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今年以來房市表現每下愈況,外有美國川普之亂、內有房貸排撥紛擾,造成信心崩跌,反映在房屋買賣移轉棟數大減上,前七個月合計154,077棟,較去年同期年減達26.8%。公股銀行高層指出,房市已進入冷凍期,今年買賣移轉棟數最多只有28萬棟,甚至可能跌破2018年的27.8萬棟,下看27萬棟。
央行祭出第七波的信用管制措施,是房市買賣移轉棟數下滑的主因,「量縮」是確定的事,價格則要觀察各區域有所不同,供給過剩區域尤其明顯,下跌1成是「起跳值」,核心、蛋黃區域跌幅有機會受控制,「現在房市就是多空交戰」。
鑒於房價居高不下,房貸與建築貸款占比偏高,預期房市信用管制政策仍將趨嚴,銀行仍將持續調整貸款結構,難有放鬆空間,最多針對首購、自住族群開大門。
第一銀行認為,美國關稅政策仍有不確定性及近期國內房市仍缺乏利多因素刺激,使潛在購屋者採取觀望態度,致房市成交量回升有限,預估整體房市或呈「量縮、價微幅修正」走勢;彰化銀行評估,房市應是「量縮、價緩跌」,整體房市交易萎縮,買賣移轉棟數將下滑至28萬棟。
華南銀行認為,銀行緊縮放款額度,近期交屋及推案情況不佳,部份預售屋完工交屋因資金籌措問題認賠出場,全國預售屋解約量逐漸增加,如下半年關稅戰對經濟之衝擊發酵,也將限縮民眾購屋能力,預期後續房市將持續向下修正,預估全年買賣移轉棟數約27萬棟左右。
過去2年高市標售土地,標脫率動輒8成到100%,地價甚至屢創新高。不料去年金龍風暴後,買氣急轉直下,連降價的土地都沒人要。專家表示,建商憂心貸款難、又有限期開工壓力紛紛縮手,大小建商各尋出路,大咖鎖定聯開案,中小型則轉往商業區整合老透天獵地。
房市冷颼颼,連土地市場也很冷,高雄市地政局固定每3個月公開辦理土地標售,成為觀察土地買氣重要指標。
今年Q2延續限貸氛圍,整體投標不算踴躍,顯示建商觀望氣氛濃厚。其中,第3標仁武區558坪土地,今年Q1曾流標,Q2底價再下修2600萬元重回市場,仍乏人問津,凸顯買氣相對低迷。
對照2024年上半年,央行9月19日第七波信用管制尚未公布,市場仍熱絡。去年Q2總成交金額達30.68億元,平均溢價率高達57.5%,脫標率達7成。福懋建設更以單坪151萬元標下高大特區706坪土地,創下楠梓區新高價。
去年進入Q3後,雖限貸尚未發酵,有亮眼個案標出,但整體買氣也開始急轉直下。去年Q3由城揚建設集團董座楊振宗以私人名義,取得高雄火車站生活圈578.49坪「特商區」建地,總價約8.49億元、單價146.8萬元,為Q3土地標售單、總價雙冠王。但除這筆大案外,其餘土地成交表現明顯放緩。去年Q4買氣更是大跌,土地標售僅進帳1.1億元。
高雄市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指出,高價土地交易案幾乎都集中在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前,政策實施後買氣明顯降溫。即便中大型建商仍需補充土地庫存,但對高總價土地態度保守,憂心貸款難度與限期開工壓力。加上今年房市尚未完全回暖,短期內持續保守因應。
高雄市不動產建築開發商業公會榮譽理事長陸炤廷表示,金龍風暴後市場利空頻傳,連分戶貸款、銀行資金都遭限縮需要排撥,大幅影響建商購地信心,購地意願明顯下滑。
觀察今年大型建商補充土地庫存,多轉向「捷運聯合開發案」或「促參案」,主因是市區精華地並未降價,與市府合作無須負擔額外土地相關成本,加上聯開案具軌道經濟效益,雖然進入門檻高,但不失為一種取得精華區段土地的方式,受到不少上市櫃等大型建商青睞。
至於中小型建商,則透過都更、危老重建案整合基地,較不受嚴格貸款上限限制,且只要符合特定條件還能換取容積獎勵,相對容易因應市場波動。
