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9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 副理(Zora#230) 陳盈如 襄理(Becca#235) 何其佳(Veronica#212)

~ 加入官方Line~

房產新聞

  1. 房市景氣兩大指標 市場聚焦

  2. 房市買氣降溫、股災導致資金斷鏈 預售屋市場面臨斷頭風險

  3. 全台都會區購屋客群差異化 蛋黃區引置產族續創高價 首購進軍新開發區

  4. 房市淡 北市房價連二月下跌

  5. 歷史性突破!新北中和迎來首個單價百萬建案 地點不意外

產業新聞

  1. 政府攜手民間釋地活化 北中南軌道大型公有地聯合開發案加速啟動

  2. 高雄騰籠換鳥 台積5座廠預定地曝光

  3. 麗寶集團 12筆地上權住宅案登場 總銷逾100億元

  4. 高股息題材發酵 營建股低檔回彈逾1成

  5. 台南老字號飯店底價2億遭法拍 專家估:特拍都拍不出去

 


1、房市景氣兩大指標 市場聚焦

2025/04/20 01:12:22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將於22日公布3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利率、24日發布3月房貸及建築貸款餘額統計,兩項統計均為房市景氣的重要指標;市場聚焦,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不斷揮舞關稅大刀,國內房市景氣的最新變化。

央行3月公布,臺灣銀行等五大銀行2月新增房貸為609.4億元,寫一年新低,月減36.57億元。央行官員指出,為排除農曆春節落點不均因素,今年前兩月合計來看,五大銀行新增房貸1,255.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34億元,顯示央行不動產管制措施已見成效。

央行統計顯示,五大銀行2月新增房貸利率2.245%,月增0.007個百分點,寫逾16年新高,對於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金額減少、利率上升,央行經研處副處長曹體仁解釋,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減少及房價漲幅趨緩,是五大銀行新增房貸減少主因,利率上升則是銀行考量內部與外部的授信風險,適度調升客戶的房貸利率。

央行提供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減25.1%。房價方面,象徵中古屋行情的信義房價指數,2月大台北地區月增僅0.49%、年增5.07%。

央行上月公布2月國銀房貸餘額為11兆1,283億元,續創歷史新高,月增171億元,年增率9.77%,為2024年5月以來的十個月低點。

象徵建商推案信心的建築融資,2月餘額為3兆4,339億元,僅微幅增加14億元,年增率3.25%,為2024年8月以來、七個月低點。

對此,曹體仁解釋,主要是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減少,以及央行前七波房市管制措施成效已逐步顯現。

據央行提供資料顯示,國銀2月新青安房貸餘額,占整體房貸餘額的比重升抵11.37%,創下新青安房貸2023年8月上路以來的最高水準。曹體仁表示,此一數字代表,銀行確實將信用資源優先撥給無自用住宅者,這也是央行希望達成的目標。 

TOP


2、房市買氣降溫、股災導致資金斷鏈 預售屋市場面臨斷頭風險

2025/04/21 01:54:39經濟日報 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

全台完工交屋潮到了,但面臨房市買氣降溫、川普關稅戰政策下引爆股災而致資金斷鏈,將使交屋風險大增,業內示警,此前咬牙買房的族群,即超過五成以上、逾5萬戶的交屋者,最嚴重恐將面臨「斷頭」風險。

據591新建案統計,受建商積極推案影響,全台新案完工連年爆量,今年預計完工量達10.5萬戶,儘管相較內政部去年統計的13.8萬戶高峰有所下滑,但這已是連五年完工量突破10萬戶,供給仍處於高檔。

591新建案新聞組長林哲緯表示,當前國內外政經與金融局勢錯綜複雜,新屋交易市場風險係數大增,尤其在資金緊縮趨勢下,許多前幾年預訂預售屋、今年將進入交屋階段的消費者,不少人開始出現貸款焦慮,尤其前一波遭受股災而導致資金斷鏈的族群。另一部分是當前現金水位吃緊,擔憂萬一遭遇突發狀況導致資金無援者。凡此,最嚴重情況恐面臨預售屋被「斷頭」風險,而導致已預付款項追不回,或預購房淪為法拍的情況。

