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9樓
聯絡窗口:

王詠樂 副理(Zora#230) 陳盈如 襄理(Becca#235) 何其佳(Veronica#212)

~ 加入官方Line~

房產新聞

  1. 房市淡季更淡! 7月全台中古屋房市交易月減14% 年減42%

  2. 四大房仲7月交易量 全黑

  3. 全台空屋率指標9.79%創5年新高 新建餘屋首度破11萬宅

  4. 房貸錢荒衝擊 中古屋市場交易量冷

  5. 小宅失寵 北市套房每坪150萬失守

產業新聞

  1. Q2經濟成長7.96% 四年單季新高

  2. 產業轉型趨勢帶動 高雄商用不動產後市看旺

  3. 哪些人在買?宜蘭高鐵議題「農地炒到1坪10幾萬」……還是要回落!

  4. 6月製造業景氣 續亮藍燈

  5. 房市冷 台中重劃區吹養地風

 


1、房市淡季更淡! 7月全台中古屋房市交易月減14% 年減42%

2025.07.31 11:17 工商時報 蔡惠芳

房市淡季更淡!年、月雙減!房仲業者今(31)日最新統計顯示,7月全台中古屋交易月減14%,年減42% °業者分析,主要是受暑假出遊、颱風與房貸錢荒影響。

永慶房產集團表示,7月適逢暑假出遊旺季,同時,月初丹娜絲颱風襲台,狂風與短時間強降雨造成中南部出現不少災情,月底也有多天豪大雨特報,都衝擊民眾看屋時程,加上銀行房貸錢荒仍持續,房市買氣降溫,7月全台中古屋交易量較6月減少14%。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7月與6月相比,七大都會區交易表現均量縮一成以上。

其中,台北市月減15%,新北市月減13%,桃園市減少11%,新竹縣市量縮10%,台中市月減16%,受到颱風與豪大雨影響的南台灣則均月減近二成,台南市與高雄市均月減19%。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美國川普的關稅政策豁免大限將至,台灣對等關稅仍在協商談判中,不確定性仍高,下半年經濟成長動能趨緩,也連帶影響內需與房市買氣,加上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信用管制短時間內沒有調整的跡象,讓市場流動性下降,下半年房市交易動能回升空間有限。

TOP


2、四大房仲7月交易量 全黑

2025/08/01 00:49:41 經濟日報 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

房市淡季更淡,7月交易量欲振乏力,全面年月雙減。四大房仲昨(31)日發布7月旗下門市交易量,永慶房產集團全台月減14%、年減42%;住商機構全台月減9.3%、年減43.7%;中信房屋全台月減7.6%、年減35.7%;台灣房屋集團統計的七都月減7.3%、年減25.7%。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第3季原本就是房市銷售淡季,因7月適逢暑假,民眾大都規劃出遊行程,房市交易相對清淡,加上月初丹娜絲颱風襲台,狂風與短時間強降雨造成中南部出現不少災情,月底也有多天豪大雨特報,衝擊民眾看屋時程,且政策持續調控、銀行資金緊縮仍持續的狀況下,也衝擊部分民眾購屋意願,並放緩購屋腳步。

觀察七都7月交易量表現,以永慶房產集團來看,與6月相較,均量縮一成以上,其中以台南市與高雄市月減近兩成最多,主要就是受到颱風與豪大雨影響。若與去年同期相較,台北市年減逾兩成、台南年減逾三成,其餘五都均年減四成以上。

陳金萍指出,去年7月國內景氣燈號亮出首顆紅燈,國內經濟景氣穩定復甦,加上民眾抗通膨預期心理發酵,以及新青安促動下,房市需求穩定,反觀今年7月,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持續,而銀行緊縮銀根,核貸趨嚴、貸款利率上調、成數下降、排隊等撥款的狀況頻傳,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以致7月房市買氣欲大不易。

至於房價方面,在買氣明顯降溫狀況下,房價也出現跌勢,據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顯示,今年第2季七大都會區房價指數季跌幅介於0.5%至2.7%之間,而成交議價率也有擴大的趨勢,顯示有明顯降價較能爭取成交的機會,「降價促成交」是打破目前房市僵局的利器。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由於去年下半年的換屋族在貸款時有簽切結書的買方,到今年陸續面臨要出售第一屋的期限將至,因此市場上多少會出現有讓利的物件,議價空間有機會再拉大。

