惟增幅已趨緩;就每坪預售屋平均單價來觀察,則較前期減少3.64%,每坪約119.71萬元。
成交量方面,地政局公布2024年第三季市場動態也顯示,住宅及預售屋買賣市場交易量皆季減約3成,交易件數、交易總額雙雙下降,交易動能明顯減弱。
其中成交件數單季共1,608件,季減636件、減幅28.34%;交易總額單季約684.61億元,季減278.25億元、減幅28.9%。
但租金卻持續攻頂。2024年第三季北市住宅租金指數102.48,季漲0.6%、年漲4.31%,惟漲幅也有減緩現象;目前標準租金每坪均價約1,361元。
北市地政局指出,整體而言,住宅市場呈現動能降溫、價格持穩趨勢。儘管成屋及預售屋交易量能皆有下滑,但整體來看,北市住宅市場因發展較為成熟,對於新政策的反應仍維持相對穩定的態勢;然而,央行最新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規範較過往更為嚴格,預期可能對房市投資氛圍有所抑制,未來房價走勢仍有待持續觀察。
囤房稅2.0上路後,配套全國單一自住稅率降至1%,各地方政府將首度公布單一自住「豪宅線」。六都當中,台北、新北、桃園皆已公告,分別以房屋現值284萬2,000元、235萬500元、177萬7,400元為豪宅線;六都之外,新竹縣市等地方政府也已公告。
簡而言之,納稅人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全國僅持有一戶房屋供自住,稅率可自1.2%降至1%,但若持有的房屋現值超過前述豪宅線,即使全國單一自住,仍必須適用1.2%稅率。
囤房稅2.0自2024年7月1日上路,今年5月開徵,主要修法邏輯是「多屋重稅、自住減稅」。對於房屋所有人的非自住住家用房屋改採「全國歸戶」,除特定房屋可適用較低稅率外,持有多戶且未有效使用的囤房大戶,適用稅率從原本的1.5%至3.6%調高至2%至4.8%,所有地方政府必須按全國持有戶數訂定差別稅率,並且採「全數累進」課徵。
另外,若全國僅持有一戶房屋供自住使用,稅率可調降至1%,但房屋現值超過一定金額的豪宅不適用,而只能以自住稅率1.2%課徵。各地方政府已陸續公告「一定金額」,也就是單一自住豪宅線。
台北市公告,最新房屋稅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現值一定金額為284萬2,000元;新北市「豪宅線」則訂在235萬500元;桃園市為177萬7,400元;新竹縣為182萬9,100元;新竹市則訂在187萬8,300元。
另外彰化縣訂在148萬7,900元、雲林縣189萬2,900元、嘉義縣135萬4,000元、屏東縣134萬5,000元等,其餘縣市也正加緊腳步、陸續公布。
新北市政府表示,排除豪宅後,轄內仍有約58萬戶能適用1%稅率;桃園市排除豪宅後則有36萬戶仍可適用1%;新竹縣約9.2萬戶、新竹市約6.8萬戶可適用1%稅率。
財政部先前曾評估,全國約有300多萬戶仍可適用1%稅率。 財政部針對單一自住豪宅定義,去年曾公告相關基準,供各縣市參考,財政部建議將自住應稅房屋現值由高至低排序,六都、新竹縣市取前1%為豪宅,其餘縣市則取前0.3%房屋為豪宅,低於該房屋現值的最大值作為豪宅線。
不動產市場的「壓力測試」來了!據世邦魏理仕今(6)日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25年將有近4萬坪的新增辦公大樓供給,陸續完工釋出招租,估計年底總體辦公市場平均空置率將飆升到7.4%,辦公租金將面臨考驗;預期2026年更將上看16%,之後三年都恐怕會維持在15%以上高水位,並且從「房東市場」扭轉為「房客市場」。
今天世邦魏理仕董事李嘉玶針對台北市辦公租賃市場,提出最新的趨勢報告。
