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內政部6日辦理「老屋延壽計畫(草案)」,部長劉世芳表示,依據國發會人口推估資料顯示,臺灣在今年就會邁入超高齡社會,另目前全國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建物約有500萬戶,超過總體住宅存量的半數,國內面臨人屋雙老議題。
內政部將針對30年以上4~6樓且初評安全的集合住宅,就其室內外空間給予經費補助,提供管線更新、建物立面修繕、屋頂防水、新增無障礙設備等改善措施,使房屋經由適當的整建維護來延長使用年限,讓長者可以在宅安心養老,避免再面臨換屋的困擾,也符合永續循環淨零。
劉世芳指出,高齡老屋已成為重要的社會課題,特別是其中有22%屬於4~5層樓老舊公寓,還有早期6層樓但無電梯規劃的華廈,要在短期內全面更新重建緩不濟急。因此,內政部去(113)年12月10日舉辦「老宅延壽 老人更安心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界共同針對高齡老宅常出現的問題,包括既有無障礙環境空間與設施不足、公共空間及管線安全、防水修繕及建物外觀等進行討論及交流。
劉世芳說明,研議中的老屋延壽機制具備以下特色,包括政策整合、行政程序簡化、資金挹注及專業輔導團隊,藉由簡易、快速的評估與修復補強技術工法,改善高齡者居家環境品質及老屋可以持續活化再利用,且因無需拆除重建,可降低興建建築碳排量及大量廢棄物處置的環境負擔碳排,將可同步加速國土淨零願景。
劉世芳最後表示,期盼透過老屋延壽政策的推動,改善屋況及相關設施,提升整體生活品質及活化國內老屋的使用,除可減輕都更危老重建負擔,並推動營建產業進一步升級外,經整建維護的房屋也有機會釋出至租屋市場及銜接國內包租代管等機制,增加國內租賃住宅供給,讓老屋創造出更多元的公益價值。
房市買氣吹冷風,觀察去年第4季新屋市場交易量,單季全國預售屋交易量雖較前季腰斬,不過議價空間幾乎是鐵板一塊、不動如山;反觀房價卻較上季小幅增加1.1%,顯見前波房市暢旺買氣已深化業主口袋,今年買賣雙方勢必在價格上持續拉鋸戰。
去年第3季央行緊盯銀行對不動產放款水位、嚴審新青安優惠貸款,以及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後,重挫去年第4季房市買氣。
據最新國泰房地產指數季報資料顯示,去年第4季全國預售屋市場30天成交量指數、較前一季腰斬,新建案平均30天銷售率僅11%左右、較前季大減7.8%,建商推案開始踩剎車,單季推案金額、戶數各出現季減17.3%、12.2%。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4季全國預售屋市場雖然買氣砍半,但卻未撼動新屋議價空間,不僅議價率維持上季7%左右,單季每坪可能成交價甚至較上季小增1.1%。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今年房市將上演買賣雙方在價格上的拉鋸戰,不過,現在建案開價都比較符合區域行情,少有漫天叫價情況。至於誰會先妥協,就看誰對價格先讓步了。
買氣冷,建商暫緩開工腳步。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全國住宅類開工宅數僅12萬7,883宅,寫下近五年最低紀錄,主因去年9月政府打炒房政策出籠後,去年第4季開工量急轉直下。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去年開工量寫下近五年新低,今年在建商減量經營下,後續可能擴大優惠促銷方案刺激買氣,若買氣有明顯起色,將增強建商後續開工、加大推案意願;反之若買氣持續萎靡,今年開工量也恐難有起色。
徐佳馨表示,去年第3季央行重手打炒房,市場買氣瞬間冷靜下來,加上政府房市政策未明,同時營建業缺工問題仍嚴峻,都是讓開發商延緩開工暫避風頭的重要考量,使去年建案開工量下探至五年新低。
