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Euro-Asia Real Estate Appraisers Firm
電話:(02)2579-3722 / 0800-589-920
傳真:(02)2578-495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19號6樓
聯絡窗口:

黃宣慈 主任(Mia #230)王詠樂襄理(Zora #212)陳盈如(Becca#235)

房產新聞

  1. 囤房稅修法 財部從長計議

  2. 2021首宗億元宅 帝寶幫砸2.78億元買下頂禾園

  3. 北台新建案銷量 七年新高

  4. 48萬人囤房 1,747人擁逾十戶

  5. 林口綠建築廠辦 標售

產業新聞

  1. 廠辦熱潮吹向蛋白區 大型企業鎖定汐止廠辦

  2. 建商搶地 台中七期站穩300萬/坪

  3. 1月新增房貸 十年同期最多

  4. 「以房養老」貸款去年成長驟降 國銀業者點出4大原因


1、囤房稅修法 財部從長計議

2021-02-26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為回應外界質疑,財政部昨天首次公布全國實際囤房情形,精準分析全國個人房屋稅籍歸戶統計,找出真正囤房、可能是未來囤房稅潛在課徵對象的屋主數,去年為四十八萬多人,比前年多二點五萬人,囤房屋主占比為百分之七;其中囤十戶以上的屋主僅一七四七人,並非先前外界認為的近二萬人。 財政部次長李慶華強調,若要課囤房稅或推房地合一稅修法,要考量囤房真的有那麼嚴重嗎?被囤的房子是在都市還是偏鄉,一定要精細分析,審慎評估及研究。尤其房地合一稅是所得稅,強度相對高,必須做好衝擊影響評估。 他說,囤房稅與房地合一稅將一起檢討,無優先順序,也沒有修法時間表,確定不會在立法院本會期推動,採中長期滾動檢討。這意謂將繼續「從長計議」。

李慶華表示,財政資訊中心今年二月初公布去年房屋稅籍全國歸戶資料,因未細分所有權的持分及使用情形,造成外界引用時結論出現落差。賦稅署署長許慈美表示,多位立委關切我國實際囤房的情形,也要求財政部應精算說明,才能做為政策評估參考,避免情勢誤判。 李慶華舉例,財資中心的統計數字中,有涵蓋地下室、不堪居住房屋、營業用房屋、停車場或農舍等不屬於房屋的部分;多人共有持有的房屋情形,也會產生重複統計的情形:部分營業部分自住等不同使用情形的房屋,也因為稅率不同會被重複計算。

為精準統計全國持有「非自住」的「住家用」房屋的屋主到底有多少人,財政部將地下室、共有、非住家用(營業、私人診所等)、自住住家用、部分面積供非自住住家用等狀況排除,僅針對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統計,公布全國實際囤房情形。依財政部定義,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持有在三戶以內,可屬自住範圍。 統計指出,去年全國囤房屋主有四十八萬多人,較前年增加約二點五萬人。整體來看,全國屋主數、囤屋屋主數、囤一戶的屋主數都成長,但囤超過一戶的屋主則減少。 外界認為,造成囤房、財富集中問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不動產的持有成本嚴重偏低,因此有課囤房稅之議。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也曾指出,根據星、港實證研究,抑制房價最有效的工具是稅率。 李慶華表示,房屋稅的課徵要看城鄉差距、各縣市發展的狀況,價值、面積、取得原因都不同,也要考慮供需情形,為來將進一步分析檢討,審慎評估。

TOP


2、2021首宗億元宅 帝寶幫砸2.78億元買下頂禾園

2021-02-25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實價揭露,北市大安區頂禾園11樓交易,總價約2.78億元,拆算每坪170萬元,為實價今年第一筆億元豪宅。資料顯示,個案買方有兩人,均為帝寶住戶,以貸款六成買下。 另外,實價顯示,去年12月,大安區老名宅祥瑞園14樓的樓中樓戶,由僑外資「泰三投資」以1.05億元買下,璞園信義12樓戶,也是由外資英屬維京群島商創迎公司砸1.8億元現金買下,兩間都沒貸款。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2020年央行祭出限貸令,針對公司法人信用性管制,第一戶房貸限貸6成、第二戶以上房貸限貸5成,且無寬限期,希望抑制投資買氣,不過對於高資產族似乎影響不大。 一來央行對豪宅貸款,從2012年起就限貸6成、無寬限期,因此一般豪宅購屋的資產規畫和腳步,不太有變化。