李嘉玶表示,目前台北市信義區辦公每坪月租水準動輒自4,000元起跳,未來新完工辦公大樓又持續完工釋出,值得房東深思的是,企業承租戶有那麼多足以支撐付租能力嗎,如果房東都有這種租金行情的期待,那麼未來去化恐將趨緩,「房東市場」格局將受考驗。
李嘉玶分析,回顧2024全年台北市中心優質辦公室淨去化量,共計13,131坪,雖然是最近三年最高水平,但是,並未回彈到疫情之前的水準,也遠低於長期平均值,因此還差強人意。這顯示,辦公租賃需求已復甦、但尚未強勁回升,同時亦反映出疫後時代企業租戶對於辦公空間的需求仍在轉變中。
李嘉玶表示,最近一年台北商辦市場迎來三棟全新大樓落成,合計貢獻近2.9萬坪的可租賃面積,使得整體商辦平均空置率於去年底升至6.2%,較上年同期增加1.1個百分點。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調查,2024年第四季A辦及B辦平均租金分別為3,075元/坪、1,917元/坪,年成長1.2%、1.6%,主要可歸因於數棟新穎大樓持續吸引具升級需求的企業租戶遷入,且其成交租金多高於市場平均水準。
李嘉玶指出,然而台北市中心將分別於今、明兩年,面臨3.8萬坪、10.1萬坪的新供給潮,預估2025年底整體平均空置率將攀升至7.4%,有可能會創下近七年最高,屆時恐將進入「壓力測試」階段!
李嘉玶表示,在市場空置壓力加重的情況下,全年優質商辦平均租金成長率恐低於1%,估計大約僅0.3%,漲幅將明顯收歛。
李嘉玶指出,台北市平均商辦空置率預測將於2026年升至逾10%,並正式轉為「房客市場」。在此之前,無論新舊的高價大樓可能於2025下半年進入壓力測試階段,如何在租金水準與去化速度中取得平衡,並在辦公室升級趨勢下同時鞏固現有租戶、爭取新進企業,將是未來數季內這些大樓房東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內政部配合行政院政策,規劃新北市土城司法園區興辦事業計畫,利用原土城彈藥庫舊址進行土地活化,提供司法院、地檢署及矯正機關遷建所需的廳舍用地及金城交流道建設用地外,園區也規劃住宅區、商業區及公共設施用地,公共工程預計2026年底完工。
內政部表示,園區區段徵收已於去年12月26日完成地主抵價地分配作業,後續將由新北市政府公告結果,並辦理土地登記及權狀發放,待園區公共工完工後,將通知地主點交土地,共享開發成果。
內政部指出,園區中住商土地主要作為抵價地,供地主申請領回,另為滿足土城地區的住宅需求,園區內特別規劃約1.1公頃的社會福利設施用地,將用於興建社會住宅,緩解當地居住需求。
此外,為確保程序公開透明,內政部與新北市政府已於2024年10月4日、7日及8日共舉辦6場次抵價地分配說明會,詳細解說作業流程。後續自10月起受理民眾合併分配申請,並於同年12月20日辦理抽籤作業,由地主親自參與,剩餘土地除部分供司法院眷舍使用,其餘將優先規劃社會住宅。
未來園區內規劃5.3公頃的特色親子公園,結合便捷的交通網絡及完善的公共設施,將帶動地方發展,為土城居民打造更優質、幸福的生活環境。
桃園市社宅供不應求,危老重建量更是連年居六都之末,都發局為改善困境,針對「都市計畫法桃園市施行細則」一口氣修訂11條,包括增「可負擔住宅」法源依據、提高防災型都更重建誘因、增訂垂直綠化容積計算與獎勵方式、檢討不合時宜的都市土地使用管理規定等,將函報內政部審議,拚上半年發布實施。
都發局指出,「都市計畫法桃園市施行細則」2017年公告實施,2022年曾修法過一次,市長張善政上任後,非常重視社宅政策、都市更新,以及2050淨零城市的目標,都發局全面檢討現行桃園市都市計畫細則,以確保都市土地使用與管制可以與時俱進。
都發局說明,這次修法有3大重點,其一為強化社宅政策,新增「可負擔住宅」的法源依據,第二項重點則是提高防災型都更重建誘因,加速舊城再生,第三是推動淨零桃園,增訂垂直綠化等容積計算與獎勵方式,另也檢討不合時宜的都市土地使用管理規定,總計修正達11條細項。