另外也可以觀察到,限貸令打退許多財務體質較弱的買方,包括頭期款吃緊,固定收入低的上班族,由於氛圍轉向買方市場,議價率高,有不乏有實力的買方捧著現金尋寶。

TOP


3、全台空屋率指標9.79%創5年新高 新建餘屋首度破11萬宅

2025年7月31日 週四 下午7:42 徐筱嵐

被視為空屋率指標的「低度用電住宅」最新統計今(7/31)日出爐,內政部表示,2024年下半年全國低度使用住宅數為91萬4196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79%,較上半年增加5萬1750宅、0.47個百分點,創5年來新高;至於去年第4季的全國待售新成屋增至11萬1085宅,首次突破11萬宅,為統計以來新高。

內政部說明,本期低度使用住宅比率,依縣市別觀察,以台北市7.09%最低、新北市7.45%次低;以連江縣17.39%最高、金門縣17.31%次高,若與前一期相比,六都以高雄市增加0.66個百分點最多,臺中市與臺南市則各增加0.59個百分點並列次之。

而在非六都當中,以連江縣因「仁愛段147地號示範住宅」在去年剛完成,致使增加6.31個百分點最多,而嘉義縣增加1.45個百分點次之;與去年同期相較,各縣市低度使用住宅比率普遍上升,以連江縣、花蓮縣、新竹縣與澎湖縣增加幅度超過1個百分點,其餘均不到1個百分點,變化不大。

觀察鄉鎮市區,本期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小於6%的地區,主要集中於雙北,由上一期的9個增至11個,新增新北市板橋區及永和區。

而本期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大於20%的地區,仍以偏鄉居多,由20個增至31個,新增新北市雙溪區及金山區,南投縣仁愛鄉,嘉義縣大埔鄉及番路鄉,屏東縣霧臺鄉,花蓮縣富里鄉,台東縣達仁鄉、東河鄉及成功鎮,連江縣莒光縣及北竿鄉,另刪除台東縣綠島鄉。

內政部統計,全國待售新成屋自2022年第1季起呈現上升趨勢,到2024年第4季待售新成屋增至11萬1085宅,首次突破11萬宅,為統計以來最高點,季增4578宅、年增1萬74宅,主要因過去推案逐漸完工,顯示市場待售新成屋仍多。

觀察建造執照核發量的變化趨勢,從2009年14.8萬宅逐年上升至2022年的近18萬宅,2023年略有下降,但去年仍有15.6萬宅,顯示待售新成屋增加主要因推案量逐漸完工所致,全國待售新成屋維持10萬宅以上。

就六都而言,去年第4季待售新成屋宅數,以新北市2萬542宅最多,主要集中於板橋區、新莊區、三重區與淡水區,皆超過2000宅;台北市4468宅最少,主要集中於中山區、中正區、大同區、南港區與大安區,皆超過400宅;桃園市1萬8873宅,主要集中於龜山區、中壢區與桃園區,皆超過3300宅。

中南部也有不小的增幅,台中市1萬7121宅,主要集中於北屯區、南屯區、烏日區與西屯區,皆超過1200宅;台南市1萬1133宅,主要集中於安南區、永康區與歸仁區,皆超過1000宅;高雄市1萬3901宅,主要集中於楠梓區、三民區與鳳山區,皆超過1900宅。若與去年同季相比,六都均增加,並以台北市、台南市與高雄市增幅較大。

TOP


4、房貸錢荒衝擊 中古屋市場交易量冷

2025.08.01 03:00 工商時報 蔡惠芳 

7月全台中古屋交易量較月減14%,年減更達4成多,呈現淡季更淡,房仲業表示,主要受到暑假出遊旺季,颱風、豪大雨帶來中南部淹水災情,影響民眾看屋意願,加上銀行房貸錢荒仍持續,房市買氣降溫。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7月以來七大都會區中古屋交易均量比6月縮水1成以上,其中台北市月減15%、新北月減13%、桃園減少11%、新竹量縮10%、台中市月減16%,至於台南、高雄受颱風與豪大雨影響,月減近2成。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第三季為房市銷售淡季,因7月適逢暑假出遊旺季,加上颱風、豪大雨攪局,部分縣市出現災情,讓民眾放緩看屋、購屋腳步,造成南高二都中古屋量縮二成。此外,房市政策持續調控、銀行資金緊縮仍持續的狀況下,衝擊部分民眾購屋意願,並放緩購屋腳步,讓7月全台中古屋交易量減少14%。