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國住宅類開工宅數為12萬7,883宅,為近五年新低,呈連二年衰退。觀察近年數據,近年高點約落在2022年,全年開工約14.6萬宅,不過在那之後,2023年下滑至13萬宅,2024年繼續下滑至12.7萬宅。
不過數據顯示,去年7月國內開工量達1萬7,331宅,創下史上單月開工量最高紀錄,是直到去年第4季,開工量才急轉直下,專家認為,與央行祭出史上最重打炒房措施有高度關聯。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去年7月開工量衝新高,主因當時央行限貸、銀行限縮土建融情況逐漸嚴峻,使當時建商不管是迫於資金壓力,或仍看好房市熱潮,皆加緊開工腳步,不過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信心重挫,去年第4季起至今房市表現冷淡,讓去年開工量較顯平靜。
若以區域來看,新北市去年開工宅數下滑達62.9%最多,顯見過去區內推案過度集中部分重劃區,造成重劃區餘屋較多,加上市場買氣趨冷,讓建商有意延緩開工避風頭;其次是台南市年減37.7%,去年開工量約8,367宅。
至於其餘四都,去年開工量則較2023年呈現16%至48%的正成長力道。其中台北市去年住宅類開工宅數達1萬1,164宅,較2023年同期成長17.5%;桃園市開工宅數則約2萬6,466宅,較2023年同期成長48.4%。 台中市開工宅數達3萬3,185宅,冠居全台各縣市,年增率達16.5%;高雄市住宅類開工量達2萬437宅,年增率約36%。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2日表示,「虛坪改革」是今年重點推出的法案,該制度改革須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並輔以其他配套行政法規,近期將邀請學者專家、NGO團體及地方縣市政府座談聽取相關意見,後續再進行修法或就行政法規可以處理的部分推動。
內政部表示,目前該政策規劃將朝「沒買停車位不用負擔車道」及「檢討現行免計容積空間」兩方向研議,並將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及相關配套措施。
現行法定停車空間為「公設」共有部分,由全體住戶分擔面積,即沒有購買車位的住戶仍須負擔車道公設面積;但考量車位在使用上具獨立性,因此虛坪改革將規劃讓停車空間獨立劃設,使公設負擔更合理。
為避免浮誇不實用的公設,新制也將針對管委會設置面積,訂出上下限規定,不過因涉及層面廣泛,又不能夠對整體社會產生太快、太多的衝擊,內政部將多方聽取意見。
董建宏日前說,建商普遍將停車位跟公設灌入坪數中並不合理,車位可以單獨計算一個價格,但不應納入實際坪數,後續會從這部分著手。
113年11月台南市住宅價格指數為149.35,較前期(10月)微幅上漲0.09%,相較去年同期則上漲7.85%。以住宅型態而言,本期大廈價格指數為156.15,透天住宅價格指數為140.07,與前期相較,透天住宅價格指數漲幅高於大廈住宅價格指數。觀察台南市各行政區本期住宅價格指數,多數行政區較前期及去年同期呈現穩定微幅上揚趨勢。而交易量方面,本期台南市交易量較前期減少16.59%,觀察各行政區交易量表現各有增減,以安南區增幅148.31%最為顯著。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市各地區近來持續推動各項開發建設,帶動地區發展熱絡。例如:歸仁區的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AI產業專區與國家重大產業政策配合,進行AI創新應用大樓招商,活絡產業多元發展;東區青年路立體停車場暨活動中心啟用,將提升生活環境機能,兼顧停車及居民休閒活動需求;喜樹灣裡重劃區部分主要道路先行通車,預計於4月完工辦理工程驗收;北安商業區市地重劃工程(商60)啟用通車,區內兩座特色公園供市民休憩使用,未來冀望商業投資進駐後結合生活遊憩並發展商業機能;和順轉運站試營運啟動,鄰近歷史博物館、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將帶動藝文、運動產業經濟,搭配交通路網建構均衡區域,可望創造交通、生活、產業、觀光多面向發展。
