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9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 副理(Zora#230) 陳盈如 襄理(Becca#235) 何其佳(Veronica#212)

~ 加入官方Line~

房產新聞

  1. 國泰房地產指數:北北桃房價 Q1跌幅逾2%

  2. 房市警鐘 國銀房貸壞帳連八升 3月逾放款餘額達82.3億元

  3. 新竹暴漲一波後....「這產品」首見下跌 官方數據曝:房價漲幅已趨緩

  4. 基隆30年老屋高達8.5萬戶 市府通過專案計畫加速老屋都更

  5. 高房價掀人口大搬風!北市單季流失2萬人、竹市也現外移潮

產業新聞

  1. 都更好困難?新危老獎勵讓紙片屋退散 催出百億級重建案

  2. 8年來北台灣危老案推案金額二度衰退 年減17.2%

  3. 三鶯線年底通車倒數!鶯歌站雙鐵串接 新增「鶯歌醫養園區」

  4. 冷市熱買?單季45筆億元交易爆出 最狂買家一口氣砸2.78億

  5. 未來「底氣」全揭露 6檔營建股將乘浪三年不動搖


1、國泰房地產指數:北北桃房價 Q1跌幅逾2%

2025/04/25 04:10 工商時報 蔡惠芳

中央銀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實施逾半年,最新出爐的第一季國泰房地產指數顯示,房市明顯衰退,其中台北、新北、桃園三都房價季跌2%~3.68%,全台六都及新竹有高達86%預售案銷售率不到15%,尤其以桃園6.55%最低,總體表現呈「價穩量縮」。

2025年第一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公布調查研究數據指出,全台六都及新竹共七大城市,平均房價續攀史上高點,每坪達57.91萬元,較前季「價穩量縮」,房市表現偏弱,較去年同期則呈「價漲量縮」,表現待觀察。

國泰房地產指數分析,央行於去年9月第七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實施以來,已造成大部分地區連續兩季成交量明顯減少,雖價格因成本因素仍有支撐,然交易明顯降溫,符合央行政策預期。

進一步觀察七都表現,桃園不論價、量都明顯受衝擊。房價表現方面,雙北、桃園等三都下跌,季跌幅2%~3.68%;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較前季上漲,其中台中季漲3.85%較多。

目前台北市季跌3.44%,每坪達120.41萬元;新北市季跌2%,達68.50萬元;桃園季跌3.68%,至44.78萬元;新竹季漲3.7%來到56.27萬元、為全台第三高;台中季漲3.85%至54.49萬元;台南季漲1.89%至36.66萬元;高雄季漲3.27%,仍在全台六都及新竹中敬陪末座。

在30天銷售率方面,全國普遍下滑,高達59%新案平均銷售率賣不到1成,銷售率10%~15%的只占27%,合計高達86%預售新案平均銷售率不到15%,顯示買氣衰退嚴重。其中台南銷售率15.84%最高,桃園6.55%最低,雙北市、台中則持穩,桃竹南高銷售率均為中大幅減少。

在成交量及戶數方面,全台普遍衰退,其中新竹成交量季減逾7成最嚴重。

從四季移動趨勢觀察,全台成交價均超過前波高點;成交量部分,台北市近三季接近前波高點,中南高地區超過前次波段高點3成至1倍。

展望第二季,美國於4月提出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影響程度仍充滿變數,房地產受其間接影響預期無法避免。

TOP


2、房市警鐘 國銀房貸壞帳連八升 3月逾放款餘額達82.3億元

2025/04/25 00:14:44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據金管會昨(24)日公布統計,2025年3月國銀房貸逾期放款餘額達82.3億元,已連八個月走升,再度改寫近三年半新高,銀行圈示警,4月大股災、房市買氣重摔,恐讓房貸戶財務更加吃緊,4月房貸壞帳恐續飆升,高逾放水位短期恐難逆轉。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也說,4月有川普關稅議題,持續重挫市場買氣,若經濟局勢不穩、政策管制不開,房貸壞帳數字料會續攀升,他示警,一旦建案銷售轉差,恐讓建商資金斷鏈,下一階段需慎防建融壞帳。

金管會銀行局主秘張嘉魁說,3月房貸逾放雖增加,但逾放比至今仍很穩定地維持在0.07%,銀行控管不動產風險能力也很穩定,目前尚無看到異常現象,也無信用風險問題,金管會將持續密切觀察。

