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9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 副理(Zora#230) 陳盈如 襄理(Becca#235) 何其佳(Veronica#212)

~ 加入官方Line~

房產新聞

  1. 住宅價格指數 連26季漲

  2. 北市2024房市大黑馬現身!這區成長幅度驚人 專家曝關鍵

  3. 房市冷 預售屋房價卻再創新高!北市三大區「新樓王」出爐

  4. 大林蒲遷村改建產業園區 小港預售價站3字頭

  5. 屏東透天厝一棟開價4000多萬元 再創新高價

產業新聞

  1. 北市五大百億建案 蓄勢待發

  2. 台北市信義區70年地上權 海悅得標

  3. 遷廠一地難求 桃園航空城劃乙工用地 違章也有機會合法

  4. 元利、富邦建設 攜手開發敦南最貴停車場

  5. 終於等到!淡海輕軌二期「突破卡關」 縮短一年拚通車

  6. 中部建商逆風飛!這幾檔獲外資加碼 Q1營收翻倍

 


1、住宅價格指數 連26季漲

2025.05.03 03:00 工商時報 林于蘅

內政部2日發布去年Q4全國住宅價格指數150.98、房貸負擔率46.62%及房價所得比10.76倍。內政部表示,住宅價格已連26季上漲、年增10.85%,但建物買賣登記已連兩季下滑,顯示購屋族氛圍轉為觀望。而房貸負擔率受中位數家庭的可支配所得增加,比率微幅下降,終結連25季漲勢,但仍屬「偏低」等級,購屋壓力依然沉重。

去年Q4全國住宅價格指數150.98,雖僅季漲0.86%、增幅持續收斂,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年增率仍高達10.85%。內政部說明,央行自去年第三季起實施不動產貸款信用管制,Q4建物買賣登記僅7.9萬戶,季減15.9%、連二季下滑,反映購屋者態度趨於觀望,整體房市交易降溫。

在房貸負擔方面,內政部表示,去年Q4全國房貸負擔率46.62%、季減0.18%,主因家戶可支配所得增加、房價漲幅趨緩,使得房貸負擔率轉為下降,是近兩年、2022年Q4以來首次反轉。即便去年Q4全國有14個縣市房貸負擔率下降,但全國各縣市房貸負擔都在「略低」至「過低」等級,其中,台北市房貸負擔率高達71.21%最高。

另在「房價所得比」、又稱購屋痛苦指數,去年第四季從10.82倍微幅降至10.76倍;其中以台北市房價所得比16.43居冠,相當民眾要不吃不喝近17年以上才能買台北市的房子,是買房最辛苦的直轄市。

TOP


2、北市2024房市大黑馬現身!這區成長幅度驚人 專家曝關鍵

2025.05.03 13:02 工商時報 蔡惠芳

台北市政府地政局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房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最多的的五大熱區,其中北投區,以年成長率17.6%,躍居為年度大黑馬!奪得五大熱區之冠;住展雜誌分析,依近期的交易表現來看,士北科交易量佔整個北投約一半,有科技園區、水岸等條件,約有每坪100~128萬元的房價水準,目前看來有一定的買氣。

台北市政府地政局統計,2024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比2023年2萬6,735棟成長12%,全年達2萬9,930棟。

其中第一位為中山區4,384棟,第二名為大安區3,206棟,第三名為內湖區2,955棟,第四名為北投區2,569棟,第五名為文山區2,551棟。

其中,北投區以年增率達17.6%,高居前五大交易熱區的榜首,儼然躍居為房市年度大黑馬!

