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房價跌勢確定,中古屋房價從盤整進入「緩跌」。根據房仲業者發布最新中古屋房價指數,主要都會區今年起指數向下趨勢明顯,部分都會區今年一、二季指數甚至低於去年第三季。
預期下半年 購屋族撿便宜時機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中央銀行打房措施層層加壓,房市反轉是遲早的事,從目前趨勢來看,今年房市朝「量窒息、價盤整」的機率最高,預期下半年跌幅可能更大,購屋族撿便宜時機即將到來。
根據信義房屋發布都會區房價指數,第一季全國約一六八.四二、季跌○.六一%;而第一季全國標準房價每坪約二十七.五二萬元,幾乎快跌回去年第三季每坪約二十七.三二萬元水準,六都與新竹縣市中,又以台南市跌勢最明顯,每坪均價約二十二.五三萬元,比去年第二季每坪二十二.三五萬元還低;再來是新竹縣市,第一季每坪均價約三十九.八萬元,在去年第三、四季短暫站上四字頭後,再度跌回三字頭。
房價指數 跌去年Q2前水準
觀察第二季的政大永慶房價指數,主要都會區中,台北市、台中市自去年第四季至今年第二季已連續三季走跌,其餘都會區則在今年第一季小幅盤整後,第二季全面走跌;且第二季全國、六都房價指數,全數比去年第二季低。房產業者解讀,顯示房價已全數跌回去年第二季以前水準。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去年第三季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買賣移轉棟數在第四季便量縮,尤其之前漲幅較大的新北市、新竹地區及台南市,更出現斷崖式下滑,確實開啟房價修正的氣氛。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往往景氣走到高檔要轉折時,都會有政策出手干預,包括二○一六年的房地合一稅與此次央行房貸管控政策,目前房市交易量出現緊縮,價格也在高檔出現鬆動,整體已進入盤整階段。
前5月年減27%、4萬棟 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前五月全國買賣移轉棟數約十.六七萬棟,較去年同期的十四.六五萬棟少掉近四萬棟、年減逾二十七%,今年全年很大機率將創下統計以來前五低紀錄。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上半年房市面臨關稅、股災、限貸令等內外壓力,不但投資、置產出現轉向,連自住剛需都面臨房價、房貸政策挑戰,上半年交易量正好驗證房市景氣七年一輪的魔咒。
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國買賣移轉棟數前五低紀錄,依序為二○一六年二十四.五四萬棟、二○○一年二十五.九五萬棟、二○一七年二十六.六一萬棟、二○一八年二十七.七九萬棟及一九九一年二十八.八五萬棟;其中,二○一六、二○一七年前五月移轉量分別僅八.五九萬、十.二五萬棟,而今年前五月移轉量約十.六七萬棟,僅比二○一七年同期多近四%。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今年房價雖然修正幅度不顯著,但無論新建案或中古屋均成交慘淡,成交量進入冰河期;然而,在新建案交屋潮挹注下,全年買賣移轉棟數粗估仍在二十八萬棟上下,不至於跌破歷史新低。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從前五月數據來看,推估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可能出現二十八萬棟保衛戰,且其中包括許多交屋案,實際狀況恐比數字呈現的更嚴峻。