地政局局長陳淑美表示,113年11月國內經濟景氣信號分數為34分,與前期(10月)相較上升2分,燈號持續維持於黃紅燈。國發會表示受惠AI應用需求穩定,加上年底外銷旺季,以及傳統產業市況略有改善,致海關出口值、製造業銷售量指數轉呈黃紅燈。本期住宅價格指數多數行政區微幅上漲。而交易量方面,全市11月建物移轉棟數共計1,906棟,較前期(10月)減少16.59%,整體買賣棟數與去年同期(112年11月)相較大幅衰退40.40%,顯示不動產市場隨著央行發布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緊縮不動產貸款資金,近期交易量已大幅減少。
進一步觀察各行政區的住宅價格指數表現,多數行政區的價格指數較前期及去年同期均呈現微幅上漲。其中中西區的漲幅最高,較前期微幅上漲0.33%;其次為新營區和仁德區,分別微幅上漲0.26%和0.23%。若與去年同期比較,漲幅最高的前三個行政區依次為南區(10.16%)、新市區(10.14%)以及中西區(9.88%),然而,隨著第七波信用管制對於房價逐漸發酵,房市開始回歸剛性需求,市場價格漲勢放緩並呈現回穩狀態。此外,亦觀察到歸仁區、安平區以及東區等行政區價格指數出現下跌,本期指數分別微幅下跌0.3%、0.04%以及0.02%。
觀察各行政區交易量表現,交易量前三名分別為安南區(293棟)、東區(274棟)以及北區(226棟)。與去年同期相比,北區和東區增幅最為顯著,本期交易量分別增加88.33%、66.06%,主要是因為區內新建案完工後,第一次移轉登記的案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增幅分別為900.0%和550.0%。安平區的交易量也增加逾四成五,本期移轉棟數為126棟。相比之下,永康區的交易量大幅減少84.74%,歸仁區則減少逾60.10%。。
新北市屋齡30年以上住宅約87萬戶,占全市約50%,但新北市都更處長林炳勲表示,但老舊並不與危險畫上等號,「屋齡僅是一個參考指標」,關鍵在於建物結構的維護狀況,許多老舊建物經過專業的維護與修繕,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結構穩定性,都更處2007年推出「整建維護」計畫將老屋翻修,迄今立面修繕補助共核定274案,補助金額約5235萬元。
都更處指出,只要位於新北市都市計畫區域內,屋齡達15年以上的合法建築物(住宅用),符合補助要點申請規模,即可申請整建維護經費補助。其中立面修繕補助為每案總工程經費50%、上限1200萬元。
都更處補充,自計畫2007年推動迄今,共有427案申請立面修繕補助,共核准274案,已核定的最高補助的案件為1200萬元, 林炳勲舉例,近來中和區一處屋齡約40年的6層樓社區,外牆磁磚嚴重剝落,經工務局房屋健檢勘查,建築物結構未達立即重建程度,為維護民眾安全,社區居民積極整合社區與規畫立面修繕方案,並採用外牆塗料取代重貼磁磚,除具經濟效益也避免未來再掉磁磚,亦成功獲得市府的整建維護補助約485萬元,目前正在施工中,住戶們非常期待住家未來嶄新的面貌。
「定期檢查和維護是確保建物安全的關鍵!」林炳勲表示,所有權人享有建築物使用、受益等權益,亦應負起各項檢查及維護的義務,對於老舊房屋而言,及時更換老化的建材或補強結構,都能有效延長房屋的使用壽命,他提到,重建不是更新的唯一解方,市府早已將整建維護納入多元都市更新範疇,透過「整建維護」中的立面修繕、耐震補強、弱層補強與增設電梯等項目,來延長建築物壽命、提升使用機能。
此外,市府特別提供輔導諮詢服務與經費補助,並持續透過相關平台向中央爭取從法令面建立整建維護機制,也因此中央近期開始正視老舊建築物延壽議題,邀集縣市政府與專業單位,共同研議整建維護課題,促進建築物機能改善,可預見未來民眾將有更多型態的選擇。
國家住都中心借鏡日本東京都更經驗,在台首創「信義兒福連鎖式公辦都更」,經過6年努力,於今年1月全數招商成功,攜手國美、順天、大陸、冠德、遠雄等五家建設團隊注資達190億元,總面積達2.83公頃,將於信義區打造全齡社區和新創聚落。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日本旅遊正夯,東京車站和洋折衷的建築樣式,搭配耶誕跨年的燈飾活動,吸引各國旅客湧入朝聖。不只是著名景點,東京車站前的「丸之內」地區結合歷史保存與商業開發,更是都市更新的經典案例。