都發局進一步解釋,市府推動宜居城市,需透過多元方式讓年輕人住得起,因此新增民間捐建居住建築物的法源依據,鼓勵民間投入社會住宅或可負擔住宅興辦,又或是挹注社宅基金,以穩定桃園市社宅興建營運,市府則給予民間一定的容積獎勵。 另為鼓勵防災型都更,本次增修海砂屋重建誘因,除依細則第48條保障原有建築容積及30%容積獎勵外,一般地區可再申請1.2倍、都更地區1.5倍的容積獎勵。
此外,因應2050淨零桃園發展目標,降低都市氣溫及提升城市美學,增訂建築物設置的垂直綠化、植生牆及複層外殼造型等設施,可不計入容積。並以法定容積10%為限。
都發局說明,修正的「都市計畫法桃園市施行細則」,本周經市政會議審議通過,將函報內政部審議,拚上半年發布實施,市府將與中央密切溝通,盼儘快審定,讓桃園在社宅政策上,都市更新、淨零碳排和都市土地發展管理工作,在更完備的法規指導下城市有序成長。
「金龍海嘯」衝擊下,房市今年走勢如何?土地銀行董事長何英明6日表示,目前來看,房市呈價穩量縮格局,雖然成交量已經在下降,但因建商營建成本造價上升,很難降價,買賣雙方可能互相拉鋸,估計至少會持續一年。
土銀是國內土建融和房貸承作量最大的銀行,對房市的判讀具有代表性。立法院財委會6日續審土銀2025年預算,何英明指出,營建成本仍在上升,但因近期交易量下降,相關氛圍使得建商不太可能再調高售價、把成本移轉給消費者吸收,但也很難降價,相關價格拉鋸可能至少還要持續一年,建商與消費者才會在價格上漸漸達成共識。
至於立委擔心房市交易轉冷,可能影響土銀逾放。何英明表示,目前土銀逾放比為0.08%,是八大行庫中最低,但新青安五年寬限期後,逾放是否增加,還要再觀察,未來三、四年發酵後才能確定。
何英明表示,青安貸款上路已十年,但新青安推出才一年多,且寬限期達五年,目前還款持穩,但要再觀察寬限期過後的還款情形。但他也強調,只要是政策貸款,土銀都不會縮銀根,包括新青安及首購都是。
合計青安及新青安,土銀至去年11月底共撥貸約5,110億元。何英明表示,特別是土銀去年配合政策縮減土建融授信200多億元,新青安貸款全年則增加千億元,雖然土建融的利率較高,但這樣的結構調整對土銀是比較好的。
他強調,對於政策要求管制的授信,土銀都會降低成數、拉高利率,以讓真正有購屋需求的資金例如首購等,不會被排擠。至於管制的部分,成數及利率都分別會下降、上升,以讓真正有購屋需求的資金不被排擠。
以建商逾18個月未動工貸款為例,何英明表示,先前主要是因疫情、缺工缺料影響借款人動工時程,但對非屬「不可歸責因素」的案件,土銀均依央行規定按比重收回貸款本金,且逐年加碼利率。
CBRE世邦魏理仕台灣今(6)日舉行記者會,總經理林敬超表示,目前銀行業辦理不動產貸款的態度相當嚴謹,而央行在2025(今)年內政策轉鴿的可能性較低,再加上民眾購屋熱潮已過,預期今年多數建商購地策略將更趨謹慎。商用不動產方面,除了工業型地產成交表現將維持穩定外,預測辦公類產品交易量將較去年成長。
隨著「保險業辦理不動產投資管理辦法」有望於1月底前完成修正,林敬超認為,屆時保險業投資門檻可望自原先的2.97%下降約0.5個百分點,2025年將見到保險業者更為積極地評估收益型不動產。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主管李嘉玶指出,台北市平均商辦空置率預測將於2026年升至逾10%,並正式轉為房客市場。在此之前,無論新舊的高價大樓可能於2025下半年進入壓力測試階段,如何在租金水準與去化速度中取得平衡,並在辦公室升級趨勢下同時鞏固現有租戶、爭取新進企業,將是未來數季內這些大樓房東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據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統計,2024年全台大型土地及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突破四千億元,總計新台幣4,027億元,年增幅達53%。受惠於在地建商及自用型企業的購地動能均提升,2024年全台土地買賣金額達新台幣2,776億元,較上年大幅增長116%。