據統計,3月國銀房貸逾放餘額82.3億元,月增2.8億元,月增額是至少近七年同期最大,往年3月逾放額都會減少,今年卻是連續兩年3月逾放不減反增,顯示各銀行並未積極轉銷房貸壞帳。

為何房貸逾放一路走揚?銀行又為何不積極轉銷,讓逾放數字下降?一家銀行主管觀察,這波房貸高逾放爆發,有半數是中小企業負責人,因景氣差、公司經營不善,連帶影響個人還款能力,導致發生逾放。

另一半的自然人中,有三成是投資客,在央行從2022年首季起升息六次後,這些過去仰賴寬限期賣屋套利、或轉貸續命者,卻因各銀行審核趨嚴,房市無人接手又難轉貸,面臨寬限期滿而資金周轉失靈,最終變成房貸壞帳。

另一家民營銀行高層也坦言,銀行轉銷逾放有一定程序,多數會從大型企金案件開始,轉銷也需考量銀行獲利、備抵呆帳覆蓋率(Coverage Ratio,指銀行承受發生呆帳的能力)。轉銷逾放會讓備抵呆帳覆蓋率及獲利下降。

銀行圈憂心,這樣情況在4月股災、房市買氣劇降後,恐更加嚴峻。黃舒衛認為,目前最大未爆彈已非零星的個人或企業主財務操作翻車,反需注意財力差的中小建商的倒帳潮。

金管會公布2025年3月國銀承做房貸與建融狀況,3月底國銀承做房貸餘額11兆1,156億元,年增9.31%連半年走低並是近11個月低點;建融餘額3兆8,462億元,年增5.08%是近七個低點,顯示房市持續緊縮。

TOP


3、新竹暴漲一波後....「這產品」首見下跌 官方數據曝:房價漲幅已趨緩

2025/04/23 16:42 地產天下 文/記者朱語蕎

新竹市地政局公布2024年第4季價量變化,以連續季統計分析來看,去年第四季買賣移轉登記棟數為1,428棟,較上季減少736棟,季減34.01%。第一次登記棟數也較第三季減少了537棟,總計來到337棟,季減 61.44%。

而竹北市交易量更是大減,第4季買賣登記移轉棟數為448 棟,較前一季減少860 棟,季減 65.75%,為2017年以來新低。

預售屋交易部分,2024年第4季新竹市成交登錄揭露符合條件之預售建案,16 案、132戶,而上季總計32案、333戶,較前一季大減。

以全部預售屋實價登錄總數計算,本季總計登錄155戶,較上一季減少 202戶。本季預售屋市場整體交易與前兩季相較明顯大減,多數社區在近幾季陸續完成交屋,再加上新案新增供給趨緩,導致交易量大減,其他案大多維持在10戶以內的零星成交。

平均成交單價微減0.66%,約為59.8萬元,與上季持平。高價案開價及成交價有微增趨勢;相對低價案成交中低樓層不在少數,整體平均仍在高價。本季成交總價約 2,216 萬元,較上季減少749,930元,減少3.27%,成 總價維持在2,200萬元以上。

新竹暴漲一波後....「這產品」首見下跌 官方數據曝:房價漲幅已趨緩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第四季之前,屋齡5年以內的住宅房價指數變動較大,屋齡5年以上的住宅房價指數相對穩定;但自2020年第四季之後,屋齡5年以上的住宅房價指數竄升,本季指數226.35為新高點。而屋齡5年以內之住宅房價指數,在本季指數為170.95,則是2022年第三季以來,首次出現下降,終止連續7季上漲。

開價部分,本季北區平均開價約65.0萬,上季開價62.8萬,開價增幅 3.50%,主要因為本季有4案開價在70萬以上,提升平均開價;東區平均開價 73.4 萬,上季開價65.0萬,平均開價增加8.4萬,主要因為本季增加一案開價86.5萬,再加上50萬以下建案已結案,致東區開價創下新高;香山區僅有 1案,平均開價51.0萬,上季平均開價為58萬。

而以2016年全年為基期計算,新竹市價格季指數最低在2022年第4季為 69.79,最高為2024年第三季181.06,仍在上升。 2024年第三季,單價指數為181.06,相對較上季上升 1.75;較去年同期增 21.69,季增增幅及年增增幅出現趨緩趨勢。