歷經房市震盪,以往為房價最高的雙北市,近期也出現價格修正。住商機構觀察實價登錄資料,比較台北市與新北市各行政區2025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中古房價,其中兩市共有9處行政區價格下修,且呈現兩極化,分別集中於台北市蛋黃區與新北市蛋白區。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房市翻轉之際,買方回歸理性不願追高,是此次北市高價區與新北蛋白區跌價原因。
根據實價登錄統計,雙北部分行政區2025年上半年中古平均房價出現鬆動,其中以新北市泰山區跌幅最大,成交單價約43.4萬元,較去年同期下跌8.1%。
賴志昶觀察,泰山區受惠於捷運建設與重劃區議題,近年來吸引不少建商進駐插旗,尤其在重劃區新案已上到6字頭之際,中古行情亦直線上揚,惟泰山相比新北市一線行政區而言較屬蛋白區域,加上捷運與重劃區等題材隨時間推移而鈍化,適逢市場逐漸趨冷,讓房價面臨修正。
另據實價資料,房價首屈一指的台北市信義區,今年上半年平均單價96.7萬元,相對去年同期年減5.0%;新北市土城區則下滑至53.2萬元,年減4.8%。
其他區域如台北市松山區跌至94.2萬元,年減3.9%;新北市三峽區年跌3.3%、均價41.2萬元;新北市八里區及鶯歌區則皆小幅下滑2.1%,均價分別為28.1萬元與33.1萬元;五股區下修1.2%、均價40.7萬元;而台北市大安區作為核心蛋黃區,即便抗跌力強,平均單價仍微幅修正至113.6萬元,年減1.0%。
整體而言,雙北房市進入盤整期,且集中於台北市蛋黃區與新北市蛋白區。賴志昶指出,北市信義、松山以及大安等北市傳統蛋黃區,房價具指標性,但也正因如此,在市場前景不明朗之際,又有央行信用管制影響,讓高資產族群出手更謹慎,加上區域房價較高,屋況多數不理想,讓買方不易追價。
至於新北市如泰山、土城、三峽、八里等區,由於親民房價與捷運、台北港等建設題材加持,過往吸引置產買氣,惟面臨市場趨冷,買方尋求有未來性或較易轉手物件,對蛋白區房價接受度亦下滑,致使價位也出現修正。
縱觀未來,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價格修正並非壞事,市場亦重回基本面,過去「全面普漲」已成過去式,市場轉為個案表現,但此次統計仍可發現,雙北市價格修正還未出現全面下修,在交易量不多情境下,是否會形成趨勢值得密切觀察,惟對自用型買方而言,當下與其執著便宜,不如選擇相對精華且保值的產品,未來縱然面臨房市震盪,亦是相對具資產保值性的選擇。
新北市地政局3日公布2024年下半年住宅租金指數,除板橋土城、中和永和、三重蘆洲、新莊、新店、汐止及淡水7大次分區外,經統計樹林區、三峽區、鶯歌區實價登錄案件量已達相當水準,因此增加樹三鶯地區,8大次分區租金指數分別為104.82、105.68、104.59、104.52、104.53、104.03、99.64、102.32,這半年的漲跌幅介於0.02%%至1.37%之間,與去年同期相較有-2.73%至2.85%的年變動率。
地政局說明,觀察8大次分區,2024年下半年皆呈現平穩緩漲趨勢,上漲幅度以新店、新莊較為明顯,與2024年上半年相較,分別有1.37%、1.16%的漲幅。分析新店區上漲原因,因新店區住宅大樓出租物件較多,且單坪租金較高,致使本期上漲較為明顯。
整體而言,各區域住宅市場因重大公共建設持續推動,完善生活機能,剛性需求除支撐區域買賣市場外,租賃需求亦使租賃市場熱絡,價格平穩緩漲。
地政局補充,各期租金指數可能會有漲跌互見的波動,不必然代表該期價格有劇烈漲跌幅,指數變化觀察仍以長期趨勢較具參考性,本局定期每季皆會公布6大類24項住宅價格指數及每半年公布8項住宅租金指數,共計7大類32項之指數統計資料,並製作「新北市不動產市場分析季報」,以提供多元房市訊息及專題分析供外界參考。