中華民國不動產建築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呼籲,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讓股市熊市迫在眉睫,經濟成長率恐難保2,影響就業情勢與購屋信心,由於房地產關連產業多為內需型,建議央行儘速鬆綁選擇性信用管制,讓國內房市能夠安定。

針對交屋若面臨資金不足窘況,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表示,即將要交屋卻可能存在風險的買方,可與建商討論有無更多銀行往來選擇,或能否建商貸款。其次,最差情況若要解約也協調是否在賠償金額上有空間,已為成屋交易也可與建商討論有無適合買家的可能。

至於斷頭潮危機,陳炳辰表示,若問題延燒,當然可能面臨房市重大危機,甚至影響金融經濟,畢竟多數民眾購屋都與銀行往來,最壞情況也恐將讓房價崩盤,除了經濟面,還可能影響到社會動盪,相當危險。進一步說,房市崩盤危險性更甚於股市崩盤,建議相關族群乃至主管機關也得提前觀察法拍量是否增加,提前預防。

TOP


3、全台都會區購屋客群差異化 蛋黃區引置產族續創高價 首購進軍新開發區

2025/04/19 04:17 地產天下 文/記者林耀文

央行去年第三季理監事會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房市迅速降溫邁入冷靜期,購屋回歸自住買盤,針對首購與換屋族購屋申貸困擾問題,房產專家多建議,現在買房自備款要從兩成提高到兩成半至三成,今年Q1全台房市雖然仍瀰漫在貸款不易與寬限期受限的信心不振,在這樣的趨勢下,購屋族將更謹慎考量全方位細節,建商也紛紛開始在品牌形象、建材配備與空間規劃上下足功夫,力求打造符合自住客的超值型自住產品,蛋黃區高單價、高總價產品依然吸引多金置產族,新開發區與超值蛋白區也成為首購客與小資族進駐優選區。

全台都會區回歸自住市場 住宅價值與價格吸引不同客層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打炒房後的房市不再是單純的價格戰,而是進入了一個以「價值」為主導的市場趨勢,加上近年小宅當道,房價卻不減反增,消費者更希望產品能彰顯出對應的房價價值,購房標準逐漸轉向更為理性和全面的考量,也因此建案除了要地段佳之外,居住使用坪效、建材配備、特殊規劃、品牌服務都將成為決勝關鍵。

展望第二季為房市傳統旺季,建商盡本分推案,還有台北市南港區、桃園市龜山區,與新北市林口區、三重區,以及新竹地區的東區、新豐鄉將有指標作品,由於多為熱區地帶的知名建商話題案,如國泰、富宇、長耀、王喬等,加上也會有小宅規劃,配合低首付的訴求,可顯個案亮點。而上半年推案表現因為Q2創史上天量的單一新案支撐,與去年上半年有得比拚,股市的過度起伏是否影響資金轉往穩健的房市則值得注意,若確有此況,化為轉機將有利下半年起死回生。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去年9月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實施後,成屋市場明顯轉變。投資客退場,自住需求成為市場主力。惟自住買家購屋更趨謹慎,決策時間拉長,導致成交速度放緩。今年329檔期成屋市場將呈現「個案表現差異大」之趨勢,具特殊賣點之物件,如大面積開發、鄰近捷運站等,若價格合理,仍將受到市場青睞。

新開發潛力區與重劃區 科技新貴仍持續進場卡位好宅

近來科學園區效應形成科技新貴購屋市場,雖然科技人的買房實力不容小覷,但在居住條件上也是極度講究,品牌、地段、價格、戶數就成為了購屋的四大要素。以新竹科學園區來說,目前就業人口就逾17萬人,龐大的通勤人數也讓「地段」成為首要考量,鄰近的「關埔重劃區」與「竹北高鐵特區」便成為科技人的熱門選擇,新案成交價格皆有站上7字頭。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新竹縣竹北市則受惠於新竹科學園區等議題,區域內亦有關埔重劃區等議題,磁吸各大開發商進場插旗,惟近年區域開發逐漸飽和,區域平均中古房價已達4~5字頭,房價名列各行政區之首。