以四季滾動分析來看,新竹市價格季滾動指數最低在2023年第二季為 77.50;2024年第三季174.30,再創新高。其中季增5.90,年增27.43仍在高點,季增增幅及年增增幅已漸趨緩。

地政局表示,新竹市的市場規模較小,相對的變動影響幅度大,本季移轉登記棟數減少約4成,因已逐漸脫離交屋高峰期,本季交易量再度顯著下降,竹北市也是同步下降,已進入修整趨緩階段。

而整體預售屋平均單價連季上漲維持高檔,113年第三季約60.2萬元, 113年第四季平均約59.8萬元,仍為110年第3季以來次高;平均成交總價穩定維持2,200 萬以上。

TOP


4、基隆30年老屋高達8.5萬戶 市府通過專案計畫加速老屋都更

2025-04-24 12:23 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基隆即時報導 

基隆市平均屋齡約33年,超過30年老屋占近五成,高達8.5萬戶,對推動老屋都更有急迫性,市政府去年成立專案都更辦公室推動都更相關事宜,近日都委會再通過「都市危險建築物重建專案計畫」,對增加容積獎勵將具有彈性,可加速推動老屋都更。

去年4月花蓮大地震後,仁愛區聯宏社區地下室受損,市府貼上黃單,列管為震災後危險建築物,社區共有8棟建物,為屋齡45年的老舊社區,先前因都更意願書不高,影響時程,市府去年成立專案都更辦公室進駐協助推動都更。

基隆市的建築容積率的計算,必須依「都市計畫法台灣省施行細則」規定辦理,容積率上限為480%,容積獎勵上限也僅有50%,住戶都希望能提高建築的容積率。

市府今年參考新北市,研擬「都市危險建築物重建專案計畫」,希望加速推動老舊社區都更,日前都委會通過計畫,可藉由建照與都審精進作為、容移代金機制、都更法令修法等增加容獎,加速都更腳步。

「都市危險建築物重建專案計畫」經過3次專家、學者研商議、產官學專家論壇等研擬,兼顧「救危、救急」原則。

有284住戶的聯宏社區,基地面積7745平方公尺,約2300多坪,使用分區是商業區,建蔽率及容積率分別為70%與320%,已逾八成住戶簽署更新意願書。

光華里長陳世豐表示,目前住戶同意更新意願書已逾八成,都委會通過此計畫,聯宏社區將是最直接受惠的社區,盼以海砂屋來認定,再開一次大會後,即可進入招商階段,聯宏社區很快就能都更,住戶都等了很久。

市府表示,招商是都市更新成敗關鍵,近來雙北不動產業者逐漸對基隆逐漸產生信心,安樂一期六號基地在去年底成功招商。聯宏都市更新意願超過八成,代表已達都更法定送件門檻,市府全力協助往下階段招商作業前進。

TOP


5、高房價掀人口大搬風!北市單季流失2萬人、竹市也現外移潮

2025/04/24 19:46 地產天下 文/記者朱語蕎

北部的高房價,讓各縣市人口逐漸大搬風,住商機構盤整內政部數據與實價登錄資料,北部8個縣市2025年第一季人口遷移各有增減,其中北市單季遷移逾2萬人最高,但若論遷入人口,則以桃園市淨遷入人口達8千餘人居冠。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北市房價之高有目共睹,而隨著捷運等機能逐漸發展,迫使人口逐漸往房價較親民的新北、桃園外移;至於新竹市近年來開發逐漸飽和,新案價位節節高升,讓竹科人口也漸往新竹縣與其他外縣市靠攏。

觀察內政部數據,觀察2025年第一季各縣市人口遷移狀況,北部8縣市中,平均第一季預售實價行情僅約37.2萬元的桃園市,遷入人口達8,065人,遷入人口數位居北部冠軍。

住商不動產青埔環球加盟店店東李浚霆分析,近年桃園市憑藉著大眾交通工具等優勢,加上區域房價相對親民,磁吸外縣市人口移入,以匯集捷運、高鐵等機能的青埔為例,觀察在地交易狀況,其中約3成以上都屬外縣市買盤,顯示區域確實成為各縣市外移人口的主要落腳處。

另據統計,台北市第一季平均房價高達每坪123.3萬元,居北部縣市之冠,但淨遷出人口達2萬949人,也是居北部各縣市之最;而新竹市平均每坪房價高達59.4萬元,僅次於雙北,但今年第一季卻遷出620人,為北部唯二淨遷入人口為負數的縣市。