業者分析,北投房市主要是北士科園區前景受矚目,涵蓋芝山、明德、石牌三個捷運站,再加上交通路網密集的便利性。

邁進2025年之後,北投房市熱度將持續攀升。

住展雜誌調查,士北科近期銷售亮眼案莫過於「麟 璞真」、「遠雄泱玥」,「麟 璞真」,也是2024年第四季以來討論度最高個案,主要就是品牌、正文林北路的基地條件。

至於單筆最高價則是「遠雄泱玥」的18樓戶,單價衝上143萬,乃區域一大話題。

另外像是「士科大苑.」、「樺暉沐畇」表現也穩定,此區買盤以士林、北投一帶的高端客為主。

在北投站附近指標新案則為都更案「千琚美」,採先建後售,目前已完工,規劃24~47坪2~3房,樓高3米6,228開始潛銷,主打捷運150公尺、兩側面校園(北投國小),訂價約110~120萬/坪,由於地段佳又具備景觀視野,雖然價位高貴,但詢問度不錯。

此外北投站附近還有「長耀知音」、「睦昇大業段案」,「長耀知音」接待正在施作,稍早坪數已曝光,為26~45坪, 位置在中央南路一段、近大興街口;另外士北科重劃區,還有三處接待正在搭建,分別是在軟橋段的達欣工程、潤泰國際,以及新洲美段的佳元建設,預計會在第二季末或第三季推出。

TOP


3、房市冷 預售屋房價卻再創新高!北市三大區「新樓王」出爐

2025.05.03 12:55 工商時報 蔡惠芳

台北市三區「新樓王」換人坐!被視為最後一塊處女地-北士科新洲美段水岸第一排首發案「遠雄泱玥」每坪實價達143.9萬元,「超車」軟橋段「國泰雍萃」的132.7萬元;萬華「ASTER ONE」最高達142.63萬元,直接「超車」文山區,緊逼北投;至於文山區,「元利四季莊園」3月最新揭露33樓,每坪達122.4萬元,刷新區域史上新高!展望2025年,房市處於冷靜狀態,房價漲勢有待觀察。

央行第七波管制政策持續衝房市,北部持續降溫,但中高總價剛性需求逐步回流,部分預售屋成交單價仍衝出區域新高,呈「個案表現」,部分指標案仍衝出佳績。

據內政部實價資訊顯示,北士科新洲美段水岸宅「遠雄泱玥」,最新揭露的實價資訊,每坪最高單價達143.9萬元,一舉超越軟橋段最高單價「國泰雍萃」的132.7萬元,成交總價達1億1,322萬元,交易坪數約89.74坪。距離北投史上最高單價「樓王」「力麟天沐」的22樓頂樓戶144.4萬元,每坪成交價僅差5,000元,僅一步之遙。

科技大廠布局台灣,不僅搶人才,還要搶地盤。其中,北投、士林就吸引華碩、和碩、英業達等科技電子大廠青睞設點,加上關渡科技園區帶動,形塑北士科一帶重要科技產業鏈;科技巨擘Google也將進駐捷運劍潭站旁頂辦大樓,作為北台灣第六座據點。

北士科一直被視為台北市最後一塊處女地,近兩年軟橋段率先重劃並配地完成,推案速度也搶先一步,目前最高單價為「國泰雍萃」,最高成交單價為26樓頂樓戶132.2萬元,每坪達132.7萬元,交易日期為2023年10月,坪數約64.88坪,成交總價達6,876萬元。

至於新洲美段,2024年首發案登場,其中水岸第一排的「遠雄泱玥」,儘管一開案即碰上央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的衝擊,但由於自住客需求穩健,看屋和成交相對影響較輕微,且陸續有剛需客戶成交簽約。

此外萬華區更是「後來居上」!房價也再寫新高,皇翔建設的「ASTER ONE」2024年第三季起陸續揭露實價,其中最高單價達142.63萬元,「超車」文山區,已直逼北士北的最高單價!位於15樓戶別,成交總價約2,187萬元,坪數約15.33萬元,交易日期為2024年9月。