賴志昶提醒,對年輕首購族群而言,選擇屋齡較新的預售案或新古屋,有省去部分裝潢成本、建築結構較有保障、房價增值空間較大等優勢,惟購屋族群選擇新案亦需慎選地段,大型重劃區雖具備開發優勢,但區域內由於建商推案眾多,在近期房市受挫之際,恐面臨強大賣壓,且不少新興重劃區周邊生活、商業機能有待開發,購屋者不可不慎。

台中市近年全方位高速發展,吸引大量人口陸續遷入,根據民政局統計2024年底就已突破286萬人,其中北屯區就有31萬人口,連續11年蟬聯人口最高行政區冠軍,也因人口、建設持續增多,新興重劃區應運而生,如全台中規模最大的「14期重劃區」,不僅線上銷售個案多達41案,2024年全年成交戶數高達1,635戶,穩坐中台灣各大重劃區之首,吸引北、中部品牌與上市櫃建商爭相插旗推案。

目前中部科學園區所在的西屯中科生活圈,以福科路、西屯路為主要幹道,遭周涵蓋家樂福西屯店、Jmall、米平方商場、全聯、寶雅等採買機能,附近還有台中榮民總醫院、澄清醫院中港分院,雖然受惠科技園區帶動,周遭剛需旺盛,但因受限於土地稀缺,推案量屈指可數。

因中科生活圈價格逐步拉高,加上海線交通建設不斷完善,包括龍井、沙鹿、梧棲等區域也成為中科外溢熱區,如位於龍井區的「東海商圈」,因地理位置與西屯中科最相鄰,生活機能也不亞於市區,再加上串聯中科與國道三號的「特五號道路」,預計今年全線通車,可大幅縮減通勤時間,吸引科技族群鎖定置產。

南部都會蛋黃區輕豪宅 仍為高資產族置產優選

自住客層需求,對於建商的品牌、規劃設計、經營服務、建材使用與空間配置等細節會更加要求。 自住客層需求,對於建商的品牌、規劃設計、經營服務、建材使用與空間配置等細節會更加要求。 高雄代銷業者耕揚廣告總經理蔡宸祐就表示,過去投資客看重的是地段,只要地點合適,便會果斷出手,但自住客顯然不同,由於是自住需求,對於建商的品牌、規劃設計、經營服務、建材使用與空間配置等細節會更加要求,也因此在打炒房後房市迎來的是「價值時代」,建案講求的是「VP(Value Performance)值」,而不是過去的「CP(Cost Performance)值」。

優勢地段條件也是近期進場購屋的多金置產族考量重點。 優勢地段條件也是近期進場購屋的多金置產族考量重點。 郡都集團董事長唐承也認為,台積電設廠高雄,讓近年來市郊房價如岡山、橋頭、楠梓等不斷挑戰區域新高,不僅房價坐穩4字頭,甚至已出現個案5字頭!然而購屋首重地段條件,唯有不敗地段才能享有房價增值空間與機會,這也是近期進場購屋的多金置產族考量重點,包括漢神巨蛋百貨商圈、農16特區等蛋黃區輕豪宅,也陸續出現6字頭實登價,包括金融圈人士、開業醫生客層仍持續卡位蛋黃區。

TOP


4、房市淡 北市房價連二月下跌

2025.04.21 03:00 工商時報 蔡惠芳 

政策打炒房,銀行貸款排隊潮衝擊房市,房市面臨窒息量,房價面臨強弩之末,據台北市政府地政局最新動態月報,2025年1月實價登錄資訊顯示,價量俱跌,房價已連跌二個月,12個行政區中以南港最慘,一個月成交僅5件。

根據實價登錄資訊,房價自2024年11月最高點價格指數130.75、總價2,071萬元、標準住宅單價每坪65.95萬元,已下跌至2025年1月的130.21、2,063萬元、65.70萬元,三大指標同步下跌,且連跌二個月。