賴志昶分析,台北市淨遷出人口規模遠超其他地區,主因是區域房價遠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加上近年通往新北、桃園的交通日益齊全,促使不少市民選擇「脫北」,轉往生活成本較低的周邊城市發展。

至於新竹市相對地狹人稠,開發空間有限,新案房價亦隨著房市多頭而起漲,令原本在新竹市工作的民眾,選擇往鄰近縣市移居,藉由長時間的通勤,讓居住品質取得更好的平衡。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北部縣市的居住版圖正在重塑,其中較高房價的台北市,持續面臨人口外流壓力,而房價相對合理、具發展潛力的新北、桃園等地,則成為人口遷入新焦點,至於新竹市擁有許多高薪就業機會,理應具備人口吸引力,但人口卻持續移出,此一趨勢反映出即便具備經濟優勢的城市,若無法同步改善居住條件與空間規劃,也可能面臨人口外流問題,整體而言,後續在交通建設與區域發展配套完善下,北部地區的人口與房市結構勢必將持續出現變化。 

TOP


1、都更好困難?新危老獎勵讓紙片屋退散 催出百億級重建案

2025.04.25 03:00 工商時報 蔡惠芳 郭及天

上路即將屆滿八年的危老重建條例,其中「時程容積獎勵」將在5月11日落日,取而代之的是「規模容積獎勵」,可望改善紙片屋、市容新舊建物紛雜的窘況,催出大型危老案,今年已有二筆百億級危老案「西華璞園」、「科達大巨蛋案」登場開賣。

此外,北台灣都會精華區,尤其是台北市建地難覓,建商推危老開發案意願提升外,房價居高不下問題,更讓台北市人口「搬」風加劇,今年首季人口淨移出高達2.1萬人,累計近十年來有多達近25萬人「脫北」。

危老重案條例實施超過八年,危老案全台遍地開花。住展雜誌統計,去年北台灣危老重建住宅案推案量約1,082.7億元,其中雙北市就囊括87%、約達950億元。今年北市將有不少危老案將登場,包括「西華璞園」、「科達大巨蛋案」等總銷各約100億元的大案,大同、中山、中正、士林等區,後續也將有不少亮點危老案籌備推出。

住展發言人陳炳辰分析,去年台北市推出的危老重建案有國賓皇琚、森仰、大安ONE等指標案,其中國賓皇琚實價揭露每坪成交價達200萬元、總價破2億元;森仰、大安ONE都是台北市中心門牌,未來發展性強。

陳炳辰指出,危老時程獎勵雖落日,但基地合併鄰地規模達200平方公尺仍給予獎勵,未來可望改善紙片屋、市容新舊建物紛雜的窘況,值得正面看待。

然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已經嚇出不少「脫北族」,據統計,北市首季人口淨移出高達2.1萬人,反觀桃園、台中、新北,首季各有8,065、7,701、6,220人淨移入。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賴志昶分析,房價負擔、就業機會與社會福利政策,是牽動人口遷移的主要動力,台北市持續面臨人口外流壓力,而房價相對合理、具發展潛力的新北、桃園,成為吸納台北市人口的主要縣市。以今年首季台北市淨遷出近2.1萬人來說,就有1.5萬人移往新北、桃園。

值得注意的是,新竹市地狹人稠,但竹科發展有許多高薪就業機會,具備人口吸引力,過去十年吸引約1.5萬人淨移入,今年起也出現明顯的人口外流,反而鄰近的新竹縣、苗粟縣人口持續淨流入,反映人口移動與房價的高度關聯性。

TOP


2、8年來北台灣危老案推案金額二度衰退 年減17.2%

2025/04/24 11:17 自由財經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

去年北台灣危老建案合計推案量約1082.7億元,年減約17.2%,更是「危老條例」上路8年來,第二度出現推案量衰退情形。新案市調機構分析,過去雙北市是危老熱區,但台北市可開發的精華地段老屋已經飽和,新北市又有重劃區提供大面積土地,因此雙北市危老推案量減少也直接拉低整個北台灣的危老推案量。

根據住展雜誌彙整「危老條例」上路後至2024年、每一個完整年度北台灣危老案推案量,統計的最早年度為2018年、僅有8億元,2019年約95.2億元,連續兩個年度危老推案量未破百億元,不過,2021至2024年的4年期間,除2022年以外,有3個年度推案金額突破1千億元,又以2023年最多、約1308.2億元。