另外,美中貿易戰後,台商回流,台股大漲,近期國際評等機構穆迪,首度對台灣的評等展望調高到正向,顯示台灣經濟情勢佳,海外資金歸隊,在市場資金豐沛下,限貸也完全沒對高資產族的資金配置造成任何影響,豪宅照買不縮手。 張旭嵐指出,頂禾園位於臨沂街,是頂新集團頂禾開發的豪宅,樓高20層,一樓一戶,共19戶, 2012年開始預售,屋齡五年,至今僅9筆交易,最高單價為17樓216萬元,因有知名住戶港星余文樂因此聲名大噪,近年中高樓層交易單價守在170萬元。 台灣房屋信義安和捷運特許加盟店店東廖德欣分析,祥瑞園位於復興南路上,近大安森林公園,位於前AIT舊址,早期跟旁邊的金銀雙星是很熱門的社區。屋齡已有33年,近年行情在95~100萬元之間,該戶因為是樓中樓,坪數較大,因此總價破億。

TOP


3、北台新建案銷量 七年新高

2021-02-26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

根據市調機構最新統計,2020年北台灣預售、新成屋建案可售戶數74,044戶,累計成交戶數43,213戶,平均銷售率58.4%,是連四年正成長,更創七年新高,代表房市已超過五成的多空分水嶺,從盤整走向多頭格局。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去年房市受惠於低利、貨幣寬鬆環境催生出的資金行情,新建案市場買氣熱絡,整體北台灣新建案年平均銷售率衝上58.4%、超過五成的多空分水嶺指標,代表去年房市走入多頭格局。 資料顯示,去年北台灣預售、新成屋總規劃戶數共計10.19萬戶,扣除建商保留戶、股東戶與地主分回戶後,市場上可售戶數達74,044戶,累計成交戶數為43,213戶、年增31.8%,較2019年多賣出10,438戶,新建案平均銷售率約58.4%。

何世昌指出,若將成交戶數43,213戶換算為成交金額,相當於去年賣掉7,283億元房屋,較2019年大增2,414億元、年增率高達49.6%。 以各地方縣市來看,去年新屋市場買氣最強地區是新竹,年銷售率高達70.6%、傲視北台灣,總計賣出6,592戶、連兩年蟬聯銷售王。 何世昌分析,新竹縣市因電子科技業景氣暢旺,帶動購屋需求成長,去年區域房市呈價量雙漲。 緊追在後是台北市,去年新建案平均銷售率達68.6%,較2019年大增18個百分點。 其次為桃園地區,平均新案銷售率58.2%,宜蘭、新北市也分別繳出53.3%、52.9%的銷售率。去年新屋市場銷售最差為基隆、平均銷售率為48.1%。

何世昌指出,雖然去年桃園、新北市的預售、新成屋案平均銷售率均逾五成,但兩大都會區剩餘戶數均逾萬戶,且集中在少數重劃區內,後續潛在賣壓不可忽視。 何世昌表示,今年因預期經濟成長力道強勁,若政府沒有進一步打炒房措施,國內房市仍處於超低利率、游資充沛的外在環境中,預期市場買氣仍佳,有利新建案平均銷售率維持五成以上,今年房市可望延續去年多頭格局。 另外,根據實價登錄揭露,今年1月台北市首筆億元豪宅交易出現在「頂禾園」,買方斥資2.78億元買下11樓230坪產品。 而去年底知名豪宅「祥瑞園」、「璞園信義」各有公司法人分別以1.05億、1.8億元現金零貸款方式購屋,顯示豪宅限貸令對高資產客戶的資產配置規劃似乎沒有影響。 實價登錄顯示,今年1月,兩位原「仁愛帝寶」住戶周姓、魏姓自然人買方,合資以2.78億元買下「頂禾園」11樓230坪產品。