其中,大樓住宅價格指數140.29,較月升0.01%;公寓住宅價格指數116.07,較月跌1.59%;小宅住宅價格指數129.69,較月跌0.51%。

觀察全市、大樓、公寓及小宅之月線、季線及半年線趨勢,全市除了半年線上漲,其餘皆下跌;大樓月線、季線、半年線皆上漲;公寓月線、季線、半年線皆下跌;小宅的月線下跌、季線持平、半年線則是上漲。

至於交易量方面,2025年1月也明顯萎縮,實價登錄交易件數338件,月減21.03%、年減54.32%,猶如腰斬。單月交易總額95.73億元,月減19.58%、年減52.09%。

在12個行政區中,交易量有多達7區比上月萎縮,衰退最多為南港區,月減73.68%,一個月只成交5件,至於大同、萬華、士林、中正、松山、文山等6區,一個月平均每天成交不到1件,市況清淡。

各行政區交易總額依序由信義區19.38億元、大安區15.65億元、中山區13.46億元位居前三名;總額最少為萬華區,僅2.08億元,總額最高的信義區與最低的萬華區,差約8.32倍。交易總額成長幅度最大在大同區,月增28.97%;減幅最大為南港區,月減75.42%。

TOP


5、歷史性突破!新北中和迎來首個單價百萬建案 地點不意外

2025.04.20 16:03 工商時報 方明

隨著央行打炒房、關稅戰等利空發酵,全台房價仍持續向上,新北市中和區也繼板橋、永和、新店與三重等區後,有望成為雙北百萬俱樂部一員。據了解,由漢皇集團推出的預售案「漢皇方圓」,為中和區首個開價突破每坪百萬元的新建案,若根據周邊行情推估,將來成交價也極有可能站上三位數,刷新區域天花板。

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早在2024年8月,永和區指標建案「頂溪大苑」22樓戶即以每坪107.8萬元成交,不僅創下區內單價新高,也正式將永和推進百萬單價時代,作為鄰近區域的中和,也在新案帶動下迎來歷史性突破。

591房屋交易網主任畢務潔表示,中和因幅員廣闊,區域價差大,而從實價登錄來看,當前最高成交落在鄰近四號公園的「美麗永安2」,為該社區一筆高樓層小宅交易,每坪價格來到93萬,有趣的是,這次開價突破百萬的新案同樣也位在不遠處,顯示該地段獨特之處。

畢務潔指出,四號公園生活圈位於中和、永和交界處,由於鄰近捷運站且擁有綠地、圖書館等機能,房價在當地始終名列前茅,如今周邊因開發飽和,加上來自永和區房價外溢,導致當地只有一有新案推出,基本上無論買氣、價格都是票房保證。

整體而言,中和區坐擁中和新蘆線、環狀線,目前又有捷運萬大線等建設議題,持續上漲動能支撐,再加上價位與北市核心區域仍有差距,估計短期內補漲力道仍會持續兌現。

TOP


1、政府攜手民間釋地活化 北中南軌道大型公有地聯合開發案加速啟動

2025/04/19 04:15 地產天下 文/記者林耀文

為活化國有與公有土地資產、推動都市再發展,政府近年積極釋出北中南多筆精華地段,透過聯合開發與公辦都更機制,引導民間資金挹注,加速城市轉型腳步,開發基地多集中於捷運、高鐵與鐵路等軌道建設周邊,具備交通節點與轉運優勢。在政策與地段雙重優勢驅動下,吸引大型品牌建商積極參與投標與開發,成為近年房地產市場的一大亮點。

北部軌道建設成熟 站區聯合開發增添商圈活力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聯合開發案是促進城市機能升級的重要引擎,特別是與軌道建設結合的TOD型聯開案,更具備帶動人口、資金與產業流動的三大效益。首先,透過整合捷運、高鐵等交通節點周邊的公有土地,不僅能活化閒置資產,亦可導入商辦、住宅、零售、文化等多元機能,帶動區域發展。其次,聯開案具備規模經濟與整體規劃優勢,相對有助於打造高密度、低碳化的都會生活型態,符合永續城市的發展目標。