但東京著名的都更不只有「丸之內」,北側相鄰的「大手町連鎖式都更」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建立「先建後拆」的都更模式,成為都市更新借鏡學習的最佳範本。
「大手町」位處交通系統核心,聯通5條路線,是東京地鐵系統的最大站,地下聯通道還可直達JR東京車站,直通日本34個都道府縣,因此常是商務旅客的住宿首選地區。
「大手町」過去是金融、貿易、資訊、傳媒等大型企業總部所在,因應建物機能老舊而有更新需求;但若採原址拆除重建,將導致企業須暫時遷離,待完工後再搬回。為確保大型企業在更新過程中正常營運,「大手町連鎖式都更」運用「土地交換、先建後拆」手法,使參與更新的企業在興建期間仍可於原址持續運作,不受都更工程影響,因而得以有效地提升區域內土地所有權人的參與意願,逐步再開發日本的核心商業區域。
國家住都中心借鏡東京大手町經驗,在台北市信義區成功推動「信義兒福連鎖式都更」。不同於大手町座落於日本的經濟中樞,信義兒福基地原位處都市較邊陲地帶,隨著都市發展東移,時代變遷,建物逐漸老舊、機能衰退,而建物坐落的國有土地也企盼透過活化做更有效率的運用。
隨著2018年國家住都中心成立後接手,提出「權值整合、產權交換、先建後拆」的「連鎖式都更」策略,優先興建新的幼兒園空間。完工後,舊的兒福幼兒園可以無縫接軌進駐,持續陪伴信義區孩童成長。
「信義兒福連鎖式都更」總共分為5案分期分區推動,首案B1-1基地,於2020年招商成功,建築預計今年第四季竣工。住都中心表示,「信義兒福公辦都更」採用跨街廓整體規劃,將鄰近松山車站、原為職訓中心的A1、A2基地,打造為「全齡友善生態社區」,配置高齡友善出租住宅、醫療服務、高齡日照中心、住宿型長照設施等機能,落實「全齡友善」的生活理念。
鄰近信義計畫區的B1-1、B1-2&3-2、B2基地,將延續大五分埔服飾產業的精神,結合出租住宅、新創共享辦公空間、產業種子基地,吸引青年創業與設計工作者進駐;並設有托嬰中心與幼兒園,滿足年輕家庭的需求。
除形成在地工作、在地生活的職住生活模式,也藉由時尚設計產業助力區域再生。 除首案B1-1基地預計今年第4季竣工,其他基地預計於2032年前陸續完工。
豪宅大批發。國產署公告將標售台北市62戶都更分回宅,每戶底價從5,000萬元到4.7億元,合計底價高達120億元,其中台北市超級豪宅台北星鑽更是首度列標,每戶底價3億元起,將於20日開標。
台北星鑽(台北之星)前身是正義國宅,位於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樓下是新光三越DIAMOND TOWERS,都更後國產署分回20戶,本次共拿出18戶標售,都是高樓層、一層一戶或一樓雙併,單戶底價最低3億元起跳。
官員透露,台北星鑽是國產署歷來標售都更分回宅價位最高的一宗,換算每坪單價逾200萬元,因此特別於11日開放賞屋,就算沒有上億元身價,一般民眾也有機會可一窺超級豪宅的廬山真面目。
台北之星歷經26年才整合完成,基地面積1,525坪,共3棟建物,A、B棟規劃150、300坪銷售,C棟為都更分回戶,取名「台北星鑽」,國產署去年底取得分回戶後,今年初即標售,本次標售樓層位在12~29樓,坪數138坪至206坪。
除了台北星鑽,本次列標的其他都更分回宅,還包括中山區的宏普頤和、大同區的京王、中正區的冠德羅斯福和雍居仁愛、文山區的景美聯山和自慢藏及內湖區的伯特利光之寓所,全數都位於台北市精華區。
官員表示,近年因為建築成本高漲,都更分回宅的價位因而普遍都不低,但國產署標售價格主要是參考市價如實價登錄的平均值等,且會經過審議委員會,甚至有可能略低於市價,絕對沒有帶頭炒房的疑慮。
依據中央銀行的定義,台北市每戶7,000萬元以上即屬於高價住宅(豪宅)。本次國庫署標售的62戶都更分回宅中,僅17戶低於7,000萬元,有40戶高於億元,台北星鑽的18戶全都高於3億元,其中更有13戶超過4億元。
