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全市買賣移轉棟數為1,604棟,較去年同期大減44.5%、月減35.1%。對此,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蘇金城表示,從各行政區來看,北投衰退幅度最大,年減64.6%,其次為信義區56.6%、萬華區54.6%、大安區50.9%,均呈現腰斬的現象,買氣凍結已形成全面性的影響,不分高、低價區,只有中正區一枝獨秀仍維持5.6%的年增率。
蘇金城指出,1月企業、行政機關的工作天只有17天,近10多年來僅多過2023年的16天,如果還原成工作天的單日交易量,今年1月每日平均成交94.4棟,只高於2016、2017年的67.4、92.8棟,為史上第3低,較去年131.4棟衰退28.2%。
房市失溫!公寓、小宅成房價下修破口 專家:效應將在「這時間」擴散 9天連假時間長誘讓原本冷淡買氣雪上加霜,蘇金城表示,但把交易量大減歸咎於工作天數少,可謂「非戰之罪」,真正影響房市交易量的還是政策壓抑及信心不足。雖然去年12月央行理監事會未加碼限貸管制,但第7波信用管制擴及全國,等於把過去的非管制區一併卡進槓桿連動,而金檢範圍包括假換屋的協處、舊屋增貸、周轉金、理財房貸等,甚至納管融資租賃公司,導致投資客周轉失靈,連帶衝擊的就是置產買盤銳減、剛需買方觀望。
蘇金城分析,量先價行,從台北市地政局編制的住宅價格指數趨勢來看,近一年的成長高峰期在去年2月的月增率的1.89%,但之後便逐月下修,尤其8、9月從0.72陡降至0.28%,到最新的10月只能勉強維持0.15%的奈米漲勢,如果放大到全年價格趨勢,代表資產的增值已經追不上貸款的壓力。
蘇金城提醒,效益最差、抗跌性脆弱的公寓領先出現價格修正,年減0.89%,而用低總價掩護高單價的小宅也跌了0.64%,預期房價下修的趨勢會逐漸擴散,破口恐怕就在重建機會低的公寓以及缺乏投資盤吹捧的小宅。
從過去領先指標遞延發酵的軌跡來看,第一季底就可能會出現全面性的價格下修,建議有意出售的屋主及早調整價格策略,而剛需買盤則要把握難得的議價機會,早日圓成家的夢。
房市清淡,建商推案也趨向保守,高雄全區今年1月申報開工的推案總銷約160.82億元,比2024年同期的229.53億元,減幅達29.93%,這些建案因房市景氣欠佳的情況之下,未來進入市場銷售的期間,可能將拉得更長。
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大高雄不動產開發公會7日公布申報開工量,高雄全區今年1月大樓和透天的申報開工,總銷約160.82億元,比2024年1月的229.53億元,減幅達29.93%。
2公會表示,今年1月大樓和透天總共有24個建案,申報開工,多於去年同期的15個建案,總銷金額卻減少,主要是在去年「919金龍風暴」之後,房市淡淡,導致建商態度轉向保守,缺乏大型建案進場所致。
2公會說,如果不是有18個月開工的限制,申報開工的量,恐將更少,即使申報開工,後面的興建、銷售等前置作業,時間也會拉長。
高雄全區的推案之中,今年1月仍以大樓建案較多,共有12案、998戶,比去年1月的6案、894戶,戶數年增11.63%,今年1月申報開工的產品,仍以2房和3房為主,分別各有351戶、以及365戶,占比達71.74%。
內政部7日發布去年Q3全國住宅價格指數、房貸負擔率及房價所得比,全數續創新高。內政部表示,2024年Q3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49.69,連25季上漲,年增12.4%,而Q3房貸負擔率46.8%也續創歷史新高,房價負擔能力屬「偏低」等級;全國房價所得比更攀至10.82倍,同樣創歷史新高,相當於民眾不吃不喝超過十年才能買房。
內政部表示,去年Q3國內經濟成長率4.17%,同期間的國發會景氣對策信號維持呈現紅燈與黃紅燈,景氣持續穩定成長,購屋者對房價仍抱持信心,支持去年Q3房價持續上漲;不過,央行自去年8月起勸導銀行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9月實施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房市交易熱度開始有降溫趨勢。