「現在就是房市的低點,人為打房不可能永遠壓著房價不動。」高雄市場雖暫時低迷,但仍具產業支撐,陸炤廷說:「現在堪稱『打底價』,未來仍有補漲空間,現在是『建商有實力的會撐,沒實力的會跑』,也讓大小建商對於標售土地更謹慎。」
去年9月19日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出爐,成為這波房市多頭的轉折點,全台房價在去年10月創下歷史高點後,開始盤整向下。據清華安富房價指數顯示,自高點起算至今年7月,全台整體房價約修正0.59%,除少數中南部非都會型縣市房價仍在攀高,其餘縣市均反轉向下,又以苗栗縣跌幅逾5%最明顯。
該房價指數顯示,這波房價約從2020年初起漲,當時指數約130,在新青安政策助燃下去年10月攀上250.7的最高峰,之後隨著央行信用管制及銀行房貸放款緊縮,房市交易量急凍,高檔房價也因買盤追價無力、賣方從堅持惜售到鬆動,原被認為「鐵板一塊」的房價反轉修正。
該指數分析全台房價「金龍海嘯」後走勢,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屬「率先下跌區」,以中南部都會區為主,包括台中、台南、高雄,下跌幅度都在1.3%以上,過去幾年,這些區域因產業投資、新興建設等題材,引導資金湧入,房價漲幅大,如今投資買盤退散,房價修正幅度更明顯。此外,新竹下跌近1%,過去吸納新竹外溢的苗栗縣,房價下跌幅度更達5%以上。
第二類屬「微幅修正區」,以北台灣都會區為主。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下修幅度均約在0.15%~0.2%間,北台灣都會區近年房價漲幅較小,相對中南部也有更穩固的剛需支撐,房價修正三季以來,波動幅度較不明顯。
第三類屬「逆勢上揚區」,以中南部非都會縣市為主。如雲林漲幅高達5.09%,嘉義、屏東均在1%左右,彰化逾0.8%,這些區域市場規模小,多吸納周邊都會區資金外溢,加上過去多頭起漲點較晚、漲勢更驚人,雖整體景氣向下,因屬相對低基期的水準,房價仍上漲。
房市限貸令(房產業稱金龍海嘯)下2025年上半年房市交易量全面下挫,七都僅新北市撐住逾萬件成交居冠,桃園以近9千件緊追,但十大熱區無一倖免,桃園中壢、桃園區交易量腰斬逾6成,板橋、淡水等指標區跌幅同樣驚人,房市全面進入冰河期。
據《591實價登錄》,七都上半年交易量新北市達萬件、居全台第一,桃園則達近9千件。但細看十大熱區,數據普遍大幅縮水,中壢區、桃園區交易量從去年5,600、5,800件驟降至約1,800件,年減逾6成。台中北屯雖仍守住千件,卻年減7成,高雄三民交易更暴跌近8成,跌幅居冠。
北台灣靠新北撐盤
591房屋交易網分析,房貸緊縮與信用管制加劇觀望氛圍,新建案與中古屋均受衝擊。新北本次共有中和、板橋、淡水、三重、新莊、新店六區進榜,其中中和受惠單一建案熱銷與捷運萬大線題材,以1,772件奪下第三,年減僅4成,跌幅最小。板橋則以1,681件居第四,但年減逾5成。
淡水區因新案支撐仍達1,519件,但去化放緩導致賣壓升高。三重區憑藉仁義、二重疏洪道等重劃區推案,成交1,487件,但與去年4,000件相差懸殊。新莊區在副都心、迴龍新案挹注下相對穩定,新店則以1,018件排名第十,靠地段及房價優勢吸引多元買盤。
中南臺灣北屯、三民重創
591房屋交易網指出,中南部去年因科技題材熱絡,但今年急轉直下,僅台中北屯、高雄三民擠進榜單。北屯區受建設支撐仍過千件,但受去年高基期影響,年減幅達7成。三民區則雖屬剛需核心,仍難逃市況低迷,新案買氣萎縮,交易量年減近8成,跌幅全台最嚴重。