TOP


4、48萬人囤房 1,747人擁逾十戶

2021-02-26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財政部昨(25)日首度公布「囤房」情形,賦稅署根據房屋稅籍資料,並排除自住、地下室、騎樓、公益出租人等情況後,全台實際擁有非自住住家房屋者,去年共48.2萬人,較前年成長2.5萬人,其中有1,747人擁有十戶以上。 財政部表示,如何定義囤房、實際房屋取得情形、城鄉差距等問題,都還要進一步分析,在囤房稅政策評估上仍須更細緻的評估。 財政部昨日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包括常務次長李慶華、賦稅署長許慈美、統計處長蔡美娜、財政資訊中心主任張文熙皆出席記者會,說明房屋稅籍資料統計。 財政資訊中心日前公布房屋稅籍全國歸戶資料,外界解讀約804萬人為有殼族,其中持有四戶以上的大戶有近32萬人,甚至有近2萬人是擁有十房以上的大戶。 為讓各界更正確解讀資料,財政部進一步分析房屋稅籍個人歸戶情形,並排除地下室、共有、營業、自住住家用(含公益出租)、部分自住非自住混用等情形,而得到「最接近」實際囤房情況的「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籍資料。

根據資料,去年約有48.2萬人擁有一戶以上非自用的住家房屋,較前年的45.7萬人增加2.5萬人。48.2萬人中,有約七成九是囤房一戶,約一成三是囤房兩戶。 而囤房人數增加,主要是囤房一戶的人變多,一年間約成長2.4萬人;囤房兩戶者增加1,435人。而囤房十戶以上者共1,747人,則較前一年減少19人。 李慶華表示,所謂「囤房」如何定義?擁有幾戶非自住住家才算囤房?還要再仔細分析。同時也要去分析房屋實際情況,是集中在都會區或偏鄉,是因為繼承祖厝還是實際囤房炒作,這些問題都要進一步了解。

 

TOP


5、林口綠建築廠辦 標售

2021/02/26 工商時報 訊

富創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託戴德梁行辦理新北市林口區工二工業區頂級高規格綠建築廠辦公開預標售,此次預標售之全新廠辦面積預估約13,400.27坪,本案同時亦為全國工業區首件最大型廠辦危老都更建案。 林口工二工業區為中華民國經濟部工業局所創辦的國家級工業區,佔地達52公頃且緊鄰「林口新創園」,未來潛力無限。 富創得科技預期未來林口擁有國際化發展的潛力,將自己原來位於工二工業區近2,400坪的舊廠房配合政府推出的危老都更政策重新規劃,將平面廠房立體化!不僅外觀氣派,規格更比照無塵室的標準進行設計,成為兼具耐震的綠建築廠房! 富創得董事長吳明發表示,只有做科技出身的科技人,才會懂得科技人想要的廠房是什麼,「高科技精密的設計是不容許些許誤差的,而我們的廠辦就是要將這個誤差做到最小化,我們在先天優勢上已經避開了北部最大斷層「山腳斷層」,並規劃出耐震強度超過七級的頂規廠房,為的就是要給進駐使用的科技人可以全心投入在研究上面,不用擔心未知的地震而造成的損害」。 該案預計於民國110年3月24日開標,本案將分成全棟標、半棟標及分層標的方式進行開標,實屬於企業自用或研發中心設立的絕佳選擇!即日起開始領標,相關訊息洽詢電話:(02)8788-3288。

TOP

 