至於文山區預售屋房價也持續創高,「元利四季莊園」迄今已實價揭露的最高單價,是每坪122.4萬元,總計有2筆。

其中一筆是今年3月成交的「元利四季莊園」次頂樓戶33樓,成交日期為第七波打房正式實施後的2024年9月30日,總價3,322萬元,成交約32.11坪;另外一筆,是位於頂樓戶34樓,每坪交易單價也是122.4萬元,總價3,372萬元,2024年9月成交,坪數32.11坪,這2筆都雙雙刷新文山區史上最高單價紀錄,傲視群樓。

TOP


4、大林蒲遷村改建產業園區 小港預售價站3字頭

2025-05-04 18:12 ETtoday房產雲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大林埔遷村問題一波三折,高市府日前舉辦都計變更公開展覽說明會,指出未來遷村後,將設置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園區所處的小港區均價每坪31萬元,預計最快2031年啟動開發,2033年將可望有廠商進駐營運。

根據高雄市都發局表示,「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基地位於小港區大林蒲、邦坑及鳳鼻頭地區與南星計畫土地,總面積約262公頃。園區將導入高值化材料、次世代半導體材料、循環再生與能源共生等創新產業。

依據經濟部規劃,園區預計2026年底完成報編,2027年至2030年辦理土地取得與遷村作業,2031年啟動開發,2032年起可望有廠商進駐營運。全案總經費約1519億元,其中,約800億元用於大林蒲地區土地取得與安置作業,經費由經濟部籌編。

高雄市都發局指出,「大林蒲遷村安置計畫」將提供多元補償與安置方案,包括住商區「1坪換1坪」、非住商區「市價加4成」現金補償,並有租金補貼、營業損失補償、入住社會住宅免租金2~3年、房屋重建獎勵金及多項特別救濟配套措施,保障居民遷居後生活安穩。

高雄市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表示,小港區是原高雄市最南邊的行政區,被稱為「最後1字頭房價區」,且相對不受台積電效應輻射影響,不過近年房價也隨大盤緩漲,價格愈來愈高。

謝哲耀表示,近期實價資料顯示,小港預售案均價今年達每坪31萬元,而在央行去年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前,小港最高價曾達37.7萬元,與2021年均價19.7萬元相比,4年來也有57%的漲幅。

謝哲耀說:「小港房價在站上3字頭後,又有限貸影響,自住客開始觀望,成交量也從去年第一季共132件,今年同期僅剩39件,買氣重摔7成。」

TOP


5、屏東透天厝一棟開價4000多萬元 再創新高價

2025/05/03 18:04 自由財經 記者葉永騫/屏東報導

屏東房價繼大樓預售屋出現一坪超過40萬元價格後,屏東演藝廳附近的新建透天厝也開出4000多萬元的天價,讓屏東的屋價再創新高,印象建設董事長王世賢表示,政府抑制房價雖然有達到成效,但特定的蛋黃區仍是需求的熱點,能不能成交就看民眾買不買單。

屏東房價近年來不斷的創新高,去年屏東市自來水廠附近的一棟大樓預售時開出一坪超過40萬元的高價,打破屏東三字頭的價格,最近屏東演藝廳附近蓋了一批號稱「帝寶」級房屋,有華廈也有透天厝,今年整個外觀已大致完成,透天厝開出4000多萬元的新高價,華廈則是30幾萬元,讓不少民眾聽了這個價格都感到不可思議,有人說,真的被貧窮限制了想像,沒想到屏東的房價在政府打房之下仍然能夠創下新高價。

印象建設董事長王世賢表示,政府的抑制房價政策已達到一定的效果,讓房屋在今年的交易變的較清淡,但是蛋黃區的房屋仍有需求性,加上土地的價格仍然持續上漲,使得房價下跌不易,屏東的新成屋大樓每坪大約在20、30多萬元,有電梯新的透天厝則是2000、3000多萬元,而演藝廳附近的房價本來就比價貴,因此有些建商希望賣出好價格,但開出高價也要看消費者買不買單,4000多萬元的透天厝,可說是測試屏東的房價,就看實價登錄有沒有交易成功的案件。 