包括總投資金額達700億元、堪稱全台規模最大捷運聯案「台北雙星」,由宏匯及藍天電腦集團取得開發權資格,9,600坪基地位於台北火車站旁,未來將結合商務辦公、購物商場、飯店、觀景台、美術展演空間,預計C1規劃53樓、D1為70樓,其中辦公樓層合計共82樓、規模達8.8萬坪,目前該案已於2023年開工,C1預計2026年完工,D1預計2027年底完工,兩座建築物高度分別為360公尺和280公尺,將刷新台北天際線。

而近年積極耕耘公部門標案的皇翔建設,近年也陸續取得多筆公辦都更案、捷運聯開案,如捷運三鶯線的媽祖田站、台北大學站2大站的聯開案,若加上先前已簽下的捷運萬大線的金城機廠站、加蚋站2筆,總計已入手4大連開案。

其中,三鶯線規模第二大的「媽祖田站」,將興建2棟地上27樓、地下3層,1棟地上7樓、地下3層,總樓地板面積約2.1萬坪捷運開發大樓,並設置900坪公益設施空間,提升土城區服務機能;台北大學站則規劃興建地上28樓、地下4層,總樓地板面積約1.5萬坪捷運開發大樓,未來可供住宅及微型辦公室使用,能作為青年創業交流場域。

此外,新北市捷運局為了加速建設三環六線捷運路網,近年積極推動捷運開發計畫,如「新北環狀線板橋站捷運開發案」由冠德建設取得最優申請人,預計投資39億興建地下 7 層、地上 24 層地標型商辦大樓。

基地面積超過4萬坪的「M.Ark新北捷鑽」聯合開發案也正式公告徵求投資人,初步規劃興建總樓地板面積約25萬坪建築量體,包括5棟商業大樓以及12棟捷運共構住宅,預計投資金額達750億元,商辦部分將提供大型購物商場、企業總部進駐,並引入1.1萬人口,創造超過1.2萬個工作機會,備受業界關注。

台中捷運綠線建設 品牌建商紛插旗站區聯開案

中部地區聯合開發案則是集中在台中唯一一條「捷運綠線」,根據統計,台中捷運綠線不僅今年3月平均運量已突破4.6萬人次、單月運量更已突破144萬人次。軌道經濟的含金量更帶動總投資金額達百億元的綠線7座聯開案,吸引冠德、日勝生等北部重量級建商挾巨資與豐富經驗前來插旗,使共構開發基地行情看漲。

繼台中捷運首個聯合開發案「文華高中G8站」完工後,當前四維國小G5站、文心崇德G6站、文心櫻花G8a站、市政府G9-1站、市政府站G9-2站、南屯G11站等6座台中捷運綠線聯開案,預估總投資金額約達301.3億元,且當中5站皆已招標成功,僅剩緊鄰國泰置地廣場、且區位條件與G9-1相當的市政府站G9-2站準備接續招商。

率先啟動的四維國小G5站聯開案,由冠德建設獲選為最優申請人,基地面積約591坪,規劃興建地上22層、地下5層的商業辦公大樓,內含113戶店鋪與辦公空間,總投資金額達17.1億元,最快預計今年推出,將為區域注入全新商業活力。

其中,最受市場矚目的莫過於位於市政核心的市政府G9站雙聯開案。G9-1站由冠德建設與中鹿開發攜手打造,基地面積逾2,000坪,預計興建地上43層、高達208公尺的摩天建築,規劃結合商場、辦公與旅宿機能,總投資金額高達106.55億元,未來有望成為台中捷運藍綠線唯一轉乘站上的城市新地標。緊鄰的G9-2站則規劃興建地上23層的商場與集合式住宅,基地面積達1,611坪,目前正待招商啟動,後續開發備受關注。

南部軌道建設加溫 站區大型聯開案受矚目

南臺灣部分則有國城建設於台南東區平實重劃區緊鄰捷運藍線與平實轉運站的百億公辦都更案,開發面積廣達8,683坪,將採三期開發模式,預計興建12棟住宅大樓,其中一棟將作為社會住宅回饋給台南市政府,可售戶約在1300戶左右。