最後,591房屋交易網提醒,當前買氣持續保守,短期內恐難出現翻轉跡象,剛需族群若有自住需求,宜多比較各區新案與中古屋差異,挑選具交通與生活機能優勢的區域,避免在市場震盪期承擔過高風險。
近期房市冷,惟台中市北屯區14期重劃區受惠重大公共建設與人口紅利加持,成為台中整體房市信心指標區域。
根據樂居最新統計,目前區域內線上銷售個案多達49個,預售屋實登揭露,以「惠宇MY PARK」、「磐興寬悅」雙建案表現最為亮眼;大陸、龍寶、寶輝等豪宅品牌則微量創價,14期呈現「量縮價穩」的走勢,顯示品牌力與地段已成為成交關鍵。
觀察今年前八月14期成交亮眼的新案,多為品牌代表作或位處稀缺地段。例如「惠宇MY PARK」,主打水湳生態公園第一排,今年以來有37筆交易,最高成交單價77.9萬元;位於台中巨蛋第一排的「磐興寬悅」,第二季進場以來銷售4成,實登揭露29筆交易,成交均價7字頭。
近期14期陸續傳出高單價交易案,包括「敘DOS」高樓層單價站上8字頭;「大陸豐莚」、「龍寶有愛臻邸」、「華固豐匯」單價則穩站7字頭;「惠宇和慕」OPENDATA實登揭露21筆,均價6字頭,預估高樓層將落在7字頭;「寶輝Park」系列開發規模與規劃團隊受到市場關注。
長期耕耘14期的磐興建設總經理游金洲指出,今年房市受到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影響,加上美國關稅打壓產業,未來可能再度造成通膨問題,因此「磐興寬悅」選擇分階段銷售,以因應造價成本的不確定性風險;磐興下半年將把重心放在仁平段與洲際段兩塊新購土地的產品規劃。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14期買方多為高資產自住與置產族群,除了地段條件外,品牌信任與規劃深度,是決定成交速度與價格穩定度的關鍵;在營建成本攀升、土地取得不易下,地段具備稀缺性、完整規劃與長期保值潛力的建案,更能在市場波動中維持銷售動能。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加上交屋潮碰上房貸排撥潮,衝擊營建股獲利表現,行政院長卓榮泰上周喊話「金融水龍頭要開大一點,但安全濾網要在」,為房貸鬆綁帶來一線希望,部分上半年業績明顯落後的營建股,包括興富發(2542)、遠雄(5522)、長虹(5534)、達麗(6177)等,隨第三季進入交屋潮,若房貸排撥適時加速,更有利下半年業績超車上半年。
興富發位於台南總銷60.9億元的「愛琴海」、高雄總銷26.6億元「興富發博愛」等二建案,6月開始進入交屋,接下來將力拚5筆新案在年底之前完工,包括台中總銷85.5億元「市政1號院」,及台中「仰星殿」、高雄「鉑愛悅」、台中「市政愛悅」、桃園「美術水公園」等,總銷合計超過300億元,若交屋順利,全年業績目標為400億元,就看政府的「水龍頭」開得夠不夠大。
遠雄上半年罕見出現虧損,不過下半年進入密集交屋高峰,預計將有五大案入帳,包括總銷180億元「遠雄幸福成」、總銷95億元的「遠雄商舟」等,全台完工交屋量可望上看368億元,業績有機會超越上半年。
長虹下半年交屋案量開始攀升,「長虹天韻」下半年將可認列約40億元,業績可望攀高,總銷30.1億元「松德長虹」,預計12月開始交屋,業績也可望倒吃甘蔗。
營建股獲利前段班的達麗,前八月為新案交屋入帳空窗,僅靠零星餘屋銷售。不過全年業績表現押寶下半年的二大案,包括北投總銷34.5億元「達麗天蒔」第三季取得使照、已完銷,台南91.7億元「達麗世界仁」第四季取得使照、已售75%。市場預期,若銀行排撥、交屋順利,全年營收可望站穩百億大關,上看120億元,並有機會虧轉盈。
今年上半年高雄市不動產業的整體營收跌破千億元大關,僅剩820億元,跌幅居六都最大。
