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輝達台灣總部18日傳出相中台北市關渡,雖然地點尚未確定,但近期在輝達光環加持下,雙北市商辦行情頻傳創高,目前最高單價由「統一國際大樓」以每坪222.8萬元穩坐龍頭;中山區「國家企業廣場TAIPEI ONE」也因新加坡駐台商務辦公處相中,最高每坪達179.6萬元;大直「忠泰世界廣場」每坪131.9萬元、北士科「遠雄商舟」69.2萬元,也再度推高區域天花板。
輝達決定在台灣設立海外總部,南港台電CR1案先前一度傳出是大熱門,惟18日又傳出關渡可望脫穎而出。雖然輝達海外總部地點尚未敲定,但雙北市商辦市場受惠企業自由需求殷切,最近不少大樓單價都頻頻突破區域天花板。
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訊顯示,台北市復興北路的國家企業廣場TAIPEI ONE已揭露24筆交易,最高每坪達179.6萬元,於去年11月成交,創下預售商辦大樓最高單價紀錄。
大直辦公指標案忠泰世界廣場也已揭露11筆實價,每坪最高成交價達131.9萬元,刷新大直商辦行情新高,位於9樓及13樓。
新興崛起的北士科新洲美段,也出現新天花板,遠雄商舟推出後已有52筆揭露,其中最高單價在12樓,每坪達69.2萬元,於去年11月成交。
至於全台最高辦公單價,仍是信義計畫區的統一國際大樓,短短2年就出現兩次每坪200萬元以上成交紀錄,一次是2022年保力達以每坪211萬元買下,一次是2025年初太子建設以每坪222.8萬元買下27樓辦公室,再度改寫台北市及全台灣A辦的新高紀錄。
新北市方面,國揚集團創辦人侯西峰的威力國際,位於新店的「全球新創科技中心」已揭露5筆成交實價資訊,最高單價位於17樓,每坪交易價55.2萬元,去年12月底成交,為路段新高。另外,中和「台灣科技公園」去年8月13樓成交,每坪達56萬元;三重「信銓星宇廣場」去年7月14樓以每坪55萬元成交,也雙雙超越區域行情。
政策打炒房、中央銀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衝擊房市,去年第四季起房市交易低迷,賣方價格出現鬆動跡象。據住商機構統計,今年全台六都中,除台中持平外,其餘五都議價率均有感擴大,桃園、台南更擴大至18.2%、19.5%,比去年同期增加五個百分點,房市漸往買方市場傾斜。
住商機構統計顯示,六都去年1月至2月中平均議價率約10%~14.5%,今年迄今約11.9%~19.5%,其中除台中持平外,台北、高雄約增加兩個百分點,新北、桃園、台南則增加五個百分點。
這也反映成交行情雖然並未出現明顯鬆動下修,不過過去開高價、議價空間有限的情形,如今多數屋主開價仍高,但惜售姿態不再堅持,比起房市景氣熱絡的去年初,有更大的議價空間。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疫情後房市多頭正式走向尾聲,從去年初與今年初的成交狀況對比,即可知景氣變化;去年初正逢新青安貸款上路,全台瘋迷小宅、低總價物件,六都議價率皆不到15%,可見當時賣方大多待價而沽,惟今年初市場已進入冷靜期,以親民房價聞名的區域,如桃園、台南等都會區,價格開始鬆動,可見此波房市寒流,市場風向逐漸吹往買方,若為自用、剛性需求購屋者,可以考慮入市多看房,有機會以「甜甜價」購得房屋。
此外,以今年六都平均成交委託天數來看,台北市平均79.4日、桃園78.2日最高,其中台北比去年同期還增加九天,顯示台北市多屬高總價、高單價物件,在房市前景不明時期,對經濟局勢較為敏感的高資產買方,出手更為謹慎。
營建股挾去年獲利豐收優勢,金蛇年以來逆勢強漲。法人分析,營建股去年受政府打炒房措施壓抑,第三季起自高檔回落,然隨今年首季股利政策將陸續出爐,仍看好營建族群在高股息優勢下展開行情,房市方面,則以南部地區長線更具增長空間。
群益金鼎證券18日舉辦「房地產蛇年投資論壇」,群益投顧專案經理林振偉表示,中央銀行祭出打炒房政策且力道超乎市場預期,衝擊上市營建類股指數波段回檔近3成,但房市剛性需求依舊穩健,營建股股價自2024年第三季從高檔明顯回落,創造出低位階契機,且有鑑於上市櫃公司股利政策將於首季公布,看好去年高獲利、高股利發放率、今年可望衝高完工交屋量的「三高股」,有望獲得買盤青睞。