至於近年城市轉型、發展迅速的高雄地區,自陳其邁市長上任後捷運四線齊發,更釋出多塊精華土地推動聯合開發案,迄今為止已成功招商7案聯合開發案,已完成簽約的包含O4、O13、Y10、RK1西基地、R20等五案,另還有Y15、O10等兩案等待簽約中,合計為將創造339億元效益。

深耕南部地區逾40年的國城建設,截至目前就手握南台灣兩大捷運聯開案與六大公辦都更案,包括高雄捷運O13與Y10聯開案、高雄首場公辦都更案「鳳山都更好」、中彰投雲嘉地區首例公辦都更「嘉義都更好」、「高雄亞灣區特貿三」、「台南平實都更案」、「左營海軍眷村公辦都更案」,以及本次簽約的「左營高鐵科技之心都更案」,投資金額達567億元。

其中,捷運橘線O13站將預計分為兩期開發,興建4棟地上24樓、地下4樓的住宅,主打2-3房產品,共計會有900多戶;而捷運黃線Y10站則預計打造3棟地上24樓、地下4樓建築,主打2~4房多功能捷運宅,共計700多戶,公共設施上將規劃青年、新創企業的工作空間,以支持並促進創業文化的培育,以及打造「高雄最美幼兒園」硬體空間。

國城建設集團副總經理洪嘉聰指出,從高雄軟體科技園區,到特貿三5G-AIoT園區,還有高雄第一個公辦都更案「鳳山都更好」,國城建設一直是市府最佳的協力夥伴,並且也積極配合法規要求,展現最佳規劃與營建品質,這次「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公辦都更的招商合作案,公司將持續與市府攜手同行,為高雄城市建設一起打拚。目前新簽約的「左營高鐵科技之心都更案」,土地總面積達約606坪,預計興建一棟地上24層、地下5層銀級綠建築,共計3戶店面、133戶2~3房住宅、162個車位,最快預計116年動工,5年完工,若進度順利取得建照後,可望於2年後進場預售。

TOP


2、高雄騰籠換鳥 台積5座廠預定地曝光

2025.04.20 03:00 工商時報 顏瑞田

為擴大台積電在南台灣投資擴廠的腹地,中央和地方政府將在高雄騰籠換鳥,為台積電物色新的擴廠腹地,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擬喬遷至「仁武科技產業園區」,挪出楠梓占地達4公頃的舊址,規劃為台積電高雄P1到P5共5座廠的發展腹地。

另外,因應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廠商建廠的土地需求,也將加速打造「仁武科技產業園區」。

擁有日月光、恩智浦等企業的楠梓科技產業園區,為全球半導體封測產業重鎮。產業園區管理局表示,由於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內土地使用已飽和,廠商反映擴廠用地不足,因此,行政院2023年6月9日召開「研商運用退場學校校地及建物相關事宜第二次會議」,決議永達技術學院(仁武校區)退場後,由經濟部園管局整體規劃利用。

園管局表示,「仁武科技產業園區」面積約7.35公頃,2026年6月完成環評審查及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後,可望在2026年7月啟動園區開發工程規劃設計,並同步招商,開發工程期間同步供廠商進駐建廠。

「仁武科技產業園區」主要引進產業為AI研發、測試、人才培訓及半導體上下游供應鏈,預估未來的每年產值可達55.06億元,預計引進1,925位就業機會。

據指出,正在進行中的「仁武科技產業園區」,除了做為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內的廠商,未來擴廠所用,此一新園區的開闢,將跟台積電高雄廠的運作連動。因為占地4公頃多、在民族路旁的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隔壁鄰居就是中油高雄煉油廠,而中油高煉廠的舊址,正是台積電高雄P1到P5共5座廠的生產基基地。

