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ng)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去年9月起央行實施信用管制掀起「金龍海嘯」,房市從2024年近年最熱,瞬間降溫至近年最冷,根據實價登錄統計,今年前八月包含土地及建物全台房地產總交易金額僅1.55兆元,年減幅58%,預估今年全年恐未及2.5兆元,對比去年近5兆元,打炒房一年房產交易規模縮減超過2兆元,縮減幅度相當驚人。
過去幾年房價上漲、加上交易量增溫,過去五年平均每年交易量達33萬棟,不僅住宅市場,包括商用不動產、工業地產以及土地市場交易也都同步處於高峰,據永慶房產集團以實價登錄統計顯示,每年全台房地產交易金額普遍達4.3兆元以上,去年更創下4.9兆元高峰,不過自去年央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交投熱度降溫,前八月成屋總交易1.1兆元、年減59%,土地總交易約4,315億元、年減57%。
此外,屬領先指標的預售屋交易更大幅衰退,2021年起全台預售屋交易規模均達1.2兆元以上,去年更達1.7兆元,不過今年投資買盤退散、自住買盤觀望,平均每個月交易件數僅3,000餘件,前八月交易總金額不到5,800億元,年減幅更高達7成。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今年以來即使房價修正有限,不過各類不動產交易量大幅衰退,尤其占大宗的住宅市場在貸款難、政策嚴的重擊下,買方信心不再,交易動能大幅打回原形,比起先前低利率及新青安政策所創造的熱潮明顯萎縮。
土地市場因開發商、建商衡量囤地、推案得符合現實市況,出手暫歇,小型建商更受貸款成數限制緊縮購地,房地產交易規模呈現雪崩跌落,幾乎回到前波景氣谷底的位置,展望明年,因為降息趨勢與明年選舉因素政策利多的可能,房市或有機會出現轉機、脫離谷底。
近年全國房市最受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科技園區開發與交通建設的帶動;隨著台中捷運綠線彰化延伸段、台76線延伸二林芳苑工程,以及中科二林園區等重大建設持續推進,彰化西南地區的城市發展正快速成形。這股「產業+交通」雙引擎效應,不僅帶動區域人口回流與產業升級,也讓二林、溪湖與員林等地的透天厝市場討論度再起。
觀察內政部實價登錄預售資料統計,近五年全彰化透天預售共有3,836筆,相較大樓產品3,012筆,多出824筆,顯見在地人仍偏好透天厝的傳統習性。以去年1~8月來說,預售透天總價最高3,610萬元,坐落於員林市;溪湖則出現少見的百坪透天厝,以2,860萬元竄升進最高價的前20名。而今年同期員林透天最高價3,200萬元,維持三千萬房價;二林也出現3,700萬的百坪透天厝;反觀溪湖最高2,000萬元,逐漸回到消費者期待的房價區間。
格睿建設董事長吳孟格表示,溪湖房市最大特色是以透天為主,近五年來預售交易有50%以上為透天厝,111年(2022年)時總價千萬以下可入手透天厝;近年隨著交通產業發展,房價有所上升,而又有政府、央行房市管制措施的影響,溪湖透天房價逐漸修正,回到千萬元總價,也提升建案的市場競爭力,構成剛性支撐。
去年推出的透天產品「格睿庭園透天區」,最高總價1,310萬元、平均成交1,171萬元,順利完銷。近期將多年收整的1,252坪基地面積「庭朗」,規劃總價1,188萬元起,挑戰下半年的透天市場,該案基地位於溪湖崙子脚路大庭巷1號旁,鄰近中科二林園區,距離台中也僅需要30分鐘車程,同時坐擁員鹿、二溪、彰水三大商圈機能,規劃四房四衛、雙車位,吸引不少換屋置產、自住族群目光。