TOP


1、北市五大百億建案 蓄勢待發

2025.05.05 03:00 工商時報 蔡惠芳

美國關稅戰引發通膨內外雙面夾攻,不動產保值需求蠢蠢欲動,一線品牌建商彎道加速積極布局,台北市燙金地段總銷百億級的「五大天王」:皇翔建設SOGO敦化館都更案、元利及富邦建設遠企大樓旁停車場、芙蓉大樓都更案、大陸建設學府敦南公辦都更案、富邦建設鴻禧花園大廈都更案,可望變身為高單價的高端產品,今年起將陸續開花結果,測試高資產族群的市場接受度。

這「五大天王」高端產品,個個都位於蛋黃區的蛋黃,未來總銷動輒百億以上,每坪土地價值1,000萬元起跳都還一地難求;其中敦化南路,就包辦三筆,至於富邦建設,就囊括兩筆。

其中緊鄰遠企大樓的停車場空地,元利建設及富邦建設可望合作攜手開發為高端產品,據悉朝國際級地標打造。

SOGO敦化館的房東「仁愛企業」,被皇翔建設董事長廖年吉於2020年底以皇翔投資名義,砸下130億元全數收購其股權,並宣告間接買下這棟大樓及土地資產,皇翔建設再於去年遞件申請都更,規劃重建為地上33樓的住商大樓。隨今年底SOGO敦化館租約將到期,皇翔都更案受矚目程度也逐漸升溫。

大陸建設學府敦南公辦都更案占地2,172坪,若請照順利,可望在年底前登場。

仁愛路上芙蓉大樓去年被璞永建設、璞慧建設、海悅國際等八家建商,以131.25億元收購三分之二產權後,整合另外三分之一所有權人大同林挺生妹夫家族已有譜;海悅總經理王俊傑透露,明年有機會出現新進度。市場預期,全案總銷可望逼近500億元。

富邦建設另一筆鴻禧花園大廈都更案,每坪土地價值也是千萬起跳,基地1,153.43坪。據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揭露,該案規畫改建為1棟地上37樓、地下6層的超高層商辦及住宅大樓,華麗轉身指日可待。

TOP


2、台北市信義區70年地上權 海悅得標

2025.05.03 03:00 工商時報 蔡惠芳

台北市政府2日公告「臺北市信義區逸仙段三小段14-5、116地號國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案」招商,於3月31日完成開標作業,由海悅國際子公司海悅建設以最高投標權利金約11.11億元得標,溢價率68%,如今台北市政府財政局與海悅雙方完成簽約,海悅擬在台北市逸仙段70年地上權294.03坪土地,擬規劃頂級辦公大樓。這是海悅繼子公司金毓泰公司取得50年地上權年限、北市舊市議會地上權頂級商辦案「海悅國際大樓」後,第二筆地上權開發案,也是集團第二筆頂級商辦開發案,插旗台北市蛋黃區。

台北市政府財政局局長胡曉嵐表示,海悅「台北市逸仙段」地上權案基地位於信義區仁愛路精華地段,透過地上權方式開發,估計民間投資金額約17.85億元,可有效結合公私資源優勢,促進都市發展、土地開發效益。

逸仙段案土地申報地價按年息3.5%計算,包括固定2.5%、變動1%;第一年地租為954萬6,384元。

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表示,逸仙段地上權案將考慮興建頂級商辦大樓,提供長期經營,日後可能提供給想要擁有整棟總部大樓的單一買主,並不考慮分層出售或出租。

至於金毓泰「海悅國際大樓」規劃A棟、E兩棟,分別興建地上19、17樓,使用面積分別為12,500坪、3,600坪,樓高都達90米,E棟1~8樓打造為台北城市博物館,約3,600坪,兩棟合計約2萬坪,為五鐵共構台北站前廣場地標,預計2027年底完工。