據了解,金屬中心將於此「仁武科技產業園區」的新闢時機,搬至「仁武科技產業園區」,舊址做為台積電高雄廠的發展腹地,中央、地方與相關機構已至少二次實地現勘。

金屬中心董事長林仁益受訪時表示,中心的運作跟隨國家政策,搬至「仁武科技產業園區」確實是選項,也有進行討論。

據園管局說明,行政院在2024年8月26日核定該項計畫,內政部今年2月26日同意,根據都市計畫法第27條第1項第3款規定,辦理個案變更,園管局已在3月14日,將主要計畫、細部計畫送高雄市政府,辦理變更程序,預計2026年6月完成變更程序。

「仁武科技產業園區」環境影響評估,於2月21日完成說明書初稿,並在4月8日辦理公開說明會,預定5月將環說書送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審查,2026年6月通過審查。

TOP


3、麗寶集團 12筆地上權住宅案登場 總銷逾100億元

2025.04.19 03:00 工商時報 蔡惠芳

高房價問題各國政府都很頭大,麗寶集團及名軒開發為提供價格相對合宜的住宅,投下房市震撼彈,預計今年將在台北市同時推出12筆地上權住宅案,總銷逾100億元,6月後陸續登場,並在新莊麗寶集團總部大樓,首度設立聯合銷售中心據點展開聯銷,每坪單價可望依市價7成起跳,每戶總價規劃最低1,600萬元起,在地上權住宅配套愈趨成熟之際,引發市場矚目。

麗寶集團高層主管表示,近幾年集團積極響應政府推動地上權土地活化政策,已在全台各縣市參與競標地上權土地,迄今累計已購入51筆,總面積近6萬坪之多,堪稱「地上權大戶」。今年也將是麗寶集團的地上權開發案啟動元年,陸續在全台推出地上權案。

地上權住宅近十年法令已大鬆綁,存續年限從過去的50年拉長到70年,建物產權可分割過戶,地租也改採決標當年公告地價2.5%固定、1%依公告地價浮動調整方式,加上銀行意願提升,自此鹹魚大翻生,大大擺脫過去高地租、高利率、低存續年限等票房毒藥的封號,民間業者取得地上權土地開發住宅的意願,也明顯提升。

得意佳廣告總經理蘇同福表示,「地上權住宅已邁向2.0時代!」在高房價時代、消費者普遍買新不買舊的購屋需求下,需求被看好;麗寶集團旗下名軒開發等八家建設公司,今年將在台北市除文山區之外的各行政區精華地段,總共推出12筆地上權,第二季正式啟動正式銷售,一次推出12案,地點涵蓋臨沂街、杭州南路、建國中學附近、內湖、潮洲街、信義區等。

蘇同福表示,這些地上權住宅每戶總價會控制在市價約7成,大概2,600萬元以內,主要以二房、約20多坪居多;其中最親民總價,為麗寶旗下鵬程建設的內湖地上權住宅案,每戶約1,600萬元。

TOP


4、高股息題材發酵 營建股低檔回彈逾1成

2025.04.20 03:00 工商時報 蔡惠芳

高股息題材發酵下,營建股自低檔逐步回彈逾1成。展望全年表現,包括潤隆、新美齊、皇普、華固等建商依工程進度推估,今年交屋量有倍增的空間,營收成長動能頗受關注。法人預期,大環境使得營建股無法再複製去年同期的大多頭行情,雖短線有現金殖利率、跌深反彈等題材,中長線仍需回歸基本面,若兼具長期穩定的完工入帳量及配息能力,可望搏得買盤的青睞。

第二季至下半年,不少營建股將迎來一波交屋潮。潤隆原本去年要完工的「景安文匯」總銷23.55億元,及「信義富境」108億元,二筆新案已遞延至2025年,加上台中「VVS1」106億元、「市政愛悅」99億元,今年將有四大案交屋;除「信義富境」採先建後售外,其餘三案平均銷售率都超過九成,下半年為交屋高峰。法人估計今年交屋量可望達200億元,加上開發毛利率優於以往,因此相較於去年營收87.9億元、EPS2.28元,依減資一成後股本89.3億元推估,全年有營收倍增、賺進半個股本的機會。

新美齊新北市板橋大案「新美齊畫世代」,近完銷,今年將交屋入帳,依合資比例估計可分回89.1億元;以淨利率15%概估,對於EPS貢獻度上看5元,為年度壓軸之作,相較於去年營收10.94億元、EPS1.20元,今年業績可望翻倍成長,甚至挑戰歷年新高。