同等價位的透天厝選擇多樣化,包括鄰近國道與彰化縣立成功高中(完全中學)的富煒建設「藝術臻堡」最高總價1,700萬、最低1,558萬。同樣在彰化溪湖、位居交通要道的君鑑機構「山水湖居」已同步進入二期建案,主打全臨路的透天雙車墅,最高總價1,790萬。

「地段」向來是挑選房地產的重要關鍵,在房市歷經價格盤整與利率變動之際,哪些路段的房子反而越賣越熱?房仲業者根據實價登錄資料,整理出近3年雙北交易量正成長的5條路段。其中,新北板橋區民生路三段交易量由106件攀升至159件,增幅高達50%最高,台北市的文湖街則是北市唯一上榜路段。
根據統計,新北市板橋區民生路三段近3年交易量由2022年8月的106件,連年增長至2025年7月的159件,增幅達50%,成為雙北交易量成長幅度最高的路段,而該路段近1年平均單價約為每坪73萬元,屬於新北市中高價帶,但買氣依舊旺盛。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板橋區長期為新北核心蛋黃區,尤其民生路三段鄰近捷運新埔站與新埔民生站,不僅本身擁有雙捷優勢,還可直上台64線,為板橋的交通樞紐之一,加上周邊商業活動活絡,涵蓋多個商圈,並鄰近大學,吸引不少置產族青睞。
在台北市部分,在此次統計中唯一上榜的是內湖區的文湖街,2022年時交易量達38件,直至最近1年上升至47件,交易量成長了23.7%,表現僅次於新北市板橋區民生路三段,而該路段最新單價則為每坪72.0萬元。
陳金萍表示,文湖街整體路段不算太長,卻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涵蓋了小學與大學學區,在交通上則鄰近捷運劍南路站及捷運西湖站,且距離內湖科技園區不遠,周邊生活機能完備,加上近年區內新建案推出,推升整體市場活絡,吸引科技業與通勤族購屋。

財政部20日公布9月新青安受理和撥貸情況,其中八大公股銀9月受理件數合計3,319件,除了是連六個月減少,更創下2023年8月開辦以來單月受理件數最少的紀錄;至於撥貸部分,9月也較8月減少120億元,撥貸金額278.71億元是開辦以來的次低水準。
財政部說明,新青安自2023年8月開辦至9月已26個月,距離2026年7月底利息補貼結束,等於僅剩下十個月的時間,因此現在申貸新青安的民眾,能夠享受利息補貼的誘因,會比先前申請來得少;此外,房市需求近期明顯降溫,加上投資管道多元,投資房市資金有轉向之勢。
先前因為除土銀之外的公股銀受限《銀行法》72-2條天花板,幾乎沒有餘額可供申貸,民眾申貸新青安必須排隊四至五個月,行政院因而指示把水龍頭開大,金管會也宣布9月起核撥的新青安可不計入72-2計算範圍。
對此,財政部說明,行政院和金管會的鬆綁,是為了讓本來已接近乾水的行庫,可以再多出一點額度辦理新青安,讓有需求的人可以貸得到,也就是希望維持穩定的量,如果受理量和撥貸量爆增,反而可能有引發炒房的疑慮,這也並非政府樂見。
合計行庫9月新青安受理件數3,319件是開辦後歷月最少,但行庫相較8月受理增減明顯兩極化,例如先前幾乎已完全沒額度的合庫銀,在72-2鬆綁後,9月受理件數較8月大增382件至559件,兆豐銀也增加133件至223件,臺企銀則是增加了48件。
但另一方面,由於其他行庫空出可受理空間,部分先前被轉介的公股銀受理情況也校正回歸,甚至趁此機會休息養生。像是土銀原本受理件數長期逾千件,9月卻罕見僅受理751件,較8月大減658件,一銀和彰銀也各較8月減少了181件和64件,是造成總受理件數下降的主因。