在2024年前三季房市買氣暢旺的激勵下,許多建商大舉擴充土地儲備量,推升全年建商購地金額至新台幣2,010億元,年增152%。觀察2024年建商熱門購地縣市,以台中、高雄、台北分居成交量前三名,其中台中市所佔金額即達新台幣583億,顯見台中住宅市場仍備受建商看好。
在商用不動產市場,儘管前年基期偏高,但在工業地產需求快速升溫的挹注下,2024全年商用不動產投資額達到新台幣1,251億元,僅小幅年減7%。得益於全球AI應用浪潮,去年台灣出口成績亮眼,不少企業亦積極布局擴產計畫,位於全台成熟工業區內廠況佳、可立即使用之廠房交易明顯增加,促使全年廠房成交額較上年大增195%至新台幣661億元,寫下歷史新高。
2024年第四季A辦及B辦平均租金分別為新台幣3,075元/坪、1,917元/坪,年成長1.2%、1.6%,主要可歸因於數棟新穎大樓持續吸引具升級需求的企業租戶遷入,且其成交租金多高於市場平均水準。然而台北市中心將分別於今、明兩年面臨3.8萬坪、10.1萬坪的新供給潮,預估2025年底整體平均空置率將走高至7.4%,在市場空置壓力加重的情況下,全年優質商辦平均租金成長率恐低於1%。
捷運土城樹林線第一個捷運開發案「LG17站出入口A捷運開發共構大樓」招商成功!新北捷運局今(6)日公告由信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獲選為最優申請人,預計今年初簽約、2026年開工,預計5年內完工。土城樹林線首站捷運開發大樓招商成功,引入投資金額約16億元,帶動樹林地區經濟發展,打造共榮、共享的宜居環境。
捷運局長李政安指出,LG17站捷運開發基地約395坪,預計興建地上29層、地下5層約6,300坪捷運住宅大樓,委託投資人將捷運出入口與開發大樓整體共構設計及興建,3樓就能直接連通出入口,有效提升捷運運量,也實現到站即到家的便利性,並打造成為「銀級綠建築」與「銀級智慧建築」雙銀建築。
台南市安南區近3年來大發展,人口已躍居全市第2,其中最受矚目的安北商業區市地重劃工程,經3年多施工,今天竣工啟用。地政局長陳淑美表示,這是安南區的核心地帶,過去是魚塭,華麗轉身後成為商業區,將引進連鎖旗艦店進駐,並吸引大型餐飲、百貨、旅館進來,帶動地方大發展。
又稱商60的北安商業區市地重劃區,不僅是安南區的重要建設,未來更是南市發展新亮點。地點在安南區北安路二段及安通路五段交叉要道,總面積37.17公頃,區位規畫為安南區商業副都心,具備完善的生活機能與便利的交通條件,發展潛力甚受界期待。
市長黃偉哲表示,商60整合都市計畫的全商業區街廓及公共設施,將商業服務與周邊居住環境功能全面升級,進一步強化安南區的土地機能,為市民提供更多元便利的生活與商業選擇,竣工啟用,標誌著南市邁向全新發展階段。
副市長趙卿惠形容安北商業區價值非凡,是安南區的核心區,區內也設置蓄洪池防熱島效應,提升住戶更優質的環境,而由人口成長來看,地方發展以帶動人口南漂,選擇移居安南區,期待商60更進一步帶動地方發展。
地政局長陳淑美指出,北安商業區提供可建築商業用地22.11公頃,以及15.06公頃的公共設施用地,包含道路、公園道、公園、停車場、廣場、廣場兼停車場等。此區特別設置兩座特色主題公園「公AN29-1草湖寮歷史公園」及「公AN29-2台江地景公園」,不僅提供休閒空間,還結合全齡化及多元化使用理念,適合不同族群共同使用。
另,為解決當地過去地勢低窪造成的易淹水問題,重劃區內建置滯洪池及18cms草湖寮抽水站,進一步提升防洪能力,去年杜蘇芮颱風來襲就發揮效用。另區內有3處停車場,未來視需要也會規畫作立體停車場。