此外,林振偉也指出,在高股息題材推動下,優質營建股於每年6~8月的除息旺季前「易漲難跌」,且第一季起就會有投資人開始陸續布局,可觀察到近期已有不少營建股出現底部愈墊愈高的現象,加上目前高股息ETF規模已近2兆元,有望帶動坐擁高殖利率題材的營建股,展開亮眼波段行情。
至於房市現況,欣巴巴建設財務長李鎮宇分析,南部推案量及房價漲幅強勁且優於北部市場,主要受惠近年來受惠政府大力招攬科技業進駐、高鐵也將南延至屏東,可望吸引更多企業及年輕人口進駐,帶動居住剛性需求轉強,未來房價可望出現比照竹科的上漲模式。李鎮宇表示,儘管高雄及台南地區,最新六年房價動輒出現2~3倍的漲幅,但目前南部房價每坪40萬~50萬,仍在受薪剛需族群能負擔的房價所得比,且相對竹北、新北或台北市,還在偏低位置,因此仍看好長線的增長空間。
據實價登錄資料,去年新北市預售屋買氣最旺的重劃區,由二重重劃區、塭仔圳重劃區各以成交件數1,006件、824件拿下冠亞軍;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波房價上漲後,新北市總價2,000萬元可入手的新屋區域,僅剩鳳鳴、洲子洋及江翠北重劃區。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位於三重區的二重重劃區,擁有雙捷運線優勢,鄰近捷運三重站,且區域規劃完善,擁有新北大都會公園等綠地,周邊也有三重商圈、大型商場等豐富機能,吸引剛需與自住買盤進場。
陳金萍表示,塭仔圳重劃區受惠於捷運五泰輕軌建設規劃,未來交通便利性大幅提升,且相較於周邊重劃區,塭仔圳房價更具優勢且是建商推案熱區,尤其區內擁有塭仔圳公園等大型綠地,隨著建設落地與商業進駐,生活機能日漸成熟,讓吸引許多看好區域發展的購屋族進場。
據實價登錄網資料,2024年新北市11大重劃區預售屋房價、交易量中,二重重劃區交易量破千件,為新北市預售交易最熱絡重劃區;其次為塭仔圳重劃區的824件居次;而在房價上漲後,新北市11大重劃區中,剩下鳳鳴、洲子洋、江翠北重劃區三大重劃區,仍有機會以總價2,000萬元以下的價格入手新屋。
陳金萍指出,鶯歌的鳳鳴重劃區為新北市房價相當親民的重劃區,每坪成交均價約44萬元,平均總價約1,592萬元;該區有台鐵鳳鳴車站,未來還有捷運三鶯線建設,且鄰近鶯桃路商圈,未來發展可期,成為預算有限的購屋族首選之一。
至於五股洲子洋重劃區,陳金萍表示,目前區域每坪成交均價約52.3萬元,總價落在1,667萬元,該區未來將迎來五泰輕軌,屆時交通可及性大幅提升,加上生活機能逐步發展,吸引不少首購族進場。
江翠北重劃區則是板橋區內少數總價2,000萬元內仍可入手的區域;陳金萍指出,該區擁有成熟的生活機能與交通條件,鄰近捷運板南線雙捷運站,加上周邊學區、商圈成熟,吸引大量剛需買盤進場,成為高CP值的購屋熱點。
200萬單價不僅是超豪宅門檻,也有愈來愈多小豪宅站上200萬俱樂部,據統計,去年坪數30坪以下的小豪宅交易中,就有四個社區最高單價站上200萬元,包括成屋大安區「冠德安沐居」單價202.4萬元,以及「富邦藝庭」、「吾雙」、「耑岫」三個預售案均有高樓層戶別最高成交單價站上200萬元。
台北市去年成交最高單價成屋及預售小豪宅社區,全數位於大安區,又以捷運忠孝復興、信義安和兩站周邊最密集,此外,2023年預售案「鑄慕」則是第一個登上200萬單價的小豪宅案。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高價小豪宅多位精華地段,土地價值高,房價相對抗跌保值外,租賃行情看俏,自用置產價值高。加上市中心的新案相對稀有,這類新推案多半定位高端、規畫氣派、物管服務完整,頗吸引較年輕高資產族或企業二代。
此外,精華地段小學資源豐沛,這些高價小豪宅案多屬懷生、仁愛、新生等明星國中小學區,往往是高資產族父母優先考量的選擇,不乏為子女卡位特定額滿小學兼長期投資置產的布局。