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台中古屋市場交易量減少42%,台北市年減28%,新北市與桃園均量縮40%,新竹年減47%,台中量縮近5成最嚴重,台南減少34%,高雄量縮46%。

台灣房屋集團數據則顯示,7月全台各縣市買氣表現疲弱,月減7.3%、年減25.7%。中信房屋統計,7月全台中古屋交易量月減7.6%、年減35.7%。

陳金萍指出,中央銀行信用管制持續,而銀行緊縮銀根,核貸趨嚴、貸款利率上調、成數下降、排隊等撥款頻傳,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以致7月中古屋買氣比去年同期萎縮4成。

展望後市,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銀行房貸額度緊縮態勢未見緩解,關稅政策大限又迫在眉睫,8月下旬更將進入傳統民俗月淡季,短期房市恐難擺脫低迷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買氣若長期萎縮,也會加劇不動產經紀業的經營壓力,目前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仍處於歷史高點,部分體質不佳、經營績效不彰的房仲店頭,將很有可能在這波不景氣中被洗出市場。

陳金萍表示,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仍高,下半年經濟成長動能趨緩,也連帶影響內需與房市買氣,加上銀行房貸緊縮與不動產信用管制短時間內沒有鬆綁跡象,下半年房市交易動能回升空間有限。

TOP


5、小宅失寵 北市套房每坪150萬失守

2025.08.01 03:00 工商時報 蔡惠芳

房市疲態顯露,就連以往炙手可熱的小宅,今年也失寵,台北市預售套房新案每坪實價已失守150萬元關卡。《住展雜誌》31日調查北北桃上半年15坪以下套房產品實登每坪單價資訊,台北市單價最高的小宅為中山區的「御上中山」頂樓戶13.2坪,每坪成交價142.1萬元;新北市最高價為新店「寶安JR」的4樓戶12.4坪,每坪售價92.7萬元;桃園市最高價為觀音「嘉禮綵裕」4樓戶12.5坪,交易單價33.5萬元。總體來說,北北桃小宅每坪150萬元關卡已失守。

住展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套房小宅擁有低總價、好轉手、易出租等優勢,但對於自住客來說,空間太小,並無誘因,就算有低總特性,單價若是偏高,則仍然凸顯宜居性上的低性價比,因此市場上多半不乏為買來出租的投資性產品;而房市冷氣團揮之不去,不利投資客,甚至可能有銀行無意願承作鳥籠物件房貸,因此套房市場呈現弱化,反映在近期房價上。

陳炳辰表示,以「御上中山」來說,距離台北車站、捷運中山站生活圈都不遠,生活機能佳;「寶安JR」則鄰新北市捷運大坪林站,亦為當地數一數二的地帶,但台北市早有15坪以內的套房賣出單坪逾190萬元,新北市這類物件站上9字頭,也有部分案例,甚至板橋中古屋「新巨蛋」套房也成交到百萬元以上,因此相較之下,上半年新店小宅案成交單價9字頭,表現不算突出,市區地段小坪數案竟遭棄守,顯示房市寒風凍到骨子裡。

此外,套房產品不吃香的桃園,近二年在桃園車站、青埔一帶,15坪不到小宅新案每坪成交單價約5、6字頭,上半年推案最高價迷你宅「嘉禮綵裕」,位於草漯重劃區,成交單價在每坪33.5萬元,只算是區域合理水位。

陳炳辰表示,近年房價以小為貴,小宅單價屢破新高,如今在大環境欠佳,套房市場也開始降溫,即使今年北北桃推出不少套房新案,但價位上恐怕沒有走高空間,尤其今年套房新案揭露的單坪均價,台北市不到110萬元,對比去年縮水1成5;新北市今年維持與去年同樣的8字頭,未再創價;桃園則從去年的4字頭下修至今年的3字頭,小宅儼然失寵。

TOP


1、Q2經濟成長7.96% 四年單季新高

2025.08.01 03:00 工商時報 于國欽

主計總處31日公布第二季GDP概估指出,由於出口成長優於預期,加以民間投資亦佳,今年第二季經濟成長達7.96%,遠優於預測數,為近四年來單季新高。惟民間消費趨緩,年增率0.56%,比預期來得差,創下近15季最低。