重劃區土地已完成全區土地分配公告,目前正辦理土地分配異議協調,今年4至5月間辦理地籍整理及土地登記等相關作業,預計上半年完成點交土地給各土地所有權人管理使用。完成後就可展開各項開發,市府也會展開招商。
安南區長魏文貴表示,安南區是全市行政區人口成長最快的行政區,希望已完工的安北商業區未來結合緊鄰的草湖寮重劃區,帶動安南區大發展,腳步更甚九份子重劃區,也吸引大飯店、商場等進駐,打造新副都心。
市議員蔡麗青說,安北商業區腹地大,周邊生活機能完整,期待市府能好好招商,吸引民眾最喜歡的大型商場如IKEA,以及大型百貨等進駐。她表示,之前曾傳出新光三越有意進駐,但後來又傳出要在北區小北附近,但不管如何,都希望安北商業區能大發展。
台中市政府地政局6日舉辦烏日九德地區區段徵收工程開工典禮,副市長黃國榮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並表示,該區段是台中市唯一擁有高鐵、台鐵、捷運「三鐵共構」的行政區,前景看好,台中市也正朝著最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
黃國榮特別感謝地政局團隊的努力,台中市在推動市區段徵收重劃的規模全台領先、成果卓越。黃國榮隨後與眾多立委、議員、里長及地方仕紳等共同祭拜祈福,祈求開工順利平安。
黃國榮說明,做好基礎建設規劃,越早開始規劃越能考慮周全,將大大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與環境,同時帶動土地價值的上升。隨著基礎建設的不斷完善,台中市的道路發展與公共工程也取得顯著成效,政府能持續推出更多建設項目,促進台中市的長期發展,都要感謝地政局稅收盈餘繳庫才能一項項達成。
黃國榮指出,烏日區已是中部地區交通樞紐,是台中唯一擁有高鐵、台鐵、捷運「三鐵共構」的行政區,九德區段徵收開發區鄰近台鐵、捷運共構的大慶站,區內有捷運九德站、九張犁站,北側與第13期市地重劃接壤,極具交通樞紐特色。
由於鐵路高架化工程及捷運綠線已陸續通車營運,開發完成後將有效銜接縫合周圍重劃區成為方正街廓,提升土地使用效益,串聯周邊大眾運輸建設,實現優質生活機能,打造台中成為最宜居城市。
地政局長吳存金說明,此開發區的都市計畫於110年6月15日,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整體開發面積29.87公頃,地政局於112年8月完成區段徵收土地徵收作業。
歷經專業團隊的規劃設計作業,「台中市烏日九德地區區段徵收工程」終於在113年9月完成工程發包,總工程經費13億5,999萬餘元,工期30個月,整體施工完成後,將整合區內土地資源、建構完善道路系統、完整地區排水、營造永續生態環境、促進地方發展。
地政局表示,烏日九德舊名為「九張犁」,早期是雜草蔓生的荒地,經過先民開墾後,直接以土地面積來命名,以前說法是一張犁可耕五甲土地,「九張犁」就是有四十五甲地開闢成良田的區域。區段徵收案設計以「耕讀家園」為主題,將在地農耕文化及文化教育特色導入生活,以知識、減碳家園為目標,打造兼具生態、環境、教育、節能的新社區。
地政局提及,全區共設置1處公園、5處兒童遊戲場及1處綠地,皆具主題特色,以原林森活、田埂耕遊及環園農野等設計主題,延續區域在地文化,喚起昔日九德自然生活樣貌的回憶。
同時,全區道路下方設置有共同管道,收納電力、電信、自來水等民生管線,將可減少整體開發區道路挖掘維修、提升道路品質及平整度並有助於整體都市發展需求。
6日的開工典禮,包括立委楊瓊瓔、市議員吳瓊華、張家銨、地政局長吳存金、交通局長葉昭甫、地政局副局長劉正倫等人到場參與;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委顏寬恒、台中市議會副議長顏莉敏、市議員林昊佑、林孟令、曾威等也都派員共襄盛舉。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