新竹市政府公布114年第1季《新竹市房地產住宅市場分析報告》,竹市不動產市場受中央銀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持續影響,以及農曆年節因素,114年第1季買賣移轉登記棟數,較前一季減幅約1.89%。113年第4季住宅單價季指數為183.29,較上季上升2.23,漲幅緩升,顯示價格趨於穩定。整體而言,竹市房市交易放緩,呈現「價穩量縮」格局。
地政處表示,114年第1季整體來看,六都及本市買賣登記移轉棟數,呈現全數下降趨勢,與113年同期相比,跌幅介於13.08%到38.99%之間,顯示央行第七度調整信用管制下房市轉趨保守,購屋市埸回歸理性需求。
地政處說明,從數據分析顯示,113年第4季住宅單價季指數為183.29,較上季微升2.23,漲幅較以往趨緩,反映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從成交物件來看,中古屋住宅市場以11層以上電梯大樓最受青睞,占比達51.21%,較上季增加9.09%;三房格局仍是市場主流,占比51.81%,較上季增加8.57%;另外,屋齡10年內的產品最受歡迎,交易占比達56.9%,較上季微幅增加4.39%,顯示購屋族偏好物件集中在屋齡較新的住宅產品。
地政處指出,預售屋市場同樣面臨降溫壓力,114年第1季新竹市預售屋交易量為83戶,較上季減少49戶,減幅達37.1%。價格方面,各區開價波動不大,實際成交平均單價較上季略微上升,漲幅約0.33%,顯示整體預售屋市場議價率及單價持穩,市場正進入整理階段。
配合中央銀行要求,各銀行自主進行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不僅限縮部分土建融,房貸審核條件更嚴格,撥款也卡卡。根據銀行公會最新揭露的「銀行購置住宅貸款資訊彙總表」,34家公民營銀行,以及全國農業金庫目前均有可承作房貸額度,但仍有13家銀行明確指出,因案件量大,審核時間較長,或新案受理需視資金狀況排程撥款,當中公股銀行占半數。
目前購置住宅貸款仍有審核時間長或排撥情形的銀行,公股銀包括土地銀行、合庫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兆豐銀行及臺灣企銀等;民營銀行包含台新銀行、永豐銀行、凱基銀行、遠東銀行及台中銀行等;外銀有渣打銀行及星展銀行。
公股銀表示,以新青安、無自用住宅貸款優先承作,額度會先保留給已核未撥的客戶,但需依銀行資金狀況依序撥款,且因受理案件量增多,影響後續期程,請客戶預先評估交屋時程,以免權益受損。央行對於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要求嚴格,只能降、不能升,因此即便銀行集中度在央行要求水準內,為了讓集中度不再成長,也只能加嚴管控不動產放款,房貸審核趨嚴,並限縮部分土建融案件。
公股銀行主管指出,目前房貸審核、排撥時間,需視案件量多寡,以及不動產集中度管控而定,新受理的案件會依銀行資金狀況延長動撥時間。為適時調整不動產貸款業務量能,原則上不會對客戶承諾特定的撥款時間,同時也請營業單位主動提醒客戶,如有急迫需求者,應多詢問幾家銀行,以避免排撥方式影響其交屋時程。
土銀說明,房貸業務均依授信5P原則的借款人、借款用途、償還來源、債權保障及未來展望綜合評估考量,從客戶送件受理到核定時間需視個案評估,例如案件資料的完整性、複雜性等。
合庫銀強調,房貸核貸條件依照授信5P原則,並按申貸民眾的信用狀況、負債比及還款能力等條件來辦理核貸,於受理案件時,會提醒客戶,應審酌自身買賣合約交屋期程,避免因銀行審核期程而影響交屋,造成違約情形。