皇普第一季就有百億大案「皇普莊園」開始交屋,加上「皇普園道之首」持續入帳,第一季營收已破表,高達26.8億元。由於總銷30億元的「皇普摩天100」、40億元「皇普La Vie」50億元「皇普MOMA」將分別在第二、三、四季取得使照並交屋,且幾乎完銷,預期全年入帳量至少翻倍,並上看220億元,業績將挑戰新高。

華固總銷34億元「大安學府」、38億元「華固得月」都已完銷,是第三季入帳重點,加上總銷132億元「華固中央置地」、79億元「華固時代置地」兩大商辦案分別預計第三、四季底完工,正衝刺年底前銷售五成。市場保守估計,全年交屋量上看170億元,相較於2024年營收72.12億元,全年業績將倍增,並有重返獲利一個股本的實力。

TOP


5、台南老字號飯店底價2億遭法拍 專家估:特拍都拍不出去

2025/04/20 15:36:31聯合報 記者袁志豪/台南即時報導

台南東區「亞帝大飯店」為在地老字號飯店,近期因「拍賣抵押物」遭台南地院法拍,一拍底價1億9960萬元未拍出,本月底舉行二拍,降價為1億7964萬元;專家指出,這是台南今年最貴法拍物件,因為「不點交」,他估計即使到特拍減價拍賣也會流標。

亞帝大飯店位於台南市東區,經營已20多年,如今飯店官方網站已經關閉,只能在各大訂房網上看到介紹;依據網路資料,亞帝於1998年營業,是國民旅遊卡特約商店,屬於洽商、旅遊、觀光都會休閒飯店,位於中華東路與東門路口,近台南、仁德交流道,大東夜市等。

台南市地政法學會理事長黃偉琳估算,亞帝大飯店本月9日第一次法拍,估計法院民事執行處、債務人、債權人、估價師到現場勘驗的時間應該是今年2至3月,銀行向法院聲請查封的時間應在去年底;遭拍賣原因為「拍賣抵押物」強制執行,拍賣樓層為9~13樓,建坪770坪。

黃偉琳指出,亞帝飯店位於「東門帝國大廈」內,屋齡32年,依據台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筆錄記載,查封時,債權人代理人稱,亞帝飯店目前為停水、停電狀態,現場遺留大量飯店物品(床、電視、桌椅及衣櫃等),地下2樓有12個停車位。

亞帝飯店特別代理人到場指出,亞帝飯店長期使用9樓至12樓及地下2樓停車位,其建物內所有設備皆為亞帝飯店所有;13樓打通作為住宅使用,有第三人居住,無償借住中,有漏水現象。

黃偉琳分析,本案因為「不點交」,法院拍定後「不會協助清人、清物、清設備」,買方要自己跟住戶、亞帝飯店或第三人處理;但銀行只有在「點交」的情況下,同意申辦貸款,亦即產權清楚、沒有糾紛,即使有人佔有,也能會同警察強制驅離清空。

「不點交」,就是不保證交屋狀況、買方要自己驅離占有人、清除屋內遺留物,如果建物有未登記的增建、違建、凶宅、海砂屋、嚴重漏水等狀況,法院概不負責;若拍定價低於土地增值稅核定金額,要補差額稅款才能領到產權證書,這種情況,銀行不會同意貸款。

依據法院公告,本月30日亞帝大飯店二拍價格1億7964萬元,是以第一拍價格打9折拍賣,不同於一般二拍8折拍賣價格,可能是應債權人要求,拍出機率較低;等到第三拍流標,會「應買公告」依法公告三個月,以第三拍原底價為拍定條件,買主可以打電話到法院詢問書記官,先買先贏。

如果還是無人應買,屆時將第四拍特拍減價拍賣;黃偉琳認為,買方即使有興趣,要準備大量資金,重新裝潢,還無法申辦貸款,壓力太大,不要說二拍、三拍,可能到了特拍減價拍賣都拍不出去。

TOP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