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ng)
房產新聞
產業新聞
房市持續探底,據實價登錄統計顯示,9月全台預售屋交屋僅剩約2,100件,再創下實價登錄近57個月以來新低,業者預估,今年全年預售屋交易量恐跌破4萬件,為數不少的房屋預售階段賣不完,短期內供需失衡,體質不健全的開發商恐怕會感受到財務壓力。
根據統計,去年房市景氣熱絡的5月、6月間,預售屋單月交易量可達到1.6萬件,但隨著去年9月央行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市場信心轉趨於保守,預售屋交易量快速降溫,去年9月跌破1萬件,今年前九個月僅有1月及3月有超過4,000件,近三個月更是不及3,000件,政策抑制之下的房市,預售市場幾乎陷入全面冰凍。
以六都來看,9月交易量最高的新北市也僅有400餘件,桃園、台中則300餘件,與過去單月動輒超過2,000件相較大幅萎縮,台北市、台南及高雄更僅有百餘件,過去房價漲幅大的中南部都會區,預售屋交易量萎縮幅度明顯大於北台灣。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政府延長建照期限,但開發商因為銀行融資需要按時程開發,預售交易量能低落,對於開發商的財務能力也會造成考驗,時間一拉長就可能有開發商財務吃緊,雖然資產價格仍大於負債,但往往現金流出問題,就容易出事。
就過去經驗,全台預售屋單月銷售7,000件~8,000件算是有人氣的市場,谷底也有個單月5,000件的交易量能,景氣好則是可以衝破單月成交1萬件以上,去年上半年景氣大好,平均單月衝到銷售超過1.3萬件,今年第三季則是單月都不到3,000件的水準,交易量能僅有房市景氣最熱時的二成多。

台北市中古屋市場以大樓和公寓產品為大宗,由於兩者特色的不同,在房價上往往存在落差。業者據內政部實價登錄交易資訊,統計近1年台北市12行政區建築型態為住宅大樓及公寓的交易價量,其中,信義區住宅大樓與公寓價差最明顯,逼近5成最多,中山區每坪則差不到20萬。
台北市12行政區中,信義區住宅大樓與公寓價差最為明顯。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信義區新興住宅大樓多集中在信義計畫區、松仁路等商圈,近1年住宅大樓房價平均每坪約105.2萬元。
信義區公寓多位於吳興街、永吉路、光復南路等商圈,生活機能成熟,相較於動輒百萬元的住宅大樓,公寓房價平均每坪70.9萬元,與住宅大樓相差33.3萬元,價差幅度高達48.4%,公寓房價相對住宅大樓親民許多、得房率高,也成為多數購屋民眾入住信義區的務實選項。
住宅大樓與公寓價差幅度排名第2的是士林區。陳金萍指出,士林區生活機能成熟,但地段距離台北市中心已有一段距離,近1年住宅大樓房價約84.2萬元;公寓房價約58.2萬元,與住宅大樓每坪價差26萬元,價差幅度達44.7%。
價差最小的位於台北市蛋黃區的中山區,住宅大樓與公寓價差僅26.4%,陳金萍說,中山區由於地段精華、交通便捷,商業活動興盛也吸引人潮聚集,近1年住宅大樓房價每坪89.9萬元,公寓房價每坪71.1萬元,價差幅度相對其他行政區要小。儘管公寓屋齡通常較高,但公寓多位在交通、學區、商圈機能發達的地段,因此房價有所支撐而更貼近住宅大樓房價。

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位於新北蛋白區的泰山,憑藉親民房價與建設話題,也成為不少購屋族的首選落腳地。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目前泰山的平均房價約為每坪40.8萬,相較於去年同期的每坪43.3萬,微幅下修5.8%,但若進一步觀察區內不同坪數住宅的房價變化,30坪以下的小宅產品卻從每坪37萬元上升至每坪40.7萬元,漲幅高達10%。