澎湖湖西整棟全聯以5700萬元交易,成為今年目前澎湖最貴的交易。在地房仲表示,以每坪地價15萬元來說偏貴,但買方除了著眼未來379坪的土地開發,也評估到全聯穩定的租金收益。
近期實價揭露,澎湖「全聯福利中心湖西門市」整棟以5700萬元交易,也是今年目前澎湖最貴的一筆交易,目前該店還在營業中,經查謄本買方為自然人,戶籍登記在高雄。
據實價資料顯示,「全聯福利中心湖西門市」屋齡10年,房屋權狀229坪,土地則移轉了約379坪,為乙種建築用地,單看地價每坪約15萬元。
東森房屋澎湖光復加盟店東徐麗雪表示:「該店位於澎湖蛋白區,地價行情每坪僅5~7萬元,本次以15萬元交易,買方應也是看上地上物出租給全聯的收益,每月可抓到25萬元左右。」
不過,徐麗雪仍表示:「本次交易金額不低,以這樣的取得成本推算,未來若規劃華廈產品推案,每坪售價要賣到3字頭,競爭力恐怕不足,因為澎湖市中心馬公華廈每坪也才35萬元上下。」
大家房屋澎湖誠信加盟店長蕭元華表示:「湖西建地每坪15萬元確實不便宜,但全聯租約穩定,且整個湖西地區生活機能也相當仰賴這家全聯,租金收益的價值不容小覷。」
至於未來土地規劃,蕭元華則表示:「湖西的長住人口不多,規劃華廈的意義不大,推測興建透天的可能性較高,以地坪30~35坪、建坪70坪左右來說,總價應會落在900~1000萬元。」
台北東區商圈擁捷運忠孝復興及忠孝敦化雙捷運優勢,更有SOGO、明曜、微風廣場及開幕不久的新光三越百貨,一直是台北指標商圈之一,近年因商圈移轉,商家聚集度不若以往,但區內隨著都更加速,豪宅建案陸續亮相,住宅市場反而更具看頭。
東區商圈大致以忠孝東路、敦化南路為主要幹道,區內擁有多家大型百貨,加上連鎖商家林立,以「泛東區」商圈來說,此區塊發展最早,一直是時尚流行的指標商圈,之後才一路延伸至國父紀念館、信義計劃區,甚至南港一帶。
百貨林立商業機能發達
但近年由於商圈逐漸移轉,加上疫情重擊以及電商崛起,東區店面逐漸衰敗,租金行情也不若以往,不少當地業者期盼在大巨蛋百貨及影城開幕後,能更聚集人潮,讓東區再度繁華。
不過,此區生活機能依舊強大,除了有百貨商場外,採買還有家樂福超市、全聯、大潤發及中崙市場,主幹道及巷弄內商家林立,連鎖店家應有盡有;交通部分,除了有板南線兩站經過外,開車可經市民大道往台北車站或內湖,建國北路可接中山高或水源快速道路。
區內近期住宅建案不少,多半靠都更改建而成,最受矚目的就是「Diamond-Towers台北之星」,樓下就是新光三越百貨,三圓建設可售為34戶,總銷約126億元,日前實價登錄揭露該社區第3筆交易,今年1月以總價3.34億元、每坪208.6萬元成交,為12樓戶中高樓層,一舉擠進今年第1季台北住宅單價前10名社區,前已揭露的3筆交易,成交單價全數站上200萬元大關,最高單價為中高樓層戶別的240萬元。而地主戶「台北星鑽」,主力坪數則為33~52坪產品,2~3房,目前管委會已進駐,可立即入住。
房價站穩200萬 都更建案多
忠孝東路三段還有宏普建設、台灣川普推出的「瑞閣」,位主幹道、正對SOGO百貨,規劃14~28坪,套房至2房,目前揭露12戶,每坪最高成交價達207.77萬,有4戶單價破200萬。市民大道四段有成屋案「合砌雲開」,規劃2房31.25坪,單層單戶住家,全新完工,每坪在125萬。
而SOGO百貨敦南館,租約將在年底到期,之後將循都更模式改建為豪宅,由上市建商皇翔建設在2021年取得,由於地段位置佳,房價可望再創區域新高。
信義房屋忠孝敦化店專案協理周以仁表示,東區商圈若以住宅來看,屬於住商混合區,1樓大多有店家,優點是機能、交通便利,缺點則是寧靜度沒那麼好。
中古名宅多 公寓房價勝華廈
周以仁表示,區內早年多電梯華廈和大樓,名人住戶也多,有不少名宅群聚,但屋齡偏老,大多在40~50年左右,總價至少6000萬起跳,入住門檻高,釋出也不多,大多是有地緣性的住戶就近換屋,或幫下一代購屋。