台灣房屋大安富陽公園加盟店店東王耀德表示,市中心精華地段像是大安、信義區的新推案少,去年房市熱、價格上漲,因此在總價不變的情況下,單價也相對拉升,近捷運、蛋黃區的預售新案單價已站上200萬門檻,如「富邦藝庭」,近捷運忠孝復興站成交單價在190~230萬元左右;信義安和站附近的「吾雙」、「耑岫」,單價約落在170~228萬元上下。
這些小豪宅成交總價多在4,000、5,000萬元,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台北市高價住宅的是以7,000萬元以上為門檻,央行去年9月第七波信用管制,將高價住宅貸款成數上限4成降至3成,而總價未過豪宅門檻的物件還有機會貸到8成,反而催出了中小坪數豪宅的買氣,創下高單價的行情。
配合中央銀行打炒房政策,八大公股銀行自主進行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導致今年新承作房貸額度縮水。公股銀主管表示,評估各銀行今年房貸僅微幅成長、甚至可能衰退;國內房市持續以剛性需求為主,預期將呈現價穩量縮或價跌量縮態勢。
公股銀主管指出,各銀行實施不動產集中度自主管控措施下,預計今年將以消化本身土建融案所衍生的分戶房貸為主,同時持續以新青安及一般首購貸款優先承作,因此預估房貸餘額相較去年可能衰退。
據金管會統計,房貸滿水位情形逐漸出現緩解,國銀2024年12月底《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比率平均為26.44%,創七個月新低,27%以上的銀行家數從去年11月的15家降到13家。
儘管國銀不動產占總存款量的比重符合《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的3成以內,但配合央行要求進行總量管制,各銀行力拚降低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也讓今年可新承作房貸額度減降。公股銀主管認為,由於目前各銀行土建融額度仍高,隨著建商陸續動工,不動產授信集中度降低有難度。
針對今年房市看法,臺灣銀行指出,在央行持續推動信用管制措施下,已影響民眾對房價上漲的期待,整體房屋交易較為保守觀望,對於推案量較大的重劃區、市郊或蛋白區,預期房價將有修正壓力。
兆豐銀行分析,去年第四季央行為抑制房市投機與囤房行為,持續實施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加上近年來房價漲幅已高,潛在買方追價意願降低,導致整體房市買氣趨緩、交易量減少,加上銀行房貸審查作業時間拉長,消費者購屋態度轉趨保守,預估今年房市表現將偏弱。
合庫銀行表示,近期房市觀望氣氛濃厚,民眾貸款成數及寬限期受限,購屋態度轉趨謹慎,但建材價格及薪資成本仍高,導致房價下跌空間有限,評估今年房市將呈量縮、價盤整局面。
中央銀行最新報告指出,在央行加重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力道後,成效已逐漸顯現,具體指標包括房市交易降溫、民眾對房價看漲的預期心理趨緩,及國銀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占購置住宅貸款比率趨升。
首先,房市投機交易需求下降、交易量縮減。2024年下半年起房市交易降溫,全國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由2024年7月的31.8%降至2024年12月的-11.7%。其次,民眾對房價看漲的預期心理趨緩,國泰金控「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的民眾購屋意願指數由2024年5月的-38降至2024年12月-52,回到2023年初水準。第三,國銀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占購置住宅貸款比率趨升。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餘額占購置住宅貸款餘額比率由2023年1月的57%,升至2024年12月的61.4%。