綜合統計處專委江心怡說,美國對等關稅的緩衝期將屆,來自國外的客戶加大備貨力道,加上AI與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第二季商品出口比預測多出76億美元,這是第二季經濟成長達到7.96%的主因。此外科技業者擴廠,使第二季資本形成年增率達5.56%,是讓GDP優於預測的另一個原因。

第二季出口表現雖好,悉數來自半導體所屬的電子零組件、資通這兩項產品,這兩項產品出口成長強勁,且占總出口高達72%,其他產業顯得平淡,甚至衰退,值得注意。雖出口、投資都優於預期,但第二季民間消費趨緩,年增率只有0.56%,低於原預測1.47%,為近15季新低,主計總處官員說,與台美談判中的汽車關稅未定,致國人購車延遲有關,此外股市成交值年減27%,少了財富效果也影響民眾消費意願。更值得注意的是,民間消費裡的國外消費(出國旅行)仍有8.71%的成長,國內消費只成長0.05%,也創下近15季最低。

主計總處官員認為,第二季經濟成長雖接近8%,比原預測多2.73個百分點,看似熱絡,但這是對等關稅不確定造成的備貨效果使然,後續沒有人敢保證,即使這麼高的經濟成長率,也只能定調為「穩定成長」而非「熱絡」。

TOP


2、產業轉型趨勢帶動 高雄商用不動產後市看旺

2025.08.01 03:00 工商時報 顏瑞田

受大環境干擾,上半年台南和高雄「南二都」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大幅縮水不過高雄因產業成功轉型,商辦供不應求,每坪售價「坐五望六」,業者看好未來五年將陸續釋出的39.37萬坪新型商辦,交易單價上看六字頭。

富住通商用不動產董事長莊明昇31日指出,由於美國關稅政策、國內信用管制措施、限貸令、新台幣匯率升值等因素影響,導致上半年整體房市各項數據都下滑,短期內持續盤整中。

南二都的商用不動產上半年也受影響疲軟,莊明昇說,包括建地、店面、、工業用地,台南今年上半年總共成交2,947件、年減53.68%,成交金額371億元、年減65.20%;高雄上半年成交件數3,041件、年減57.99%,成交金額448億元、年減72.16%。

不過莊明昇認為,商用市場長期看好,特別是高雄,在產業轉型的趨勢帶動之下,國內外高科技公司陸續進駐高雄成立總部,加上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專區的設立,更讓高資產客戶留在高雄,帶動整體發展。

高雄市不動產代銷公會謝哲耀表示,高雄既有的老舊商辦,已不敷所求,也無法滿足新產業的需求;老舊、條件差的舊商辦,地段還不錯的舊商辦售價行情約每坪20萬元,月租金介於每坪500到700元。

反觀新的A級商辦,則是需求強勁,供不應求。謝哲耀以新A辦、位於北高雄農16特區的「京城IFC」為例,近一年實價登錄每坪均價54.61萬元,最高單價達60萬元,創下高雄商辦市場新高紀錄。預期未來陸續完工的新A級商辦售價將持續挑戰新高,月租金也可達每坪1,500到2,000元。

TOP


3、哪些人在買?宜蘭高鐵議題「農地炒到1坪10幾萬」……還是要回落!

2025-07-31 17:00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宜蘭報導

高鐵延伸宜蘭規劃近期環評初審通過,未來站址將在宜蘭縣政中心南側約三百五十公尺,若進度順利,預計2036年完工,完工通車後,預計從台北站至宜蘭站僅需20多分鐘;在高鐵延伸的議題加持之下,永義房屋羅東光榮中山加盟店周智偉店東表示,這幾年宜蘭高鐵特定區的農地交易也趨於熱絡,甚至1坪炒作到10多萬元,後來地價又稍微回落,不過與多年前相比,價格還是很高,高鐵利多帶動區域房地產。

宜蘭高鐵特區原本規劃大約190公頃,不過後來盼擴大為420公頃,交通部鐵道局也持正面態度,未來宜蘭高鐵特區除了車站,還將會有產專區、商業區、商場、住宅區、學校、停車場、公園綠地...等,政府都將會進行詳細規劃。

周智偉說,隨著宜蘭高鐵議題的發酵,這幾年高鐵特區內的農地交易相當熱絡,從10多年前1坪大約2、3萬元,到近年已衝到1坪8萬多、9萬元,甚至一度拉高到11、12萬元,不過因距離完工尚遠,地價也隨之逐步回落,目前高鐵特區內農地單價大約8萬元,至於特定區域周邊農地1坪大約4萬元。