1、廠辦熱潮吹向蛋白區 大型企業鎖定汐止廠辦

2021/02/25 時報資訊 郭鴻慧

台灣成為全球產業鏈技術資金佈局重區,科技傳產等產業加速發展,讓新廠辦屢傳整棟交易捷報,持續提振整體商用不動產市場,而新北市廠辦交易前三大熱區又是哪三區?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實價登錄已揭露資訊,2019年至2020年新北市廠辦交易總金額排名中,汐止區以135億元排名第一,占整體新北廠辦交易金額30%,中和區以129億元排名第二,土城區以44億元排名第三。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總經理柯宏安分析,近年廠辦需求激增,再加上捷運議題的帶動下,工業土地搖身一變成為企業總部落腳地。以汐止區來說,鄰近南港及內湖,廠辦平均價格卻相對低許多,未來又有捷運汐止民生線,因此獲得包含宜進、東碩資訊、緯創軟體、中華郵政等不少企業青睞。

區內有三大工業區分別是社后樟樹灣工業區、市中心工業區,以及保長坑工業區,其中市中心工業區有宜進相關企業在遠雄U-TOWN總投資金額高達53億元;而近年還可以觀察到社后樟樹灣工業區及保長坑工業區有多筆土地成交,在新北市推動大汐止經貿園區計畫下,未來可望成為下一個產業聚落重鎮。 總經理柯宏安分析,建商響應新北工業區立體化政策,轉戰新北購地建廠辦吸引企業進駐,而汐止區能受較多企業青睞主要原因有:第一、目前平均廠辦單價約落在25~35萬之間,購入成本相對台北市仍便宜許多,未來也可能有資產增值空間,第二、交通機能便利加上產業鏈群聚,有利企業發展與招募人力,第三、新廠辦多具有新穎設計與設施,對企業形象是一大加分,這些優勢不僅可供在地企業擴編,對位於鄰近行政區的企業也具磁吸效應,今年1月汐止區即有兩筆上市櫃法人廠辦交易,包含東碩資訊以6.36億元購入國揚矽谷新廠辦、泉創生醫以5.01億元購入遠雄U-Town廠辦,可預期企業對新廠辦的需求仍會強勁。

TOP


2、建商搶地 台中七期站穩300萬/坪

2021/02/26 工商時報 曾麗芳 、台中

豪宅林立的七期重劃區,近幾年已成為外地建商與台中本地建商競逐獵地的熱區,帶動七期地價一路攀升。近十年來,每坪地價站上「300萬俱樂部」的七期土地,前十名有六塊地由外地建商興富發、大陸建設搶下;相對地台中在地僅有豪宅建商寶輝、聯聚,及實力雄厚的豐邑、富宇等搶占一席之地。 由於七期的土地資源已所剩無幾,尤其是容積率高達650%的「新四」、「新六」等高強度土地更是奇貨可居。業界預期,在各地建商爭相湧入獵地下,七期很快就能見到單價衝上400萬的土地成交記錄。 興富發建設日前以總價28.57億、每坪315萬元再度入手七期「惠民段7地號」約907坪土地,成為七期地價「300萬俱樂部」的新成員! 根據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七期地價「300萬俱樂部」中,入手最多的建商就是興富發與大陸建設。這兩家外地建商在七期土地成交單價前十名中各自拿下三塊土地,且近年七期的單價地王皆為兩大建商所持有,顯見兩建商逐鹿七期的態度有多積極。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經理陳定中指出,目前七期單價最貴的「地王」,是興富發2020年以每坪350萬購入的「惠國段88地號」;在此之前,大陸建設攜手厚生集團買下的惠國段103地號等三筆土地,以每坪346.9萬高價雄踞七期地王近六年之久,如今該土地已開發成為豪宅「麗格」。 至於七期土地單價首度站上300萬元的土地,則是「惠國段108地號」。該土地與「惠國段105地號」合併,成為大陸建設「寶格」豪宅案基地。 事實上,「惠國段108地號」原為台中知名的「教父餐廳」,2009年由力麒建設以單價300萬買下,2012年力麒再以每坪327萬轉賣大陸建設;這兩次的土地交易價格,均刷新當時台中土地單價新高紀錄。 近幾年,興富發、大陸建設等外地建商接連砸重金在七期搶地,讓台中在地建商在儲備土地庫存上壓力不小。七期地價300萬俱樂部之中,前十名目前僅寶輝、聯聚等實力雄厚的在地豪宅建商守住一席之地。 台灣房屋七期惠文特許加盟店東陳裕方表示,隨著購地成本提高,未來可在七期立足的建商,首先是財力雄厚的全國性企業,再來是獲利能力強、實力雄厚的在地建商,中小型建商除非早年就進入七期發展,否則未來想插旗七期的可能性將愈來愈小。