TOP


3、遷廠一地難求 桃園航空城劃乙工用地 違章也有機會合法

2025/05/03 13:10:08 聯合報 記者鄭國樑/桃園即時報導

桃園市航空城開發案總面積達4564.26公頃,為顧及開發區原有工廠權益與輔導合法化,市府經發、地政局與交通部民航局合作,於航空城都市計畫內劃設乙種工業區,分6階段以專案讓售等方法,安置開發區原有的工廠,包括過去規使用情形,都能一勞永逸合法設廠。未來有其他公有地也會規畫標售,協助企業解決找不到土地設廠的問題。

經發局表示,上述乙種工業區在大園區埔心,新街溪東側及國道二號西側範圍。依據航空城相關開發規定,安置的工廠依序為合法工廠、設立許可證廠商、未登記工廠、倉儲業及其他工業發展設施等6大類別,這些領有搬遷費或救濟金的廠商,如果符合作業要點規定,可以在所屬的6階段申請安置配地或專案讓售。

經發局說明,市府已完成第1至6階段安置配售作業,其中2至5階段屬於經行政院核准專案讓售者計63家,面積約12.37公頃,第6階段完成選配者19家,面積達1.3公頃,預定今年6月中完成公告程序,9月報行政院同意專案讓售。

另外,航空城工廠與工業發展設施安置土地今年第2季會陸續完工點交,讓安置廠商能進駐設廠,預計明年底完成全區搬遷。

經發局、地政局表示,6階段安置的工廠(公司商號)有近200家,為防止業者取得土地不設廠甚至轉賣土地套利,市府和中央都有管制措施,包括設廠作業必須3年內取得使用執照,還有其規定,業主全部符合規定以後才能取得產權。

經發局表示,航空城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第一期)區段徵收案內的工廠與工業發展設施,除按土地徵收條例及相關規定核定搬遷費或救濟金,另與地政局合作訂定「桃園市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第一期特定區區段徵收案工廠及工業發展設施安置作業要點」。地政局表示,安置工廠作業完成後,如果還有剩餘土地,會以標售等方式,協助企業覓地設廠的需求。

TOP


4、元利、富邦建設 攜手開發敦南最貴停車場

2025-05-05 08:44 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耗時14年多進行整合後,元利建設、富邦建設將攜手開發遠企中心旁的「敦南最貴停車場」;最近雙方再度擴大整合鄰地約60坪,使得基地面積已突破1,300坪大關,閒置多年的空地也可望變身為國際級地標建築。

被一線品牌建商視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敦化南路沿線,碩果僅存、面積最大的閒置空地終於整合成功。位於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緊鄰遠企中心的停車場,一直被封為「台北市十大名地」,迄今已整合完成,四筆土地所有權人登記在元利建設與富邦建設名下,兩大所有權人已啟動產品規劃,計畫合作開發新地標。

回顧整合過程,其實相當戲劇化。這塊地原來的地主包括萬華大地主宋燈山、宋文良家族,及太平洋建設前大股東朱介曾和朱偉人父子,德杰建設集團董事長王明德等,外人一直未能整合成功。

後來元利集團總裁林敏雄2011年1月先斥資100多億元買下1,140坪部分持分,富邦也進場悄悄插旗、整合不少土地,外資私募基金香港豐泰地產也插旗,以旗下仲彩、紀鴻、耀高企業等三家法人,用更高的出價,買下同一塊土地持分搶地。

2022年豐泰地產淡出台灣,這塊地轉手給元利、富邦;2023年185地號的14.22坪國有地,也被元利、富邦買下,元利、富邦兩家合計已共同買下1,245.39坪。

至於172-2地號59.59坪,去年11月15日完成產權登記,合併進來後的基地面積擴大至1,304.98坪。 

TOP


5、終於等到!淡海輕軌二期「突破卡關」 縮短一年拚通車

2025-05-04 20:11 ETtoday房產雲 記者陳致平/新北報導

為了更完善淡水地區整體捷運路網,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先行啟動「淡海輕軌運輸系統計畫第二期路網先期標統包工程」,並且已順利發包,接續下半年開工,預期能提早解決未來主體工程施工障礙,有效縮短約1年的捷運施工時間。