隨著「台北天空塔」興建工程進入後期,鄰近的松壽廣場也將啟動變身。台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都審會)今(6)日審議修正通過松壽廣場改建工程,地面層景觀將重新優化,打造四季都有不同花卉的景觀,增加民眾逗留的誘因。
「台北天空塔」位於台北市信義區松智路與松壽路口的A7街廓,基地原為中國信託總部大樓及表演藝術廳「新舞臺」;中國信託總部遷至南港的中國信託金融園區後,將土地出售給給碩河開發及子樂開發,將興建2棟各13、51層樓高的複合式摩天大樓,完工後將成為信義區的第2高樓,2018年通過環評。開發商也提出環境友善措施,將在使照前認養並改造完成緊鄰的松壽廣場暨松智公園。
松壽廣場位於台北市政府正後方,面20公尺的松智路,南北兩側為松智路9巷跟15巷所包圍,基地面積約7606平方公尺,改建工程是針對既有的立面設施及全區景觀改造,在既有的設施外,增加一些輕量化的結構物,規劃繽紛之谷、城市劇場、綠丘步道等空間,並更新停車場出口。
由於現況多為穿越性的人潮,開發單位希望透過空間的重新規劃,增加民眾逗留的誘因,將現有的喬木調整位置,並未移入任何新的喬木;增加花草種植,打造四季都有不同花卉的風景;另城市劇場提供表演區。
不過,委員們對於廣場中央現況為停車場出入口處將設置1個大型的LED,認為是廣告物,應由公園路燈管理處統一檢討、通盤規劃,且擔心LED螢幕過大影響公園通透性,認為有待商榷。最後決議先取消LED規劃,其他細節修正後通過改建工程。
隨著台積電(2330)在中科的擴建計畫推進,台中海線沙鹿區房市熱度持續攀升,不但成為科技新貴移居新熱點,更吸引建商搶進布局,近期包括「麗景風和」、「茂洋天玥META」、「富宇臻藏」等指標案陸續進場,最高單價突破5字頭。
靠近中科園區的沙鹿區,憑藉著成熟商圈、便捷交通設施及雙港雙捷加持,近幾年吸引大量科技人目光,帶動總人口數迅速突破10萬大關,房市前景看俏。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最新統計,2024年1至11月沙鹿區交易量達1,544筆,較2023年同期成長10.4%,較2022年更大幅成長210.6%,儼然是中台灣最受置產族關注的房市熱區。
中科台中二期園區擴建案進展順利,最大地主興農育樂公司近期已通過處分興農球場案,中科管理局預計第1季就可交地給台積電建廠。
同時,中科管理局已備妥一塊約5公頃土地,可供IC設計等半導體或高科技業者進駐,台中市政府也積極爭取輝達(NVIDIA)海外企業總部進駐。
另外,根據中部科學園區最新統計,2024年底中科從業人口已達到5萬5,485人,五年成長逾5,000人,為區域房市帶來人口紅利,加上特五號、捷運藍線、捷運橘線及台中機場門戶計畫等重磅利多挹注,帶動區域快速發展。
指標建案中,以金昌隆建設在中清路台中機場特區推出的新案「麗景風和」甚受矚目,該案瞄準科技人需求,並擁有區域少見逾千坪完整基地,且正對4,084坪公館公園,靠近國道三號,步行即可到達捷運橘線O3站,囊括大型公園綠地與便利交通、生活機能優勢。
建案規劃部分,「麗景風和」邀請在七期有豐富豪宅經驗的國際級建築大師張德昌操刀設計,以高綠覆率和獨特曲線美學建築,全案規劃40到48坪純3房自住型產品,獲得不少科技新貴青睞,目前預售實登價格已站上4字頭。
市場上其他新推建案也展現海線的區域動能,如捷運藍線B5竹林國小站旁推出的「茂洋天玥META」,最高成交單價50.56萬元。富宇在鄰近捷運藍線B4沙鹿站推出的「富宇臻藏」,以單價56.14萬元、總坪數37坪2房兩廳,寫下近一年區域成交新紀錄。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沙鹿區位處西台中交通樞紐核心,除了擁有海空雙港國際門戶的優勢,捷運藍線與橘線通車後更是串聯起海線與市區的聯繫,將大幅改善沿線居民的交通便利性。
另外,隨著台積電設廠效應發酵,加上特五號快速道路正式通車、華南路銜接特三號道路工程陸續完工,海線副都心房市動能強勁,許多科技人才西進置產,不僅改變當地的產業結構,更帶動房市蓬勃發展,預售屋最高成交單價已站上5字頭,區域房市前景持續被看好。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