不過,雖然6都住宅價格指數全數上漲,但除台南市外,其他5都漲幅均有收斂,其中高雄市從去年第2季季漲6.27%,降至去年Q3季漲2.43%,收斂情形最為明顯;其次為台北市由第2季季漲2.98%,降至0.57%;台中市也從4.29%降至2.11%。
另在房價所得比(又稱購屋痛苦指數)的部分,去年第3季全國房價所得比續升至10.82倍,續寫歷史新高;其中,以台北市房價所得比16.6居冠,相當於不吃不喝16年以上才能買台北市的房子,是買房最辛苦的直轄市。
房貸負擔率為計算中位數所得家庭購買住宅時,其每月支付房貸金額占家戶可支配所得的比率,藉此反映民眾購屋房貸負擔變化情形。內政部分析,房貸負擔率上升,主因全國中位數住宅價格季增2.5%,由1,000萬元升至1,025萬元,使負擔率增加1.15%,導致購屋負擔微幅加重。
而中位數家庭的可支配所得,則由93.92萬元增加至94.74萬元,僅微升0.87%,雖使房貸負擔率略減0.4%,但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平均利率升至2.19%,也有所抵消,使支付房貸金額上升0.78%。
雙北民眾購屋負擔明顯較重,六都中,雙北、台中市房價負擔能力都屬「過低」等級,以台北市房貸負擔率71.82%最為吃力,新北市房貸負擔率為60.69%。全國只有基隆市房貸負擔率28.19%、維持低於3成,民眾房貸負擔較輕,屬於「可合理負擔」範圍。
內政部說明,房貸負擔率以50%以上表示房價負擔能力「過低」,40%~50%表示房價負擔能力「偏低」,30%~40%表示房價負擔能力「略低」、30%以下表示「可合理負擔」。
近期市場出現不少「平轉」、「急售」、「賠售」、「出價就談」,甚至新屋、預售屋轉讓等訊息,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預測,未來1年預售與新成屋市場可能出現多殺多下跌趨勢循環四步曲。
李同榮表示,這四步曲是「已交屋投資客逼價未交屋投資客」、「市場產生更多平轉與賠售的拋售物件」、「未交屋投資客逼價建商餘屋降價求售」、「建商餘屋再逼價正推出的預售現貨市場」。如此,再大的建商也會因多殺多的拋售潮而降價,最後產生了房市下行趨勢中預售市場跌價的惡性循環。
李同榮提醒,買預售就是買期貨,預售市場進場時機往往會與現況相違,因預售推案至完工至少3~4年,適不適合進場不是看市場現況,而是要看預測完工交屋當時的市場價格,若未來完工時價格減去現在進場時價格為正數,就代表具有獲利的進場時機,若正數越高,代表置產進場的時機越精準、獲利越高,所以進場時機、地點、產品都會決定投資成敗。
李同榮建議,在資金操作上,應保守應對的資金槓桿運用,進可攻退可守;時機掌握部分,可危機勇於入市的時機掌握,獲利最大化;而在產品選擇上,要 注重成熟性商圈產品,保值且長線獲利,避免投入量大且商圈未成熟地區與產品。
內政部今(7)日發布113年第3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49.69,相較第2季上漲2.19%。內政部表示,本季因國內經濟景氣延續第2季持續穩定成長,購屋者對房價仍抱持信心,支撐本季房價持續上漲。但自中央銀行8月起陸續推出不動產貸款相關管制措施後,房市交易熱度開始降溫,本季建物買賣登記9萬4,350戶,相較第2季減少1.48%,住宅價格指數季漲幅2.19%,也較最近3季(112年第4季至113年第2季)2.27%、3.40%、4.02%收斂。
內政部說明,本季國內經濟成長率(yoy) 4.17%,7到9月景氣對策信號維持呈現紅燈與黃紅燈,景氣持續穩定成長,支撐房價上漲。為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減少炒房及冷卻房價預期上漲心態,並引導房市正常發展,中央銀行自113年8月起勸導銀行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9月實施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從全國建物買賣登記戶數季變動率觀察,本季交易量微減1.48%,第4季初步統計為7萬9千餘戶,再減將近16%,房市降溫效果逐步發酵。