而北台灣危老推案量首見衰退是出現在2022年,約762.5億元,年減幅達26.8%。

至於,2024年台北市危老推案金額約756.8億元、推案數約46個,分別較2023年減少127.4億元、以及少了13個,而新北市去年危老推案量190.1億元、推案數約15個,分別較2023年減少72億元,以及少了17個。

危老核准到推案 需要時間醞釀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危老條例」時程容積獎勵將於5月歸零,但仍有規模獎勵可申請最高額外10%容獎,不過,在時程獎勵歸零前有一小波掛件照,但從核准危老,到建案規劃、甚至申請建照都需要時間醞釀,因此,並不會即時反映在目前的推案量上。

陳炳辰指出,台北市可開發素地太少,建商仍得仰賴老屋改建取得開發土地,因此,不論是危老還是都更方式,都已成為台北市建商取得麵粉的主要途徑,但現階段台北市精華地段老屋改建已逐步飽和。而新北市則仍有不少重劃區可供給大面積土地,像是五股、土城以及淡水等行政區,促使建商對舊市區危老案興致並不高。

不過,他認為,即便危老時程獎勵即將歸零,但基地規模獎勵仍在,期盼能進一步改善紙片屋、市容新舊建物紛雜的窘況。

TOP


3、三鶯線年底通車倒數!鶯歌站雙鐵串接 新增「鶯歌醫養園區」

2025/04/24 22:38 地產天下 文/記者張瀞勻

新北捷運三鶯線即將在今(2025)年底完工,目前工程進度達85.51%,列車完成靜態與性能測試後,進入動態整合測試最關鍵階段「模擬營運情境的全自動無人駕駛階段」,為之後通車營運做準備,未來不僅從三峽、鶯歌區到臺北市節省約20分鐘的時間,未來想到新北美術館也能「出站就到」。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捷運三鶯線去年完成全線軌道架設、供電、列車靜動態測試與上主線LB04(橫溪站)-LB08(鶯歌車站)測試皆達標,現在進入測試最重要關卡,預計10月全線動態測試,接續進行全線系統整合及穩定性測試,朝今年底完工大步邁進。

侯友宜進一步說明,捷運三鶯線是新北市政府第一條自辦的中運量捷運工程,全長14.29公里,起點LB01頂埔站,與板南線銜接轉乘,路線橫跨新北市土城、三峽、鶯歌三大行政區,通車後市民到臺北市能節省約20分鐘的通勤時間,未來更透過三鶯線延伸桃園八德段,串接桃園捷運綠線,打造北北桃捷運共榮生活圈。

在鶯歌車站與區公所前規劃的「鶯歌醫養園區」預定地,該址串聯臺鐵鶯歌火車站及捷運鶯歌車站,整合周邊美術館、鶯歌區公所及公有市場等公共設施,結合未來智能衛生所、複合式門診中心及綜合式長照機構,串聯捷運三鶯線,共同帶動三鶯地區發展。

TOP


4、冷市熱買?單季45筆億元交易爆出 最狂買家一口氣砸2.78億

2025/04/24 12:42 地產天下 文/記者張瀞勻

房市雖進入冷靜期,但對高資產族群而言,「好產品不等人」仍是鐵律。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統計,2025年第一季全台揭露達45筆億元級預售交易,交易熱區集中在北市與台中七期。其中,七期新市政中心單季貢獻14筆,堪稱「億元成交主力軍」;而北市則由大安區的「吾雙」單案狂揭11筆、穩坐單季北市交易王。

七期豪宅市場強勢突圍,兩大指標建案包辦所有億元揭露交易,顯示即便在市場觀望氛圍濃厚下,百坪以上高端住宅依舊不乏買盤青睞。尤其有層峰買家一口氣砸下2.78億元購入兩戶,刷新社區總價新高,讓七期豪宅話題與買氣兼具。

樂洋地產總經理陳正文分析,市況雖冷,但高端資產族對房地產的偏好未變,地段、品牌、產品力仍是他們進場的三大關鍵,能突破億元門檻的物件,更具「核心豪宅」指標意義。

北市則由大安區「吾雙」領銜,單案揭露11筆億元交易,最高總價達1.48億元。該案位處信義路四段與光復南路口,鄰近信義計畫區,兼具地段與品牌雙優勢,由華固與璞真聯手推出,甫公開即引來層峰買盤爭相卡位。