對此,中信房屋泰山十八甲加盟店店長許榮展表示,目前市場交易以首購族為主流,小坪數住宅入手門檻相對較低,又有新青安政策助攻,仍是市場上的熱門產品,價格自然也更具支撐力。
許榮展表示,中、大坪數住宅仍有其受眾,但在整體房市降溫的氛圍下,民眾購屋心態較為觀望,導致今年此類產品的交易量明顯萎縮,且成交案件又多集中在屋齡20年以上、單價相對較低的中古屋,缺乏新建案的拉抬,平均房價自然隨之下修。
反觀30坪以下的小宅產品,目前區內小宅產品總價帶普遍落在600~1,000萬元,剛好也符合新青安政策的貸款額度,在投資客退場、首購族當道的趨勢下,小宅產品順勢成為市場上的熱門,其價格也因此獲得有力支撐。
許榮展指出,對於有自住需求的購屋者而言,當前市場氣氛趨冷,屋主的心態已見軟化,開價會更貼近市場行情,所以現在反而是消費者積極看屋、大膽議價的好時機。
在區域選擇方面,許榮展建議,十八甲重劃區開發較早,區內生活機能已經相當成熟,擁有泰山公有市場、全聯、泰山運動中心等設施,能充分滿足居民日常所需,目前區內中古屋房價仍普遍落在4字頭,新建案則落在5-6字頭,與雙北精華區相比,CP值相當高,再加上其地理位置緊鄰未來重點發展的塭仔圳重劃區,極有機會優先承接發展紅利,的確是相當值得購屋民眾關注的區塊。
科達建築董事長賴建程指出,塭仔圳市地重劃案佔地約400公頃,日後待塭仔圳配地回來的每一年,都可能說北台灣最大案量區塊,而在年輕人剛性需求不變下,塭仔圳因案量大,他推估長期房價區間若能落在每坪58~65萬間,是目前剛性需求可入手的區域。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泰山房價基期低,又鄰近林口、新莊等地,周邊產業園區能夠帶來穩定的居住需求,再加上機場捷運開通後,也吸引了不少雙北通勤族的駐足,未來隨著塭仔圳重劃區與五泰輕軌的建設陸續推進,泰山的後市發展的確相當具有想像空間。
房市市況低迷,過去預售屋銷售量與開工量相近、甚至賣得比開工還多,景氣好時預售案完銷或接近完銷再動工是常態,不過今年預售屋銷售量遠低於開工量,推估預售屋全年交易量不到4萬戶,但開工推估達11萬戶,顯示許多預售屋未能順利出售,愈來愈多個案進入興建期,都還大量有餘屋待售。業者認為,若景氣未見回升,未來成屋銷售將成常態。
這波預售市場的高光時刻,出現在新青安房貸政策上路後,一直到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才降溫,據實價登錄與內政部統計顯示,2024年報開工的住宅戶數共12.8萬戶,2024預售屋銷售量則高達13萬戶,預售市場景氣正熱時,個案子幾乎全面熱銷,民眾心態上出現「不買會更貴」的預期。
但在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後,預售屋交易量快速降溫,今年第三季每個月交易量都不及3,000件,今年前三季合計交易量約3萬件,約為去年三成,但申報開工卻達9.6萬戶,預估全年將達到11萬戶。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預售量需申請建照後才可以銷售,六個月內要申報開工,另可展延三個月,不過目前市況不佳,建案銷售期大幅拉長,從預售一路銷售到成屋都有可能,但礙於銀行貸款限制,也必須按原規畫時程如期開工,現在開發商融資成本與自籌資金條件都嚴格許多,面對房市景氣較去年驟降,只能先求之前預售個案順利交屋回收資金,新推案或購地都已經轉趨保守,等待市場是否有新的轉機。