TOP


3、1月新增房貸 十年同期最多

2021-02-26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昨(25)日公布,五大銀行1月新增房貸580.71億元,月減102.66億元。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指出,前一個月適逢年底為資金需求旺季,墊高比較基期,加上1月工作天數較少、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下滑、銀行整批分戶貸款減少、有銀行房貸逼近銀行法上限等,都是新增房貸減少的主因。 若與歷年1月相較,五大銀行1月新增房貸創下十年同期新高,顯示相較於過去,國內房市交易相當熱絡。 央行昨日公布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與華南銀行1月新承做房貸,除金額單月大減逾百億元外,房貸利率也較前一個月上漲0.6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等於0.01個百分點),落於1.362%,創三個月新高。 蔡惠美表示,1月工作天數只有20天,較去年12月少三天,而工作天數會影響銀行貸款作業程序。

TOP

 


4、「以房養老」貸款去年成長驟降 國銀業者點出4大原因

2021/02/25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

金管會今天公布公布2020年全年「商業型以房養老」辦理情況。截至去年12月底已核貸達4,842件、核貸金額達276億元,年增率分別為18.7%、21.1%,不過,較過去幾年的成長力道明顯下滑,國銀業者指出,主要有3大原因包括:高齡者觀念未改變、容易有繼承方面的糾紛等。 首先,從「商業型以房養老」承辦貸款狀況來看,目前已有14家銀行提供這項貸款服務,根據金管會統計,2017年件數及核貸金額成長分別為79.5%、86.5%,2018年為37.8%、42.5%,2019年為32%、34%,2020年成長率更降至18.7%、21.1%。 對此,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基於我國高齡化及少子化之趨勢,金管會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提供符合年長者需求之金融商品及服務,這包括鼓勵銀行開辦「商業型以房養老貸款」,在既有社會保險及社會救助體系外,成為年長者生活經濟保障之補充性措施之一。 林志吉指出,若從絕對金額來看,自2017年度起,本項貸款每季平均核貸件數約225件,每季平均核貸金額約13.27億元,持續穩定成長。他強調,將持續加強軒保以房養老,並鼓勵銀行業者拓展相關業務。

至於以房養老的承貸成長節節下滑,國銀業者表示,主要有下幾個原因,無論對申貸者或銀行都有影響? 第一是國人「有土斯有財」等傳統觀念仍根深蒂固,對於高齡者來說,要把自己住的房子抵押給銀行、執行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進而換取生活所需現金,多少會有疑慮。 第二是繼承問題,國銀主管透露,過去會遇到「以房養老」已經到最後要簽訂階段,結果,子女卻出面反對、認為房屋是小孩原本可以繼承,卻要被銀行搶走,有的案件因而告吹。 第三長壽風險,對銀行來說,由於國人平均年齡持續增加,對銀行業者來說,若「以房養老」的申貸者享有高壽,且超過預期,銀行會面臨支付高於房屋價值的風險。 第四是房屋跌價風險,根據統計,目前已經獲得銀行承貸的「以房養老」案件,多集中在六都,至於其它區域縣市的房屋,可能價跌機率高,同樣也影響銀行承辦意願。

TOP

 


 

 

 

【歐亞】臉書粉絲專頁

 

 

 

 

若歐亞資產評價集團寄送之每日新聞造成困擾,深感抱歉,懇請來信告知,將從系統作處理。

TOP