內政部指出,在本季6都住宅價格指數部分,除台南市外,其他5都亦呈現漲幅收斂情形,其中高雄市由第2季季漲6.27%,降至本季2.43%,收斂情形最為明顯;其次為台北市由第2季季漲2.98%,降至本季0.57%;台中市也從4.29%降至2.11%。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去年Q3國房貸負擔率高達46.8%、直逼五成,續創歷史新高,而首都「台北」的房貸負擔率更是驚人的71.82%,等於家庭可支配所得如果買房,有7成都在繳房貸,甚至,即便在銀行限貸與央行打炒房下,全台僅有宜蘭、新竹縣市的房貸負擔率出現下滑,顯示目前民眾買房壓力並未明顯舒解。
陳傑鳴指出,依照國際定義,房貸負擔率<30%表示房價可合理負擔;超過30%都有略低、偏低或是過低的狀況。目前全台房價合理可負擔的縣市僅剩下基隆市,很多縣市的房貸負擔率都以高達4-5成,這代表台灣各縣市家戶房價負擔能力已有不足的現象,是個相當大的警訊,值得政府多加注意。
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去(2024)年第二季全國房貸期數創新高,較前一季增加10期達315期,凸顯長年期房貸的使用情形更加普遍,消費者對長期貸款的接受度逐漸提高。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30年期房貸已成支撐房價的關鍵因素,以一筆1,000萬元的房貸為例,若選擇20年期、利率為2.2%,每月需還款約5.15萬元;30年期的方案則可將每月還款金額降至3.8萬元,雖然總利息因此增加,但每月的負擔明顯減輕,這是許多購屋者願意選擇長年期房貸的原因。
資料也顯示,對比新青安上路前的2023年第二季,去年第二季的房貸期數增加約20期,其中便是因為當時正值市場交易熱絡,且新青安優惠房貸申辦頻繁,不少購屋者選擇30年期或40年期房貸,進一步延長了整體的房貸年期。
另以區域觀察,在六都及新竹市中,以新竹縣平均339期的房貸期數最長,曾敬德表示,由於新竹地區的購屋族群以竹科園區的上班族占比不少,加上許多大樓的屋齡較低,都屬銀行評估核貸的加分項,在當時房貸仍是低利率下,購屋人也會偏好使用長年期的房貸,一方面降低每月負擔,一方面身上也可多留些可以靈活使用的資金。
至於其他縣市,只有台北市維持在299期,其餘通通超過315期,相較2023年同期則是清一色攀升。
台中市捷運路網共構開發案首座商辦大樓「捷運綠線四維國小G5站土地開發案辦公大樓」規劃地上22層、地下5層共113戶店鋪及辦公室,預計明年6月完工,台中市秘書長黃崇典表示,台中市正邁向捷運城市,捷運綠線共有7處捷運共構土地開發基地,四維國小G5站共構大樓相信能帶動周邊整體發展、活絡區域產業及創造工作機會。
捷運局長蘇瑞文說明,台中捷運綠線通車後,接棒的第二條捷運藍線興建在即,本次上梁的捷運綠線四維國小G5站共構大樓整體主結構已完成,是台中第一座商辦大樓共構開發案,透過公私部門的相互合作,創造地主、機關、投資人三贏局面。該案G5站土地由市府經協議價購取得土地所有權,並由投資人冠德建設公司出資、規劃設計並興建,周圍地區居住及商業活動繁盛,感謝冠德建設公司的努力,順利開工並上梁。
捷運局表示,除捷運綠線共有7處捷運共構土地開發基地外,捷運藍線目前規劃13處土地開發案,綜合規劃及基本設計去年經中央審查通過,市府已同步辦理捷運藍線細部設計及都市計畫變更作業,今年也將啟動台中第二條捷運工程,早日開工、早日完工通車,符合市民期待,推動台中成為捷運城市。
金門地區首案社會住宅「金湖安居」今(7)日下午隆重舉行新建統包工程動土典禮。該案總工程經費約15億960萬元,由中央全額投資興建,規畫打造地上9層、地下2層,共計225戶的居住單元,預計2027年10月竣工,未來將與周邊鄰里共享開放空間,並設置店舖、青創空間、社區式長照團體家屋及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豐富在地生活機能並落實多元族群共融。
「金湖安居」新建統包工程動土典禮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國家住都中心執行長柯茂榮、立法委員陳玉珍、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縣長陳福海、金門縣議會副議長歐陽儀雄等嘉賓一同蒞臨執鏟,依古禮科儀祭拜天地神祇,祈求工程順利。