曾敬德表示,目前預售市場進入個案表現,但部分房價高漲的區域,價格壓力相對較大,若區域市場供給量又大,消費者自然會挑選對自己最有利的時機與價位等條件,才會出手購屋,建案現場的銷售策略也會將戰線延長,以謹慎使用廣告預算、降低接待中心成本等方式因應。
限貸令導致購屋的自備款壓力比預期更大,銀行週轉金放款也明顯上升。台灣房屋觀察中央銀行5大行庫新承做貸款數據,今年9月新增購屋貸款約505億元,創下29個月新低,較去年同期的1110.5億元,銳減56.4%;而新增購屋貸款金額走低的同時,週轉金貸款則持續成長,9月新承做週轉金貸款金額年增近2成,來到9940.4億元,寫下今年單月新高。購屋與週轉金貸款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自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新增購屋貸款金額一路下滑,年增率也由正轉負;加上銀行強化內控,對客戶收支比要求嚴謹,民眾無法取得符合預期的足額房貸,購屋的自備款門檻因而拉高,甚至排擠到裝潢預算和生活消費,增加週轉金貸款需求。
張旭嵐進一步表示,不動產可以抵押增貸週轉,用作生活費或投資需求,但不得作為購屋資金。今年股市屢創新高,至今仍在高檔徘徊,也提升投資人短期週轉投入股市的意願;除了個人資金週轉需求外,今年傳產面臨川普關稅戰衝擊,不動產業受打炒房影響,也讓相關業者的資金週轉需求升溫,加上產業界每到季末、歲末,都有較大的資金調度規劃,促使近期的新增週轉金貸款金額創今年新高。
進一步觀察,週轉金的利率比房貸利率略低,以2025年9月的最新利率來看,新增購屋貸款利率2.294%,而週轉金僅2.083%。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週轉金貸款活絡,反映出市場對資金的需求殷切,加上新增週轉金貸款的利率不到2.1%,較購屋貸款略低,為防資金流入房市,央行去年至今的每次理監事會議,都提及會強化金檢,緊盯週轉金資金流向,在週轉金借貸持續暢旺的情況下,預料年底央行的理監事會議,仍會將週轉金借款視為打炒房的重點稽核項目。
陳定中分析,第4季邁入傳統購屋旺季,也是全年交屋量能較大的季度,民眾申貸購屋相對踴躍,但央行的信用管制政策尚無調整,消費者對房貸核貸金額仍需保守估算,也須預留更多活用資金,所以年底國人借貸短期週轉金的情況,預估會持續上升;另一方面,依照2023年的普發經驗來看,今年歲末普發現金,將增加政府短期借貸的週轉需求,因此年底新增週轉金貸款金額,突破全年新高的機會濃厚。

塑化、油氣企業近年因產業景氣仍處調整,包括中石化、大洋、中纖、國化、炎洲、北基等業者,相繼展開資產活化布局,強化收益能量,支援轉型升級。
國化去年處分旗下新屋倉庫舊址及高雄廠舊址經貿段一小段4地號土地,高雄廠舊址經貿段一小段第29地號土地(3,096.02 坪)及第5地號土地(876.08坪),也將依股東會決議,持續規劃辦理出售。
中石化處分苗栗頭份廠房土地及高雄前鎮及楠梓區投資性不動產,合計處分利益約27.9億元;下半年將持續高雄前鎮特貿五A土地及部分營業土地公開標售。
北基規劃2030年資產活化藍圖,投資建案總銷逾200億元;旗下「水星光」建案交屋入帳,帶動10月營收續創同期新高。另,董事會決議處分桃園市桃園區三民段6筆土地,交易總額9.96億元,預計處分利益2,196萬元,強化資金運用效率。
炎洲推估,今年至未來雙北及台中所有建案總銷近400億元。其中,台北中正區炎洲晴總銷3.95億元,第四季開始交屋;北投炎洲奇玉總銷11.58億元,已銷57%,預計明年第一季交屋;士林區炎洲隱玉總銷24.46億元,銷售16%,規劃2029年第四季交屋;北投炎洲琉玉總銷21.59億元,明年1月開始銷售,2030年首季交屋。