財政部也指出,撥貸的部分,行庫主要還是必須依照徵審的5P原則,不能因為不受72-2限制就亂撥一通,且撥貸金額和申貸者的屋價也會有關,因此房價修正也會讓撥貸金額減少。8、9月新青安撥貸金額己連兩月低於300億元,9月更僅高於青新安上路首月的167.86億元,是歷來次低水準。

企業界掀起辦公室升級、換殼潮,帶動台北市各行政區商辦租金王大洗牌。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訊,台北市有五個行政區,商辦大樓每坪月租金最高成交紀錄站上3,000元大關,最高為信義區「台北南山廣場」43樓的5,253元,為全台最貴的商辦租金王。
其次為大同區「皇翔台北廣場」頂樓戶4,261元,是台北市第二個站上4字頭的區域,一舉超車中山、大安、士林等行政區。
第三高為「國泰松江商業大樓」七樓戶每坪月租3,884元,為中山區最貴辦公樓;大安區「寶紘敦南商業大樓」7樓每坪月租3,676元,排第四;士林商辦「CAAM承德168」最高租金行情3,322元,在租戶Google大手筆承租下,成為商辦市場大黑馬,緊追在後。
除商辦租金王前五強,過去排名末段班的冷門地段南港,近年也大舉超前,贏過內湖,8月「潤泰南港玉成廣場」19樓創下每坪月租2,783元的紀錄,為南港最高商辦王。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分析,近幾年全球ESG趨勢抬頭、企業辦公室升級汰舊換新的升級需求殷切,部分新完工大樓成交的租金行情屢創區域新高。由於新完工建築成本較高,預期今年辦公租金維持去年水準或緩漲。<>

高鐵正式南延至高雄車站,使得高車成為左營站之後,擁有臺鐵、捷運和高鐵「三鐵共構」的交通轉運核心,而高雄市政府也正推動高雄車站「大都更計畫」,看準未來商圈發展紅利,城揚建設集團、以及仰德建設等在地大咖建商,搶進購地卡位,也使得高雄車站商圈的土地價格,漲至每坪160萬元高價。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20日表示,高雄車站因鐵路地下化計畫,自2002年舊車站停用,進入施工期之後,周邊商圈歷經長達約20多年的黑暗期,不過,隨著新的高雄車站站體今年正式全面完工,如今的高雄車站商圈,不僅讓迎來全新面貌,政府同步啟動以站前第一環為核心的都市更新計畫。
包括已推動的「高雄車站專用區四、五及商四公辦都更案」、「高雄客運民辦都更案」、「71期重劃區」等,未來都將重塑站前商圈天際線。此外,李家妮指出,高鐵正式南延至高雄車站,成為繼左營站之後,擁有臺鐵、捷運、高鐵「三鐵共構」的交通轉運核心,車站商圈將匯集交通、商業、生活機能,華麗變身成為新都心,看準未來前景,已吸引不少大咖業者積極卡位布局。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最新揭露,位於新興區新興段二小段,占地面積約400.2坪的商五用地,今年5月,由高雄知名的城揚建設集團,以關係人名義無貸款以總價約6.4億元買下,刷下近五年來該行政區最高總價土地交易,換算每坪成交地價約160萬元,也成為該區近一年來,土地單價次高交易。
距離城揚集團購入的基地,大約300公尺的281.6坪「商四」土地,仰德建設則於今年上半年,陸續整合同樣位於站前商圈南華橫二路上的老透天建物及素地,目前已揭露共計四筆房地及兩筆土地交易,合計房地成交總價約3.4億元,換算每坪成交單價約140萬元。