據了解,「金湖安居」為金門縣的首處社會住宅,也是中央第103處動土的社會住宅。先前一度因財政考量而停擺,經立委陳玉珍與縣長陳福海攜手持續爭取,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特別組成專案小組赴金考察後,最終拍板定案,順利完成招標程序。
「金湖安居」基地位於金門縣金湖鎮正義里尚義區段徵收區內,近經武路及環島南路3段路口。鄰近優質的開瑄國小、尚義環保公園、風獅爺商店街及產遊博覽園區,距金門機場也僅需5分鐘車程,生活機能良好且交通便利。基地預計規畫225戶,1至3房型的比例為6:3:1,滿足返鄉青年及離島就業民眾之租屋需求。
國家住都中心執行長柯茂榮強調,「金湖安居」所在之金湖鎮居住人口多,且位於金門本島中心,往來各商圈及學校皆十分便利,有顯著的租屋需求。且住宅單元的各項設施都比照台灣本島的標準設計,打造出全齡友善的居住環境,
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指出,「金湖安居」由國家住都中心向金門縣政府租借土地,興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以期照顧更多在地小家庭及就學就業青年,提供安心、可負擔的居住選擇。
金門縣長陳福海表示,「金湖安居」不單純只是居住式的社宅,還增加了生活及公共使用機能,如開放性公園及設施,讓鄰近社區一起使用,也會把托嬰、日照或幼兒園一併納入,創造社宅公共空間的使用性,進而帶動地方社福服務機能。未來也將爭取其他4鄉鎮興建社會住宅,提供在金門就學、就業民眾居住的新選擇。
立委陳玉珍則表示,「金湖安居」未來只租不賣,且百分之百由中央出資,不會造成縣府負擔,藉以解決青年及弱勢民眾的居住正義問題。
高雄環狀輕軌於2024年元旦正式成圓,迎接全線通車屆滿一周年,38個站點周邊房價表現也備受期待!台灣房屋集團根據內政部實價資料統計,2024年高雄輕軌全線房價,對比成圓前一年,年漲幅最高的前五名中,「經貿園區站」及「龍華國小站」房價攜手跳級,其中「龍華國小站」一年間房價從3字頭衝破4字頭,年漲近3成,而全線表現最為突出的是「凱旋中華站」,平均房價從22.5萬元,2024年上漲至31.7萬元,年漲幅突破4成,摘下輕軌房價漲幅王。
台灣房屋亞洲新灣區加盟店店東劉沛緹表示,觀察前三名高漲幅站點,區段周邊均具備百貨購物賣場,成為滿足生活機能的一大優勢,其中漲幅王「凱旋中華站」屬於2016年第一階段通車範圍,輕軌機能先行到位,紅利發酵期相對較長,同時該站點地段,隸屬亞灣區範圍,周邊擁有夢時代百貨及捷運凱旋站雙軌機能加持,區段前景看旺,隨著近年輕軌全線通車,環狀生活圈串聯成型,帶動房價漲勢相對更明顯。
劉沛緹指出,「凱旋中華站」周邊多為透天物件,大樓屋齡多落在15年以上,新大樓供給稀少,以出站就到的24年中古大樓「高巢家庭巴黎區」,在輕軌機能未到位前,3房2廳每坪1字頭、總價700~800萬元左右可入手,2024年輕軌成圓後,社區最高單價扣除車位已站上27.2萬元,成交總價更突破千萬元,也因該區房價基期較低,受紅利拉抬力道相對更為明顯。
台北市三區「新樓王」換人坐,北士科新洲美段後來居上,水岸第一排首發案「遠雄泱玥」為23樓次頂樓戶每坪實價143.9萬元,超車軟橋段「國泰雍萃」的132.7萬元;文山區「元利四季莊園」122.4萬元、萬華「ASTER ONE」140.2萬元,也分別刷新區域新高。
科技大廠布局台灣,搶人才也搶地盤,其中北投、士林吸引華碩、和碩、英業達等科技電子大廠設點,加上關渡科技園區帶動,形塑北士科一帶重要科技產業鏈;科技巨擘Google也將進駐捷運劍潭站旁頂辦大樓,作為北台灣第六座據點。
北士科近兩年軟橋段率先重劃並配地完成,推案速度也搶先一步,目前最高單價為「國泰雍萃」,最高成交單價為26樓頂樓戶132.2萬元,每坪132.7萬元,坪數約64.88坪,成交總價達6,876萬元。
另外,文山區預售屋房價續創高,「元利四季莊園」迄今實價揭露565筆,其中最高單價在頂樓戶34樓,每坪交易單價122.4萬元,總價3,372萬元,坪數32.11坪,刷新文山區最高單價紀錄。
萬華區房價也再寫新高,皇翔建設「ASTER ONE」去年第三季起陸續揭露49筆實價,最高單價140.2萬元,為六樓戶別,成交總價約2,810萬元,坪數約20.04萬元,交易日期為2024年8月。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