新北市府宣布,淡海輕軌第二期修正計畫已於2025年4月21日再度提報行政院審議,期望中央能儘速核定,讓主體工程能順利興建。

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表示,已經決標的淡海二期先期統包工程,主要內容為中正路32巷至中正路二段51巷間的道路改善、道路拓寬、管線遷移及二期路網軌道鋪設等工程,能提早排除捷運主體工程施工的障礙,避免再次施工影響淡江大橋通車後車流,預計有效縮短淡海輕軌第二期施工約1年的時間。

新北捷運工程局補充,淡海輕軌由交通部規劃,核定後交由新北市政府興建與營運,並分為二期興建,其中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一期已於2020年11月15日營運通車。

然而,淡海輕軌二期原本規劃行經老街,因地方民意歧見,新北市府接手後多次與地方溝通,2020年獲得共識改採河岸方案,歷時3年半8次提報交通部修正計畫,終於審查通過,接續送行政院審議,目前已第3次提報,盼中央審議能更順遂並儘速核定,讓淡海輕軌第二期順利在行政院核定後5年完工,為地方交通與區域發展注入新動能。

新北淡水房市討論度近幾年大幅提升,受惠於淡海輕軌藍海線已通車,接軌北捷紅樹林站,為區域交通帶來話題和正面效益;另外興建中的淡江大橋順接64、61快速道路,直達新北市區、漁人碼頭和國際機場等交通建設更新,皆有助解決淡水上下班通勤人潮問題。市調顯示,若之後藍海線第二期順利通車,後續房價亦具備增值潛力。

TOP


6、中部建商逆風飛!這幾檔獲外資加碼 Q1營收翻倍

2025.05.05 03:00 工商時報 曾麗芳

中部建設股富宇(4907)、富華創新(3056)、富旺(6219)等「三富」,2024年皆締造亮眼的獲利表現。展望2025年上半年,法人看好櫻花建(2539)、坤悅(5206)、富華創新,受惠新建案進入到交屋旺季,不僅挹注首季營收翻倍增長,且無畏房市買氣低迷、今年推案量不減反增,吸引外資近5日買超力挺,帶動股價表現。

受到政府第七波信用管制及4月初全球股災等雙重打擊,房市買氣雪上加霜,惟中部建設股近日股價卻漲勢明顯。法人分吸,中部營建股股價上漲主因與降息預期升溫所帶動,加上新台幣升值、吸引熱錢湧入,降息環境有利於資產價格上升,而營建類股作為資產股代表,自然成為市場資金追逐的焦點。外資近五日累計買超富華創新3,820張、櫻花建113張、富宇48張、坤悅46張。

櫻花建今年預計交屋案高達九個,包括台中大里「興大之櫻」、台中烏日區「高鐵之櫻-悅綻」與「高鐵之櫻-詠綻」、台中清水區「市鎮之櫻」、台中潭子區「櫻花知殷」與「櫻花知築」、桃園楊梅「櫻花旭」、台中太平區「昕光之櫻」、台中大甲區「大甲之櫻」,總銷逼近250億元。在交屋潮挹注下,櫻花建首季營收55.04億元、年增325%。

坤悅今年預計有彰化埔心「心里程」、台中南區「君匯」、南屯區「君睿」等三案完工交屋,總銷金額達60億元。隨著新案交屋入帳,推升首季營收達11.64億元、年增63.6倍。法人預期,坤悅今年營收與獲利創高可期。

富華創新在台中北屯區「心之所向」餘屋交屋貢獻下,首季營收33.30億元、年增92倍。

富華創新子公司總太營造兩年前啟動轉型計畫,成功取得五項政府標案,業績表現亮眼,今年預計承攬10~12個在建案,總案量將突破百億元。未來五年內,總太營造將朝IPO目標邁進,擴大市占率。

TOP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