大洋中和土地與馥華集團馥羽建設簽訂合建契約,原土地面積達15,730坪,扣除37%捐地後,實際開發案面積為9,912坪;已向新北市政府申請建照及都審掛件,最快明年第一季銷售。 大洋北市文山區興隆路/興順街口土地都更案,土地面積397.18坪(公司持分約二分之一),總開發面積1125.6坪,與甘霖建設簽訂都更計畫,已向北市府掛件,預計2028年公開銷售。
中纖除與聯上開發就北市萬華區直興段土地簽訂合建分屋契約書,提供全案土地,規畫興建高級住商大樓,預計取得分配比例約55.8%~56.5%,並推動旗下新北市三重區土地,以自地合建方式興建住宅大樓。

為推廣低碳建築能效標章,內政部地政司規劃明年第一季調整實價登錄查詢系統、於平台揭露建物能效,後續也會修法將建築能效標示納入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事項,作為交易資訊。
建研所表示,未來民眾購屋選擇取得建築能效1級以上之建物,除用電可省20%~30%,還會與金管會合作,指引銀行提供優惠購屋貸款利率;同時,開發商也可獲得較佳的融資成數和優惠利率。
內政部建研所長王榮進指出,目前規劃三階段推動低碳建築產業,一、2026年開始推動低碳建築能效標示。
二、2028年前開始實施有關低碳建材、低碳創新工法、智慧建築技術的認證制度。
三、2030年達成所有公有新建的建築,均須符合低碳標示規定,同時也會要求要採用一定比例的低碳材料,以促進國內低碳建築產業的發展。
「建築能效標章」制度鎖定建物完工入住後的「使用碳排」,王榮進表示,民眾購買取得能效標示1級的建物有兩大好處,一、未來入住用電可省20%~30%。第二,將與金管會合作,透過綠色金融指引銀行給予消費者購屋貸款利率或相關優惠,同時開發商也可享融資寬鬆政策。
建研所說明,目前有九間銀行提供利率優惠,包括玉山、國泰、兆豐、土地、渣打、上海匯豐、星展、第一、與台灣企銀等,會透過ESG給予購買拿到綠建築黃金級以上給貸款優惠利率,後續也爭取低碳建築標示的建物比照方案或更多優惠,上路時間未定。
地政司長林家正表示,未來會把建築能效標示納入不動產租售必要資訊,希望好的建物可以在市場上反映價值。將有兩項作業,一、修正「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事項」,規範應記載該建物是否取得建築能效標示,包含等級、核定時間、證書效期等,讓交易雙方都能了解該建物的建築能效。
二、修正實價登錄系統,林家正說,預計明年第一季完成實登平台調整,將建築能效資訊揭露,未來民眾在查詢房價時也可一併掌握該房屋是否具有能效標章,作為交易參考。

北台中隨著14期等新興重劃區房價屢創新高,近年包括冠德、國泰、坤悅、富宇、豐邑、誠邑築等建商,競相重返發展成熟的崇德生活圈購地與推案,尤其是崇德路串聯商場與交通量能,捷運「文心崇德站」更是人流匯聚的核心節點,崇德路沿線有望掀起補漲行情。
崇德生活圈在眾多品牌建商競逐下再添亮點。誠邑築建設率先打出「國際牌」,攜手荷蘭知名建築事務所MVRDV,於崇德路、漢口路口推出全新地標預售案「嶼76 The Island」,近期已正式取得建照、整裝待發。
基地前身為屋齡35年危老商辦「德成大樓」,占地近400坪,誠邑築去年1月以每坪逾180萬元、總價6.5億元購入。新案規劃興建地上21層大樓,產品規劃37至46坪,目標客層鎖定置產族。
誠邑築董事長沈瑞興表示,相較於新興重劃區,崇德生活圈成熟度高、機能完整,無論商圈、交通節點皆已到位,展現北台中少見的文化深度與城市延續性。
北部建商同樣看好崇德生活圈發展,陸續插旗推案,如冠德建設「裕毛屋原址案」即將登場,預計推出地上24層的住宅產品;國泰建設去年砸10.45億元購得北平路三段約566.58坪的土地,預計改建為住宅大樓。
日勝生集團投資17億元的「文心崇德G6站聯開案」,已於今年7月動工,將打造集結郵政服務、商場及住宅於一體的現代化生活中心,預計2028年完工。