周智偉指出,不少開發商、投資客看好宜蘭高鐵特區未來的發展,這幾年都陸續買進農地「等著」,少數有買賣交易賺價差的,不過大多數持有農地者都在等未來特定區開發、通車的願景,屆時區域地價、房價預期都將大大上升。

鐵道局表示,高鐵延伸宜蘭不僅能大幅縮短北東交通時間,打通北環路網瓶頸,更有助於實現一日生活圈與均衡發展,對於民意代表及地方鄉親的需求與建議,政府也會持續參與地方說明會、傾聽各界聲音,盼社會大眾共同支持計畫推動。 

TOP


4、6月製造業景氣 續亮藍燈

2025.08.01 03:00 工商時報 陳碧芬

台灣經濟研究院31日發布6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9.41分,較上月增加0.07分,燈號續呈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為連續第2顆藍燈,顯示今年第二季製造業狀況極為不佳。

6月景氣唯一正面訊息是景氣信號值沒有再下滑,甚至有極微小的增加。

就6月份不同產業燈號的消長觀察,代表衰退的藍燈比重由上月66.33%增加至6月的70.76%,反映7成產業呈景氣衰退;代表低迷的黃藍燈由16.79%增加至22.37%;持平的綠燈由16.88%減少至6.87%,罕見出現沒有任何代表景氣揚升或繁榮的黃紅燈及紅燈。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分析,各類產業景氣在第2季分歧,AI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與雲端服務應用,外銷訂單年增幅持續擴大,先前忙於拉貨的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6月下旬來為窒息狀態,6月產業景氣燈號由代表持平的綠燈轉為低迷的黃藍燈,全跟著傳產業腳步看待景氣前景。

機械、基本金屬、塑橡膠及化學品等傳統產業,5、6月期間有四不利因素:一、鋼鋁等特定產業關稅加徵,二、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三、同業低價競爭、第三地面對中國低價競爭;四、新台幣較上年同期大幅升值,部分抵銷出口與生產指數增幅,拖累原物料投入與售價等面向指標表現,產業景氣燈號持續為代表衰退的藍燈。

TOP


5、房市冷 台中重劃區吹養地風

2025.08.01 03:00 工商時報 曾麗芳

受限貸令影響房市交易冷卻、土地買賣同樣冷清。2025年上半年,台中土地買賣移轉筆數年減約25%,創近五年同期新低,在土地交易明顯降溫下,養地風潮再度興起,熱門重劃區地主看準土地出租不僅可創造固定收益,還能活化土地,免被課徵空地稅,收租養地,靜待房市回溫。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新興重劃區完成開發後,除了土地賣給開發商推案之外,部分地主會選擇出租給大型連鎖集團,或是申請設置無人停車場、汽車旅館、餐廳、藥妝店等業種。例如七期、八期,過去進駐很多汽車旅館、大型餐廳、私立幼稚園,但近五年卻逐漸消失匿跡,主因就是地產熱潮,精華區段土地幾乎被收購一空。

地主將土地轉賣給建商後,上述業種紛紛轉戰到其他更新的重劃區,例如台中市南屯單元二、單元三、13期,北屯機捷特區、單元12、14期等重劃區。因此,近半年來大型連鎖店如全聯、麥當勞,以及無人停車場等,如雨後春筍地在熱門重劃區冒出。

房仲業者表示,上述重劃區有土地改以簡易圍籬、鋪設碎石的「暫時性使用」場域,做為民營收費停車場與倉儲,甚至出租搭廣告招牌。這類低密度、易調整的臨時開發場域,不僅可創造現金流、也方便地主因應市場變化及需求隨時做出調整,還能解決都會區停車位一位難求的情況。

根據中市交通局資料顯示,台中公有加上私有小型停車位,2023年有14.76萬個,2024年底增加為18.19萬個,一年來增加3萬多個小型車停車位;到了2025年第一季更暴增到18.90萬個,一季就多出8,000個停車位。

建商表示,業者看到好地段的土地都不會放過,但現階段確實部分原計畫興建住宅或商辦的土地,因建築成本高漲、利率攀升與買氣冷卻而遞延推案,地主紛紛轉向低門檻的養地收租靜待時機。不過業者也坦言,這只是權宜的養地作法,等到地產政策鬆綁或重大建設利多釋出後,養地中的停車場與倉儲場地,預料又將搖身變為下一波推案熱區。

TOP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