台灣房屋高雄新站加盟店店東楊秉瑞表示,城揚買進位於站前商圈七賢一路與仁愛一街口的土地,周邊多為老透天聚落及40年以上老華廈,平均成交價位仍有1字頭,而周邊因新屋稀有性,以新成屋「新站之心」,最高單價已有4字頭成交實力,如以該基地成交地價估算,未來如推大樓案,預估每坪單價應朝坐四望五。
李家妮表示,高雄車站商圈屬於舊城區,老屋多、素地少,由於整合危老建物可享有容積獎勵,加上危老條例預計將於2027年落日,促使業者積極以整合老透天為取得開發土地方式之一。相較於市價,業者的開價通常更具吸引力,對屋主而言頗為划算,雖然整合過程耗時,但對建商與屋主皆能達成雙贏局面。

新北捷運三鶯線工程拚今年底完工、明年通車,串聯桃園的「三鶯線延伸八德段」綜合規畫報告已獲行政院核定,主責的新北捷運局已將工程經費審議報告送交中央審核。新北捷運局指出,新北已同步規畫招標策略與工程招標作業,若中央能趕在2026年2月前完成核定,明年可望順利動工。
三鶯線延伸桃園八德段,計畫經費約160.5億,全長約4.03公里,沿線規畫3座車站,路線自三鶯線終點站LB12鶯桃福德站尾軌起,採高架方式跨越大湳交流道,在和強路口設LB12a高架車站,並結合八德轉運站。
並續沿和強路及新闢道路至豎啣埤東側設置LB13高架車站,路線往南轉為地下化,穿越大湳森林公園南側後沿介壽路北側設置LB14地下三層車站,與桃園捷運綠線G04站採地下共構。
延伸八德段由新北市府與桃園市政府共同推動,新北捷運局指出,三鶯線延伸桃園八德段計畫,綜合規畫報告在今年8月1日獲行政院核定,新北捷運局提前啟動基本設計,8月12日提報工程經費審議報告,經交通部於9月30日函覆審查意見後,10月16日完成修正後函送報告。
新北捷運局指出,為加速捷運推動,市府同步規畫招標策略與工程招標作業,若中央能在2026年2月前完成核定,預計明年能順利動工,屆時三鶯線將串聯新北「三環六線」與桃園「三心六線」捷運路網,強化服務千萬人口的北北桃捷運共榮生活圈。
皇昌(2543)營造20日公告以總價約達9.04億元取得兩筆土地,合計土地面積約1,482.75坪;皇昌表示,該地未來將參與公辦或自辦市地重劃開發,並朝興建辦公大樓方向規劃,目前將暫時做為預拌廠的停車場使用,後續推案時程則視未來重劃開發進度,再做規劃。
皇昌營造指出,該土地面積約1,482.75坪是由兩筆土地組成,位於台北市安康路106巷,亦在公司斜後方、預拌廠的對面;其中第一筆為台北市內湖區潭美段一小段516地號等15筆土地所組成,面積約1,379.69坪(約4,560.95平方公尺),每坪土地交易單價62萬元,交易金額約為8.55億元。
第二筆土地約103.06坪(約4,560.95平方公尺),每坪土地單價約47萬元,交易金額約4,843.82萬元;總計兩筆土地約1,482.75坪,位於台北市安康路106巷與安康路所圍成街廓。
皇昌表示,由於公辦或自辦市地重劃開發進度未定,因此目前先做為預拌廠的停車場使用,未來待重劃開發進度較明確時,推案時程將較為明確,目前公司傾向全案朝頂級商辦大樓做規劃。
最近桃園老牌飯店「晶悅國際飯店」都更改建案,出現新主人,上櫃營建股鉅陞國際開發(5529)日前以27.86億元,收購整個都更案65%的所有權,躍居為最大地主,取得都更案主導該案;至於另外35%,則由長耀國際、鉅陞建設取得。未來,鉅陞國際、長耀國際、鉅陞建設三強,將共同合作進行開發,讓飯店變身為總銷逾160億元的精品宅。
桃園「晶悅國際飯店」都更案位於桃園市桃園區大有路、大興路口,基地面積達2,175坪,未來可望成為桃園區的指標性大型都更案。