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台灣不動產業的整體營收達9442.9億元,與去年上半年相比減少1615.2億元,跌幅為14.61%。同期間高雄市不動產業的整體營收為820.1億元,比去年同期驟減402.3億元,正式跌破千億元關卡,跌幅高達32.91%,跌幅六都最慘,台南市今年上半年的不動產業營收也下跌24.14%,是六都第二慘,今年南二都可謂是房市急凍的重災區。
進一步分析,今年上半年高雄市的不動產開發業的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27.9%、不動產經營及相關服務業的營收衰退達42.8%。業界人士分析,今年上半年國內外利空不斷,尤其南部的房市明顯比北部慘淡,這幾年獲利豐厚的建商相對而言受影響稍小,但不動產相關的仲介業與代銷業卻是「慘不忍睹」,尤其下半年至今也沒有紓緩跡象,年底不排除出現裁員潮。
去年919後,房市入寒冬,建商購地也大縮手。觀察北台灣土地釋出相對多的桃園,區段徵收土地標售狀況明顯降溫,不過仍能看到大咖建商吃下精華地,像是寶佳就以29.6億元買下中運土地,面積廣達2653坪,為近5次標售中最大規模的一標。
去年919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房市急轉直下,房市交易量縮,建商購地腳步也趨緩。觀察北台灣土地釋出量較多的桃園地政局區段徵收土地標售,目前為止近2年共有5次標售,2次在919前,3次則在919後。
進一步觀察,919前共脫標53標土地,脫標率達65~75%,開發商購地積極,買氣算是熱絡。而919後標售狀況明顯下降,脫標率下降到40~42%。
觀察919後的3次標售,脫標最多的土地位於A21重劃區,也就是機捷環北站,總金額82.7億元,其中240地號面積1942坪,為住宅用地,得標金額16.89億元,換算單價86.9萬元。
不過,台灣房屋環北捷運直營店長李楷詳表示:「A21土地規劃比較不方正,切成4個區域,中小型基地較多,但基於機捷便利性,能吸引外區通勤客戶,仍吸引開發商關注,預計明後年新案推出基本站上5字頭。」
值得關注的是,中壢運動公園雖然土地脫標不多,但出現了這5次標售中最高總價的交易,高達29.59億元,包含了中運段2、3、5、6地號,基地面積廣達2653坪,為商業用地,換算單價111.5萬元,得標人大有來頭,顯示為林O海,據了解就是寶佳機構總裁林陳海。
東森房屋中壢中美加盟店長廖壽業表示:「中運段地段條件出色,鄰近中壢火車站與中原大學商圈,生活機能佳,又有捷運建設利多,買盤會以在地客為主,預計年底、明年初就會有建案推出,以區域及標地行情來看,新案成交價預計能在5字頭,與青埔每坪具10萬元價差,仍有競爭力。」
廖壽業表示:「寶佳資金雄厚,即便房市大環境不好,仍持續有購置桃園土地的動作,而本次以29.6億元得標的中運段土地,位於環中東路二段、利民路交叉,可說是中運最精華的土地了。」
吉田開發建設副總蔡耀德表示:「在這波房市寒冬中,中南部新案市場比較慘,土地當然也是如此,而桃園作為北部房價相對凹陷的區域,又擁較多大面積、好規劃的土地原料,買氣仍相對穩定,大型建商仍有布局意願,尤其是在重劃區中最精華的土地。」
百貨不做了!板橋地區的消費地標之一,由麗寶集團打造的「麗寶百貨廣場」,驚傳將於8月底正式結束營業。然而,這並非單純的歇業,而是為了進行一場耗資逾十億元的「華麗轉身」,全棟將大改裝成炙手可熱的頂級辦公大樓。商用不動產專家預估,這項策略性轉變,有望讓麗寶百貨的身價一舉挑戰百億大關,甚至上看120億元,刷新新北市辦公大樓的價值紀錄。
百貨競爭激烈、商辦供不應求 麗寶啟動「建築更新計畫」