中央銀行打炒房已見成效。立委黃珊珊提供央行最新報告指出,2021年起加強辦理有關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專案金檢,至今年1月底止,專案金檢次數共計達160次,檢查對象包括銀行、信用合作社、農會信用部、壽險公司、中華郵政公司壽險處及票券公司。
立委黃珊珊先前提案,要求中央銀行兩個月內就「如何精進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檢討」及「近5年實施金融檢查狀況」向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提出書面報告,該報告今日出爐。
央行在報告裡強調,專案金檢重點包括受檢機構辦理購置住宅、購地、餘屋及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等各項貸款的核貸條件(如貸款成數、寬限期等),有無違反「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等情形。
央行指出,為避免借款人藉由跨行匯款轉帳使承貸銀行無法追查貸款資金流向,以規避央行規定,亦查核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貸款後之資金流向,如有發現不符原訂授信用途者,均請承貸金融機構檢討改善。
此外,亦針對不動產相關之特定議題進行專案查核,例如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不動產貸款利率訂價情形、購地貸款久未動工情形與其成因等,以利央行滾動檢討與調整。
央行指出,加重信用管制措施力道後,其成效已逐漸顯現。第一,投機交易需求下降,房市交易縮減。上年下半年起,房市交易降溫,全國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由上年7月之31.8%降至12月之-11.7%;銀行購置住宅貸款年增率亦由上年8月的11%略降至12月之10.4%。
其次,民眾對房價看漲之預期心理趨緩。由於民眾對房價看漲之預期心理趨緩,國泰金控「國民經濟信心調查」之民眾購屋意願指數由上年5月之-38點降至12月之-52點,回至2023年初水準。中經院營造暨不動產業對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指數亦於上年5月後走低,12月降至44.2%(景氣緊縮)。
第三,本國銀行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占購置住宅貸款比率趨升。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餘額占購置住宅貸款餘額比率由2023年1月之57%,升至上年12月之61.4%,顯示信用資源優先提供無自用住宅者。
2020年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不動產價格普遍上揚,國內伴隨廠商在台投資增加,帶動市場看漲房價預期心理,引發市場炒作現象。隨房市交易升溫,全體銀行購置住宅貸款年增率上升,致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居高。為促進金融穩定及健全銀行業務,並防範銀行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市場,央行自2020年12月以來,七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加強銀行控管不動產授信風險。相關措施實施以來,近期房市交易降溫,購置住宅貸款成長趨緩,民眾看漲房價預期心理下降,信用資源已優先提供無自用住宅者。未來央行仍將持續檢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之執行成效,並密切關注房地產相關政策對房市的可能影響,適時調整相關措施內容,以促進金融穩定及健全銀行業務。