不僅如此,「璞永敦仰」更寫下北市單戶最高總價紀錄,11A1戶以2.78億元成交,突顯品牌與地段在高總價市場中的穩定支撐力。

大家房屋企研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七期與大安區均屬資產階級長期鎖定的置產熱區,尤其台中企業主熱衷七期布局,不僅因生活機能成熟,還有交通建設與重大產業題材加持,自住、投資與資產配置需求同步成長,撐起區域豪宅市場的基本盤。

TOP


5、未來「底氣」全揭露 6檔營建股將乘浪三年不動搖

2025/04/24 20:51:44 經濟日報 住展雜誌/住展房屋網 文/李科諺

2024年上半年,台股不單單AI題材發威,靠著新青安加持營建類指數一路高歌,多檔耳熟能詳的營建股興富發(2542)、遠雄(5522)、華固(2548)等更是不遑多讓,股價翻倍都還不過癮,也讓投資人樂上了天。

而隨著六月與九月央行陸續祭出鐵腕後,在打退投機客的同時也重挫自住客,頃刻之間如日中天的營建股股價也被打入冷宮。投資人都想問一句,營建股還有救嗎?

與股民的悲觀相反,為什麼包含興富發在內的一眾營建股,在年末的法說會上都一致看好明年表現,而當中的底氣到底是什麼呢?

2025年營收看好不看壞

由於前幾年建商大量推案,陸續有預售推案進入完工階段,2024年前三季住宅使用執照量已突破十萬戶年增兩成以上,而這似乎僅僅是「最大交屋潮」的前浪。

以市值前三大的純開發商來看,營收表現都不算亮眼,甚至可以說是一年差過一年。不過,一旦從完工量體來看,就會發現截然不同的亮點──2024年完工量已較2023年大幅成長,但相較於2025年根本是小巫見大巫,驚人的是這波主浪將一直持續到2027年。

無獨有偶,多個開發商皆看好明年的完工量,興富發副總兼發言人廖昭雄便表示,2024年由於工程進度延遲,導致完工案從五案降為四案,但2025年將進入豐收期。遠雄建設副總經理謝清林也表示,2025年將迎來高峰期,且未來三年每年都有逾200億元的完工量。

華固雖2024年完工量較少,但2025年有四大案可完工交屋,其中兩個住宅案『華固大安學府』、『華固得月』更已完銷。國建2024年完工量約92億元,而2025年預計有五案可完工入帳,合計分回總銷約一五九億元。

雖有代銷業者擔心在信用管制下,交屋潮來臨時也帶來了違約風險的隱憂。群益投顧則認為,「現在交屋的房子多是三到四年前買的,這幾年房價一直漲,少至二成多到翻數倍的都有,持有者必定會想辦法交屋,而這對營建股的營收認列也是正向的。」

儲備案量在手

未來數年不愁沒案推

「許多建商的財務體質都不錯,也有調節市場供需的能力。」華固建設董事長鍾榮昌的這段話,點出了問題所在。這波打房受影響最大的是小建商,對大建商而言興許就是延推或降低推案量,更何況各大建商手上有滿滿的儲糧可以過冬,足以應對未來數年的需求變化,待寒冬一過,仍可好整以暇的出來覓食。

需求與日俱增

商辦成兵家必爭之地

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2024年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153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而這趨勢似乎才剛開始。

華固便表示,2025年的400億元推案量中,商辦類產品就占180億元,商用不動產受惠擴廠需求強勁,同時政策是打住不打商,因此被市況影響層面相對較小。

盤點各建商的儲備案量,興富發在預計1454億元的推案中,純商辦的部分便占955億元;冠德在769億元的儲備建案中,商辦部分占194億元;遠雄2283億元的開發案中,商辦占213億元;華固1032億元的儲備建案中,商辦占302億元。

隨著台灣在AI供應鏈中愈加舉足輕重,高科技產業的擴廠、購地需求勢必增加,可以預料到建商不會錯過企業自用廠辦、商辦的契機。不論在趨勢上,體質上儲備量上,各建商都已準備好蓄勢待發,而這些都是營建股們底氣的來源,在「最大交屋潮」的浪潮上至少能乘浪而行三年不動搖。

TOP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