台灣房屋信實崇德店長明而康表示,崇德路生活圈向北可至明年開幕的漢神洲際購物中心,向南可連結中友百貨、一中商圈與中國醫藥大學等繁華區域,且崇德路上連鎖餐飲、咖啡廳林立,可說是北屯區含金量最高的一條路。由於捷運綠線旅運量穩定成長,雙軌交會將更加凸顯崇德路生活圈的區位優勢,人潮與商機不斷湧入,可望帶動區域行情再上一層樓。
橫跨前鎮、鳳山區的交通要道「前鎮媽祖港橋改建工程」,自去年7月底前下游側開放通車後,已陸續完成上游側捷運黃線地質改良、鋼梁吊裝及橋面版施作等,預計今年底前全線完工通車,將讓前鎮與五甲之間交通車流更順暢,也利後續捷運黃線施工。市調顯示,目前橋段二側R5前鎮高中站輕豪宅房價站穩3字頭,2房高樓層景觀戶最高已站4字頭。
高市府指出,媽祖港橋改建後的橋梁全長59公尺、橋寬拓增至25公尺,採鋼構梁型式,未來往前鎮將提供3車道、往鳳山方向2車道及安全人行道,大幅提升通行效率與安全性。
為強化捷運黃線隧道潛盾施工安全,在媽祖港橋改建同時投入經費約1億元,啟動捷運黃線行經媽祖港橋路段下方橋墩的地質改良作業,使上下游側橋梁改建時程合計多花費約1年時間,目前整體進度91.97%,超前5.3%,下游側已在去年7月提前開放通車。
目前上游側鋼梁吊裝與橋面混凝土澆置已完成,正進行伸縮縫、人行道、護欄、路燈與標線等最後工序,將於114年12月底全線開放通行。媽祖港橋通車後,前鎮與五甲的交通將更順暢,也能減少部分壅塞路段負擔,地方發展會更有動能。
市調與實價登錄顯示,目前緊鄰馬祖港橋與R5前鎮高中站出口旁的隆大營建「鳳凰悦」輕豪宅大樓新成屋案,去化表現不俗,單坪實登價多介於每坪37~39萬元之間,最高實登價為一戶15樓約25.54坪2房,成交總價達1028萬元、每坪約40.25萬元。
另外,鄰近的鳳山五甲公園一帶,成為地上權宅推案新重鎮,目前單坪售價帶多介於24~28萬元之間,少數業者推出每坪不到20萬元的低價訴求,以吸引首購買家上門。

交通部2025年招商大會將於19日舉行,以「交通招商多領域.打造榮景同躍進」為主題,規劃14個展示攤位、共60個案件,整體招商金額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達3,339億元再創歷年新高,以行動帶動民間投資推動國家轉型,以「兆元投資」的雄心、「大公建時代」的願景,拚打造台灣交通產業建設嶄新榮景。
交通部2025年度招商大會主打五件亮點招商案,分別是一、基隆市威海營區舊址基地新建營運移轉(BOT)案、40.50億元,二、高雄港新亞灣雙子星大樓開發案86.99億元,三、台北市台北車站G+2,G+1 ,U-1層增建、改建、修建及營運移轉案、7.6億元,四、高雄市自立路土地開發案、150億元,以及五、高速鐵路台南車站特定區產業專用區(武東段279.280地號)、72億元。
交通部表示,招商大會已成為國家建設動能的重要引擎,今年更迎來新的里程碑:在行政院核定的「兆元投資國家發展計畫」藍圖下,交通建設正式進入「大公建時代」,不僅是基礎建設的升級,更代表台灣要以更大的格局,串聯城鄉、連結世界,讓交通成為推動經濟、產業與生活轉型的核心力量。
今年度大會共釋出60項招商案,總商機達3,339億元,回應民間企業對交通部「永續、智慧、創新」發展願景的信任。未來將持續擴大民間參與,從傳統的海、陸、空建設,到新興的智慧運輸、低碳物流與數位治理,全方位開啟「投資交通、投資未來」的新契機。
交通部強調,交通建設不僅是工程,更是人民幸福與國家競爭力的根基,從高鐵延伸、港市共榮、智慧機場,到TPASS通勤生活圈、TOD大眾運輸導向城市再生與觀光交通一體化,拚以行動實現一個更便利、更綠色、更具韌性的台灣。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