經濟部長郭智輝18日接受本報專訪表示,經濟部正規劃打造AI軟體設計園區,因生活機能便利,擬選定六都為優先設置據點。其中高雄亞灣區具有很大潛力,不排除成為據點。同時,經濟部正推動「2+4人才培育方案」,每年培育2.5萬海外生,國內2.5萬人,4年培育20萬AI相關人才,並研議租稅等誘因,吸引國際優秀人才來台,助推台灣AI軟體應用排名能超韓趕星。
郭智輝表示,台灣在晶片及伺服器製造的科技硬體全球第一,去年軟體應用在全球AI指數排名在政府努力下,從第26名進步至21名,今年底前致力邁向第14名,趕上日本,明年和南韓一樣,目前南韓排名第6名,新加坡為第3名。
他說,國際上數位牧民很多,但因誘因不足,軟體人才不願來台灣發展應用軟體。像美國總統川普推出5千億美元的「星際之門」計劃衝刺AI發展,就是要搶全世界的AI軟體人才。目前台灣有就業金卡制度,針對持卡人薪水300萬元以上超出部分可減半課稅,稅率約20%,但競爭力仍比不過新加坡。
2023全球AI指數 星、韓、台排名 2023全球AI指數 星、韓、台排名 針對新加坡目前排名全球第3,深究成功的主因,郭智輝表示在於租稅誘因,新加坡在吸引國外專業人才提供薪資相關免稅誘因,對國際人才適用的優惠稅率也比台灣低。政府內部亦正研擬租稅優惠政策與各項方案,吸引國際一流人才、提升台灣AI產業競爭力,待未來相關方案確認後,政府也會正式向外界宣告。
針對未來AI軟體設計園區座落在何處?郭智輝說,構想希望設置在六都,因為生活便利,才能吸引人才進駐。高雄亞灣區具有很大的潛力,不排除成為據點之一。
郭智輝說,亞灣2.0方案吸引很多科技業進駐,在高雄市長陳其邁擘劃下,不只侷限現在的樣貌,希望可吸引投資客及觀光客聚集,因此資產管理中心設在高雄。輝達和超微(AMD)半導體研發中心已落腳在亞灣區,未來軟體設計中心也在亞灣,亞灣區可望成為AI創新應用基地,期盼幾年內可催生出AI創新的獨角獸。
除設立軟體園區,及提供租稅誘因外,郭智輝並說,為培育AI相關人才,正推動「2+4人才方案」,期能每年招收2.5萬名海外僑外生,其中1萬來自印度,1萬來自菲律賓,預期4年內培養10萬海外生投入AI領域,加上國內也培育10萬人才,4年內培育出20萬名AI相關人才,將AI導入應用在百工百業。
台北市士林區社子島開發帶動浮覆地商機,北市府統計,十年來有一百六十五件恢復土地所有權登記。有代書看準商機,主動聯絡地主協助取得產權、轉賣給建商,從中賺取服務費,直指「收購浮覆地是一種新式賺錢手法」,市價比一般建地低,重劃後按比率分回建地開發,可獲得更高利潤。
社子島位於基隆河及淡水河交會處,過去常淹水,土地本就不穩定,歷年社子島地籍圖都有變化,近年因為規畫開發,有固定的代書專門在處理浮覆地問題。
北市地政局說,曾被判決塗銷或恢復登記為土地所有權的浮覆地,二○一五年到去年共一百六十五件,多由所有權人提出土地產權證明,或由法院判決土地為申請人所有。
在地里長透露,浮覆地多是早期靠河地主持有,後來政府要開發土地,公告把土地還給地主,但許多原地主已過世,繼承人都不知持有土地;代書得知消息後,透過地政系統查詢地主,透過里長等方式聯繫,幫忙處理產權及過戶等相關問題,再轉賣給建商。
里長說,向法院證明產權要準備資料,流程繁瑣,多數持有人都會請代書幫忙,代書可從中抽取一至二成代辦費;隨著社子島要開發、土地價值愈來愈高,過去一坪只賣三萬元,現在有的已漲到約十萬元,利潤可觀,地方上多數浮覆地都已處理完,但還是有很多產權複雜浮覆地待整理。
建商說,買浮覆地是賺錢手法之一,由於土地蜿蜒、不平整,價格會低於一般行情,但如今社子島規畫開發,不管持有浮覆地、道路用地、一般建地等,土地重劃後都會按持有比率分配,拿回的都是一般建地,開發建案成本大幅降低,利潤就提高。
建商也表示,挑選浮覆地所需專業性也非常高,除要評估該地目是否有機會開發,若浮覆地退潮後仍被淹沒,或者可能成為「河中孤島」,就會是「無效浮覆地」,開發也無法分回建地。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