調查顯示,不少老飯店都陸續被拆除重建,開發為更具效益的住宅大樓。
以台北市「台北西華飯店」來說,也宣告歇業,在2024年拆除、整地,計畫改建為高層住宅大樓「西華璞園」。
先前亞昕國際也砸下22.8億元買下新竹「福泰飯店」,先售後續租、未來再計畫重建住宅大樓,主要是看好竹科人的剛性需求。
而2024年更是建商獵地大爆發的一年,不少舊飯店、老摩鐵密集易主,被建商收購。
建商志榮建設以個人名義,砸下9.2億元買下台北市「安和精品旅館」;力麒建設以8.4億元,買下原本前身是集團「力麗哲園飯店台北館」、後轉租作為「承攜行旅台北八德館」的203坪土地;皇普建設也進場收購摩鐵,以11億元買下桃園平鎮「歐遊國際連鎖精品旅館」中壢館,占地面積達1,366坪;長見營造以3.25億元買下台北市捷運善導站附近「群來商務旅館」,基地面積約80坪。
高雄方面,繼2019年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天買下高雄「華王大飯店」,近年拆除改建「港灣1號院」外,最近建商收購飯店潮不斷,如:華威影城以2.88億元買下高雄駁二附近的「文賓大飯店」,可能朝影城或飯店改建;高雄「立多商旅」則被富源冷凍食品老闆以3.6億元收購,未來可能朝向自用方向規劃;遠雄建設買下高雄「人道國際酒店」,並打掉重練,變身為「遠雄峰蘊」等,都是指標案。

大同(2371)懸宕多年,位於北市中山北路精華區、總面積高達5萬坪的總部土地資產開發案要動了。在大同新任董座張榮華積極與大同創辦人林家溝通後,原本不願提供大同總部持分所有權,導致開發案受阻的林家終於點頭,促成開發案成行,開發價值高達數百億元,是大同歷來最大資產活化案。
大同經歷經營權易主後,積極轉型朝高附加價值業務發展,提升獲利。業界看好,大同中山北路總部資產活化後,將為大同帶來豐沛的資金流,助益公司轉型,再度擦亮這塊百年企業招牌。
大同表示,這次與林家達成合作共識,不僅為資產活化帶來新契機,更展現新任經營團隊解決陳年問題、加速企業轉型的能力。至於中山北路總部進入資產活化程序後,總部辦公室將另覓地點租賃,確切地點正研議中。據了解,大同中山北路總部所在街廓,土地產權分散一直是阻礙開發的難題,該地連同大同大學、大同高中約有5萬坪,其中,大同公司持分約占40%,估約2萬坪,其餘60%則為校方所有。
大同創辦人林挺生當年為防範後代子孫敗光家產,刻意將核心地段切出畸零地,過戶給大同大學等財團法人,使校方地權形同「釘子戶」。過去加上前經營權恩怨,掌握校方地權的大同前董座林郭文艷對資產開發態度保守,導致大同公司雖有開發意願,卻受限於土地產權無法整合,多年來開發案始終卡關。
知情人士透露,張榮華上任後,迅速主動與林家接觸溝通,成功達成共同開發大同總部土地及周邊校地部分的默契,這項突破性進展,徹底解開長年掣肘總部開發的難題。
大同規劃,未來中山北路總部土地開發將朝複合型商業大樓概念前進,部分樓層供大同公司人員自用,其餘則採出租或出售(住辦)方式釋出,以最大化資產效益。
根據初步規劃,若採複合式開發,市場預估,光是未來租金收益每年即可貢獻大同每股純益超過1元,若加計出售樓層收入,整體開發價值可望達數百億元以上。另一方面,在輝達台灣總部土地卡關之際,大同也釋出願意將中山北路總部土地提供給輝達使用的意願。據了解,目前大同總部的土地資料已遞交予經濟部,並交由輝達作為台灣總部選址的備案之一,而本次送件給經濟部的可釋出土地面積約為4.2公頃,該面積已包含與大同大學、大同高中等校方議定的合作開發範圍。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