麗寶百貨廣場坐落於板橋縣民大道旁,屋齡已達14年,是麗寶集團跨足百貨商場的首件作品。儘管地理位置優越,面對百貨市場的激烈競爭,加上周邊新大樓陸續興建,麗寶集團最終選擇順應市場趨勢,將重心轉向供不應求的商辦市場。
麗寶集團在聲明中指出,集團一直看好板橋及新北市的商辦市場升級需求,因此決定啟動「建築更新計畫」,透過全面性的建築升級與空間再優化工程,將百貨大樓改造為辦公大樓。這項大膽的決策,背後是精準的市場嗅覺。發言人透露,多年前就有潛在客戶對此建物表達改裝為商辦的濃厚興趣,如今時機成熟,正式拍板定案。
板橋頂級A辦稀缺!每坪租金直逼2千
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商用不動產顧問公司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分析,過去百貨改裝成辦公大樓的案例極為罕見,因為商場租金報酬率通常高於辦公室。然而,當商圈競爭力較弱時,及早止損並尋求更高價值的轉型,才是明智之舉。
黃舒衛指出,板橋的頂級A級辦公大樓供給極度稀缺,目前僅有「板信雙子星」、「遠揚百揚」和「曼哈頓金融中心」三棟指標性大樓。強勁的市場需求,加上台北市企業外溢效應,使得板橋A辦每坪月租金水準已達到近2,000元,表現不俗。未來還有「馥華艾美」辦公大樓即將完工,預計租金將挑戰每坪2,500元新高。
專家預估,麗寶百貨廣場的樓地板面積高達1.78萬坪,一旦成功轉型為頂級辦公大樓,其未來身價將上看100億元,甚至有機會挑戰120億元,成為新北市的「豪辦之王」。
百貨轉型成趨勢 都更危老重建成主流
報導提到,事實上,百貨大樓的轉型已成趨勢。除了少數如台北市大直美麗新廣場部分樓層改裝為辦公室外,更多案例是選擇都更或危老重建。例如,敦化北路的環亞大樓(微風南京)和茹曦酒店都已啟動重建計畫,遠東SOGO百貨台北敦化館也將都更為豪宅,而大直家樂福舊址也正在重建為辦公大樓。
高雄市「捷運橘線O10/黃線Y18衛武營站土地開發案」29日簽約,開發內容逐漸清晰,三家上市公司合組的衛武營開發公司,將投入總額382億元,興建四棟純住宅、及一棟與飯店結合的住宅大樓。
未來,除飯店將交還高雄市政府,大約2,100戶的住宅,則將由衛武營開發公司自行銷售,總銷上看500億元,最快四年後進場預售,將成為高雄最高的地標住宅,亦創高雄單一建案最高總銷金額。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指出,該案位於捷運黃線Y18與橘線O10交會點,是高雄首宗雙捷運共構的聯開案,衛武營開發公司規畫興建國際品牌旅館、高級住宅的超高複合大樓,打造一個結合藝術、人文、交通與生活的新地標「衛武營藝術之丘」。
林欽榮表示,此一聯開案完工期間,剛好也是捷運黃線通車之際,捷運運量可望大幅提升,加上高雄市議會也在該生活圈,「於公於私,我認為是一個非常棒的開發案」,對高雄未來發展絕對具有關鍵性。
衛武營開發公司是由華友聯、達麗、海悅等三家上市公司組成,持股比例各為45%、45%、10%,將由達麗董事謝岱杰出任董事長,華友聯董事長陸炤廷29日代表開發團隊指出,在財務面上,三家皆為公開透明的上市公司,並獲兆豐銀行團全力支持,代表衛武營開發有能力更有決心,把這個計畫做到最好、最完善。
華友聯執行副總經理吳家德也證實,「橘線O10/黃線Y18捷運聯開案」五棟大樓中,有四棟純住宅,一棟飯店和住宅的複合大樓,規畫住宅共有2,100戶,坪數介於20多坪和40多坪之間。
被問及何時開始銷售?飯店要與那一家合作?海悅總經理王俊傑表示,等到時機成熟時就會進場,「花朵盛開,蝴蝶自來」,等到規畫到一定進度,就可吸引優秀國際飯店合作。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