周以仁表示,東區指標社區不少,較新的有「敦南御所」,單坪在140~180萬,忠孝敦化的「吟龍大廈」,屋齡約40年,每坪仍有110~130萬水準。目前此區中古大樓每坪行情在120~130萬,華廈則在90~110萬,公寓因具備都更優勢,價格還比華廈高,每坪約在95~120萬。
國內房市在銀行放貸緊縮、央行信用管制壓抑下,購屋信心趨保守,交易量大幅萎縮,根據房仲公會全聯會針對房仲會員家數的統計顯示,今年5月底房仲家數為7,906家,半年來僅淨增加3家,相較於過去幾年每年淨增加400家以上,「細胞分裂」展店景象不再,房仲展店擴張明顯停滯。
房仲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瑞祺預期,如果交易未見回溫,預期下半年開始,房仲倒店潮將開始出現。
房仲公會全聯會統計顯示,在這波房市景氣谷底的2017年時,全台房仲家數僅5,394家,隨著房地產景氣自谷底回溫,市場交易規模擴增、加上房價上揚帶動服務費收入提升,房仲業者積極展店,特別不少大型加盟品牌加速擴充市占。
自2020年至2024年間,每年以平均增加逾400家的速度擴增,五年間增加了近2,200家房仲公司,相當這段房市多頭期間,全台每天就增加1.2家房仲公司。
以全台各地來看,台中增加逾300家,新北、桃園增加200家,新竹縣市合計也增加近200家,目前光台中市就有逾1,500家房仲公司、新北也超過千家。
但房市多頭退燒,自去年第四季起,因房貸緊縮及信用管制政策,購屋資金籌措難度大幅提升,加上市場對房價上的預期消失,交易量急凍,不僅預售市場交易量衰退7成,中古屋市場交易量也接近腰斬,低量僵局持續近三季,隨著房仲密度飽和、佣收大減,單點或區域經營的房仲業者財務壓力開始浮現,今年以半年期間全台房仲家數成幾乎呈現停滯,為這波景氣多頭來首見。
王瑞祺表示,房仲業在景氣多頭時以「細胞分裂」展店景象不再,景氣反轉的初期是人員離職潮,隨後會進入股東重組的併店、品牌轉招,或撤招階段,以降低支出,目前房市整體交易低量已經持續超過三季,隨著不景氣的時間拉長,市場上房仲業者約僅有2成賺錢、4成打平、4成虧損,店東對經營意願降低,如果交易市況未見回溫,預期下半年開始,會有愈來愈多房仲進入頂店、關店潮。
新案市場買氣低迷近一年,建商開始撐不住,紛紛喊出降價,哪些地區降價壓力大,消費者最有可能撿便宜?
根據591新建案統計,七都共有18個熱門推案行政區,去年上半年買氣火熱,完銷案此起彼落,但今年上半年全部繳白券掛零,其中桃園新屋最慘,目前線上共有45個建案,去年上半年有10案完銷,今年一個都沒有。
另外,去年也有10案完銷的高雄橋頭區,今年也是掛蛋。買氣重災區還有新北三鶯樹林地區、台中舊市區、清水區,北市蛋黃大安區、信義區等,也都進入推案市場寒冬。
591新建案新聞課組長林哲緯分析,現階段市場保守當道,不利建案去化,先前房價超漲,或是缺乏題材、生活機能的區域,現在都面臨龐大去化、降價壓力。
其中桃園新屋區,過去關注度有限,但近年受中壢、楊梅等地房價走高,其價格優勢開始吸引置產客、首購族追捧,銷況一路長紅,只是如今利多出盡、投資客退場,市場需求迅速被打回原形。
新北市三峽、鶯歌、樹林三地相接,都屬於相對蛋白區,根據591新建案線上待售建案資料,三地目前合計有34筆推案,去年有10案完銷,但由於房價推升太快,碰到景氣反轉,難再吸引買盤跨區出手,導致完銷案驟減。
另外即便有竹科加持的香山區,去年上半年有9筆建案完銷,今年也無一賣完。中南部表現亦不理想,台中清水區,過往台中港生活圈挹注,「清水變雞湯」、價量俱揚,今年有33筆待售建案,沒有任何一案完銷,雞湯又變清水。
此外,高雄「台積概念區」之一的橋頭區,今年未見任何個案完銷,與去年共有10案銷售一空,形成強烈對比,顯見在央行打炒房後,科技議題對區域買氣的紅利逐漸弱化。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